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常识

2022-11-12 综合 86阅读 投稿:倾城泪

1.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常识(二)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仙人指路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常识第二部分历法知识一、夏历、殷历、周历夏历、殷历、周历是我国先秦时期使用的三种历法,也叫夏正,殷正,周正,合称“三正”。

这三种历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岁首月建不同,即正月的时间不同。古人把十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3626563二地支与十二个月结合起来,以冬至所在的月份为子月,依次类推。

冬至一般是夏历十一月。周历建子,以子月为正月;殷历建丑,以十二月为正月;夏历建寅,以一月为正月。

秦始皇建亥,以十月为岁首正月。因时间短,未另计,因而只称夏、商、周三种历法叫三正。

汉武帝太初(前104—前101)年间,颁布了太初历法,此后两千多年来基本上用的是夏历,即农历。二、阴历、阳历、阴阳历世界上的历法比较多,比较通行的是阴历、阳历、阴阳历。

阴历也叫“太阴历”,有些地方叫月亮年,是按照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这种历法只管月亮圆缺,不管四季寒暑变化。

由于月亮圆缺的周期只有二十九天半,每年只有354天,和回归年相比每年少11天多,三年就少30多天,因此,它的过年月份不固定,每隔三年要换一次。这种历法在大部分地方已被淘汰,现在只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或地区在宗教活动中还使用。

阳历也叫太阳历,公历。现代天文学把用公历计算的年,叫太阳年。

太阳年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三、公元、世纪、年代2此外,还有以地支配十二月的地支纪月法(这种方法以十、二十四节气十一、置闰至于下世纪的历法,联合国历法修订委员会已经制定。

2.中国最早的天文历法知识出现在

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的成就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如:夏历,廿四节气,十二气历,授时历等.

天文气象的成就:

中国古代最早的较为科学的天文知识,可能当属《夏小正》中所描述的天象春秋战国时期,关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的知识大量出现

汉代,盖天,宣夜,浑天三种论天学说已成形.

张衡是浑天说的集大成者

汉代已用多种风信器观测风向.最简单的一种,叫做“视”

对于湿度的观测也较早.据《史记 天官书》和《淮南子 天文训》记载,是用"悬土炭"的方法

(1)先秦时期:①春秋时期,留下了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即指哈雷彗星,这一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②春秋时期我国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19年7闰的原则,这比西方造160年。③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其中有丰富的天文记载,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天文的认识。

(2)两汉时期:①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②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③东汉时,张衡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④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千里意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比欧洲早1700多年。

(3)隋唐时期:①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②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在实测中他认识到,在小范围有限的空间里得到的认识,不能任意向大范围甚至无际的空间推演,这是我国科学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

(4)宋元时期:①北宋科学家沈括的突出贡献在天文学方面,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十二气历”更加简便,有利于农事安排。②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③元朝杰出天文学家郭守敬,提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的正确主张,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④郭守敬主持编定《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3.中国古代天文分什么.历法分什么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

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从远古时期开始就已经对天文现象进行观察,经过世代连续不断的努力,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天文学知识,并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且具有独特风格的天文学体系。中国古代天文学在许多领域曾长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在世界天文学史和中华民族文化史上,都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是历法,换一句话说,历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核心。中国古代历法不单纯是关于历日制度的安排,它还包括对太阳、月亮和土、木、火、金、水五大行星的运动及位置的计算;恒星位置的测算;每日午中日影长度和昼夜时间长短的推算;日月交食的预报等等广泛的课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古代历法的编算相当于近现代编算天文年历的工作。为此,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展开了一系列的观测与研究活动:譬如对历法诸课题的共同起算点——历元的选定,对一个又一个天文学概念的阐述,对种种天文常数的测算、各种天文数表的编制,对具体推算方法、天体测量方法和数学方法的抉择和改进等等。

这些就构成了中国古代历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当然,中国古代天文学还包涵更广泛的内容,如中国古代特有的、精良的天文仪器的设计与制造,关于宇宙理论的探讨,以及对一系列天象特别是奇异天象的长期系统的观测与记录等,它们与历法一起,组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十分丰富多彩的体系。

中国古代天文学体系经历了发生、发展、完善、没落,最终融入近现代天文学的漫长演变过程。下面我们拟分六个阶段(即如下六节)简要地加以介绍。

西周以前的天文学知识 这是一个天文学知识开始萌芽和初步积累的漫长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从对星辰出没、日月运动的观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与这些需要密切相关的年、月、日等时间长度的概念,进而产生了初始的历法系统。

由于占卜活动的需要,人们对天象变化、尤其是异常天象的出现,极为关注,这也刺激了人们对天象观测的重视,并由此逐渐形成了天象记录的传统。这些都给后世的发展以深刻的影响。

一、观象授时时期 我们的祖先,生息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人们在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发现日月星辰的升落隐现,自然界寒来暑往,猎物的出没和植物的荣谢等自然现象,对于人类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有意识地观察和认识这些自然现象,以期顺乎自然,求得自身的发展,便成为先民们感兴趣的问题之一,从中也就逐渐萌发出天文学知识的嫩芽。

太阳对人们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是以太阳的出入作为作息时间的客观依据。

太阳出入造成的明暗交替出现的规律,必定给先民们以极深的感受,于是以太阳出入为周期的“日”,应是他们最早认识到的时间单位。 自然,月亮的圆缺变化,是又一明显的和意义重大的天象。

说它意义重大,是因为月亮的亮光对于人们夜间活动的安排是关键的要素。经过长期的观测和计数,人们逐渐发现月亮圆缺的周期约为30日,这便进而导致一个较长的时间单位“月”的产生。

对于更长一些的时间单位“年”的认识,要较“日”、“月”困难得多,但这是对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意义更为重大的一种周期,因为寒暑、雨旱,以及渔猎、采集乃至农业生产活动无一不与它有关。所以,人们对它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

由物候——草木枯荣、动物迁徙、出入等的观察入手,大约是探索一年长度的最早方法,随后才是对某些星象的观测。后者所得结果要较前者来得准确。

据传说,在颛顼帝时代,已设立“火正”(1)专司对大火星(心宿二,天蝎座α星)进行观测,以黄昏时分大火星正好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时,作为一年的开始,亦即这一年春天的来临。由此不难推得一年的长度。

这是我国古代观象授时的早期形态。据研究,这大约是公元前2400年的事。

又据《尚书·尧典》记载,在传说中的尧帝时,“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其具体的观测方法与结果是:“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即以观测鸟、火、虚、昴四颗恒星在黄昏时正处于南中天的日子,来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以作为划分一年四季的标准。

据推算,这大约是公元前2000年时的实际天象。 由上述记载,我们还可以推知,当时已有原始圭表的出现,否则人们就无从确定某星辰南中天的问题。

这时的圭表还仅用于厘定方位,尚未用于测定日影的长度。观测星辰南中天来确定季节,可以减少地平线上的折射和光渗等的影响,其精度自然要比观测星辰出没来得高。

此外,从“日中”和“宵中”(指昼夜平分)、“日永”和“日短”(分别指白昼最长和最短的日子)等说法,可知其时已应用了某种测量时间的器具(这一点由下述《夏小正》的有关记载亦可证)。这些都说明,此时已进入观象授时相当发达的时代。

其标志是:所观测的恒星已由一颗增加到多颗,由观测恒星东升改为南中天,并已使用了某些器具。 更值得注意的是,《尧典》还记述了这时人们已经采用了“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4.中国古代已知得天文知识有多少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天文学也是我国古代最发达的四门自然科学之一,其他包括农学、医学及数学,天文学方面屡有革新的优良历法、令人惊羡的发明创造、卓有见识的宇宙观等,在世界天文学发展史上,无不占据重要的地位。

我国古代天文学从原始社会就开始萌芽了。公元前24世纪的帝尧时代,就设立了专职的天文官,专门从事“观象授时”。

早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描绘了光芒四射的太阳形象,进而对太阳上的变化也屡有记载,描绘出太阳边缘有大小如同弹丸、成倾斜形状的太阳黑子。公元16世纪前,天文学在欧洲的发展一直很缓慢,在从2世纪到16世纪的1000多年中,更是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在此期间,我国天文学得到了稳步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国古代天文学的成就大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天象观察、仪器制作和编订历法。

我国最早的天象观察,可以追溯到好几千年以前。无论是对太阳、月亮、行星、彗星、新星、恒星,以及日食和月食、太阳黑子、日珥、流星雨等罕见天象,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记载,观察仔细到令人惊讶的程度,这些记载至今仍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在我国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已有丰富的天文象现的记载。这表明远在公元前14世纪时,我们祖先的天文学已很发达了。

举世公认,我国有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天象记载。我国是欧洲文艺复兴以前天文现象最精确的观测者和记录的最好保存者。

我国古代在创制天文仪器方面,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创造性地设计和制造了许多种精巧的观察和测量仪器。我国最古老、最简单的天文仪器是土圭,也叫圭表。

它是用来度量日影长短的,它最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已无从考证。 此外,西汉的落下闳改制了浑仪,这种我国古代测量天体位置的主要仪器,几乎历代都有改进。

东汉的张衡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利用水利作为动力的浑象。元代的郭守敬先后创制和改进了10多种天文仪器,如简仪、高表、仰仪等。

夏代的历法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历法,当时已经依据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来确定月份。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就是现存的有关“夏历”的重要文献,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历法著作。

《夏小正》按夏代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述每个月的星象、气象、物象以及所应从事的农事和政事。其星象包括昏中星(黄昏时南方天空所见的恒星)、旦中星(黎明时南方天空所见的恒星)、晨见夕伏的恒星、北斗的斗柄指向、河汉(银河)的位置以及太阳在星空中所处的位置等等。

综观《夏小正》所记星象,不仅北斗柄指向受到重视,还记有天空明亮的织女、南门以及最显眼的天河“汉案户”,二十八星宿还没有形成概念,只出现了参、辰、昴这几颗亮星。可见《夏小正》时代之古。

日本学者能田忠亮将《夏小正》星象分类作分析、计算和比较,得出结果是极大部分天象属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国内学者潘鼐先生认为,有关夏代的文献与考古,经碳14测定,夏文化年代即在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正同《夏小正》星象的大部分记事从天文学测算所得的年代相吻合。在二十八星宿尚未完备之前,先民观星象并不全是取南天昏中星等为依据,而是以明亮大星的中、流、伏、内移动态势为准的。

明确了星宿的中、流、伏、内,《诗经》“七月流火”之“流火”,就不是泠泠的“西流”,而是具体指火宿西移三十度的态势。 由于长期流传的缘故,这一文献本身可能有残缺和其它的错误,也可能混杂有后人或其它的附会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夏代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保存了我国最古老的比较珍贵的天文历法知识,这是毋庸置疑的。

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说:“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夏小正》按十二月的时序详细记载上古先民所观察体验到的天象、气象、物象,形象地反映出上古先民对时令气候的朴素认识,实是华夏民族数千年天文学史的初始阶段--观象授时的结集,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古老的天文历法著作。

《淮南子-天文训》。中国古历采用阴阳合历,即以太阳的运动周期作为年,以月亮圆缺周期作为月,以闰月来协调年和月的关系。

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又分成24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种由太阳运动而确立的24节气反映了一年四季的变化,与农牧业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又叫农历。

在汉初的《淮南子-天文训》中首次出现了完整的24节气名称,与现今通行的名称一致。节气产生于中国古代,它反映了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上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反映了农时季节,在农村家喻户晓。

随着中国古历外传,华侨足迹所到之处,节气也广为流传。 节气是根据太阳在星空间视运动的视位置来决定的。

节气也叫二十四节气,是相间排列的十二个中气和十二个节气的统称。 维吾尔族的天文历法《十二宫历》《七曜历》 维吾尔族的天文学知识源远流长。

喀喇汗王朝时期的哈斯·哈吉甫在其《福尔智慧》一书中介绍了当时的许多天文学知识,并在第五章《论七曜和黄道十二宫》中以诗歌的形式描述了七曜和黄。

5.想整体了解一下我国古代的天文星象历法的知识

中国文化星象历法的时间观念 2005-7-14 21:15:47 不详 不详 阅读86次 年月日时的区分:根据《尚书》的资料,中国的史文化,自唐尧开始,经过虞舜而到夏禹,早已秉承古的传统,以太阴历为基准,确定时间的标准。

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月均分为三十天;每天分为十二时--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时又分三刻。这种星象历法的时间观念,由来久远,相传远始于黄帝时代,这事是否可信,另当别论。

但都是以太阴(月亮)为基准,所以代表了十二时辰的十二个符号,便叫作"地支"。扩充"地支"符号的应用,也可以作为年的代号,例如子年、丑年而到亥年以后,再开始为子年、丑年等循环性的规律。

二十四节气的区分:古代的"星象历法",同时也以太阳在天体的行度作标准。所以中国过去采用的阴历;实际上是阴阳合历的。

除了一年十二个月,一个月三十天的基准以外,根据太阳在天体上的行度与地面上气象的变化和影响,又以"春、夏、秋、冬"四季,统率十二个月。也等于《易经》"乾卦"卦辞所谓"元、亨、利、贞"的四种德性。

并且除了以四季统率十二个月外,又进一步划分它在季节气象上的归属,而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例如"冬至、小寒(十二月节)大寒,立春(正月节)雨水,惊蛰(二月节)春分,清明(三月节)谷雨,立夏(四月节)小满,芒种(五月节)夏至,小暑(六月节)大暑,立秋(七月节)处暑,白露(八月节)秋分,寒路(九月节)霜降,立冬(十月节)小雪,大雪(十一月节)"等二十四个名号。这二十四节气的标准,是根据太阳与地球气象的关系而定,并非以太阴(月亮)的盈亏为准。

五候六气的划分:除了四季统率十二个月、二慕谄酝猓忠?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候为一节"作为季节气候划分的基准。根据这种规例,推而广之,便可用在以三十年为一世,六十年为两世,配合《易经》交爻重划卦的作用。

缩而小之,则可用在一天十二个时辰、刻、分之间与秒数的微妙关系。 这种上古天文气象学和星象学,以及历法的确立,虽然是以太阴(月亮)的盈亏为基准,但同时也配合太阳在天体上的行度,以及它与月亮、地球面上有关季节的变化。

可是上古中国天文星象学除了这些以外,再把"时间"扩充到天体和宇宙的"空间"里去,探究宇宙时间的世界寿命之说,不但并不完备,实在还很欠缺。只有在秦、汉以后,逐渐形成以天文星象的公式,强自配合中国地理的"星象分野"之学,勉强可以说它便是中国上古文化的"时""空"统一的观念。

很可惜的这种"时""空"统一的学说仍然只限于以中国即天下的范围,四海以外的"时""空",仍然未有所知。况且"星象分野"之学,在中国的地理学上,也是很牵强附会的思想,并不足以为据。

青年同学们读国文,看到王勃《滕王阁序》所谓的"星象翼轸",便是由于这种"星象分野"的观念而来。 邵子对"时""空"思想的开拓 汉末魏、晋到南北朝数百年间,佛学中无限扩充的宇宙"时""空"观进入中国以后,便使中国文化中的宇宙观,跃进到新的境界。

但很可惜的,魏、晋、南北朝数百年间的文化触角,始终在"文学的哲学"或"哲学的文学"境界中高谈形而上的理性,并没有重视这种珍奇的宇宙观,而进一步探索宇宙物理的变化与人事演变的微妙关系。甚之,当时的人们,限于知识的范围,反而视为荒诞虚玄而不足道。

(关于佛学的宇宙观和世界观的补充说明,必须要另作专论,才能较为详尽。)直到北宋时代,由邵康节开始,才撮取了佛家对于形成世界"成、住、坏、空"劫数之说的观念,揉入《易》理"盈、虚、消、长""穷、通、变、化"的思想中,构成了《皇极经世》的"历史哲学"和"易学的史观"。

其实,邵子创立《皇极经世》"易学史观"的方法,我想他的本意,也是寓繁于简,希望人人都能懂得,个个都可一目了然。因此而"知天""知命","反身而诚"而合于天心的仁性。

并非是故弄玄虚,希望千载之后的人们,"仰之弥高"钻之不透的。无奈经过后世学者多作画蛇添足的注解,反而使得邵子之学,愈来愈加糊涂。

在邵康节所著人尽皆知的《皇极经世》一书中,最基本的一个概念,便是他把人类世界的历史寿命,根据易理象数的法则。规定一个简单容易记录的公式。

他对这个公式的定名。叫做"元、会、运、世"。

简单地讲,以一年的年、月、日、时作基础。所谓一元,便是以一年作单元的代表。

一年(元)之中有十二个月,每个月的月初和月尾。所谓晦朔之间,便是日月相会的时间,因此便叫做会。

换言之,一元之间,便包含了十二会。每个月之中,地球本身运转三十次,所以一会包含三十运。

但一天之中又有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又有三十分。因此把一运之中包含十二世,一世概括三十分。

扩而充之,便构成了"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之中,共计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三十运之中,共计一万八百年为一会,十二会之中,共计十二万九干六百年为一元"。

一元便是代表这个世界的文明形成到毁灭终结的基数,由开辟以后到终结的中间过程之演变,便分为十二会,每一会中又有运世的。

6.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阅读

一、基本概念 a.日、月、年、岁 古人经常的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望月).。

年的概念和农业有关,《说文》:“年,熟谷也”。谷物的成熟周期意味着寒暑往来的周期,也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称为太阳年。

在远古,年和岁是有区别的。“岁”表示今年某一节气到明年同一节气之间的这段时间,而“年”指的是今年正月初一至明年正月初一这段时间。

b. 阴阳合历 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中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平年12个月,有6个大月30天和6个小月29天。

有大小月之分,是因为月相的变化在29-30天之间(精确数值是29.53天)。每年12个月一共354天,但这个数还不够1个太阳年。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是365.2422日,比阴历12个月的总和还多出11天多。所以阴历每过3年就和实际太阳年相差1个月的时间,所以每3年就要加1个月,称为闰月。

这样是为了使历年的平均时间约等于1个太阳年,并且和自然季节大致符合。 置闰是古代历法中的大事。

《左传文公六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世之道于是乎在矣”。三年一闰还不够,还要五年闰两次,所以《说文》说“五年再闰”。

五年闰两次要多了些,后来规定19年闰7个月。 关于闰月的安插问题,在殷周时代就有记载,闰月一般放在年终。

当时置闰尚无定制,有的年份甚至出现一年两闰。但到了春秋时代就再也没有这种状况了。

汉初在九月之后置闰,称为“后九月”,上古还有年中置闰,如闰三月,闰六月。当闰而不闰叫“失闰”。

如何安插,是古代历法的重要问题。 c. 四季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后来又按夏历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个月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古书常把这些名称作为月份的代名词。《楚辞•哀郢》:“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这里的仲春指的就是夏历二月。 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春秋就意味着一年。

《庄子•逍遥游》: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蟪蛄的生命不到一年。此外史官所记的史料在上古也称为春秋,因为史料都是记年体的。

后来历法日趋周密,春秋二时再分冬夏二时,有些古书所列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如《墨子•天志中》“”制为四时春秋冬夏,以纪纲之“,《管子•幼官篇》:“修春秋冬夏之常祭”,《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等。

二、节气 a.节气名称 古人根据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周岁太阳年365又1/4日分为立春、雨水、惊蛰等24个节气。这些节气先是平分的,平均每个节日是15.22日弱。

后代根据太阳移动的速度,有的规定为 14日(如冬至前后),有的规定为16 日多(夏至前后)。24个节气的名称和顺序如下: 正月:立春雨水 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小寒大寒 这套节气名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训》。

惊蛰古名“启蛰”,汉朝避景帝名讳改。24节气是和月份的搭配不是绝对固定年年一致的。

因为节气跟着太阳年走,和朔望月没有关系。上述说的是大致情况 古人最初还把24节气细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例如立春是正月节,雨水是正月中,惊蛰是二月节,春分是二月中,余此类推。

节气的细分和置闰产生过一些关系。由于1人节气加上1个中气的时间大约是30.5天,要大于一个朔望月,所以每月的节月加中气要经上月推迟1至2天,推迟到某月就只有节气没有中气,后来就以这个月份置闰。

所以古人说“闰月无中气”。阳历每月都有节气和中气,上半年每月6日和21日左右是交节日期,下半年每月8日和23日是交节日期。

b.节气的确立 节气的确立和天文有关。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等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太阳运行到某次就交某节气,实际上24节气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24个不同的位置。

《汉书•历律志》提到过节气与星次的关系,如太阳运行星纪初点交大雪,运行星纪中央就交冬至,运行到玄枵初点交小寒,运行到玄枵中央就交大寒,《律历志》所提到的星次和节气对照如下: 1. 星纪:大雪冬至 2.玄枵:小寒大寒 3.诹訾:立春惊蛰 4.降娄:雨水春分 5.大梁:谷雨清明 6.实沈:立夏小满 7.鹑首:芒种夏至 8.鹑火:小暑大暑 9.鹑尾:立秋处暑 10.寿星:白露秋分 11.大火:寒露霜降 12.析木:立冬小雪 太阳运行到某星次初点,就是前一个节气,如果运行中央,就是后一个节气 这个对照表是《汉书》提到的,惊蛰在雨水之前,清明在谷雨之后,和有所不同。2000多年前的天象和现代不一样,《律历志》中提到了交某节气时指太阳所在的星宿和度数,如冬至点在牵牛初度,在今天摩羯座β星附近,现代的冬至点在人马座。

c. 节气的演变 24节气是逐步完善起来的。古人很早就掌握了春秋分和夏冬至这四个最重要的节气。

《尚书•尧典》把春分叫做日中,秋分叫。

7.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有哪些

中国古历采用阴阳合历,即以太阳的运动周期作为年,以月亮圆缺周期作为月,以闰月来协调年和月的关系。

春秋时期我国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19年7闰的原则,这比西方造160年。

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

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北宋科学家沈括的突出贡献在天文学方面,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十二气历”更加简便,有利于农事安排。

郭守敬主持编定《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公历

即格里历,因为它的基础是太阳中心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所需的时间——回归年,故又称阳历。格里历的平年为365天,闰年在2月末加一天,为366天。在格里历中, 当某年的纪元年数不能被4整除时为平年,如1981年;能被4整除而不能被100整除时为闰年,如1984年;能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时为平年,如1900年;能被400整除时为闰年, 如2000年。

格里历平均一年为365.2425日,与长度为365.2422日的回归年之间,要积累3300多年才有一日之差,达到中国南京杨忠辅于公元1199年 (早格里历380多年)制定的《统天历》水平。

格里历按月分配日数掺有格里等帝皇威势,不很合理。合理的每月天数用两句话即可概括:闰年单月小、双月大; 平年2月减一天。但因为格里历已在全世界通用,人为因素影响极大,改历很难。

农历

农历是中国广泛使用的历法, 又称阴历、夏历,是因为它的纪月法以月相为标准,以月亮从朔到上弦、望、下弦再到朔的一个朔望月为一个月。推算农历先推算二十四节气和定朔 (推算日月黄经相等的时刻——朔), 朔所在某日,即为初一,从朔到朔为一个月, 相距29日的为小月, 30日为大月。月从中气得名, 月内有某中气的即为某月份,如含有中气"雨水"即为农历正月。无中气为闰月, 闰月无名, 取用前月名, 如四月后的闰月为闰四月,如此使农历年与回归年的差距随时得到调正。 在农历中, 平年12个月, 日数为354或355日;闰年13个月, 日数为383或384日。这就是中国自公元前十四世纪的殷代起,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止,一直在使用的 "十九年七闰(加七个闰)月" 的历法. 因为二十四节气是由太阳的视置决定的,因此农历合适的称呼应是阴阳历。

8.中国古代天文历法

圭表并不是什么复杂的仪器。

说白了,就是利用太阳的影子的方向来判断时间,利用太阳影子的长度来判断节气。先说利用影长判断节气吧,影子的长度有太阳的高度角决定,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

夏天太阳高度角比较高,冬天太阳高度角比较低。相应的,夏天正午影子较短,冬天正午影子较长。

在特定观测点,特定节气太阳正午高度角是特定的数值,影子的长度也就随之确定了。从而判断节气。

其次是用影子的方位判断时间,原理也很简单。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上午影子向西,下午影子在东。

但是,因为节气的不同,导致太阳纬度的不同,相应时间太阳的方位也会不同,导致影子的方向的变化。观测时要知道现在的日期,找到相应的刻度,然后来找地面上投影出的时间点即可。

圭表一点都不复杂,天荒坪(江南天文观测很好的地方)就有一个圭表。如果理解能力尚可,10分钟就能解释清楚怎么通过它读时间,判断节气。

对我这样有一定基础的人,自然是一眼就能知道各种坐标的意义了。至于中国古代的历法,对于楼主的要求没有帮助,如果说《梦溪笔谈》有圭表的使用方法,那是差不多的(类似于百科全书吧)。

但是具体的历法不会有这样的内容(万年历+历法订立原则云云,类似于工具书+专著)。还有一点,不敢说自己文史功底有多好,但是至少在平均水平以上,读读唐诗宋词不成问题,但是翻开二十四史,只能说自己孤陋寡闻……那些书籍,且不说专有名词,就是字面内容我估计楼主都是一头雾水。

真有兴趣理解的话,看看百度百科,能读懂的话已经能打下基本的框架了:/view/734606.htm?fromId=611095。

9.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故事

南北朝时代的祖冲之,首次将东晋虞喜(公元281-356年)发现的岁差引用到他编制的《大明历》中,并且定出了四十五年十一个月差一度的岁差值,这个数值虽然偏大,但首创之业绩是伟大的。祖冲之测定的交点月长为27.21223日,与今测值仅差十万分之一。到了隋代,刘焯(公元544-610年)在制订《皇极历》时,他采用的岁差值较为精确,是七十五年差一度。刘焯制订的《皇极历》还考虑了太阳和月亮运行的不均匀性,为推得朔的准确时刻,他创立了等间距的二次差内插法的公式,这一创造,不仅在中国制历史上有重要意义,在中国数学史上亦占重要地位。

唐代值得介绍的历法还有《大衍历》和《宣明历》。 唐代一行在大规模天体测量的基础上,于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撰成《大衍历》的初稿,一行去世后,由张说和陈玄景等人整理成书。 《大衍历》用定气编制太阳运动表,一行为完成这项计算,发明了不等间二次差内插法。《大衍历》还用了具有正弦函数性质的表格和含有三次差的近似内插法,来处理行星运动的不均性问题。《大衍历》以其革新号称“唐历之冠”,又以其条理清楚而成为后代历法的典范。 徐昂制订的《宣明历》颁发实行于长庆二年(公元822年),是继《大衍历》之后,唐代的又一部优良历法,它给出的近点月以及交点月日数分别为27.55455日(今测值27.5545503日)和27.2122日(今测值27.2122206日);它尤以提出日食三差,即时差、气差、刻差而著称,这就提高了推算日食的准确度。 宋代在三百余年内颁发过18种历法,其中以南宋杨忠辅制定的《统天历》最优。《统天历》取回归年长为365.2425日,是当时世界上最精密的数值,欧洲著名的《格里高历》,即当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其回归年长亦取365.2425日(公元1582年颁发),但比《统天历》晚了383年。《统天历》还指出了回归年的长度在逐渐变化,其数值是古大今小。

10.中国古代天文分什么.历法分什么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

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从远古时期开始就已经对天文现象进行观察,经过世代连续不断的努力,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天文学知识,并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且具有独特风格的天文学体系。中国古代天文学在许多领域曾长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在世界天文学史和中华民族文化史上,都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是历法,换一句话说,历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核心。中国古代历法不单纯是关于历日制度的安排,它还包括对太阳、月亮和土、木、火、金、水五大行星的运动及位置的计算;恒星位置的测算;每日午中日影长度和昼夜时间长短的推算;日月交食的预报等等广泛的课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古代历法的编算相当于近现代编算天文年历的工作。为此,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展开了一系列的观测与研究活动:譬如对历法诸课题的共同起算点——历元的选定,对一个又一个天文学概念的阐述,对种种天文常数的测算、各种天文数表的编制,对具体推算方法、天体测量方法和数学方法的抉择和改进等等。

这些就构成了中国古代历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当然,中国古代天文学还包涵更广泛的内容,如中国古代特有的、精良的天文仪器的设计与制造,关于宇宙理论的探讨,以及对一系列天象特别是奇异天象的长期系统的观测与记录等,它们与历法一起,组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十分丰富多彩的体系。

中国古代天文学体系经历了发生、发展、完善、没落,最终融入近现代天文学的漫长演变过程。下面我们拟分六个阶段(即如下六节)简要地加以介绍。

西周以前的天文学知识 这是一个天文学知识开始萌芽和初步积累的漫长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从对星辰出没、日月运动的观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与这些需要密切相关的年、月、日等时间长度的概念,进而产生了初始的历法系统。

由于占卜活动的需要,人们对天象变化、尤其是异常天象的出现,极为关注,这也刺激了人们对天象观测的重视,并由此逐渐形成了天象记录的传统。这些都给后世的发展以深刻的影响。

一、观象授时时期 我们的祖先,生息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人们在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发现日月星辰的升落隐现,自然界寒来暑往,猎物的出没和植物的荣谢等自然现象,对于人类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有意识地观察和认识这些自然现象,以期顺乎自然,求得自身的发展,便成为先民们感兴趣的问题之一,从中也就逐渐萌发出天文学知识的嫩芽。

太阳对人们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是以太阳的出入作为作息时间的客观依据。

太阳出入造成的明暗交替出现的规律,必定给先民们以极深的感受,于是以太阳出入为周期的“日”,应是他们最早认识到的时间单位。 自然,月亮的圆缺变化,是又一明显的和意义重大的天象。

说它意义重大,是因为月亮的亮光对于人们夜间活动的安排是关键的要素。经过长期的观测和计数,人们逐渐发现月亮圆缺的周期约为30日,这便进而导致一个较长的时间单位“月”的产生。

对于更长一些的时间单位“年”的认识,要较“日”、“月”困难得多,但这是对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意义更为重大的一种周期,因为寒暑、雨旱,以及渔猎、采集乃至农业生产活动无一不与它有关。所以,人们对它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

由物候——草木枯荣、动物迁徙、出入等的观察入手,大约是探索一年长度的最早方法,随后才是对某些星象的观测。后者所得结果要较前者来得准确。

据传说,在颛顼帝时代,已设立“火正”(1)专司对大火星(心宿二,天蝎座α星)进行观测,以黄昏时分大火星正好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时,作为一年的开始,亦即这一年春天的来临。由此不难推得一年的长度。

这是我国古代观象授时的早期形态。据研究,这大约是公元前2400年的事。

又据《尚书·尧典》记载,在传说中的尧帝时,“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其具体的观测方法与结果是:“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即以观测鸟、火、虚、昴四颗恒星在黄昏时正处于南中天的日子,来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以作为划分一年四季的标准。

据推算,这大约是公元前2000年时的实际天象。 由上述记载,我们还可以推知,当时已有原始圭表的出现,否则人们就无从确定某星辰南中天的问题。

这时的圭表还仅用于厘定方位,尚未用于测定日影的长度。观测星辰南中天来确定季节,可以减少地平线上的折射和光渗等的影响,其精度自然要比观测星辰出没来得高。

此外,从“日中”和“宵中”(指昼夜平分)、“日永”和“日短”(分别指白昼最长和最短的日子)等说法,可知其时已应用了某种测量时间的器具(这一点由下述《夏小正》的有关记载亦可证)。这些都说明,此时已进入观象授时相当发达的时代。

其标志是:所观测的恒星已由一颗增加到多颗,由观测恒星东升改为南中天,并已使用了某些器具。 更值得注意的是,《尧典》还记述了这时人们已经采用了“期三百有。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