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律诗的常识
诗分古体诗/近代诗和现在诗.
前二者是押韵的,后者是不押韵的.
前二者又分律诗和非律诗
律诗要求有对仗的,一般分五律和七律
下面一七律/长征为例说明.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它押的是an韵,即每句的结尾字的韵母是an,但3,5,7句结尾可以不是.
3句与4句必须是对仗
5句与6句必须是对仗
什么是对仗?从词性讲,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从声律讲,就是平对仄,仄对平.
什么是平?就是汉字的一,二声为平.
什么是仄?就是汉字的三,四声为仄.
作律诗应该注意两点:即平仄与粘连.
关于平仄,要"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第1,3,5个字可以不考虑平仄,而第2,4,6个字必须考虑平仄.
什么是粘连?就是第3,5.7句中的第2,4,6个字必须与第2,4,6句中的第2,4,6个字是平对平,仄对仄.
我讲的不好,你可以结合长征这首诗自己感悟.
2.关于五言诗的知识
律诗每首有四联(即八句),每句五个字的是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七个字的是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律诗的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聨」。「颔联」和「颈联」必须对偶;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必须同韵。
近体诗又名今体诗,为唐代新兴的诗体,因与古体有别而得名。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二种,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
绝句及律诗又有五言、七言之分。五言绝句自汉魏五言古诗来。
七言绝句由南北朝乐(歌行)小诗演变而来。
3.律诗的一般常识
律诗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
4.诗歌常识题
1.秋月、远山倒影在湖水中, 湖水像一面镜子,看到这美丽的景色,我想到了诗句()。
2.描写春天的诗。 大意如下:(1)我发现小河边一棵棵发芽的柳树好像婷婷玉立的少女在梳理着自己的长发。
如诗句()。 (2)啊,江边百花争艳,盛开的红花更是惹人喜爱,正如白居易所写的()。
(3)春天的雨特别多,特别柔,我特别喜欢春天的和风细雨,正如诗句()。 (4)是啊,天气转暖,万物复苏。
春天,订罚斥核俪姑筹太船咖充满希望,正如诗句()。 (5)战火连天,兵荒马乱,而朝廷官员仍过着灯火酒绿、歌舞升平的生活,这真是()。
(6) 那的红花固然不错,但山沟里那些调皮的杏花也开得不错哦,正如诗句()。 答案 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5.古诗的基本常识
诗歌在高中的课本上有个详细的说明。
诗歌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诗经开现实主义的先河
楚辞开浪漫主义的先河
那时候的诗歌多是长短句,有的也不怎么押运。
后来出现了乐府诗歌(属于现实主义)
到了三国时代,出现了建安七子和三操,多以4言和五言为主。
到了魏晋南北朝 出现了大诗人陶渊明。 (现实主义)
诗歌在唐代开始成熟,出现了绝句、律诗、但诗歌未必就是字数完全一样。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到了宋代,诗歌并没有走下历史舞台,而是以长短句(辞)的形式继续发扬。因为长短句更加上口,符合人们的习惯。到后来戏曲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元曲)。
五四之后,人们开始写白话文,就是我们怎么说话就怎么写。 于是出现了新诗。
新诗和古诗就不一样了,它更讲究的诗歌的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