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预防、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暴雪是因为长时间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围积雪的一种自然现象。
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气象部门就开始发布暴雪蓝色预警信号。暴雪及其伴随的大风降温天气,严重影响甚至破坏交通、通信、输电线路等生命线工程,使城市断电、断水,压塌建筑物,冻死、冻坏农作物、牲畜,酿成严重灾害。
对于这样的灾害性天气,气象部门根据降雪量的多少及其影响程度会及时发出不同级别的预警信号。暴雪预警信号分4级,由弱到强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如果遇上暴雪天气,幼儿园、学校等应采取暂避措施,必要时停课、停业。如果是危旧房屋,要及时撤出,50平方米的平顶屋面如果积雪一尺厚,就要承受超过两吨的重压,所以雪天不要待在不结实、不安全的建筑物内。
暴雪来临前要减少外出活动,特别是尽量减少车辆外出。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可能会停航或封闭,出行前要及时收听、收看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雪预警信息,以便根据需要取消和调整出行计划。
外出时,要采取防寒保暖和防滑措施。步行时尽量不要穿硬底或光滑的鞋。
老少体弱人员尽量减少外出,以免摔伤和受寒。接近广告牌、屋檐和大树等处时,要小心观察或绕道通过,以免因冰雪融化脱落伤人。
非机动车应给轮胎少量放气,以增加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司机要听从交通警察指挥,服从交通疏导安排,要慢速行驶并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
车辆拐弯前减速,避免踩急刹车。有条件要安装防滑链,佩戴色镜。
出现交通事故后,应在现场后方设置明显标志,以防连环撞车事故发生。如果被积雪围困,要尽快拨打110、119等求救电话,积极寻求救援。
另外,居民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清扫道路积雪工作,主动清扫自家或单位附近道路和屋顶上的积雪。交通、铁路、电力和通信等部门应当进行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工作,有关部门要提前做好煤电油运应急准备。
对于棚架等搭建物,要注意加固,以免被雪压塌。农牧区和种植业、养殖业要提前储备饲料,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已经遭受灾害的农牧区要及时做好救灾工作。
冻雨 温度低于0℃的雨滴降落到近地面很冷的电线、树木、房屋以及地面上时,立即冻结成冰的现象叫冻雨。气象上把这种冻结物称为雨凇,南方把冻雨叫“下冰凌”。
冻雨多发生在冬季和早春季节。如果近地面两千米左右的空气层温度稍微低于0℃,两千米到四千米的空气层温度高于0℃,比较暖一点,再往上一层又低于0℃,在这样的大气层里,上层云中低于0℃的过冷却水滴、冰晶和雪花,掉进比较暖的气层,变成液态水滴,再向下落,进入近地面的低温层,正准备冻结的时候,就接触到近地面的冰冷物体,立即凝结成冰。
冻雨是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虽然落到地面上悄无声息,但它带来的危害却非常之大。自2008年1月12日起,贵州自东北向西南大幅降温,很多地方出现冻雨天气,持续时间突破历史极限,有的地方电线结冰厚度超过20毫米,有的厚达80毫米。
我国出现冻雨较多的地方除贵州外,在湖南、江西、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及山东、河北、陕西、甘肃、辽宁南部等地也时常能见到它的身影。冻雨的破坏力是惊人的,它能毁坏电路、阻断交通、压断树木、损毁建筑、冻伤植物和牲畜。
在冻雨严重的时候,1米长的电线上的积冰可超过1公斤,两根相距40米电杆上的一根电线,就会增加几十公斤的额外负重,高压输电线路因冻雨积冰会更多,加上大风引起的震荡,电线、电杆、铁塔不堪重负,折弯断裂,就会造成电力、通信的大面积中断。此外,冻雨会在马路上形成一层不易发觉的薄冰,引发交通事故。
所以,当冻雨发生时,要及时把电线、电杆、铁塔上的积冰敲刮干净;在机场,要及时清理跑道和飞机上的积冰。对于公路上的积冰,及时撒盐融冰,并组织人力清扫路面。
如果发生事故,应当在事发现场设置明显标志。在冻雨天气里,人们应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外出,要采取防寒保暖和防滑措施,行人要注意远离或避让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辆。
司机朋友在冻雨天气里要减速慢行,不要超车、加速、急转弯或者紧急制动,应及时安装轮胎防滑链。道路结冰 顾名思义,道路结冰指由于道路表面温度低于0℃,当出现降水时,地面发生的结冰现象。
有冻雨时,更容易出现道路结冰现象。出现道路结冰时,由于车轮与路面摩擦作用大大减弱,导致车辆打滑或刹车失灵,引起交通事故,阻塞交通运行。
特别是道路结冰引起的高速公路关闭,会严重影响公路交通运输。道路结冰情况下,行人也容易滑倒、摔伤。
通常在道路结冰时,气象部门都会向社会发布道路结冰预警信号。按照由弱到强的顺序,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分为3级,分别用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当路表温度低于0℃,出现降水,1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影响的道路结冰,气象部门将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较大影响的道路结冰,将发布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可能出现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有很大影响的道路结冰,将发布道路结冰红色预警信号。交通、公安部门会根据道路结冰的程度和路面状况,科学合理地采取限速、限量和封闭措施,指挥和疏导行驶车辆。
2.有什么方法应对冰雪灾害
第一,建立完善的灾害预报系统。
及时地对将要发生的灾害进行准确的预报,是防灾减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及时准确的预报,能使广大人民群众提前做好物质和精神上的准备,以便灾害到来时能够从容应对。
在这方面许多国家都有成功的经验,例如德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成立了由气象、电力、交通等部门组成的灾害防治中心,对强降雪灾害及其他紧急情况进行预测和监测。 第二,加强向市民宣传防灾减灾知识的力度。
使民众能够充分了解针对各类灾害的自我防护方法,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救和相互救助尽量保护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不是不知所措被动地等待救援。 第三,完善灾害应对体系建设。
这一点也是最为重要的,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抗击灾害的能力。国家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灾害应对机制,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相应的机构。
目前,人民防空的工作职能正在向战时防空袭、平时防灾的民防功能转换,因此防灾减灾就成为人防部门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之一,可以将防灾减灾机构建立到各级人防部门,形成一个应急指挥网络。人防部门要发挥自己的部门优势,在普及人防知识的过程中加入防灾减灾的内容,并合理安排资金,购置防灾设备、储备防灾物资,在应急预案的指导下定期进行防灾演练。
第四,在平时的基础建设中(包括电力、铁路、公路交通等),要充分考虑到各种灾害可能带来的影响。要有超前意识,陈旧的设备必须及时更换,结构抗力等级要能够满足五十年甚至上百年一遇灾害的考验。
3.怎样做好雨雪冰冻灾害预防工作
完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进一步健全组织指挥机构。
进一步明确职能职责,确保各级机构能真正发挥职能作用,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气象部门负责天气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及时将预报通知到各部门;广电局、电力公司、天能燃气公司、淯清供排水公司、各通讯公司等单位加强管线、线路巡查维护工作,对广电、供电、供水、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维修,落实防范措施,防止出现大面积、长时间的停供问题;旅游文体部门加强对各旅游景点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及时维修加固,确保游客安全;卫生部门要做好医疗救助准备工作,满足群众就医需要。
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救灾物资采购调拨制度,储备必需的救灾物资,配备救灾管理工作必需的设备和装备,确保抗灾救灾的需要。强化值班制度,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密切跟踪灾害发生过程,确保通信畅通。
4.低温冷冻灾害的影响与防治措施是什么
低温冷冻灾害: 连续多日的气温下降,使作物因环境温度过低而受到损伤以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
低温冷冻灾害及其防御措施
低温冷冻灾害主要是因为来自极地的强冷空气及寒潮侵入造成的连续多日气温下降,使作物因环境温度过低而受到损伤以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低温冷冻灾害包括低温连阴雨、低温冷害、霜冻和寒潮等。
种类
低温冷冻灾害包括低温连阴雨、低温冷害、霜冻和寒潮等。
低温连阴雨指连续多日阴雨并伴随气温下降的天气现象。此间降水量不大,但气温较低,这种天气有时接连出
现,以致阴雨天气长达一个月之久。
低温冷害多是在农作物或经济林果生长期间,因气温低于作物生理下限温度,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引起农作物生
育期延迟或受损,导致减产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霜冻则是指当地面最低温度降至0℃以下时,对农作物等造成伤害或死亡的农业气象灾害。
寒潮是指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在特定天气形势下加强南下,造成大范围剧烈降温和大风、雨雪天气,这种来势凶
猛的冷空气活动使降温幅度达到一定标准时,称为寒潮。
形成
冷空气是低温冷冻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春秋季节,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湿空气频繁交汇,常常造成低温
连阴雨天气。而强冷空气,尤其是寒潮的爆发南下,使得温度急剧下降,会造成“倒春寒”、霜冻等灾害。
冷空气的堆积、加强、南移和爆发有一个过程,并有相应的天气形势配合。在强烈的辐射冷却作用下,北冰洋和
西伯利亚地区会形成大规模的冷空气团,且由于冷堆中的空气做上升运动而产生绝热膨胀冷却,冷空气堆会不断增
强。当冷空气堆达到一定强度时,就在有利的环流形势下爆发南下,发生寒潮。
对于霜冻而言,一般发生在寒冷、晴朗(无云或云量很少)、无风或微风、空气湿度不大的夜晚,多是由于地表
面及植物表面向外大量辐射热量,使得近地面空气冷却到0℃以下。霜冻与地面辐射冷却有关,而云量是影响辐射量多
少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有云不利于霜冻的形成。风可以促使近地层与上层空气的混合,从而减小地面的冷却程度,因
而大风不利于霜冻的产生。
分布
低温连阴雨常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在每年的3~4月;两广(广东和广西)地区则在1~3月发生,往往对春
播育秧危害极大,造成早稻严重的烂秧,其结果是减产或颗粒无收。低温冷害在东北地区一般发生在6~8月,称为东
北冷害或“哑巴害”。在长江流域则发生在9~10月,称秋季低温或寒露风,发生在春季则称为春寒或倒春寒。
而霜冻根据发生的季节,又可分为春季霜冻、秋季霜冻和冬季霜冻。秋末的寒潮常常会给北方带来大范围的初
霜,使晚秋作物遭到冻害;春天的寒潮会引起南方的连阴雨;冬季的寒潮常常引起雪灾,北方会出现江河湖海封冻,
南方可产生冻雨(雨凇)灾害。
我国有两个寒潮多发区:一个是内蒙古中东部二连浩特到锡林浩特;另一个从阿尔泰山到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左
旗、右旗一带。影响中国的寒潮源地主要有3个:一是新地岛以西的北冰洋洋面,二是新地岛以东的北冰洋洋面,三是
冰岛以南的大西洋洋面。
防御及研究
低温冷冻灾害冷害是严重的农业灾害之一。严重冻害年如1968年、1975年、1982年因冻害死苗毁种面积达20%以
上。低温冷冻灾害的防御措施主要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适合的作物品种和播栽期,以便在低温敏感期避开有
害低温;根据冷害预报调整作物布局和品种比例;调节农田小气候,既可克服春季低温危害,又能使作物提早成熟,
避开秋季低温;培育作物的耐寒早熟品种;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田间管理等。
目前,在低温冷害的防御方面,气象研究人员已经掌握了低温气候规律,并加强了低温冷害预报。特别是长期趋
势预报,为调整作物布局和品种搭配,中、短期预报为及时采用应急的抗御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尽管如此,但我国对低温冷害的研究依旧缺乏持续性、系统性,对冷害的防御技术的研究甚少,尤其是还没有转
化成有效的业务能力。开展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及业务转化,并在适宜地区进行推广应用,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主生产
力,将是今后应对气温冷害的重点。
5.如何防冰灾 大班安全教案
防抗冰灾应急救援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冬季是冰冻灾害多发时期,为切实做好防结冰、防冰灾时的抢险调度和险情抢护工作,加强对冰冻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杜绝冰冻灾害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最大限度的减轻冰灾害造成的影响,降低因冰冻突发事件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本预案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发展公司实际情况制定。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展公司各项目部对结冰及冰灾的防御及应对工作。
4、应急工作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统一指挥、统筹协调、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应急机制,最大程度降低冰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证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施工秩序稳定。
6.住它小区防暴雪、冰冻应急预案
1.
根据天气预报或遭遇灾害天气,遵照上级指令,宣布进入应急期及有关指
令。
2.
根据暴雪冰冻天气的破坏程度,果断决定学校是否停课避灾,灾后复课等
指令。
3.
根据防暴雪冰冻天气应急预案,研究部署并组织学校开展应急抢险、救灾
及灾后重建工作。
4.
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有关暴雪冰冻天气灾害情况等事宜。
5.
随时掌握暴雪冰冻天气发展趋势,并做出相应决策。
6.
组织宣传党和国家的防冰冻天气灾害科普知识,传授有关自救、互救暴雪
冰冻天气道路安全等常识。
7.
积极与有关部门配合,加强防寒、防冻、防病和治安工作,确保学校正常
教学及生活秩序。
二
、应急行动
(一)遭遇暴雪冰冻天气灾害事件,领导小组立即按此预案展开工作。
(二)
破坏性暴雪冰冻天气灾害发生后,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召集小组成员讨
论、研究、部署、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三)一旦发生其它突发事件,立即与相关部门联系,采取应急措施,确保
师生生命安全。
(四)安排专人负责,切实落实防暴雪冰冻天气灾害及安全值班制度,保证
信息渠道畅通。
(五)及时开展灾情调查,及时如实逐报告灾情。
7.请问官兵在抗击风雪冰冻灾害中怎样做好防护
官兵在抗击风雪冰冻灾害中做好防护的方式如下: (1)预防冻伤减少严寒环境中静止或少动时间,休息场所选择 避风、向阳、无雪的地方,休息时毋解衣扣和坐卧雪地。
(2) 合理休息每天持续工作时间不要超过16小时,超过16小时 必须轮换。营地应选择干燥、向阳、避风的场所,在山区应避开坠岩 地区。
(3) 科学饮食供应热饮食能提高机体抗寒能力,食物温度至少 应达到60°C;给予高脂肪饮食有利于促进抗寒保暖,补充维生素C、维 生素E和锌等抗氧化剂也能提高耐寒能力。 (4) 加强卫生防疫给战士留出足够的时间处理个人卫生,管理 好宿营地、服装和装备,尽可能安排战士洗热水澡。
(5) 预防各类事故因为救援直升机螺旋桨旋转所产生的风力较 大,在接近直升机时要做好防护;救援车辆加装防滑链,在危险路段要 减速慢行;部队通过广告牌、桥下、屋檐等处时,要小心积雪积冰坠落; 使用人力向偏远山区运送分发物资时,要穿防滑鞋;通过冰面的时候要 评估其强度,防止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