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野外的一些急救常识
在野外穿越或探险时,除了要配备那些专业装备外,还建议你带上一个小小的野外急救盒(或者你也可以称它为“野外求生盒”)。别看它小,在关键时刻说不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盒:
最好选择一个铝制或不锈钢制的饭盒(最好是带把手的)。因为饭盒本身可以用来加热、提水或者化雪,都能发挥作用。塑料盒虽然轻,但无法加热,使用就受到了限制。同时,饭盒的金属盖可以当做反光镜使用,关键时刻可以发出求救信号。
工具刀:
在野外配一把多功能的工具刀是绝对有必要的。虽然不一定要使用类似兰博用的丛林格斗刀,但是瑞士军刀是必不可少的。它除了集成常规的小刀、起子、剪刀以外,还有锯、螺丝刀、锉刀等,甚至还带有一个放大镜!
针线包:
无论是红军长征的年代还是现代化的军队中,针线包一直是军队的野外必备品。当然,现代针线包的功能已经不仅是原来单纯的缝缝补补,针不但可以挑刺,更能在有些时候弯成鱼钩,改善伙食,甚至是救命(当然你的针线包里起码得配两根钓鱼线)。
火柴:
在野外,火种几乎是一切。带上防风防水的火柴是很重要的,但如果你买不到这样的火柴,也可以自己DIY一些。方法很简单,先将蜡烛融化,均匀地涂在普通火柴上,使用的时候,将火柴头上的蜡除掉即可。为了能更好地发挥我们DIY的火柴“强大”的防风防水功能,可以把它们放在空的胶卷盒内。磷皮(就是擦火柴用的)也绝对不能忘了的,否则我们DIY的努力就白搭了。
蜡烛:
一小节蜡烛在野外是绝对有用的。你所带的手电、头灯等现代化照明装置,随着电池的耗尽而变成摆设。这时的蜡烛就显示其“英雄本色”了。蜡烛除了照明,还可以取暖(不过别把手指头当成要烤的土豆)、引火。如果你把一个矿泉水瓶剪去底部做成灯罩,你就拥有了一盏野外使用的防风灯,它的“功率”够大,工作效率也提高不少。
求生哨:
其实就是一般的哨子,不过在野外,哨子的作用可不仅仅是在球场上吹的黑哨。现在它可以救你的命。当你遇险时,可以用哨声引来救援,或者吓走一些小野兽(不过如果是老虎、熊等猛兽的话,不吱声是最佳选择)。
铝膜:
这是一张2x2米的镀铝的薄膜,有金色和银色两种。它不但可以防风防雨,也可以支起来做成一个凉棚,防止太阳直射。在寒冷地区,可以用它裹住自己,保持体温。铝膜的最大作用是可以反光,使救援人员可以及时发现你。平时也可以把它铺在地上当地席使用。
指北针:
即便你带上了GPS,你的手表也带有电子罗盘,有些原始的指北针还是必不可少的。在野外,谁都无法保证先进的设备不出岔子,这时,小小的指北针可以帮你找到回家的路。
医疗胶布:
不要小看任何一件小玩意儿,它可是最快的修补剂。当你外衣被划破、帐篷被吹裂时,它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虽然它的基本功能是粘贴纱布,但稍微发挥一下你的想象力,你能发现它能派上的用处会大得多。
燕尾夹:
虽然是很普通的办公用品,但在野外,它能在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挥作用。它曾经被用来夹过断裂的背包带、开线的裤子、脱了底的鞋……虽然我们并不想让它发挥作用,但多备上几个,也许会有用。
铅笔:
在野外想写点东西,用什么笔?派克吗?不,最昂贵的未必是最好的。野外严酷的环境,使得铅笔成为我们的最佳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建议选择2B以上的铅笔。
纸:
最好是即事贴,如果是白色更佳。
几个瓶子:
分别放上食盐、水果糖、维生素C。这些不起眼的食品在危急关头可能是救命的良药。
最后,建议你在急救盒外面再套上个防水的密封袋(家用的冰箱密封保鲜袋就可以了,如果备一个专业的防水袋,那更是万事OK了)。
2.野外生存必备常识有哪些
离开了电气化、电脑化的现代生活,准备好地图、指南针、水壶、食物……走进两三个小时的“迷你”行程,去体验一下冒险的刺激和野外求生乐趣的都市人学习一些野外生存的小知识是必要的。
大都市人走出水泥森林,突破盒子空间,到野外以同自然的亲和来调节程式化的生活和模块化的心境。然而,离开了电气化、电脑化的现代生活,准备好地图、指南针、水壶、食物……走进两三个小时的“迷你”行程,去体验一下冒险的刺激和野外求生乐趣的都市人学习一些野外生存的小知识是必要的。 野外生存必备常识
1、用报纸引火,不易引燃木柴,应事先准备好浸过打火机油的木屑,就可以引燃火苗。用石头起灶,灶口应朝风口,剩下的三面用石头围起来,空气流通越好,火苗就越旺。必须注意的是绝对不要在禁止火种的地方用火。灭火时,也要十分小心。将烧旺的火用水浇灭,确定火已完全灭后,再仔细清扫灰烬残渣,然后覆上土,将它恢复原状,这是野餐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2、在大自然中漫步鞋子选择要讲究。在不平的路面步行时,鞋子的舒适与否关系到脚疲劳的程度。步行鞋既轻又软,十分具有机械性。购买时应注意要点如下:脚尖和脚跟的强度要适中,应有防滑条纹;试穿时,脚尖最好能自由活动。
3、被石头绊倒或被树枝剐伤是家常便饭,但撞击到的如是要害部位,就可能演变成紧急事态。若只是手脚轻微撞伤,可用水冷敷,再将患部抬得比心脏高,这样的紧急处置已足够。头部受重撞后发生呕吐现象便有危险,必须尽快送医院。
4、做菜时余火引燃衣服而烫伤时,先用水冷敷。若有自来水,则用水缓缓冲洗患部十分钟,如果引燃的衣服贴在皮肤上,同样先以水冷敷,切不可将衣服撕下来,待充分冷却之后,请医生处置。
5、在自然中,受伤生病发生率较高,应随时携带备有常用药及救护品的急救箱,例如:发生腹痛或腹泻是常事,这时,最好不要再吃任何东西,先暂时保暖身体,躺下让腹部好好休息。腹泻时要多喝水以补充水分。应事先准备好胃药以应付此。
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
3.关于野外生存急救等
1.关于涉水:沿溪下撤,走溪边的山腰,肯定可以走出去,见机行事,该上就上,该下就下,遇到断崖绕行或迂回,只要保持信心,总是可以走的。
但是,有时过河是不可避免的,这时,至少两人以上才能安全过河,一人结绳,一人保护,注意,水混处是急流,水清处是缓流,有根手杖会稳当很多,水深过腰,河道超过10米宽,99%无法过河,选择河道较窄处砍树搭桥过河,水深过膝,选择河床中石头较突起的地方过河(便于脚反水方向抵住),某些时候还方便“摸着石头过河”。某些时候可以选择“大跃进”,选择好水中下游容易攀附的大石头,借助水流和注意手和脚的划水斜线向到达,再依次向下,比较有难度。
最后,注意最好不要赤脚过河,鞋湿了可以弄干,脚底板划了影响走路就太惨了。2.关于迷路和岔口:具体的说,要去的地方在北边,通常不会选择往南边的岔路,要上山,不会选择往下的岔路。
在某些岔路,路的指向大体相同,那就要调动你眼睛仔细分析,看哪条路可能人常走,分析路边挂断的树枝,路边野草的长势,地上有无明显人的脚印,积留树叶的多少,相信不难做出判断。实在不行,随便择一往前探上几百米,一般也会得出结果。
一旦迷路,切记沉着冷静,所有求生必须的装备必须随身携带,绝不可分头找路,先在附近找到合适的干爽避风的宿营或休息点,仔细分析可能所处的位置,绝不可摸黑找路,遇雨雪雾能见度极差时,应就地休息,注意保持体温,必要时就地扎营,等待恶劣天气的好转.沿溪流必定可以遇见村庄或公路3.不要以为上了3000就会缺氧,这里的所谓高山反应实际是疲劳和心理反应,注意休息就没事。
4.求一些简明实用的野外急救和工程遇险急救知识
这个没什么简单的,下面这些都很实用1. 野外险情的预防和处置(1)如何避免雷击野外活动中存在遭受雷击的危险性。
但是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可以显著地降低这种危险性:①预知打雷和雷击。先看到乱积云变大,不久即变成雷云,赶紧到安全地方躲一躲。
收音机中有刺耳的杂音、忽下大粒雨滴也是打雷的预兆。②跑向低地。
③远离高树或密叶树林。④远离铁塔,去除身上的金属物,装入塑料袋中。
⑤如在水域活动,要赶紧上岸。⑥不要聚集在一起,应分散开。
⑦小屋内、汽车内、岩背阴处或凹处也是很好的躲避之处,但注意不要靠墙。(2)应对落石、雪崩由高处掉落的一块小石头有时也会严重伤人,甚至致人死亡。
因此在山间行走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有落石标志,要仔细观察,分辨浮石,一般讲在多石头的地方,浮石的颜色比周围石头新;通过易发生落石区域时,应戴好安全帽或用厚衣服蒙住头,快速通过;尽量提早发现落石,及时避让,避免意外伤害;行走中不小心踏落石头时,要立刻喊出声,通知下面的同伴。雪崩的威胁非常大。
因此,进行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时,首先要向当地住户打听哪些地方有潜在危险,以避开经常发生雪崩的地区。由地貌特征也能判断雪崩常发地区,如山坡上有雪崩大槽,山坡上方有悬浮的冰川,山脊上有雪檐等。
雪崩前,有雪块、冰片落下,这时要确认冰落的方向,然后再决定逃离方向。一旦来不及逃脱而卷入雪崩,手脚要快速地像游泳一样运动,尽量使头部浮在雪上,同时抛出身上携带的一些物品作为标识物,以便别人知道你被雪埋的具体位置,及时营救。
(3)迷路时在山野,尤其是在深山密林中行走时,稍不留神就会发生迷路,这时要保持沉着冷静,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①回到认识的地方。
平时在行进的休息间歇要多注意周围的风景和标志,一旦迷失方向,最好回到自己认识的地方,用罗盘和地图确定所处的位置及目的地方位,重新开始行走。折返时不要直走下坡路,因为下坡路视野小,方向不易确认,这是很危险的。
②做好山路标志。在山野行进时要注意曾经走过的人留下的用塑料带、树枝或石头作的记号。
走在前面开路的人,遇到特殊状况时,要做标志通知后面的人。③如果迷路时天色已晚或从山崖落下受伤,动弹不得,无法按照预定时间到达目的地,这时应做深呼吸,保持镇静,不要冒然离开,在原地露宿,减少体力消耗,同时想办法发出求救信号静待救援。
(4)溺水时在江河湖海中遇到复杂水情而无法驾驭时,千万不要慌张着急,想办法让自己浮在水面上,保持浮姿,任水冲流,并注意水波流向,再一点一点由水平方向往岸边移动。在拯救溺水者时,首先考虑用竹竿、树枝、绳索拖拉,或者用大木头、塑料桶等能很好地浮于水面的物体作为浮具实施间接救护,实在无法解决问题了才入水施行直接救护。
如果被救上岸的溺水者神志不清,就要采取急救措施,施行心肺复苏术(CPR)。2. 野外伤病的急救在野外生存生活实践中,常会遇到一些意外受伤和突发疾病,掌握一些常用的伤病急救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1)感到身体不适时身体不舒服,感到头昏脑胀时,应放松心情,躺卧下来,解开束缚身体的衣物或包袱。告诉同行者自己的症状是发冷还是发热、何处发痛?然后再考虑处理办法。
如果脸色发红,呼吸急促,不出汗,这很可能是中暑,应将不适者抬到树荫下休息,并将头部垫高,身体平卧,保持安静,注意降温,同时可服用人丹、十滴水、淡盐开水等。有呕吐症状时,要取俯卧姿势,右手放在下巴下作枕头,放松身体,呕吐后应漱口,并安静休息,如症状加重,则赶快送医院。
打喷嚏、发寒、头痛是感冒初期的症状,使用普通感冒药,多休息即可治愈,如果在野外露营时患感冒,应注意多吃温热食物,保暖,早睡,让身体出汗,症状就会有好转,如果迟迟不退烧,可服用解热剂。腹痛的原因很多,依部位判断,左下腹部发痛,可能是食物中毒,或者身体受凉,服用正露丸这类药品,并注意保暖腹部,放松静躺休息即可痊愈;右下腹部发痛,有阑尾炎的危险,可先服用止痛剂,并迅速送医院治疗;胃部发痛、发烧、恶心时,可服用肠胃药治疗。
(2)被昆虫叮咬或蜇伤一般情况下,被蚊子、跳蚤、臭虫等叮咬,野蜂、毛毛虫等蜇伤,蜈蚣、蚂蟥等咬伤,涂上风油精、万金油,或口水、肥皂,即能起到消炎、止痒作用;被野蜂蜇伤后,会产生剧痛、眼花恶心等症状,如果发现蜂尾部的毒腺及螫针还留在伤口上,应该用小镊子或小钳子拔除,不要用手掐。随后用醋酸涂擦伤口,消肿止痛,也可用野菊花叶、夏枯草捣烂敷伤口;遭到蚂蟥叮咬时,不要使劲往外拉,以免拉断而将蚂蟥的吸盘留在伤口内,引起伤口发炎、溃烂。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用手掌在旁边拍击,蚂蟥受到惊吓会自动调下来,也可用风油精、食盐洒在蚂蟥身上,或用烟头烫;人的皮肤受到毛毛虫身上毒毛的侵害,会感到辣、痒、痛,并伴有红肿症状。这时应小心地将毛毛虫从身上清除,再用胶布粘在皮肤上,揭下时可以将毒毛去除。
还可以采些马齿苋、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的草药捣烂后涂擦或外敷。如果全身出现皮疹,可服用。
5.野外救护知识
野外救护知识大宗 野外救护知识大全鼻出血急救法鼻出血的原因很多,重者出血不止,引起失血性休克。
急救方法:安慰病人不要紧张,然后让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头部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用一般滴鼻液浸湿棉团塞入鼻腔止血。晒伤处理轻度晒伤:可选择湿敷,以冷水、脱脂牛奶、燕麦片,蜂蜜来湿敷皮肤,可防止过痒皮肤干燥重度晒伤:若有水疱,若范围不大,可将其刺破,但勿将表皮剥除.服用维生素E. 注意晒伤好不要使用肥皂香皂和普通化妆品 多种刺伤应急处理 1.先将伤口洗干净,用酒精等消毒,将刺全部拔出,然后再次消毒。
2.手指甲里扎进刺,如果扎入的刺较浅,可用指甲钳眉夹取出. 3.如果扎在肉中的刺没有全部取出时,也可小刀消毒划开表皮。 4.被树枝的刺、竹刺或木片刺伤,确信刺不在肉中或已被取出后,5最后是用手挤压伤口,把伤口中的瘀血挤出来,然后进行消毒,包扎。
6.如果被针或金属片刺伤,而怀疑有针头折断残留在肉中时,应立即用拇指和食指捏紧针眼处的肌肉,速去医院或小刀消毒划开取出. 骨折急救法骨折的分类: a.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无损伤,无裂开、骨折断端不外露、又称单纯性骨折、b.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有创口,甚至骨折断端刺伤局部肌肉和皮肤,使骨折端和外界相通,容易感染,又称复杂性骨折。症状: 疼痛、骨折肢体功能障碍、局部肿胀、或成角、变短、扭曲等畸形、骨折处有时可触到骨磨擦音。
处理方法: 1、认真细致检查局部伤情和全身情况,及时采取正确的止痛、止血、固定措施。 2、固定骨折部位:目的是使骨折不再活动而加重刺伤周围组织和加重移位变形、减少疼痛。
有创口出血时,包扎止血后再固定,不能将刺出创口外的骨端强行送回内。包扎固定后送往医院。
脊柱受伤后救护脊柱受到外伤后一般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骨折的碎片直接损伤脊髓,导致伤员发生截瘫;二是骨折没有损伤脊髓,但伤者出现暂时性截瘫;三是骨折没有马上损伤脊髓,但由于不适当的搬动,引起脊髓继发性损伤而导致截瘫。因此在脊柱受伤后,应避免脊髓的继发性损伤。
最简单的避免脊髓损伤的方法是防止搬运时脊柱扭曲。具体做法是:三人同时站在伤员的一侧,将伤员放置在木板等硬物上进行同向水平搬运,切不可抱或背伤员,也不可用担架等软物搬运。
如果让伤员翻身,一定要遵循“滚动”原则,即同向同时翻动,像滚木头一样,切忌“扭麻花”。如果怀疑有颈椎的损伤,还需一人轻轻牵引和固定伤员头部,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将伤员转运到医院。
颈部外伤救治法颈部一旦发生外伤,可引起出血、呼吸困难以及循环障碍。颈部损伤分为闭合性损伤与开放性损伤。
闭合性损伤可引起血肿、皮下气肿,往往可导致意识消失、脉搏缓慢、血压下降,同时可出现声门痉挛。开放性损伤主要危险是大血管损伤引起大出血,多数发生失血性休克而死亡或因血液进入气管造成窒息。
静脉损伤,空气进入血液循环造成肺、脑的空气栓塞,颈部皮下气肿可侵及纵隔,发生纵隔气肿,继发感染时,可引起严重的化脓性纵隔炎。如刺伤神经,可引起肩、上臂肌肉瘫痪。
若损伤颈部交感神经链还可出现同侧眼球下陷、瞳孔缩小、上眼险下垂、同侧面部无汗症。急救方案: 颈部损伤多数情况较严重复杂,对于颈部大血管出血者,在急救时,只能用无菌纱布填塞止血,然后将健侧的上肢上举过头做为支架,施行单侧加压包扎法。
对颈部伤不宜在颈部做环形加压包扎,以免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或压在静脉影响回流而发生脑水肿。此外应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有血块堵塞呼吸道,应想方设法消除,对于颈部割伤、刺伤等开放性损伤,应迅速送医院进行救治。
蚂蝗叮吸的紧急处理蚂蝗咽部分泌的液体有抗凝血作用,故伤口流血较多,并出现水肿性皮疹,但多不痛。 一旦被蚂蝗叮吸后,局部流血和皮疹都会自然迅速消失,一般不会引起特殊严重后果,所以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要强行拉扯,否则蚂蝗吸盘将可能断入皮内。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在被吸叮部位的上方轻轻拍打,或用醋、酒、盐水、烟水、清凉油等涂抹,蚂蝗即自然松脱,然后将被咬伤处的污血挤出,再在伤处涂擦碘酒。如果蚂蝗钻入鼻腔、肛门、阴道、尿道内,可在被侵入处涂以香油或蜂蜜,等蚂蝗自行爬出再除去,创口污染严重者应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如何处理耳朵里响高山上多与头部血循环状态及内耳缺氧等有关。可张开口大口呼吸多次.也可吞口水缓建.高山升降不易过快.切忌在睡眠状态下改变海拔高度. 新肺复苏如何做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方法很多,有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多用于溺水)、仰卧压胸法,但以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最为方便和有效。
1.口对口吹气法: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颈后部(不是头后部)垫一软枕,使其头尽量后仰。 (2)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入,造成吸气。
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在病人胸壁扩张后,即停止吹气,让病人胸壁自行回缩,呼出空气。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16次。
如果病人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
6.野外遇险急救自己方法
野外遇险救护方法
近年来,随着户外运动的兴起,户外运动多次出现的无人救援情况让人遗憾。户外安全问题也因此引起多方人士的关注,国内一些相关组织及户外爱好者因此谈了很多有关野外安全的知识,及野外救护培训,经过培训的国际认可的急救员在关键时刻将会露一手“救人一命”。
学急救——让人“死而复生”
一般情况下,心脏骤停6分钟,周围的人都不能正确地做心肺复苏术(包括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心脏按压),即使之后抢救过来,病人也有可能成为植物人;发生大出血,周围的人可能都不懂得有效的止血方法,如果失血20%以上,病人就有可能死亡。这些致命的教训让人非常痛心,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缺乏正确的救护知识,等医生赶到时,只能摇头叹息。
在野外发生意外时,自救或互救技巧,包括心肺复苏术、创伤救护、排除气道异物等基本技能。而户外急救员除了必要的急救理论学习,还要掌握心肺复苏、排除气道异物、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术操作等急救技巧。
而心肺复苏术非常重要。心脏停止跳动4分钟内如果有人实施初步的心肺复苏术,8分钟内再有专业人员进一步实施心肺复苏,病人“死而复生”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讲窍门——避免无畏牺牲
心肺复苏术:首先相关人员要注意保护伤者的颈椎,否则,这很可能造成伤者颈椎以下全部瘫痪。做人工呼吸时,女生很容易气息不足,而不少男生则气量过大,气量太大也不好,可能使伤者胃膨胀、反流,影响施救效果。进行心脏按压时,要找对精确的按压位置,注意力度,按压时肘不要弯曲,这样才能用到你上身的力。
闪电击伤:发生闪电击伤,应尽快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十多分钟还没有成功,此时不要轻易放弃抢救,最好坚持1小时左右,成功的几率还是比较大。这里有个窍门:雷雨天,如果你在室外突然感到头发竖立、皮肤刺痛、肌肉发抖,这可能是雷击的前兆,应赶紧卧地蜷缩身子。
溺水:溺水是很危险的,4—7分钟就可能窒息死亡。冬天下水救人要注意脱掉棉衣,因为衣服吸水会让救人者往下沉,救人时千万不要和溺水者正面拥抱,他在惊慌中可能将你死死抱住,都没法游泳。
骨折伤:很多人认为包扎和搬运是很容易的,其实,这其中有很多窍门,一个不小心,就可能造成骨折端移位损伤或压迫脊椎造成瘫痪。曾经在多次交通事故中,因群众救护人员不会搬运伤者,造成伤者终身瘫痪。
急救电话:打急救电话时,一定要对方先挂电话,以免急救人员想问的问题没问到,需要带的工具没有带或找不到地方等,影响施救。
及时采纳 谢谢合作
7.驴友户外生存小常识有哪些
对于热爱户外活动的驴友们来说,生存和安全是首要的。在户外,离开了电气化、电脑化的现代生活,驴友们该如何生存下去呢,学习一些户外小常识是很有必要的。 1、用报纸引火,不易引燃木柴,应事先准备好浸过打火机油的木屑,就可以引燃火苗。用石头起灶,灶口应朝风口,剩下的三面用石头围起来,空气流通越好,火苗就越旺。必须注意的是绝对不要在禁止火种的地方用火。灭火时,也要十分小心。将烧旺的火用水浇灭,确定火已完全灭后,再仔细清扫灰烬残渣,然后覆上土,将它恢复原状,这是野餐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2、在大自然中漫步鞋子选择要讲究。在不平的路面步行时,鞋子的舒适与否关系到脚疲劳的程度。步行鞋既轻又软,十分具有机械性。购买时应注意要点如下:脚尖和脚跟的强度要适中,应有防滑条纹;试穿时,脚尖最好能自由活动。
3、被石头绊倒或被树枝剐伤是家常便饭,但撞击到的如是要害部位,就可能演变成紧急事态。若只是手脚轻微撞伤,可用水冷敷,再将患部抬得比心脏高,这样的紧急处置已足够。头部受重撞后发生呕吐现象便有危险,必须尽快送医院。
4、做菜时余火引燃衣服而烫伤时,先用水冷敷。若有自来水,则用水缓缓冲洗患部十分钟,如果引燃的衣服贴在皮肤上,同样先以水冷敷,切不可将衣服撕下来,待充分冷却之后,请医生处置。
5、在自然中,受伤生病发生率较高,应随时携带备有常用药及救护品的急救箱,例如:发生腹痛或腹泻是常事,这时,最好不要再吃任何东西,先暂时保暖身体,躺下让腹部好好休息。腹泻时要多喝水以补充水分。应事先准备好胃药以应付此。
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
8.野外急救
1. 野外险情的预防和处置 (1)如何避免雷击 野外活动中存在遭受雷击的危险性。
但是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可以显著地降低这种危险性:①预知打雷和雷击。先看到乱积云变大,不久即变成雷云,赶紧到安全地方躲一躲。
收音机中有刺耳的杂音、忽下大粒雨滴也是打雷的预兆。②跑 向低地。
③远离高树或密叶树林。④远离铁塔,去除身上的金属物,装入塑料袋中。
⑤如在水域活动,要赶紧上岸。⑥不要聚集在一起,应分散开。
⑦小屋内、汽车内、岩背阴处或凹处也是很好的躲避之处,但注意不要靠墙。 (2)应对落石、雪崩 由高处掉落的一块小石头有时也会严重伤人,甚至致人死亡。
因此在山间行走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有落石标志,要仔细观察,分辨浮石,一般讲在多石头的地方,浮石的颜色比周围石头新;通过易发生落石区域时,应戴好安全帽或用厚衣服蒙住头,快速通过;尽量提早发现落石,及时避让,避免意外伤害;行走中不小心踏落石头时,要立刻喊出声,通知下面的同伴。 雪崩的威胁非常大。
因此,进行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时,首先要向当地住户打听哪些地方有潜在危险,以避开经常发生雪崩的地区。由地貌特征也能判断雪崩常发地区,如山坡上有雪崩大槽,山坡上方有悬浮的冰川,山脊上有雪檐等。
雪崩前,有雪块、冰片落下,这时要确认冰落的方向,然后再决定逃离方向。一旦来不及逃脱而卷入雪崩,手脚要快速地像游泳一样运动,尽量使头部浮在雪上,同时抛出身上携带的一些物品作为标识物,以便别人知道你被雪埋的具体位置,及时营救。
(3)迷路时 在山野,尤其是在深山密林中行走时,稍不留神就会发生迷路,这时要保持沉着冷静,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①回到认识的地方。
平时在行进的休息间歇要多注意周围的风景和标志,一旦迷失方向,最好回到自己认识的地方,用罗盘和地图确定所处的位置及目的地方位,重新开始行走。折返时不要直走下坡路,因为下坡路视野小,方向不易确认,这是很危险的。
②做好山路标志。在山野行进时要注意曾经走过的人留下的用塑料带、树枝或石头作的记号。
走在前面开路的人,遇到特殊状况时,要做标志通知后面的人。③如果迷路时天色已晚或从山崖落下受伤,动弹不得,无法按照预定时间到达目的地,这时应做深呼吸,保持镇静,不要冒然离开,在原地露宿,减少体力消耗,同时想办 法发出求救信号静待救援。
(4)溺水时 在江河湖海中遇到复杂水情而无法驾驭时,千万不要慌张着急,想办法让自己浮在水面上,保持浮姿,任水冲流,并注意水波流向,再一点一点由水平方向往岸边移动。在拯救溺水者时,首先考虑用竹竿、树枝、绳索拖拉,或者用大木头、塑料桶等能很好地浮于水面的物体作为浮具实施间接救护,实在无法解决问题了才入水施行直接救护。
如果被救上岸的溺水者神志不清,就要采取急救措施,施行心肺复苏术(CPR)。 2. 野外伤病的急救 在野外生存生活实践中,常会遇到一些意外受伤和突发疾病,掌握一些常用的伤病急救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1)感到身体不适时 身体不舒服,感到头昏脑胀时,应放松心情,躺卧下来,解开束缚身体的衣物或包袱。告诉同行者自己的症状是发冷还是发热、何处发痛?然后再考虑处理办法。
如果脸色发红,呼吸急促,不出汗,这很可能是中暑,应将不适者抬到树荫下休息,并将头部垫高,身体平卧,保持安静,注意降温,同时可服用人丹、十滴水、淡盐开水等。有呕吐症状时,要取俯卧姿势,右手放在下巴下作枕头,放松身体,呕吐后应漱口,并安静休息,如症状加重,则赶快送医院。
打喷嚏、发寒、头痛是感冒初期的症状,使用普通感冒药,多休息即可治愈,如果在野外露营时患感冒,应注意多吃温热食物,保暖,早睡,让身体出汗,症状就会有好转,如果迟迟不退烧,可服用解热剂。腹痛的原因很多,依部位判断,左下腹部发痛,可能是食物中毒,或者身体受凉,服用正露丸这类药品,并注意保暖腹部,放松静躺休息即可痊愈;右下腹部发痛,有阑尾炎的危险,可先服用止痛剂,并迅速送医院治疗;胃部发痛、发烧、恶心时,可服用肠胃药治疗。
(2)被昆虫叮咬或蜇伤 一般情况下,被蚊子、跳蚤、臭虫等叮咬,野蜂、毛毛虫等蜇伤,蜈蚣、蚂蟥等咬伤,涂上风油精、万金油,或口水、肥皂,即能起到消炎、止痒作用;被野蜂蜇伤后,会产生剧痛、眼花恶心等症状,如果发现蜂尾部的毒腺及螫针还留在伤口上,应该用小镊子或小钳子拔除,不要用手掐。随后用醋酸涂擦伤口,消肿止痛,也可用野菊花叶、夏枯草捣烂敷伤口;遭到蚂蟥叮咬时,不要使劲往外拉,以免拉断而将蚂蟥的吸盘留在伤口内,引起伤口发炎、溃烂。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用手掌在旁边拍击,蚂蟥受到惊吓会自动调下来,也可用风油精、食盐洒在蚂蟥身上,或用烟头烫;人的皮肤受到毛毛虫身上毒毛的侵害,会感到辣、痒、痛,并伴有红肿症状。这时应小心地将毛毛虫从身上清除,再用胶布粘在皮肤上,揭下时可以将毒毛去除。
还可以采些马齿苋、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的草药捣烂后涂擦或外敷。如果全身出现皮疹,可服用扑尔敏等抗过敏药;由于毒蝎。
9.野外生存应具备哪些常识
野外生存知识--野外生存小常识 徒步旅行要认真走路 我们走路时,不要一面走路一面想如何走路,要把走路当作目的,认真去走。
刚开始训练走路,在平地上,最少要走15分钟。练习快走时,我们呼吸会加快、出汗,小腿肚、脚底、腹侧都会发痛。
当你感到身体某部分发痛,常会中断走路。其实走路如同赛跑,要有技术。
有时离开道路而走,时间长了脚会发痛,原因有很多,可能因为鞋子、袜子、走路方法所引起。走路是一项很好的运动,人们未发明汽车时,就是以双脚为交通工具。
走路可以训练脚肌肉结实,促进身体健康。对自己走路及健康有了信心,不妨离开道路,到野外山路走一走。
(当然要避免走施工现场,要享受披荆斩棘开路的趣味。本来路就是人走出来的。)
绕远路也有一番乐趣,不要经常走同样一条路,不妨绕远路、看看周围环境,因为气候、季节的不同,而有不一样的变化。有时不妨停下脚步好好观察,说不定有新发现。
到野外长时间走路,最好以同样速度前进。 野外生存勿忘恢复自然的原貌 在野外求生存,最重要就是培养观察自然的眼光。
人类与动、植物求生的本能都是一样。自然界动植物虽然彼此间没有共同沟通的语言,但是彼此关系非常密切。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能理解其它生物,平等对待他们,而不会去伤害他们。 不要破坏自然界平衡的状态是野外生存中十分重要的。
大自然中动植物彼此保持很微妙的平衡。一块狭小的空地,表面看起来没有生物生存,实际上生物正在那活跃着。
接触大自然时,不要破坏这种平衡,不乱折花木不乱捕鸟兽。享受大自然,也应遵守规则。
还有,必须学会一件事———恢复自然界原有的风貌再离开。有时我们看到人们离开野外后,留下肮脏的垃圾,阴暗处的空罐头、堆积的塑料袋、吃剩的鱼肉汤肴,不堪入目。
因此不要忘记,保存自然原有的风貌,处理掉垃圾,将临时厕所掩埋好,把不能燃烧的塑料袋带走,后来的人,才能享受干净的大自然。 在山林中,还有几点要注意的:不要触摸鸟巢、不要抄近路到危险地方、不要大声喧嚷、不乱摘花草、不要靠近带着幼子的动物、不随便发出叫喊声。
野外生存知识 生存技巧之找水、收集水 生命离不开水,没有食物正常人可以活三周,但没有水,三天都活不了,所以水要优先考虑,几点小提示,希望帮助你在野外迅速找到或收集到水。 1. 找水源首选之地是山谷底部地区,高山地区寻水,应沿着岩石裂缝去找,干涸河床沙石地带往往会挖到泉眼。
2. 在海岸边,应在最高水线以上挖坑,很可能有一层厚约5厘米的沉滤水浮在密度较大的海水层上。 3. 饮用凹地积水处的水时,必须做到先消毒、沉淀后煮沸饮用。
4. 收集雨水:在地上挖个洞,铺上一层塑料,四周用粘土围住,可以有效地收集雨水。 5. 凝结水:在一段树叶浓密的嫩枝上套一只塑料袋,叶面蒸腾作用会产生凝结水。
6. 跟踪动物、鸟类、昆虫、或人类踪迹可以找到水源。 7. 植物中取水:竹类等中空植物的节间常存有水,藤本植物往往有可饮用的汁液,棕榈类、仙人掌类植物的果实和茎干都含有丰富的水分。
8. 日光蒸馏器:在干旱沙漠地区利用下述方法能较好地收集到水:在相对潮湿的地面挖一大约宽90厘米、深45厘米的坑,坑底部中央放一集水器,坑面悬一条拉成弧形的塑料膜。光能升高坑内潮湿土壤和空气的温度,蒸发产生水汽,水汽与塑料膜接触遇冷凝结成水珠,下滑至器皿中。
野外生存技巧之野外生火 火可以干嘛?将食物煮熟。答对了! 它还有很多用途: 火苗释放热量产生暖意,会节省体内热量散失;可以烘干衣服;薰过的肉食可以较长时间保鲜;可以吓跑危险的野兽;它的烟雾可以驱走害虫,还可以锻烧金属打制工具……,厉害吧,教你几招,让你学会如何在野外生火。
首先是要寻找到易燃的引火物:如枯草、干树叶、桦树皮、松针、松脂、细树枝、纸、棉花等等。其次是捡拾干柴:干柴要选择干燥、未腐朽的树干或枝条。
要尽可能选择松树、栎树、柞树、桦树、槐树、山樱桃、山杏之类的硬木,燃烧时间长,火势大,木炭多。不要捡拾贴近地面的木柴,贴近地面的木柴湿度大,不易燃烧,且烟多熏人。
接下来是要清理出一块避风、平坦、远离枯草和干柴的空地。将引火物放置中间,上面轻轻放上细松枝、细干柴等,再架起较大较长的木柴,然后点燃引火物。
火堆的设置要因地制宜,可设计成锥形、星形、“并”字形、并排形、屋顶形、牧场形等等。也可利用石块支起干柴或在岩石壁下面,把干柴斜靠在岩壁上,在下面放置引人物后点燃即可。
一般情况下,在避风处挖一个直径1米左右,深约30厘米的坑。如果地面坚硬无法挖坑也可找些石块垒成一个圆圈,圆圈的大小根据火堆的大小而定。
然后将引人物放在圆圈中间,上面架些干柴后,点燃引人物引燃干柴即成篝火。如果引火物将要燃尽时干柴还未燃起,则应从干柴的缝隙中继续添入引火物,直到把干柴燃烧起来为止,而不要重新架柴点火。
最后,点篝火最好选在近水处,或在篝火旁预备些泥上、沙石、青苔等用于及时灭火。 野外生存技巧之睡袋使用 睡睡袋是有技巧的。
不会“睡”的人即使用高寒睡袋(零下35度)在一般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