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常识幻灯片

2022-09-11 综合 86阅读 投稿:枫叶羽

1.话剧基本知识

摘自网络,供参考:

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话剧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话剧本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中国传统戏剧均不属于话剧,一些西方传统戏剧如古希腊戏剧因为大量使用歌队,也不被认为是严格的话剧。现代西方舞台剧如不注为音乐剧、歌剧等的一般都是话剧。

话剧不可缺少的是接受这门艺术的对象———观众。当然在莎士比亚的年代,话剧的因素要少一些。话剧之所以在欧洲几百年经久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话剧培养了一代代的观众,而一代代观众对思考和娱乐这两者有机的结合又促使了话剧的发展话剧艺术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舞台性

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 话剧—剧照

二:一利演员表演剧情,一利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

第二,直观性

话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第三,综合性

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

第四,对话性

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

2.看话剧的常识

这位朋友你好!话剧是演员跟观众面对面的交流,观众可以更好受到台上演员激情演出的感染,而观众所给予演员的反馈(如掌声、欢笑声或声泪俱下)能够更加刺激演员的表演欲望从而发挥更投入的表演状态,一般话剧现在流行小剧场,主要是想营造良好而且恰当的欣赏环境和氛围,您坐在14排应该对于欣赏话剧没有影响,也不需要带望远镜,舞台剧表演的尺度要比电视或电影要夸张很多,即使不一定完全看清楚演员的表情,通过演员的肢体和语言的表现一样可以受到其情绪的感染。以下总结一些看话剧的细节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请着深色服装入场观看。

舞台上演员的专注力很重要。面对观众是一种挑战,台下浅色的衣服一动,台上演员会分心的。

二、请准时入场、对号入座;迟到的橙汁要听从场务人员安排安静入场或等候幕间入场。

如果站在过道或者走来走去找位子不但会影响其他观众观看,也会影响台上的演员表演。

三、请勿将任何食品、有色饮料带入场内。

入场前请先吃饱喝好。

四、请在演出过程中保持安静。

关手机

手机最好设为静音而不是震动,没有静音设置的最好暂时关机。

因为手机震动有时会碰到椅子、包 内、口袋内其他物品,还是会发出不小的声音。

不说话

兴奋得要交流的,等散场后;实在忍不住的,一个眼神就够了。

五、切勿喊偶像的名字,不举手牌、条幅、荧光棒等物。

舞台剧不是演唱会,演唱会上那些活跃现场气氛的手段要是出现在剧场内,会傻死的。

六、严禁冲上舞台。

不管你爱了多少年,爱得有多深,不管你是上去干什么,你都没有理由在那个时候去影响演出。私闯“禁地”、冲上舞台等“过激”行为一旦出现,必将严惩!

七、未经许可,演出过程中严禁录音、录像、拍照。

八、演出结束后,请起立答谢剧组全体人员。

一般话剧、舞台剧演出结束后,演员和导演会上台———谢幕。

这时候,请大家起立为剧组每一位成员鼓掌。

3.看话剧的常识

看话剧的时候是不能吃零食的,因为吃零食会有声音,会干扰到舞台上演员的表演。饮料也是不可以带的,白水可以。话剧舞台的座位离舞台还是比较近的,14排的座位,如果视力正常可以不用带望远镜。

话剧的观赏常识与注意事项

一、请着深色服装入场观看。

舞台上演员的专注力很重要。面对观众是一种挑战,台下浅色的衣服一动,台上演员会分心。

二、请准时入场、对号入座;如果迟到要听从场务人员安排安静入场或等候幕间入场。

不能站在过道或者走来走去找位子,不这样但会影响其他观众观看,也会影响台上的演员表演。

三、不能将任何食品、有色饮料带入场内。

四、请在演出过程中保持安静。

关手机,手机最好设为静音而不是震动。也会会发出不小的声音。不要说话互相交流,等散场后。

五、切勿喊偶像的名字,不举手牌、条幅、荧光棒等物。

舞台剧不是演唱会,演唱会上那些活跃现场气氛的手段要是出现在剧场内。

六、严禁冲上舞台。

不管多么喜欢台上的演员,也不可以冲到台上去影响演出。私闯“禁地”、冲上舞台等“过激”行为一旦出现,必将严惩!

七、未经许可,演出过程中严禁录音、录像、拍照。

八、演出结束后,请起立答谢剧组全体人员。

一般话剧、舞台剧演出结束后,演员和导演会上台———谢幕。

扩展资料:

话剧指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中国。与传统舞台剧、戏曲相区别,话剧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但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

话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本创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中国传统戏剧均不属于话剧,一些西方传统戏剧如古希腊戏剧因为大量使用歌队,也不被认为是严格的话剧。现代西方舞台剧如不注为音乐剧、歌剧等的一般都是话剧。

话剧艺术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舞台性

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二:一利演员表演剧情,一利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

直观性

话剧首先是通过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再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综合性

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

对话性

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完成戏剧内容。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话剧

4.话剧基本知识

话剧不可缺少的是接受这门艺术的对象———观众。

当然在莎士比亚的年代,话剧的因素要少一些。话剧之所以在欧洲几百年经久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话剧培养了一代代的观众,而一代代观众对思考和娱乐这两者有机的结合又促使了话剧的发展话剧艺术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第一,舞台性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 话剧—剧照二:一利演员表演剧情,一利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

第二,直观性话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第三,综合性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

第四,对话性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

5.急需关于话剧的常识

基础篇 1、舞美设计 舞美设计是仅次于剧本的重要。

一部戏,可以根据排练来设计舞美,也可以根据舞美来设计舞台走位,调度,也可以两者相互磨合。但是,在我而言,我一定是建议设计舞美之后,再来谈舞台调度,然后再舞台调度中发现需要修改的再改。

一部戏,有需要场景变化的,有不需要的,但是,场景的变化不是舞美的变化,场景变化了十个,有时候,一个舞美就可以了,有时候甚至暗场都不需要。有时候,场景没有变化,可能舞美也会需要变化了,来突出一些导演的意图。

具体来说,现实主义或者偏重于现实的戏,一般要求舞美比较真实,伴随着场景的变化也需要舞美的变化。对于大学生戏剧大量的超现实、先锋的戏来说,舞美反而可以虚化。

个人非常喜欢有几块木块,可以沙发,可以床,可以楼梯,这点可以借鉴戏曲的一桌两椅的运用。 在设计舞美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支点,每一个支点都可以是表演的中心。

这里就要导演预先设计舞台调度,并且考虑到如何利用整个舞台区域。设计好支点,为后面的演员表演会打下很好的基础。

舞美的更换有时还会影响到整个戏的节奏。对于扬之水的《sayo-nara》来说,频繁地更换舞美有时候并不是那么必要的,一个并不是非常现实主义的话剧,保持统一的舞美风格,把场景虚化,利用表演来创造场景(尤其是酒吧,家,还有公车的场景,应该可以更加虚化),或许会更好。

当然,利用人和灯光作为舞美,是这个戏非常不错的地方。 这里尝试给出舞美设计的几个基本方法步骤。

(1)确定剧本、导演、舞美风格; (2)估计有多少场景,需要换多少舞美; (3)根据导演、剧本、舞美的情况,看是否需要变更场次,融合舞美,最终目的是把握整部戏的节奏; (4)设计支点、预设舞台调度; (5)与演员磨合。 2、舞台调度 舞台调度与舞美设计密不可分,属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舞美是静态的,舞台调度是将舞美用活。 如何让演员在舞台上舒服地表演,如何又让观众很舒服地看着表演,如何又在不经意间表现出导演的意图,这是舞台调度要解决的问题。

舞台调度,首先必须让演员舒服。演员要能够从一个位置走到另一个位置,要让演员走得有道理,演员入戏了,他会感觉这么走有道理还是没道理,而导演,也一定要让演员走得有道理,有时候,演员不入戏,导演就可以要求演员这么走,一直走到入戏,感觉舒服,有时候,演员入戏了,还是觉得不舒服,导演就必须让演员走自己的走台,因为这说明有问题的是导演。

舞台调度,必须充分地利用舞台的各个位置,有人把舞台分为6个或者9个区域,从离观众和中心的远近进行划分。经过舞美设计的舞台,也重新划分了舞台,舞美当中设计的支点也会分布在不同的位置,有远离观众,有接近观众。

充分地适时地用好这些支点,把戏当中的紧张的地方,松弛的地方,重要的人物,次要的人物,安排好位置,并且根据剧情让他们在适当的位置间走动。这样的舞台调度才能够让观众舒服。

导演的意图是最后才需要的。当一个导演,需要一个人从舞台的中后方,走到舞台的前方,沿着阶梯一级一级地走下来,他想表现什么,如果反之,他又想表现什么,当然,这些我们将在后面在谈到。

关于这一点的学习,大家最好的办法是看经典话剧。仅就这次大话节来说,《永远的微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非常专业的舞台调度设计。

有层次,符合剧情。大家可以仔细看看这些经典话剧的舞台调度,包括如何利用支点,如何符合剧情发展,如何扩展整个舞台,演员走来走去是不是舒服,是不是有道理。

3、演员的表演技巧 演员要演好角色,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体验和表现。除去专业所需要的语言功底不去说,如何体验角色和表现角色,是校园戏剧的两个必要课题。

这里,个人认为专业演员和业余演员的区别并不是那么明显,经过一定训练的人,还是可以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准的。 我看过很多校园戏剧的演员的表演,体验,始终是一个问题。

有些人很有表现力,但是仔细感受就知道,他的内心有多少东西,又有多少是和这个角色紧密联系的。绝大多数演员的习惯,包括很多很不错的演员就是,用自己的大脑去控制自己的语言和身体,入戏,是在于自己与别人的交流,体验到角色的内心,注意不是理解,是很难很累的。

体验,实在是一个很神秘的词汇。对于一个人来说,如何才能体验的别人的感受,甚至是一个虚构的人的感受呢? 一个是经历,个人的喜怒哀乐。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喜怒哀乐才能够有真正的体验,这样的体验才有可能使自己在舞台变得自然,才有可能生活在舞台上。 一个是观察,观察别人的喜怒哀乐。

与此相关的是,想象,想象别人的喜怒哀乐,想象别人在一定情景下的反应。看了很多校园戏剧,一些好的演员体验,更多的是理解角色和塑造角色的过程。

然后,再在角色中倾入自己的感情,所以,在第一次演出的时候,你觉得他演得很精采,但是后期倾入感情的时候会需要一定时间,会有一定难度。当然,也有另一种表演方式,他通过自己的肉体慢慢进入角色,他让自己变成角色,让角色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样的演员比较慢热,一开始似乎。

6.戏剧的PPT

河南:豫剧 大平调 四平调 宛邦 月调

山东:吕剧

河北:河北梆子

山西:晋剧

安徽:黄梅戏 花鼓戏

广东:粤剧

浙江:评弹

北京:京剧

东北:二人转

陕西:秦腔

上海:沪剧

1、戏剧的概念: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2、戏剧的种类:

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广播剧、电视剧、街头剧、活报剧等;从作品内容的性质上,可分悲剧、喜剧、正剧等;从故事情节上,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等。从时代分,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

3、戏剧的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4、戏剧的基本特点: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戏剧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

(2)、矛盾冲突要尖锐集中

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集中。因为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又因为剧本受篇幅和演出时间的限制,所以对剧情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出。

(3)、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戏剧的语言主要是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戏剧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曲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戏剧,话剧则是20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

宋元南戏大约产生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是戏曲的成型时期。

元代杂剧也叫北曲杂剧,元杂剧最早产生于金朝末年河北真定、山西平阳一带。盛行于元代,元杂剧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它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水准,以至单从诗体而言,古人早就将唐诗、宋词、元曲并称。

明清传奇是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成的戏曲形式。它在产生于元末,在明初流传,到了明嘉靖年间兴盛,至万历而极盛,并延至明末清初,作品之多号称"词山曲海"。

清代地方戏是古典戏曲的第三个阶段。它和近、现代戏曲有着共同的艺术形式。清康熙末叶,各地的地方戏蓬勃兴起,被称为花部,进入乾隆年代开始与称为雅部的昆剧争胜。至乾隆末叶,花部压倒雅部,占据了舞台统治地位,直至道光末叶。这150多年就是清代地方戏的时代。1840年1919年的戏曲称近代戏曲,内容包括同治、光绪年间形成的京剧以及20世纪初出现的一段戏曲改良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传统戏曲受到激烈的批判,此后戏曲便进入现代戏曲时代。京剧的形成是清代地方戏发达的结果,而京剧成为全国性的代表剧种后一点也没有压抑地方戏的发展。从清代地方戏到京剧,是中国戏曲极度繁盛的时代。

中国话剧只有百年的历史。从西方引入中国,20世纪初到"五四"前称"文明新戏",这种早期话剧仍具有一些戏曲的特点。"五四"以后重行照原样引进西方戏剧,形式是现实主义戏剧,称"新剧"。1928年起称"话剧",沿用至今 。

7.戏剧的PPT

河南:豫剧 大平调 四平调 宛邦 月调 山东:吕剧 河北:河北梆子 山西:晋剧 安徽:黄梅戏 花鼓戏 广东:粤剧 浙江:评弹 北京:京剧 东北:二人转 陕西:秦腔 上海:沪剧 1、戏剧的概念: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2、戏剧的种类: 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广播剧、电视剧、街头剧、活报剧等;从作品内容的性质上,可分悲剧、喜剧、正剧等;从故事情节上,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等。从时代分,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

3、戏剧的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4、戏剧的基本特点: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戏剧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

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 (2)、矛盾冲突要尖锐集中 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集中。

因为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又因为剧本受篇幅和演出时间的限制,所以对剧情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出。

(3)、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戏剧的语言主要是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

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戏剧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

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曲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戏剧,话剧则是20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

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

宋元南戏大约产生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是戏曲的成型时期。 元代杂剧也叫北曲杂剧,元杂剧最早产生于金朝末年河北真定、山西平阳一带。

盛行于元代,元杂剧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它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水准,以至单从诗体而言,古人早就将唐诗、宋词、元曲并称。

明清传奇是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成的戏曲形式。它在产生于元末,在明初流传,到了明嘉靖年间兴盛,至万历而极盛,并延至明末清初,作品之多号称"词山曲海"。

清代地方戏是古典戏曲的第三个阶段。它和近、现代戏曲有着共同的艺术形式。

清康熙末叶,各地的地方戏蓬勃兴起,被称为花部,进入乾隆年代开始与称为雅部的昆剧争胜。至乾隆末叶,花部压倒雅部,占据了舞台统治地位,直至道光末叶。

这150多年就是清代地方戏的时代。1840年1919年的戏曲称近代戏曲,内容包括同治、光绪年间形成的京剧以及20世纪初出现的一段戏曲改良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传统戏曲受到激烈的批判,此后戏曲便进入现代戏曲时代。京剧的形成是清代地方戏发达的结果,而京剧成为全国性的代表剧种后一点也没有压抑地方戏的发展。

从清代地方戏到京剧,是中国戏曲极度繁盛的时代。 中国话剧只有百年的历史。

从西方引入中国,20世纪初到"五四"前称"文明新戏",这种早期话剧仍具有一些戏曲的特点。"五四"以后重行照原样引进西方戏剧,形式是现实主义戏剧,称"新剧"。

1928年起称"话剧",沿用至今 。

8.关于戏曲知识的ppt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

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更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虽说它的渊源来自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但区别一个剧种所显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现在它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这些音乐唱腔则是以所产生地区的语言、民歌、民间音乐为依据,并兼收其他地区音乐而产生的。

各个剧种的剧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净、末、丑等不同脸变化的角色行当充任。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

讲究唱、念、做、打等艺术,表演运输和富裕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区别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其中,京剧(Beijing Opera)是我国的国粹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祁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做“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编辑本段]戏曲的三大艺术特色 综合性、虚拟性、程序性—— (一)综合性 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民族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诸如舞蹈、杂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

各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戏曲的全部功能。其中,唱、念、做、打在演员身上的有机构成,便是戏曲的综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

唱,指唱腔技法,讲求“字正腔圆”;念,即念白,是朗诵技法,要求严格,所谓“千斤话白四两唱”;做,指做功,是身段和表情技法;打,指表演中的武打动作,是在中国传统武术基础上形成的舞蹈化武术技巧组合。这四种表演技法有时相互衔接,有时相互交叉,构成方式视剧情需要而定,但都统一为综合整体,体现出和谐之美,充满着音乐精神(节奏感)。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富有形式美的戏剧形式。 (二)虚拟性 虚拟是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

它是指以演员的表演,用一种变形的方式来比拟现实环境或对象,借以表现生活。中国戏曲的虚拟性首先表现为对舞台时间和空间处理的灵活性方面,所谓“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眨眼间数年光阴,寸柱香千秋万代”这就突破了西方戏剧的“三一律”与“第四堵墙”的局限。

其次是在具体的舞台气氛调度和演员对某些生活动作的模拟方面,诸如刮风下雨,船行马步,穿针引线,等等,更集中、更鲜明地体现出戏曲虚拟性特色。戏曲脸谱也是一种虚拟方式。

中国戏曲的虚拟性,既是戏曲舞台简陋、舞美技术落后的局限性带来的结果,也是而且主要是追求神似、以形写神的民族传统美学思想积淀的产物。这时一种美的创造。

它极大地解放了作家、舞台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观众的艺术想象力,从而使戏曲的审美价值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三)程序性 程序是戏曲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

它是指对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演并被重复使用。程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活,但它又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对生活经过提炼、概括、美化而形成的。

此中凝聚着古往今来艺术家们的心血,它又成为新一代演员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起点,因而戏曲表演艺术才得以代代相传。戏曲表演中的关门、推窗、上马、登舟、上楼,等等,皆有固定的格式。

除了表演程式外,戏曲从剧本形式、角色行当、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程式。优秀的艺术家能够突破程式的某些局限,创造出自己具有个性化的规范艺术。

程式是一种美的典范。 [编辑本段]戏曲的起源和形成 起源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

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祭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

9.基本的戏剧常识有哪些

戏剧

特点:

(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演出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发生在不同地点和较长时间里大事情集中在有限的舞台和两三个小时内的演出中表现出来。

关于“三一律”的知识见162页第四段

(2)、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这中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

剧本的情节结构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开端:介绍人物关系和揭示矛盾冲突

发展:描写情节的波澜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步步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

高潮: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并表现出急剧转化的局面

结局:结局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矛盾冲突的解决。

尾声:与序呼应,对剧本的思想内容作些启示,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展望。

(3)、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征

3、剧本刻画人物推进剧情和表达思想的手段有:

(1)、舞台说明:包括人物表、舞台美术、环境、音响、人物上下场、人物对话的姿态、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

(2)、人物的对白和唱词:包括独白、旁白、对白。是剧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展开情节、提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

(3)、结构形式:分幕分场。墓是大单位,场是小单位

4、戏剧分类:

(1)、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同: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

(2)、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多幕剧、独幕剧

(3)、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历史剧、现代剧

(4)、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5)地域色彩不同:京剧(北京)、沪剧(上海))、豫剧(河南)、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黄梅戏(浙江)等

(6)、演出不同: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等

话剧常识幻灯片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