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常识

2022-06-05 综合 86阅读 投稿:城太深

1.一到六年级科学知识

一、填空: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记忆)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了解)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记忆)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了解)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了解)7、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

(了解)8、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了解)9、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了解)10、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记忆)11、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

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记忆)1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记忆)13、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记忆)14、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

(记忆)15、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记忆)16、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记忆)17、(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记忆)18、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功能。

(了解)19、我们还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记忆)20、我们知道的微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眼虫)(喇叭虫)(鼓藻)(船形硅藻)等。

(了解)21、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场所。(了解)22、(巴斯德)第一个指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记忆)23、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成。(记忆)24、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了解)二、观察工具发展的流程图:(记忆)肉眼 放大镜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三、你可有哪些方法来测定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了解)答:方法一:将放大镜放在有格子的纸上,数出范围内的格数(A);再将提高,直至格子放大到最大、最清晰,数出范围内的格数(B);A除以B就是放大的倍数。 方法二:用直尺量出方格的边长(A);再将提高,直至格子放大到最大、最清晰时,将直尺搁在上量出被放大的格子的边长(B);B除以A就是放大的倍数。

一、填空题: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记忆)2、我们要使铁丝发生变化,可以采用(折)、(拉)(锤打)等方法。(了解)3、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记忆)4、金属汤匙取一小勺白糖放在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白糖会(熔化)、(炭化)。(记忆)5、我们可以用(筛网)分离沙和豆子的混合物。

沙和豆子的混合是物理变化。(记忆)6、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如(白糖)和(水)混合;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的物质,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记忆)7、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记忆)8、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蓝色),产生了一种蓝色的新物质。

(记忆)9、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大量的气泡,生成新的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熄灭,说明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记忆)10、我们周围世界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产生新的物质)。(记忆)1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

(记忆)12、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利用(物质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了温度计,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又如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日趋。

2.小学科学课程3到6年级的所有科学知识

小学科学复习资料人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共有600多块肌肉,肌肉重量占体重的40%。

2、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关节,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3、经常运动的好处是: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增强心肌和肺活量;肌肉发达;体力充沛;延缓衰老;身体匀称。4、人需要的主要营养成份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

5、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种类有:粮食类、蔬菜水果类、鱼肉蛋类、豆奶类、油盐糖。吃得最多的是粮食类。

吃得最少的应该是油盐糖。6、人体主要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7、为了安全饮食,蔬菜水果要充分浸泡和清洗,要多吃绿色食品,少吃腌腊食品。8、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9、没有一种食品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所以我们吃食物要多样化和全面化。10、水果不可替代蔬菜。

空气1、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少量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混合而成。如果空气中增加了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中国古代人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

2、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一定的温度。3、空气也是生命之源,可是人们的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防止空气污染的一些措施有植树造林、节约能源、少开小汽车,改进汽车燃料、禁烧秸杆、使用无氟冰箱等。4、用手搧一下空气、把空气装在塑料袋里等都可以感到空气的存在,空气是无颜色、无气味、无味道的透明气体。

5、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水不能流进瓶子,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6、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面,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沉,不断下沉的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物体,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

7、空气能被压缩,压缩了的空气有弹性,在炎热的夏季,自行车轮胎中的气为什么不能充得太足?(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夏季由于气温太高,轮胎内的空气受到高温,其体积必然很快增大,产生很大的压力,当轮胎承受不住这样大的压力时,就会被胀裂。)天文1、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可以用方向和高度来表示,我们看到的太阳东升、西落昼夜的产生现象,其实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形成的。

只不过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以地球为参照物,所以看起来就是东升、西落2、太阳位置在东,物体影子在西,太阳位置在南,物体影子在北,太阳位置在西,物体影子在东。根据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变化的规律形成太阳钟,故宫博物院的太阳钟叫日晷,它属于赤道日晷,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保有的日晷叫地平日晷,3、月亮明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

4、新月指的是天空中看不见的月亮。月初的蛾眉月,是指太阳刚落地平线,我们看到的月相是朝着太阳的。

而月底的蛾眉月是指快要日出时,看到的月相同样是向着太阳的。5、日落时看到初一到十五的月亮,发现:蛾眉月在西方,上弦月在南方天空,凸月在中间偏东,满月在东方。

可见月亮绕地球转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6、日出时看十六到月底的月亮,发现十六的月亮在西头,下弦月在南方天空,残月在中间偏东处,蛾眉月在东头。

7、一天中月亮是东升西落的。这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而形成的。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月亮绕地球转一周是农历一个月。 运动和力1、我们在骑自行车时车轮在做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

2、一辆载重汽车行驶得快慢与自重、拉力、路面这些因素有关。3、力的单位是牛顿。

4、使用测力计时,要使指针在0处,不能超过最大测量范围。5、当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还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弹性,这种力叫弹力。

6、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竖直向下的重力。这个力是因为地球引力。

7、判断: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对)物体的弹性是无限的(错)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对)8、摩擦能产生热量,流星的形成就与摩擦有关,在在炎热的夏天高速公路上的汽车轮胎会发烫;生活中有好多增大有益摩擦(例如:如轮胎上的花纹、车把手上的花纹)和减少有害摩擦(在机械运动部位加润滑油,加滚珠轴承)的例子。

9、物体的形状与它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有关,如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的大小就有关。水1、水是生命之源,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液体。

水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云、雾、雨、露、霜都是由空气中的水凝结而成的。

2、认识物体常用的方法有用眼看、用鼻闻、用舌尝、用手摸,对不了解的物体千万别随便闻、随便尝。鉴别杯子中水、盐水、糖水、牛奶、白醋的方法是什么?3、水具有使其表面尽量缩小的力,这就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4、铁块在水中是要下沉的,可钢铁的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因为钢铁轮船的空间大,与同体积有水相比较,它反而轻,因此浮在水上。)5、地球上大部分水是海洋里的咸水,只有极少量的淡水,大。

3.六年级学生应知应会科学知识(急求答案,各位大虾帮帮忙啊~~~)

1,植被破坏,水土流失2,天琴,天鹰 天鹅座 4,从太阳开始 的九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好像现在把冥王星排除去了。

地球内部分 地壳、地幔、地核 5,细菌分 球形,杆状,螺旋状三种形态。乳酸菌是牛奶变酸 6,在有水和空气存在下容易发霉,所以用 真空包装,烘干制品(减少水分),和盐渍糖渍等方法 7,细胞,白细胞,脓就是死了的白细胞 8,恒星,行星,卫星 9,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英雄是前苏联航天员 ——尤里.加加林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航天员是美国——阿姆斯特朗 。

10.酸性,碱性 11,在青春期 12,动物活化石:大熊猫,白鳍豚,扬子鳄,鸭嘴兽等,植物活化石:银杏,水杉 14,生产者,稻谷。消费者;人,动物等,分解者,细菌 17,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阿波罗-11号 18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北极星是小熊中最亮的 我就会这么多了,其他的你再找答案吧。

有的可能不太确切。

4.小学六年级科学知识点谁有

1、放大镜也叫(凸透镜),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4、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5、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6、一些固体物质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一些混合物都不是晶体,如河沙,泥土。

7、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8、洋葱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9、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0、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11、(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2、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喇叭虫、团藻。13、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变化(有快有慢)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在变化中(不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4、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5、书中介绍的一些变化:@(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含淀粉食物:(米,面,玉米,红薯,土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6、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的特点:(无光泽 不能导电 红褐色 无延展性 易脆 不能被磁铁吸引)。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7、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如刷油漆、电镀等。8、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9、淡蓝色(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铁钉变红,溶液变淡。10、二氧化碳增加对全球环境的危害:(①全球气候变暖②土壤沙漠化③大陆和两极冰川融化)11、物理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大小、状态)第三单元 宇宙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

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 1/6)。2、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登上月球,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阿姆斯特朗)3、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形状)4、月球地形是(环形山),形成原因是(陨石撞击)。

5、日食:(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中间6、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7、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还有各行星的特点8、人们为了便于辨认星星,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给它们命名,这些人为划分的区域就称为(星座)。

9、(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

10、北极星在(小熊星座)北斗七星在(大熊星座)11、夏季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的三颗亮星(天津四)(属于天鹅座)、(织女星)(属于天琴座)和(牛郎星)(属于天鹰座)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12、宇宙是(运动变化)的,是在(膨胀),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13、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14、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15、火箭发源地是(中国)。

1700年前的三国就有了。16、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5.小学六年级,要看什么科普知识书好

哈哈哈O(∩_∩)O!!我最近买了套科普书,超级好看~推荐给楼主啦~~(17岁前不能错过的知识,彩色版的,有图,封面这些的都很新颖~)

《虚拟的世界》(共有122页,不是很厚啦~这本蛮不错,不过下一本也很好看~),《好玩的读心术》(绝对不是什么平时的那种“读心术”哦~),《不可思议的判决》,《上帝不会掷骰子》,《大人物的秘密》(绝对是不可思议的秘密来着~),每本19.8元人民币。

作者:清华大学硕士——侯歌。此书曾被清华大学的教授刘兵称为——时尚好吃的科学杂烩。

给楼主讲讲《虚拟的世界》的目录吧!(以下为大标题,还有密密麻麻的小标题哩)

1.通天塔的秘密

2.没有读心术的世界

3.我们永远都在说假话?

4.躲不了的偏见

5.假新闻横行的年代

6.两张报纸挑起一场战争

7.新闻狂人的一面

8.黑客帝国会来临吗?

9.无法抵挡的武器

10.我们是无辜的小绵羊(主要讲外星人滴)

11.电视是犯罪的帮凶

12.一群人比一个人更愚蠢

参考资料

图片索引

(楼主如果还有神马问题,就又来找我啦)

6.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知识点摘要,回答问题

上册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 杠杆 像撬开油漆桶的铁片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杠杆都有三个点: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力点(用F表示);承受重物的点叫重点(用L表示);起支撑作用的点叫支点(用E表示)。杠杆的各种示意图: 杠杆尺平衡的条件:杠杆尺左边钩码数*格数=右边钩码数*格数 杠杆的特点:(1)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杠杆省力。

(如:修枝剪、撬棍、开啤酒瓶的启子)。(2)、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杠杆费力。

(如:钓鱼竿、火钳等)。(3)、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

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如:跷跷板、天平等)。

轮轴 由一个较大的“轮”与一个较小的“轴”组合在一起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如:汽车方向盘、门把手、水龙头开关、辘轳等)。

轮轴的示意图: 要点:大的为轮,小的为轴,轴提起重物。轮轴有省力的作用。

轴不变时,轮越大越省力;轮不变时,轴越小越省力。 滑轮 边缘有槽,能绕上绳线,并能围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

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如图: 固定在重物附近,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如图: 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叫做滑轮组。如图: 特点: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能省力(省力二分之一);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在滑轮组中连系动滑轮的绳子有几段,则拉力就为原拉力的几分之一。

斜面 像斜坡、斜搭的木板、引桥等一端在高处另一端在低处的装置就叫做斜面。特点: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且斜面越长坡度越平缓就越省力;斜面越短坡度越陡省力就越少。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纸的抗弯曲能力与纸的厚度有关。像纸这样的薄形材料抵抗弯曲的性能都较差,增加厚度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同一个物体不同形状时抗弯曲能力不同。形状的改变在效果上等同于增加了薄形材料的厚度,而用的材料并没有增加。

如:V、L、U、T或工等形状。 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拱形各部分受到压力时会产生外推力,拱就能承受巨大的压力。圆顶形可以看成是拱形的组合。

三角形结构稳固,不易变形。塔上下下大,上轻下重,多用三角形结构。

第三单元热和燃烧 两杯冷热不同的水混合后的温度介于冷水温度和热水温度之间。公式:冷水温度*冷水体积+热水温度*热水体积=混合水温度*体积和 热传递有三种方式: 传导 热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这种传热方式主要针对于固体。

对流 通过热的液体气体向上运动,冷的液体气体向下运动,液体或气体的这种上下流动实现传热。 辐射 不依靠任何物体,热以光的形式直接向四周发射出去。

物体的材料不同,导热性能也不同。传热快的,散热也快的叫做热的良导体(比如各种金属);传热慢,散热也慢的叫做热的不良导体(比如各种非金属,尤其是泡沫和各种布料)。

物体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一定的温度、空气。 灭火的方法:破坏可燃物、降低温度、隔绝空气。

第四单元能量 风、流水、电、汽油都具有能量(简称“能”)。声、光、电、热都是能量的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电磁铁由绝缘导线、铁芯组成,通电时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电磁铁也有南北极,但它的南北极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它的南北极与线圈绕向和电池接法有关。线圈绕向和电池接法两个改变南北极的条件,如果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则南北极就变;如果两个条件同时改变,则南北极不变。

右手螺旋定则:1、画出电磁铁图中的电流流向;2、右手成掌状,握住线圈,四个指头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电磁铁的北极。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与电力大小和线圈匝数有关;电力越大磁力就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磁力就越大。

水的三态: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水的三种状态是可以转化的,冰受热可以转化成水或直接变成水蒸气;水受热可以转化成水蒸气;水蒸气受冷可转化为水或直接变成冰;水受冷可转化成冰。

自然界的水不断地在海洋、天空和陆地之间循环。 煤是由古代植物埋在地下形成的;石油、天然气也是古代的低等生物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但它们所储存的能量都来自太阳。 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光从一种透明物质斜着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它的传播路线会发生偏折,光的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凸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也叫放大镜;具有:放大、聚光、成像三大作用。 凸透镜的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就越大。

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自然界中很多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

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步入了微观世界。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处理垃圾的方法有。

7.数学小知识,要六年级的

1、杨辉三角是一个由数字排列成的三角形数表,一般形式如下: 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1 5 10 10 5 1 1 6 15 20 15 6 1 1 7 21 35 35 21 7 1 … … … … … 杨辉三角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两条斜边都是由数字1组成的,而其余的数则是等于它肩上的两个数之和。

其实,中国古代数学家在数学的许多重要领域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中国古代数学史曾经有自己光辉灿烂的篇章,而杨辉三角的发现就是十分精彩的一页。

杨辉,字谦光,北宋时期杭州人。在他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辑录了如上所示的三角形数表,称之为“开方作法本源”图。

而这样一个三角在我们的奥数竞赛中也是经常用到,最简单的就是叫你找规律。现在要求我们用编程的方法输出这样的数表。

2、一个故事引发的数学家 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

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

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

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

……”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从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读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因此获得了“书呆子”的雅号。

兴趣是第一老师。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引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3、为科学而疯的人 由于研究无穷时往往推出一些合乎逻辑的但又荒谬的结果(称为“悖论”),许多大数学家唯恐陷进去而采取退避三舍的态度。在1874—1876年期间,不到30岁的年轻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向神秘的无穷宣战。

他靠着辛勤的汗水,成功地证明了一条直线上的点能够和一个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也能和空间中的点一一对应。这样看起来,1厘米长的线段内的点与太平洋面上的点,以及整个地球内部的点都“一样多”,后来几年,康托尔对这类“无穷集合”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通过严格证明得出了许多惊人的结论。

康托尔的创造性工作与传统的数学观念发生了尖锐冲突,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攻击甚至谩骂。有人说,康托尔的集合论是一种“疾病”,康托尔的概念是“雾中之雾”,甚至说康托尔是“疯子”。

来自数学权威们的巨大精神压力终于摧垮了康托尔,使他心力交瘁,患了精神分裂症,被送进精神病医院。 真金不怕火炼,康托尔的思想终于大放光彩。

1897年举行的第一次国际数学家会议上,他的成就得到承认,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罗素称赞康托尔的工作“可能是这个时代所能夸耀的最巨大的工作。”可是这时康托尔仍然神志恍惚,不能从人们的崇敬中得到安慰和喜悦。

1918年1月6日,康托尔在一家精神病院去世。 康托尔(1845—1918),生于俄国彼得堡一丹麦犹太血统的富商家庭,10岁随家迁居德国,自幼对数学有浓厚兴趣。

23岁获博士学位,以后一直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他所创立的集合论已被公认为全部数学的基础。

4、数学家的“健忘” 我国数学家吴文俊教授六十寿辰那天,仍如往常,黎明即起,整天浸沉在运算和公式中。 有人特地选定这一天的晚间登门拜门拜访,寒暄之后,说明来意:“听您夫 人说,今天是您六十大寿,特来表示祝贺。”

吴文俊仿佛听了一件新闻,恍然大悟地说:“噢,是吗?我倒忘了。” 来人暗暗吃惊,心想:数学家的脑子里装满了数字,怎么连自己的生日也记不住? 其实,吴文俊对日期的记忆力是很强的。

他在将近花甲之年的时候,又先攻 了一个难题——“机器证明”。这是为了改变了数学家“一支笔、一张纸、一个脑袋”的劳动方式,运用电子计算机来实现数学证明,以便数学家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他在进行这项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对于电子计算机安装的日期、为计算机最后编成三百多道“指令”程序的日期,都记得一清二楚。

后来,那位祝寿的来客在闲谈中问起他怎么连自己生日也记不住的时候,他知着回答: “我从来不记那些没有意义的数字。在我看来,生日,早一天,晚一天,有 什么要紧?所以,我的生日,爱人的生日,孩子的生日,我一概不记,他从不想 要为自己或家里的人庆祝生日,就连我结婚的日子,也忘了。

但是,有些数字非记不可,也很容易记住……” 5、苹果树下的例行出步 1884年春天,年轻的数学家阿道夫·赫维茨从哥廷根来到哥尼斯堡担任副教授,年龄还不到25。

8.有趣、好玩、适合五六年级的科学小实验

带电的报纸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 1. 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 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讲解: 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创造: 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 带电的气球 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 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 操作: 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 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讲解: 1 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 2 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创造:你能用其它小实验说明气球带电吗? 可爱的浮水印 思考:宣纸上漂亮的图案不是画出来的,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材料:脸盆1个、宣纸1—2张、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约半盆) 操作: 1、在脸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轻轻碰触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面上扩展成一个圆形。 2、拿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二、三下。

3、然后轻碰墨汁圆形图案的圆心处,看看有什么现象。 4、把书法用纸轻轻覆盖在水面上,然后缓缓拿起,纸上印出什么图案呢? 讲解: 1、棉花棒碰触时,墨汁会被扩展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圈图形。

2、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所涂上的少量油,就会影响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 3、水印会呈现不规则的同心圆图形。

创造: 试试其他的方法,改变水面上墨汁的图形。 分合的水流 思考:多股的水流用手一抹,竟变成一股水流这是为什么呢? 材料:铁罐盒一个、锥子、水 操作: 1、在空的铁罐盒底部用一根钉子在上面钻5个小孔(小孔间隔只在5毫米左右)。

2、将罐内盛满水,水是分成5股从5个小孔中流出的。 3、用大拇指和食指将这些水流捻合在一起。

4、手拿开后,5股水就会合成一股。 5、如果你用手再擦一下罐上的小孔,水就又会重新变成5股。

讲解: 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流进行分、合。 漂浮的针 思考: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材料:一碗水、针、叉子、液体清洁剂 操作: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个叉子,小心地把一根针放到水的表面 3、慢慢地移出叉子,针将会浮在水面上 4、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 讲解: 1、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

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的连接。这种内聚性的连接是由于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间相互挤压,形成一层薄膜。

这层薄膜被称做表面张力,它可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 2、清洁剂降低了表面张力,针就浮不住了。

说明:针有危险,请家长帮助操作。 神奇的牙签 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着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着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 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 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 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牙签会远离肥皂。

讲解: 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创造: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 有孔纸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 操作: 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 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

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 4、用手压着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 讲解: 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

小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

手绢的秘密 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

六年级科学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