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劝学 文言文知识整理
<劝学>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它把烤弯煨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我曾经整天发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登到高处招手,胳臂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儿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会达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
(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2.劝学 文言文知识整理
<;劝学>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它把烤弯煨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我曾经整天发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臂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儿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会达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3.有关于《劝学》的所有文学常识
1、文学常识:荀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它发展了古代的唯物主义思想。他反对天命、鬼神的迷信之说,提出了“性恶”的思想,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2、固定词语: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 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
有以。有……的(办法)。
3、判断句:(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用“也”表示判断。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用“者……也”表示判断。4、通假字:(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通“煣”,使弯曲。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曝”,晒。 (3)、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5、词类活用:(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动用法,使……弯曲。
(2)、其曲中规:形容词做名词,弯曲的程度,弧度。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形容词做动词,变直;变锋利。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上:名词作状语,往上;下,名词。
扩展资料:《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在写作上的再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文章一开始就是一组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样的排比句式在文中举不胜举,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或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在其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劝学。
4.劝学原文,翻译,文言知识,文学常识,重点字词
《劝学》原文及翻译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本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它把烤弯煨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
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惯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老是想着安逸。
认真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巨大的幸福。”
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的薰陶感染更大的,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的。1 、已:停止2 、君子:这里指有才能的人。
3 、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
蓝,蓼蓝。蓼( li ǎ o )蓝:一年生草本植 物,茎红紫色,叶子长椭圆形,干时暗蓝色。
花淡红色,穗状花序,结瘦果,黑褐色。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 色染料。
4 、青于蓝:比蓼蓝(更)深。5 、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
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6 、輮 :通“煣” ,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7 、规:圆规,测圆的工具。8 、虽有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
有,通“又” 。槁,枯。
暴,同“曝”晒干。槁暴,枯干。
9 、挺:直。10 、受绳:经墨线丈量过。
11 、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12 、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
砺,磨刀石。就,动词,接近,靠近。
13 、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检验,检查。
省,省察。乎,介词,于。
14 、须臾:片刻。15 、跂:提起脚后跟。
16 、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17 、见者远:意思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
18 、疾: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 ,指声音宏大。19 、假:借助,利用。
20 、舆:车。21 、利足:脚步快。
22 、致:达到。23 、水:指游水。
名词。用如动词。
24 、绝:横渡。2 25 、生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
生,通“性”天赋,资质。26 、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27 、兴:兴,起。28 、渊:深水。
29 、蛟:一种龙。30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累善行而养成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通明的思想(也就) 具备了。
得,获得。31 、跬:古代的半步。
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 ,跨两脚为“步” 。32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33 、骐骥:骏马。
34 、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 驽马,劣马。
架,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 “一驾” 。35 、功在不舍:(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
舍,停。36 、锲:用刀雕刻。
37 、镂:雕刻。38 、用心一也:(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 。
用,以,因为。39 、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
跪,蟹脚。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 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
40 、鳌:蟹钳。41 、躁:浮躁,不专心。
(1)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 知明而行无过 (“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暴”通“曝”,晒) (2)古今异义 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参 古义:验,检查。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参加,参考或探究并领会。
疾 古义:强。
例: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疾风知劲草。 今义:疾病,快。
假 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金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
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银、黄金。
爪牙 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3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走狗。 用心 古义:思想意识活动。
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5.求劝学文言的知识点
通假字 木直中绳, 以为轮 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虽有槁暴 通“又”。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 通“性”,天赋,资质。 词类活用 木直中绳, 以为轮。
,使动用法,用煣的工艺。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向上;下,向下;名词作状语。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足,名词作动词,走得快。
水,名词作动词,游泳。 古今异义 1.故木受绳则直 古义:墨线;今义:泛指所有绳索。
2.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检查;今义:探究并领会。
4.假舆马者 古义:凭借;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 5.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6.蟹六跪而二鳌 古义:腿,蟹腿; 今义:两腿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跪下。 虚词 于 青,取之于篮,而青于蓝。
于,介词。前者引进动作的处所,作“从”讲;后者引进比较对象,作“比”讲。
另:苛政猛于虎;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介词,引进动作对象,作“对”、“向”讲。
者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者,代词。
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另:有蒋氏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另: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而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另:君将哀而生之乎; 吾尝终日而思矣 连词,表修饰,可译作“地”。 另:潭西南而望;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可是”。 另: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另: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 军惊而坏都舍(表比喻)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代表。
曾在齐国下讲学,后游历秦国,晚年任楚兰陵令。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二十卷,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
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劝学(节选)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成的,但比水更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它的弯度就符合圆规(画的圆)。
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也不再能再挺直,(这是由于)煣的工艺使它变成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就直了,刀剑在磨刀石上磨,就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多次检查、省察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我曾整天空想,不如在极短的时间内所学到的东西;我曾踮起脚跟远望,不如登上高处看见的范围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远处的人能看得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变洪亮,但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和桨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君子的天资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积土成为山,风雨从这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
6.劝学 师说 文言文知识整理
一、《劝学》
1、通假字: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輮”通“煣”。用火烤木材,使之弯曲。
虽有槁暴。 “有”通“又”,再。副词。 “暴”通“曝”,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 资质禀赋。
2、成语:
青出于蓝,锲而不舍,大声疾呼,欲盖弥彰
二、《师说》
1、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成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教无常师、择善而从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7.文言文《劝学》中需要掌握那学重点内容
一、文言实词
1、“劝学”的“劝”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中的“中”、“以为”、“輮”、“曲”、“然”。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中的“就”、“博学”、“参省”。
4、“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中的“跂”。
5、“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中的“疾”、“彰”。
6、“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中的“假”、“水”、“绝”、“生”。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的“跬步”、“无以”。
8、“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中的“黄泉”、“用”、“一”。
9、“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中的“寄托”。
二、文言虚词
1、“而”的各种用法。
2、“乎”相当于介词“于”的用法。
三、文言句式
1、“于”字为标志的状语后置:青于蓝。
2、省略句:輮以为轮。
2、“之”字作标志的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8.劝学 文言文
译文: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我曾整天空想,(结果)不如片刻学习所得(的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结果)不如登上高处能够见得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
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借以成为江海的(办法)。
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雕刻(一下)就放掉它(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的话),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六只脚,两只蟹钳,(可是)没有蛇和鳝鱼洞(就)没有(地方)可以寄托(身体),(这是)用心浮躁(不专一的缘故)。
(1)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 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晒) (2)古今异义 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参 古义:验,检查。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参加,参考。
疾 古义:强。例: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疾风知劲草。
今义:疾病,快。 假 古义:凭借,借助。
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金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银。 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
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用心 古义:思想意识活动。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3)词类活用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4)特殊句式与固定格式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字义1、已:停止2、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3、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
蓝,蓼蓝。 蓼(liǎo)蓝: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红紫色,叶子长椭圆形,干时暗蓝色。
花淡红色,穗状花序,结瘦果,黑褐色。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4、青于蓝:比蓼蓝(更)深。5、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
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6、輮 :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7、规:圆规,测圆的工具。8、虽有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
有,通“又”。 槁,枯。
暴,同“曝”晒干。槁暴,枯干。
9、挺:直。10、受绳:经墨线量过。
11、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12、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
砺,磨刀石。就,动词,接近,靠近。
13、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检验,检查。
省,省察。乎,介词,于。
14、须臾:片刻。15、跂:提起脚后跟。
16、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17、见者远:意思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
18、疾: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指声音宏大。19、假:借助,利用。
20、舆:车。21、利足:脚步快。
22、致:达到。23、水:指游水。
名词。用如动词。
24、绝:横渡。25、生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
生,通“性”天赋,资质。26、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27、兴:兴,起。28、渊:深水。
29、蛟:一种龙。30、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累善行而养成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通明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得,获得。31、跬:古代的半步。
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32、无以:。
9.急
【通假字】 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 輮使之然也:輮通煣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 【词类活用】 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作动词,游水。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地上、在地下。
用心一也:一,数词做动词,专一。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作动词,走得快。
【古今异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词参,验、检查。今义为“加入”。
声非加疾也:疾,强、洪亮。今义为“快;疾病”。
假舆马者:假,凭借、借助。今义为“与‘真’相对”。
蟹八跪而二螯:跪,脚或腿。今义为“跪下、下跪”。
用心一也:用心,思想意识活动。今义为“用功、肯动脑筋”。
金就砺则利:金,金属制品。今义为黄金。
【特殊句式】 判断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用心一也。/用心躁也。
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状语后置句: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水为之而寒于水。
10.高一语文必修一 劝学 实虚词
《劝学》知识积累 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 兴 文言翻译 xīng 起;兴起.《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3]焉.” 文言实词 就 文言翻译 jiù 接近;靠近;趋向.《劝学》:“木受绳则直,金~砺则利.” 文言实词 望 文言翻译 wàng 远望;远看.《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文言实词 长 文言翻译 cháng 长,与“短”相对.《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文言虚词 而 1.表修饰关系.《劝学》:“吾尝终日~思矣.” 2.表示递进关系.《劝学》:“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3.表假设关系.《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焉 (1)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 于 (1)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劝学》:“冰,水为之,而寒~水.” 也语气助词,用于句中 1.表陈述或解释.《劝学》:“君子生非异~,善假于物~.” 乎相当于“于” 1.连词,表递进.《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己.” 之[4] (1)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5] 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或“揉”,用火烘木使弯曲) 生非异(生,通“性”,资质、天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更,再.暴,同“曝”,晒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古今异义 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参 古义:检验.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加入. 3.假 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4.金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黄金. 5.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6.用心 古义:因为用心.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7.绳 古义:墨线.例:木受绳则直 今义:绳子,绳索. 8.跪 古义:腿脚 .例:蟹六跪而二螯 今义:跪下 9.疾 古义:疾劲,强,大,这里指声音宏大 .例:声非加疾也 今义:疾病 10.致 古义:达到(而致千里) 今义:赠送,给予 11.寄托 古义:这里指藏身(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今义:大致指心灵、精神的某种依靠 词类活用 ①名词做状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②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③动词的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④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3. 积善成德 (善:形作名,善行) ⑤形容词用作动词 故木受绳则直(直:变直,形容词用作动词) ⑥形容词作使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⑦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⑧动词作名词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流:流水) 一词多义 1.于: (1)寒于水 (比) (2)善假于物也 (介词,不译.引进作用) (3)取之于蓝 (从) 2.而: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递进关系,并且)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递进关系,而且) (3)终日而思矣 (表修饰) (4)而见者远 (表转折) (5)锲而舍之 (表假设或承接)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表承接)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8)锲而不舍 (表假设,如果) (9)蟹六跪而二螯 (连词,表并列) 3.者: (1)假舟楫者(代词,指……的人) (2)不复挺者(……的原因) 4.焉: (1)风雨兴焉(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 (2)圣心备焉(语气词) 5.利: (1)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 (2)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6. 之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音节助词)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代词代青)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的标志) (4)非蛇鳝之穴 (的) 7.假 (1)善假于物也 (借助)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假装)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借) (4)因求假暂归 (假期,休假) (5) 假以雄权 (授予,给予) 8.疾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强) (2)君有疾在腠理 (疾病) 9.绝 (1)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 (停止)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与世隔绝) (3)以为妙绝(《口技》) (极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横渡) (5)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 *断绝关系) 10.强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强壮)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有余) (3)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 (勉强) 11.一 用心一也 (形容词,专一) 骐骥一跃 (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