1.民族常识第一课教案
第三课时 1、认真阅读资料卡中的内容,然后与同学说一说我国有多少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资料: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让他们自己管理本民族的事物。现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还设立了1173个民族乡。
我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2、指名说一说:我国有多少个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3、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指名学生在黑板上连一连。
板书: 内蒙古自治区 乌鲁木齐 广西壮族自治区 呼和浩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南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拉萨 西藏自治区 银川 4、指导学生找一找 教材第六页:下面的地图展示了部分民族在我国各地的分布情况,找一找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是哪些,在地图上分别标出五个自治区。 在教材上的地图上填完后,在教师出示的地图上让学生指着说一说。
第四课时 1、做一做 动手做一张自治区拼图,可以请其他同学评价和欣赏,还可以和同学比赛,看谁拼得又快又好! (1)材料:透明薄纸、纸板、彩色笔、尺子、剪刀、铅笔 (2)步骤: 将透明薄纸覆在中国地图上,把地图上各地区的轮廓画下来; 然后将透明纸覆在纸板上,用铅笔在透明纸上沿着刚才画的轮廓,再次用力地刻画一遍,这样地图的痕迹就会留在纸板上了。 在纸板上画出中国地图上的五个自治区,还可以画出其他地区。
然后给这些地区涂上不同的颜色,要记住,相邻的地区不可涂相同的颜色。 用剪刀把不同的区域小心地剪下来,一个漂亮的拼图就做成了! 2、课外拓展 (1)小调查 同学们,你的家乡居住着哪些民族?这些民族有哪些特色的生活习俗?向你周围的人(父母、邻居、居委等)了解一下,并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在资料卡上。
(2)小制作 请同学们找相关的资料,了解某民族的基本情况或习惯,并制作一张该民族的精美卡片。在同学之间交流并展览。
第一课 多民族的大家庭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掌握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并记住主要分布在哪些省自治区。 2、让学生知道我国的5个自治区及首府所在地,能说出自治州、自治县(族)、民族乡的数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民族常识》的第一课——多民族的大家庭。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56个民族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
根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共有11.31亿人口,现在也称12亿。世界上大约有53亿人口,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也就是说,世界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
在我们的民族大家庭中,汉族人口最多,他们占中华民族人口的大多数,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约10.39亿人,占据了整个中华民族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共有9120多万人,仅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
因为这55个民族的人口相对于汉民族来说数量很少,我国习惯上把他们统称为少数民族。 1、认识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⑴请同学们看彩色图,我们来辨认一下55个少数民族。 ⑵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熟悉这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我们编了一首顺口溜,下面就请同学们看幻灯片。
2、在各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生活在广西的壮族,这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总人口有1555万人。 (二)少数民族的居住分布状况 少数民族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虽小,但他们居住的地方却很辽阔。
(三)国家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制政策。 三、总结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友爱,保卫祖国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1— 第二课 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教学要求: 1、让学生了解我国东北、北方、西北及西南地区各主要有哪些少数民族。 2、了解各族人民为开发祖国边疆和共同抵御外来侵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思考: ①我们中国共有多少个民族? ②其中多少个少数民族? ③这些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祖国哪些地区?今天,我们学习《民族常识》的第二课——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二、讲授新课: (一)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 (二)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 (三)西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 (四)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 三、总结课文,深化认识 四、总结: 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少一个也不行。
希望同学们继承他们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盛。
2.民族常识教案七至八课怎样写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育教案
第一课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第二课 美丽富饶的民族地区
第三课 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
第四课 绚丽多彩的服饰
第五课 风格各异的住房
第六课 别具风味的饮食
第一课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教学目标:
1、了解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较少。
2、知道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
教学重难点:了解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生活的地方。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数较少,习惯上称为少数民族。同学们,你知道这些民族的名称吗?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让我们一起漫步民族花园,去寻找中华民族大家庭的56个兄弟姐妹把!
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2、在小组内朗读并背诵《中华民族歌》。
3、阅读并思考,待下节课回答: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
3.民族常识第十二课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一课的教案
《自觉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维护民族团结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树立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观点。
过程与能力:能认识到克服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两种错误倾向以及尊重少数民族分俗习惯对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对维护民族团结和处理民族关系的正确态度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导入新课】:新疆班学生庆祝古尔邦节录象
一、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重要性)(板书)
1、维护民族团结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应尽的义务
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国家安全,有利于领土完整。
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维护民族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板书)
党的十六大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二、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具体要求)(板书)
1、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板书)
什么是大民族主义?
大民族主义:是指优势民族对弱势民族歧视 排斥或压制的思想和行为
什么是地方民族主义?
地方民族主义:是指孤立、保守、排外为特征的思想和行为
共同危害性:不利于民族团结
2、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板书)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主要体现在服饰、饮食、活动等日常生产和生活中
活动一:
知识竞猜:你知道下列服饰是哪个民族的?
通过知识竞猜的活动方式向学生介绍各民族在服饰、饮食和日常活动等方面的风俗习惯和民族特色。
活动二:
思考讨论:
第一、各民族形成不同风俗习惯的原因什么?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在特定的社会和自然条件下形成的
第二、对各民族风俗习惯我们应持什么态度,请说出理由?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第一、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凝集着丰富的民族感情,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性。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就是尊重其民族感情,反之,就是损害其民族感情。
第二、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小聚居、大杂居”的特点。
第三、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3、正确对待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板书)
宗教信仰和民族问题相联系
知识拓展(一):
在我国流传较广的五大宗教介绍
知识拓展(二):
在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流传的宗教
正确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是宗教工作,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小结】:回顾课堂知识要点。
以歌曲〈爱我中华〉的歌词结束教学。
【教案说明】
本节课有两个特点:从教学目标看,知识与技能要求较低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较高;从学生情况看,学生对民族服饰饮食及宗教等知识有兴趣、对新疆班同学有好奇却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为此设计了:
第一,播放新疆班学生庆祝古尔邦节录象,使学生了解新疆班学生的活动及能歌善舞的民族特性。第二,收集和展示了各民族艳丽多姿的服饰和重要活动的一些场面,使学生从情感上通过了解去接受、认同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和民族特色。第三,讨论题“对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应持什么态度,为什么?”的设计旨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必要性。第四,有关宗教知识的拓展有利于学生提高对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认识。
4.六年级上册品德 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教案
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教材分析:
《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3课。本课教学要让学生知道为了人民的解放和祖国的富强,许多革命先辈不断探索拯救中国的革命道路,体会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让学生知道一些影响中国革长护拜咎之侥瓣鞋抱猫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激发对英雄的敬佩之情。让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培养热爱共产党的情感。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爱国情感的基础,本单元承接小学其他年级,让学生了解影响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培养热爱共产党的情感和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为了人民的解放和祖国的富强,许多革命先辈不断探索拯救中国的革命道路,体会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
2、让学生知道一些影响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激发对英雄的敬佩之情。
3、让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培养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4、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
难点: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救国之路
1、结合前两课的学习,分析思考,为什么近代以来,我们的祖国总是被践踏和侵略?
2、分小组研讨: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会提出什么样的救国方案?并说明理由。
3、结合45页和资料库中的相关内容,了解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归纳改革方案和措施,并与自己“方案”相比较异同。
4、这些改革措施对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哪些积极作用?但威慑么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活动二 革命先驱故事会
1、用讲故事、表演、图片介绍等多种形式了解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再现当年历史。
2、读一读,议一议秋瑾等革命先烈的诗文,感受与祖国共存亡的革命气概。
3、把感受写在日记中。
活动三 五四青年节的来历
1、知道5月4日是什么节日吗?
2、读47页的介绍和资料库中相关资料,了解五四爱国运动。
3、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在哪年,为什么要游行,提出了什么口号,都有哪些人参加?
4、比较三元里抗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在参加人员上有什么不同?
活动四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听歌曲。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边听边想:歌词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2、说说我所知道的有关共产党的知识。如果家人有党员,向同学介绍他们是哪年入党的?
3、读48页和资料库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共产党诞生的过程。
5.【六年级人教版第九课《和田的维吾尔教案》】
几个吗?生:(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民族)师:你知道这些是哪个民族吗?(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是哪个民族)二、导入新课师:知道这是哪个民族吗?对啊,是维吾尔族.(板书:维吾尔),今天我们去和田那边的维吾尔看看,和田有饶有兴趣的民俗风情.(板书:和田的维吾尔)师:今天,咱们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和田的维吾尔》,一起来读一读课题.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把字词读准,想课文写了和田维吾尔的哪些民俗风情?(1)检查字词:师:我们来认识一些具民俗特色的词语.(巴朗子、都帕、馕、土馕坑、库乃其、巴扎、艾得来斯)师:我们来看看这个是什么?(用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2)交流风俗特点: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有哪些民族特色?生1:热爱土地.师:你怎么一下子就找到了?生1:我找了总起句.师:你是用这种方法找到的,真不错,还有呢?生2:爱美.生3:能歌善舞.师:从“热爱土地、爱美、能歌善舞”这些特点,找出相应的自然段吗?生:热爱土地(2、3)、爱美(4)、能歌善舞(5).四、深入研读2-6自然段,感悟民俗风情1、师:在这三个特点中,哪一个特点你最感兴趣?请你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内容重点研读, 想想: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描写具体的,可以划划你最感兴趣的句子,写写简单的感受.(学生自主研读)2、交流,随机研读师:你最喜欢哪一段?(1)研读“热爱土地”生 1:“和田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给寂静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穿了这种带有大地和太阳气味的衣服,也许就有精神吧.”我觉得把当时的样子写出来了,不管地上多脏,很多人都把衣服铺子地上,“大大小小”有很多人的.生2:我感觉到,好像给大地作了装饰,像一幅画卷很美,本来单调的沙漠变得很美.生3:我知道这是打比方的手法,像一幅抽象画.师:请你读一读这个打比方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生:从人们把衣服铺在很脏的沙漠上,看出来人们热爱土地胜过热爱自己.师:正是维吾尔人热爱土地,才会有这样的行动.你还感受到什么?生:他们把土地和太阳的味道留在自己身边.师:还有一个地方能看到他们热爱土地的?生1:“令人惊叹”读出来热爱土地,“真……”让我惊讶,土馕坑里烤出这么好的食物.师:有没有新的理解?生;这里他举例食物的例子,烧肉也是土馕坑里烤的.因为他们热爱土地,食物都跟土地有关系.师:这里用到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这里举例三中食物的例子来说明他们热爱土地,还有补充吗?生:我知道他们热爱土地程度之深,惊叹之情.师:关注到了惊叹,我们来读出惊叹之情(齐读).师:还有补充吗?生:感觉到程度令人惊奇,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师:哪些句子?生1;“令人惊叹”用来感叹号.生2:大地给了它力量,吃了“库乃其”一天都不会饿.生3:他们最喜欢的食物都是由大地的帮助得来的.师:(小结)正因为他们吃和穿都离不开土地,所以他们热在土地.(2)研读“爱美”师:维吾尔人们还有什么特点你有兴趣啊?生1:“花儿不仅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还盛开在维吾尔人的门框边、房梁顶、墙壁的挂毯上.”花儿开在了土地上,还挂在门框边.生2:花儿不仅种在地里,还在门框边、房梁顶、挂毯上.生3:维吾尔人们不愿把它们拔掉.生4:花纹雕刻上去的,充分体现了维吾尔人们爱花.生5:没有办法栽花,就像办法画了、雕刻了.师:想不想见见这些盛开的花朵?(欣赏图片)想说些什么?生1:太美丽了.生2:维吾尔人爱花真切.生3:非常爱花,漂亮,生活中能用的上花的地方都用上了.师:你还能想想花朵盛开在哪里?生4:花朵盛开在床头、被子上、衣服上.师:凡是有维吾尔人的地方就有花.师:还从其他句子体会到什么?生:我知道“艾得来斯'”是打比方.看得出他们爱美.生2:犹如彩云,自然、非常鲜艳,雕刻得非常美,美不胜收师:真让人眼花缭乱啊.师:作者在写“都帕”“艾得来斯”时都用到了打比方的方法,写得很美、很深动.一起动手写写.“( )犹如( ),又似( ).”(句子练习)(学生交流所写句子)(3)研读能歌善舞师:从哪里感受到维吾尔人们能歌善舞?生1:这种歌舞不受场地的限制.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生2;:他们聚餐不在于吃,而在于载歌载舞.吃饭的时候都要跳舞.师:想象,你在什么情况下想要跳舞?生1:朋友的生日宴会上.生2:广场上.生3:睡觉时.闹市.师:你们表现的那么棒,也会能歌善舞了.师:他们流行一句话“维吾尔人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师:为什么他们能歌善舞?生1:他们有豁达的心情.生2:爱生活.生3:面对艰苦,乐观地生活.以苦为乐,快乐地生活.五、研读1和7自然段师:刚才咱们学习了课文2-6自然段,感受了维吾尔人民饶有兴趣的民俗特点.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你又发现了什么?生:开头举例一个例子,来表达豁达、乐观.(感悟“首尾呼应”的表达方式)六、欣赏图片,提升情感师:看,豁达乐观的维吾尔人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把一个地处沙漠边缘的地区——“和。
6.六年级上册品德 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教案
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教材分析:《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3课。
本课教学要让学生知道为了人民的解放和祖国的富强,许多革命先辈不断探索拯救中国的革命道路,体会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让学生知道一些影响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激发对英雄的敬佩之情。
让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培养热爱共产党的情感。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爱国情感的基础,本单元承接小学其他年级,让学生了解影响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培养热爱共产党的情感和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为了人民的解放和祖国的富强,许多革命先辈不断探索拯救中国的革命道路,体会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
2、让学生知道一些影响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激发对英雄的敬佩之情。3、让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培养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4、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会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
难点: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活动一:救国之路1、结合前两课的学习,分析思考,为什么近代以来,我们的祖国总是被践踏和侵略?2、分小组研讨: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会提出什么样的救国方案?并说明理由。
3、结合45页和资料库中的相关内容,了解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归纳改革方案和措施,并与自己“方案”相比较异同。4、这些改革措施对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哪些积极作用?但威慑么最后都以失败告终?活动二 革命先驱故事会1、用讲故事、表演、图片介绍等多种形式了解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再现当年历史。
2、读一读,议一议秋瑾等革命先烈的诗文,感受与祖国共存亡的革命气概。3、把感受写在日记中。
活动三 五四青年节的来历1、知道5月4日是什么节日吗?2、读47页的介绍和资料库中相关资料,了解五四爱国运动。3、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在哪年,为什么要游行,提出了什么口号,都有哪些人参加?4、比较三元里抗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在参加人员上有什么不同?活动四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听歌曲。
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边听边想:歌词的内容说明了什么?2、说说我所知道的有关共产党的知识。如果家人有党员,向同学介绍他们是哪年入党的?3、读48页和资料库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共产党诞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