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文学常识

2022-08-15 综合 86阅读 投稿:懊悔

1.陆游的文学常识

陆游(北宋宣和七年十月十七~南宋嘉定二年十二月廿九[1],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南宋诗人。

有“小李白”之称。陆游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世宦家庭,陆游的高祖是宋仁宗时太傅陆轸,祖父陆佃,父亲陆宰。

当时正值宋朝腐败不振、屡遭金国(女真族)进犯。出生次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他于襁褓中即随家人颠沛流离,因受社会及家庭环境影响,自幼立志杀胡(金兵)救国。

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名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

陆游的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使他成为杰出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

1158年(绍兴二十八年)入闽任宁德县主簿.据《宁德县志》卷三《宦绩》中记载:“陆游,字务观,即放翁也┅┅绍兴二十八年任邑薄,有善政,百姓爱戴”。在宁德的南漈山上建有陆游塑像。

浙江绍兴的鉴湖村内也有陆游塑像。曾任镇江隆兴通判。

1170年(乾道六年)入蜀,任夔州通判。1172年(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

后官至宝章阁待制。 陆游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要求“赋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 陆游像[2]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书愤》、《示儿》、《临安春雨初霁》、《冬夜读书示子聿》等篇均为后世所传诵。

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有清新之作。亦工词,杨慎谓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

但有些诗词流露出消极情绪。他初婚唐氏,在母亲压迫下离异,其痛苦之情倾吐在部分诗词中,如《沈园》、《钗头凤》等,都很真挚动人。

还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诉衷情》等。[2]编辑本段生平事迹 陆游自幼好学不倦,12岁即能诗文。

他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20岁时与唐琬成亲,后被其母强行拆散,且唐婉后来早逝,导致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钗头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

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赴临安应试进士,取为第一,而秦桧的孙子秦埙居其次,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再次将陆游排在秦埙之前,竟被秦桧除名。

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秦桧已死,陆游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公元1163年孝宗即位后,以陆游善词章,熟悉典故,赐其进士出身。

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通判、安抚使、参议官、知州等职。淳熙二 朱宣咸中国画《陆游诗意图》年(公元1175年),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

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六年(公元1179年)秋,陆游从提举福建常平茶盐公事,改任朝请郎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十二月到抚州任所。

他一方面用大量精力处理因茶盐官卖后,茶盐户破产,被迫采取私贩和闹事进行反抗而引发的各种纠纷和诉讼;另一方面上书朝廷,主张严惩不法官吏向茶盐户收纳高额茶盐税,趁机大量搜括民脂民膏的行为。 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春,抚州大旱。

五月大雨,山洪暴发,淹没大片田地和村庄,洪水冲到抚州城门口,百姓饥困潦倒。陆游密切注视灾情发展,写下“嘉禾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

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诗句,同时上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在未征得南宋政府同意前,他先拨义仓粮至灾区赈济,使灾民免于饥饿之苦,然后奏请拨粮和给江西地方官下令发粮,并到崇仁、丰城、高安等地视察灾情。

这一举措有损朝廷利益,十一月,被召返京待命。行前,从宦游四方所搜集到的100多个药方中,精选成《陆氏续集验方》,刻印成书,留给江西人民,表达他的为民之心。

途中又遭给事中赵汝遇所劾,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 陆游在家闲居6年后,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以朝请大夫知严州(今浙江建德县梅城镇)。

官至宝谟阁待制、晋封渭南伯,后被劾去封号。又以“擅权”之罪罢其官职还乡。

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不久,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

次年(公元1189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于是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

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农村,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 陆游有七子一女。

根据《陆游年谱》记载:长子陆子虞、次子陆子龙、三子陆子修、四子陆子坦、五子陆子约、六子陆子布、七子是陆子聿(《冬夜读书示子聿》)。孙子有陆元廷,(闻宋军兵败崖山忧愤而死)曾孙有陆传义,(崖山兵败后绝食而亡)玄。

2.陆游的文学常识80字

陆 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出生在一个世代做官和具有文学教养的封建地主家庭.他出生的第二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父亲陆宰携家逃亡到寿春(安徽寿县),后展转回到山阴.陆宰及其友好经常谈论国事而至于悲戚得吃不下饭,这给幼年的陆游以极深的爱国教育.20岁,和舅父的女儿唐婉结婚,夫妻感情很好,可是,陆游的母亲不喜欢唐婉,硬逼着他们拆散,离婚后,怀念唐婉成了他一生的伤痛.陆游自幼好学不倦,29岁(1153),到杭州参加进士考试,因名列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因为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把他的名字去掉了.直到秦桧死后,陆游才被起用.他曾向高宗(赵构)提出许多政治主张,希望朝廷能够任贤能,废酷刑,爱人民,这些建议不被采纳,而且引起皇帝的厌恶,并被罢职还乡.宋孝宗即位后,初有抗金之志,陆游得以起用,后来张浚北伐首战失利,统治集团立刻动摇,走上屈服求和的老路,陆游被加上“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黜还乡.陆游在故乡山阴镜湖旁闲居了五年,屡次上书求职,最后得到一个夔州通判,任满后,受川陕宣抚使王炎的邀请,在幕中襄理军务.诗人换上戎装,驰骋边境,铁马秋风,豪雄飞纵,怀抱不禁为之舒展.他写了许多奔涌的爱国诗篇.他提出许多进取中原的建议,但苟安求和已成为南宋的国策,陆游的主张得不到实现的机会.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镇蜀,陆游被邀请到他的帅府任参议官.他和范成大本是诗友之交,友谊颇深,因此,虽有上下级关系,却不拘礼套.但是,这却引起同僚的讥议.又因他豪放嗜饮,加上他抗金复国的志向以及个人的功名事业都长久得不到伸展,更是借酒浇愁,放浪形骸,常以“脱巾漉酒,柱笏看山”为自得.这又引起同僚的不满,说他“不拘礼法,恃酒颓放”.于是,陆游索性自号“放翁”.陆游一共在川陕生活了九年,这一时期,扩大了他的视野,是他诗歌创作收获最多的时期.为此,他把自己全部诗作题名为《剑南诗稿》.淳熙五年(1178)春,诗人离蜀东归,先在江西做了一个时期的地方官,因为开仓救济灾民,受到大官僚的反对,竟以“擅权”的罪名被罢职还乡.闲居六年后,再被起用为严州知事.由于他一直坚持抗金复国的主张,并且不断地把它表现在诗歌创作里,于是又被加上“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免去官职.诗人对此感到愤慨,回到故乡后,便把镜湖边的故居命名为“风月轩”,以示嘲讽.此后,诗人长期住在农村.当权贵韩 胄秉政时,为树立自己招揽贤士,陆游曾作过一年的修史官,为此曾遭人非议.二十多年的罢官闲居,诗人与农民交往亲密.饮酒谈心,看病施药,还参加一些劳动.诗人得到了农民的爱戴,遇见他,往往停耕欢迎、酒菜款待,生子多以陆字为名.闲居的陆游一直忧虑祖国,一直期盼洗雪国耻.嘉定二年(1210)十二月二十九日,八十五岁的诗人终于抱恨归天了.陆游作品的鲜明特色是爱国主义精神.不管遭受多少打击,他恢复神州的爱国信念始终不移.因此,对当局的腐败投降就不能不特别痛恨.诗人对苦难的人民表现着深切的关怀和同情.诗人同时还兼长写词.陆游的诗歌于现实主义为特色,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3.陆游的文学常识80字

陆 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出生在一个世代做官和具有文学教养的封建地主家庭.他出生的第二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父亲陆宰携家逃亡到寿春(安徽寿县),后展转回到山阴.陆宰及其友好经常谈论国事而至于悲戚得吃不下饭,这给幼年的陆游以极深的爱国教育.20岁,和舅父的女儿唐婉结婚,夫妻感情很好,可是,陆游的母亲不喜欢唐婉,硬逼着他们拆散,离婚后,怀念唐婉成了他一生的伤痛.

陆游自幼好学不倦,29岁(1153),到杭州参加进士考试,因名列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因为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把他的名字去掉了.直到秦桧死后,陆游才被起用.他曾向高宗(赵构)提出许多政治主张,希望朝廷能够任贤能,废酷刑,爱人民,这些建议不被采纳,而且引起皇帝的厌恶,并被罢职还乡.

宋孝宗即位后,初有抗金之志,陆游得以起用,后来张浚北伐首战失利,统治集团立刻动摇,走上屈服求和的老路,陆游被加上“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黜还乡.

陆游在故乡山阴镜湖旁闲居了五年,屡次上书求职,最后得到一个夔州通判,任满后,受川陕宣抚使王炎的邀请,在幕中襄理军务.诗人换上戎装,驰骋边境,铁马秋风,豪雄飞纵,怀抱不禁为之舒展.他写了许多奔涌的爱国诗篇.他提出许多进取中原的建议,但苟安求和已成为南宋的国策,陆游的主张得不到实现的机会.

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镇蜀,陆游被邀请到他的帅府任参议官.他和范成大本是诗友之交,友谊颇深,因此,虽有上下级关系,却不拘礼套.但是,这却引起同僚的讥议.又因他豪放嗜饮,加上他抗金复国的志向以及个人的功名事业都长久得不到伸展,更是借酒浇愁,放浪形骸,常以“脱巾漉酒,柱笏看山”为自得.这又引起同僚的不满,说他“不拘礼法,恃酒颓放”.于是,陆游索性自号“放翁”.

陆游一共在川陕生活了九年,这一时期,扩大了他的视野,是他诗歌创作收获最多的时期.为此,他把自己全部诗作题名为《剑南诗稿》.

淳熙五年(1178)春,诗人离蜀东归,先在江西做了一个时期的地方官,因为开仓救济灾民,受到大官僚的反对,竟以“擅权”的罪名被罢职还乡.闲居六年后,再被起用为严州知事.由于他一直坚持抗金复国的主张,并且不断地把它表现在诗歌创作里,于是又被加上“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免去官职.诗人对此感到愤慨,回到故乡后,便把镜湖边的故居命名为“风月轩”,以示嘲讽.

此后,诗人长期住在农村.当权贵韩 胄秉政时,为树立自己招揽贤士,陆游曾作过一年的修史官,为此曾遭人非议.

二十多年的罢官闲居,诗人与农民交往亲密.饮酒谈心,看病施药,还参加一些劳动.诗人得到了农民的爱戴,遇见他,往往停耕欢迎、酒菜款待,生子多以陆字为名.

闲居的陆游一直忧虑祖国,一直期盼洗雪国耻.嘉定二年(1210)十二月二十九日,八十五岁的诗人终于抱恨归天了.

陆游作品的鲜明特色是爱国主义精神.不管遭受多少打击,他恢复神州的爱国信念始终不移.因此,对当局的腐败投降就不能不特别痛恨.

诗人对苦难的人民表现着深切的关怀和同情.

诗人同时还兼长写词.

陆游的诗歌于现实主义为特色,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4.陆游的文学常识

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

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入蜀记》6卷,词2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

扩展资料:

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存世有九千三百余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46岁入蜀以前,偏于文字形式。

入蜀到64岁罢官东归,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也是诗风大变的时期,由早年专以“藻绘”为工变为追求宏肆奔放的风格,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晚年蛰居故乡山阴后,诗风趋向质朴而沉实,表现出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陆游

5.关于语文文学常识的书

名句分类欣赏 (一)哲理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焕《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等飞来峰》) 10、海**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二)生活情趣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 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3、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5、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7、环堵萧然,不蔽风**;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三)读书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8、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0、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 (四)奉献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5、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风雨大作》) 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8、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 10、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

(白求恩) (五)战争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陈毅《梅岭三章》) 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风雨大作》) 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8、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0、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诗经-君子于役》) 11、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杜甫《石壕吏》) 1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六)雄心壮志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江红》) 6、**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七)爱国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风雨大作》) 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5、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左迁之蓝关示侄孙湘》)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7、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8、以身殉国,何事不为?(陆游) 9、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 10、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丰子恺) 11、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 12、锦绣河山好收拾,万。

陆游的文学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