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隆中对文学常识
本文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ع作者是陈寿字承祚ع晋朝安汉人ع史学家ع所著《三国志》共65 卷ع记载三国时期魏 、蜀、吴的历史。
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 《隆中对》是其中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
隆中是诸葛亮的隐居地ع而“对”有对策的意思ع指诸葛亮对刘备兴复汉室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 背景介绍غ 公元207 年ع刘备屡败ع只好投靠刘表ع寄居新野ع势单力孤。
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ع于是三顾茅庐ع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
这篇《隆中对》ع就是诸葛亮当时纵谈天下大事的一段记载。 生字غ 猖獗 沔 吴会 殆 民殷 好طhàoظ为 乐طyuèظ毅 诣طyìظ 屏طbǐnɡظ人 度طduïظ德量力 存恤طxùظ 胄طzhîuظ 箪طdānظ食壶 倾颓طtuíظ 屯(tún)新野 通假字 ①欲信大义于天下غ“信”通“伸”ع伸张 ②自董卓已来غ“已”通“以” ③必能裨补阙漏ع有所广益غ“阙”通“缺”ع缺点 ④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غ“简”通“检”ع挑选 ⑤尔来二十有一年矣غ“有”通“又” 问题غ 1、从文中找出对诸葛亮和刘备总评价的话。
诸葛亮غ身长八尺ع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表现了诸葛亮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政治军事才能。 刘 备غ将军既帝室之胄ع信义著于四海ع总揽英雄ع思贤若渴 是一个胸怀大志、求贤若渴的明君ع这正是诸葛亮辅佐他的原因。
2、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在文中表现再哪儿ػ 畅论天下形势ع为刘备设计政治蓝图。 3、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ػ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的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ػ根据是什么ػ 蓝图غ“霸业可成 ” “汉室可兴” 方针غ跨有荆、益ع保其岩阻ع西和诸戎ع南抚夷越ع外接结好孙权ع内修政理。
根据غA、不具备向北或向东发展的可能 b、荆、益两州可作建立霸业的基础。 C、修明内政是巩固政权的保证。
4、在对前景形势的分析中ع诸葛亮特别强调了什么因素的作用ػ你是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的ر 特别强调了“人谋”的作用 非惟天时خ抑亦人谋也 贤能为之用 总揽英雄 一词多义ذ 1谓为信然 说。 谓先主曰 对。
说。 2遂用猖獗 因此。
此用武之国 运用خ使用。 贤能为之用 出力خ效劳。
3谓为信然 可信خ确实。 欲信大义于天下 通“伸”خ伸张。
信义著于四海 诚信خ信义。 4此用武之国 地方 。
国险而民附 地势。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国家。
去国怀乡 国都。 古今意义ذ 遂用猖獗 古义ذ失败 今义ذ凶猛而放肆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古义ذ可以把 今义ذ表可能خ能够 北据汉、沔خ利尽南海 古义ذ南方近海地方 今义ذ 南中国海 此殆天所以 资将军 古义ذ用来 今义ذ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特殊句式 1时人莫之许也 宾语前置ج相当于ذ时人莫许之ح 2欲信大义于天下 状语后置ج相当于ذ欲于天下信大义ح 3诸葛孔明者خ卧龙也 判断句 4此用武之国 判断句 5贤能为之用 判断句 课外知识拓展 学了《隆中对》خ你知道诸葛亮三顾茅庐的故事خ你还知道诸葛亮的其他故事吗ر请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出2ز4个。
七擒孟获、火烧赤壁、草船借箭、六出祁山、挥泪斩马谡 3د一词多义。 ①已ذa.停止ذ然志犹未已 b通“以”ذ自董卓已来 ②遂ذa.就ذ由是先主遂诣亮 b因此ذ遂用猖蹶 ③因ذa.凭خ凭借ذ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b于是ذ因屏人曰 ④为ذa. 动词خ吟诵ذ好为《梁父吟》 b判断词خ是ذ谓为信然 c.表被动خ被、替ذ贤能为之 d.动词خ作为ذ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⑤于ذa.连词خ跟、和ذ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介词خ在ذ欲信大义于天下 c.介词خ向ذ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4د古今异义。
①猖蹶ذa.古义ذ失败خ例句ذ遂用猖蹶 b.今义ذ凶猛而放肆 ②许ذa.古义ذ承认خ例句ذ时人莫之许也 b.今义ذ允许خ赞许 ③就ذa.古义ذ接近خ靠近خ例句ذ此人可就见 b.今义ذ多用作连词 ④可以ذa.古义ذ可以把ج它حخ例句ذ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b.今义ذ助动词خ表示可能或能够。 ⑤国ذa.古义ذ地势خ例句ذ国险而民附 b.今义ذ国家 三、重点语句解析。
1ب每自比于管仲、乐毅ا时人莫之许也。 常把自己比作齐国名相管仲、燕国名将乐毅ا当时的人没有承认他这种说法。
此句乃本文的“文眼”ا全文围绕此句ا安排悬念ا引人入胜。写诸葛亮自比管、乐ا设置悬念ا而后以徐庶推荐ا刘备“遂诣亮ا凡三往”强化悬念。
也记述了诸葛亮胸怀大志ا不同于芸芸众生。 2ب此人可就见ا不可屈致也。
这人只可以到他那儿见他ا不可以委屈إ他ئ来。写出了诸葛亮决不屈身俯就的品质和至高无上的尊严ا为刘备屈身亲往隆中求见诸葛亮作了铺垫。
3ب孤之有孔明ا犹鱼之有水也。 我有诸葛亮ا就如同鱼儿得到水一样。
这一比喻ا生动形象地道尽了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ا从侧面烘托出诸葛亮的非凡才能。 赏析ة 全文共分四部分ة第一部分按传记的一般体例写主人公年轻时代的事情ا着重表现诸葛亮的抱负ت第二部分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ا此处惜墨如金ا用笔洗炼ت第三部分写刘备问计ا诸葛亮对策ت第四部分是刘备以“鱼之有水”为喻ا说明诸葛亮对于他的重要性。
2.隆中对文学常识
关于作者: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史学家。他小时候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共六十五卷。原在蜀国做官,如今后著作郎。著《三国志》、《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成“四史”。
关于诸葛亮: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三国时蜀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千百年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葛亮的著述,在《三国志》本传中载有《诸葛氏集目录》,共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后人所编,以清人张澍辑本《诸葛忠武侯文集》较为完备。诸葛亮一生主要著作有:《前出师表》、《隆中对》(陈寿记述,一说是襄阳隆中,一说是南阳卧龙岗,难定论)等。由于作战的需要,他在天文、符咒、奇门遁甲上研究很深,《三国演义》上讲述很多。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曾革新“连弩”,可同时发射10箭;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作品信息: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隆中对》的提法并不是陈寿在《三国志》中提出的,而是后人加的,还有一种提法叫《草庐对》。 陈寿(233年~297年),西晋安汉(现四川南充)人,史学家。二十四史中《三国志》的作者。《三国志》共六十五卷,记载三国时期(220——280)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隆中对》的事情发生在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当时27岁)对刘备陈说天下形势及兴复汉室之计,即著名的“隆中对”、“草庐对”。 陈寿在268年至273年间撰写了《诸葛亮集》,这应该是太康十年(290年)陈寿完成的《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传的主要内容,所以,陈寿肯定是听别人转述然后整理出来的《隆中对》,至于当时到底都有谁,就不好说了
3.隆中对读书笔记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隆中对》的提法并不是陈寿在《三国志》中提出的,而是后人加的,还有一种提法叫《草庐对》。
陈寿(233年~297年),西晋安汉(现四川南充)人,史学家。二十五史中《三国志》的作者。
《隆中对》的事情发生在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当时27岁)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即著名的“隆中对”。 陈寿在268年至273年间撰写了《诸葛亮集》,这应该是太康十年(290年)陈寿完成的《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传的主要内容,所以,陈寿肯定是听别人转述然后整理出来的《隆中对》,至于当时到底都有谁请提到并转述下来,就不好说了。
历史 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
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他想寻找个好助手。
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司马徽说:“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chú),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
司马徽告诉刘备: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因为听到刘备正在招请人才,特地来投奔他。
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谋士。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见见他呢?” 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说:“既然您跟他这样熟悉,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 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
像这样的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他,才能表示您的诚意。” 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推重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
三顾茅庐后,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
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一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
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
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
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
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能够这样,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了。”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称作“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
版本 《隆中对》的原文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鲁肃版隆中对 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
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
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
为将军计,惟。
4.文言文《隆中对》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
1.一词多义 谓 认为 调为信然 对··说 谓先主日 已 停止 然志犹未已 通“以”自董卓已来 已经 已历三世 信 确实 谓为信然 诚信 信义著于四海 同“伸”,伸张 欲信大义于天下 然 这样 谓为信然 但是 然志犹未已 用 因此 遂用猖獗 利用 贤能为之用 运用 此用武之国 2.古今词义 顾 古义 拜访 将军宜枉驾顾之 今义 照顾 凡 古义 总共 凡三往 今义 平凡 孤 古义 我,古代王侯的自称 孤不度德量力 今义 孤立 殆 古义 大概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今义 危险 日 古义 一天天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今义 太阳 3.词性活用 箪 用革 名词作状语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壶 用水壶 名词作状语 4.通假字 信,通“伸”伸张 欲伸大义于天下 已,通“以” 自董卓已来 5.句式 1)判断句。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2)省略句。 君与俱来。
(3)倒装句。 时人莫之许也 4)递进复句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君与俱来 省略句。
5.《隆中对》的文章划分结构并概括大意要简洁点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标题为后人所加,有的选本亦题为《草庐对》.本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诸葛亮的对策,为刘备规划了分三步走的切实可行的策略,是指导刘备今后若干年行动的纲领,后来成为刘备的国策. 二、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叙述,表现了诸葛亮能从客观实际出发,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分析各方面的力量,估计未来形势的发展并据此以确定蜀汉建国的政策、策略的远见,赞扬了诸葛亮非凡的政治才能. 三、结构内容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概述诸葛亮的远大抱负,使人们对他有初步的认识.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叙述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从侧面进一步写诸葛亮是个很有才能的人物. 第三部分(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写诸葛亮隆中对策.诸葛亮扼要地分析了当时天下的形势,并推测了未来形势的发展. 第四部分(第六自然段)写刘备非常重视诸葛亮的才能. 课文中诸葛亮的规划和策略部分完全可以看作是严密的说理论事:首先他先分析曹操战胜袁绍,以弱制胜,指出曹操具有卓越才能,且已经“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国险而民附”,“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然后基于对形势的分析,他规划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主攻地理位置重要“其主不能守”的荆州;第二步夺取“刘璋暗弱”的益州,以荆、益两州作根据地;最后,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实现消灭曹操进而统一全国的第三步计划.整个规划严密合理,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说理方法. 四、课文中心与人物性格特征 本文一开始简单地交代诸葛亮隐居隆中,继而点出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围绕此句,安排悬念,引人人胜.文章先将“躬耕陇亩”与自比管、乐对比,设置悬念,而后以徐庶推荐,刘备“遂诣亮,凡三往”强化悬念.再引出俩人对答,通过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显示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完成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文章在起伏中推进,在矛盾中展开,刘备和诸葛亮的一问一答是本文中心,对话中提示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更使文章生动严密. 五、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从各方面描写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隐居,从正面写他的不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则是从侧面表现.刘备与诸葛亮问答的过程是从正面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塑造形象,而刘备三顾茅庐,密谈后“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后,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回答,都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全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互相照应,使诸葛亮人物形象亲切可感,这是文章的成功之处. 六、简洁生动的语言 课文语言简洁流畅,生动准确,朴素自然. 如刘备对诸葛亮隆中决策的反应只用一个字“善!”便将刘备的感动,敬佩、赞叹之情充分表达了出来,真可以说是惜默如金.又如,在《三国演义》中用了那么多篇幅描述三顾草庐,而在《三国志》中仅用了五个字:“凡三往,乃见.”刘备的思贤如渴,虔敬、殷勤,诸葛亮的自尊自重,清高自许,谨慎持重的心理、神态、身份特点都概括天遗地表达出来了,真是言简意赅,一字不可增删.此外,文章中不少字句如“天府之土”、“挟天子以令诸侯”、“犹鱼之有水也”等富有生命力的语汇一直流传至今,脍炙人口教学设计示例 一、备读,内引激趣 1.以中国古代智者谋士的故事引出诸葛亮,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影视戏剧中了解的诸葛形象,可讲故事,可说成语,可谈典故,为下一步自读做好充分准备.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对照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自读,基本熟悉文章的内容. 3.师生同读,通过范读、齐读,规范字音、句读、语气. 三、诵读,思考问题 1.根据课后习题一,明确自读要求. 2.学生诵读,全面理解文章内容,并用原文回答问题. 四、品读,探究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鼓励学生对一些重点语句进行探究,品味,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交流,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2.设置问题,进一步交流:你如何评价诸葛亮,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研读,比较延伸 参考问题: 1.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他怎样一步步通过说理提出策略的? 明确:天下形势——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对荆、益二州,可夺之.三步走战略——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2.既然是写诸葛亮,为什么要花笔墨写徐庶、张飞、关羽等人? 明确:对诸葛亮言行的描写,既有正面的,又有侧面的,使人物形象丰满.徐庶有引出情节的作用,关、张二人又埋下伏笔. 3.本文对我们写作文有何启发?自由发表看法. 4.鼓励课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对文中涉及人物进行了解;阅读《三国演义》,研究“三步走”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 (解说:若想达到“缩小距离,贴近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目的,则。
6.关于《隆中对》这篇文章的一个问题从多渠道了解本文涉及到的人物,
是行之有效的. 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兴复汉室应该采取哪些策略? 1.取代割据荆、益的刘表、刘璋,建立起可靠的根据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2.在夺取荆州和益州的同时,利用帝室之胄的声望,招揽人才,内修政理,逐步增强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外交上妥善处理好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并与孙权建立抗击曹操的联盟; 3.待天下有变,再分兵两路,命一上将率领荆州之军攻击宛城、洛阳,刘备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攻打秦川.《隆中对》的历史局限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当时形势后,又为刘备谋划了“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建基立业的宏伟蓝图.应该说,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形势分析和提出的战略决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和可行的,但同时也存在着它的困难和局限,这在后来形势的发展中逐渐显现出来,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跨有荆、益”和“外结好孙权”存在着极大的矛盾.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首先夺取刘表的荆州和刘璋控制的益州为根据地,然后“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刘备“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伟蓝图.但是,荆州“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联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占有荆州,向南可威慑江南,进而扫荡割据江东之地的孙吴;向北可出兵宛、洛,北定中原.因此争夺荆州,无论是对曹操、刘备、孙权都至关重要.在赤壁战前,面对来势汹汹的曹操大军,唇亡齿寒,共同的利害关系,使刘备、孙权结成抗曹联盟.赤壁之战曹操战败,退出了对荆州的争夺,而赤壁战后,刘备与孙权荆州争夺的序幕就拉开了.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孙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瑾从求荆州诸郡.备不许……(孙权)遂置南三郡长吏,关羽尽逐之.”为争夺荆州地区,吴、蜀不惜兵戎相见.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集团留驻荆州的大将关羽率军攻打曹魏占领下的樊城,水淹曹操派来援助曹仁的于禁所督七军,“羽威震华夏”,曹操甚至“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刘备集团势力的发展,不仅对曹魏集团是一种威胁,对孙吴集团也是严重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和孙权又暂时结成同盟.孙权趁关羽出兵樊城,后方空虚的时机,命大将吕蒙袭取荆州,斩杀了关羽. 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为了夺回荆州,刘备不惜倾巢出动,沿长江而下伐吴.夷陵之战,蜀军大败,刘备的蜀汉再也不能对孙吴构成威胁,这时倒是曹魏对孙吴的威胁更加显现.于是,孙吴向蜀汉“遣使请和”,蜀汉与孙吴又结成了抗曹联盟.由此可见,“跨有荆、益”和“外结好孙权”之间是存在着极大的矛盾,是有一定条件的. 二、荆州的失去,使得北伐的基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诸葛亮《隆中对》“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的提法,也逐渐了失去了原有的号召力.诸葛亮《隆中对》认为在军事战略上要分两步走:首先利用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的弱点,不失时机地夺取荆、益二州;然后再以荆州、益州为根据地,等待时机成熟,两路出兵,对曹魏实施两面夹击,以达到逐鹿中原,兴复汉室的目的.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形势也正是按照诸葛亮提出战略决策发展的,刘备集团先后夺取了荆、益二州.此时真可谓万事俱备,只欠“天下有变”的东风了. 然而,荆州的失去,使得后来诸葛亮北伐时的条件,已异于《隆中对》中提出的北伐战略条件.失去荆州,使得蜀汉政权处于偏安一隅的窘境,经济实力大大削弱,军事上丧失了“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与“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遥相呼应,两面夹击曹魏的可能. 尽管诸葛亮后来与孙吴重修盟好,解除了可能来自孙吴方面的威胁.同时诸葛亮对蜀汉政权在政治上加强治理,整顿吏治,举贤任能,调整了蜀汉集团内部,主要是随刘备入川的荆州集团和原属刘璋的益州集团的关系;经济上则大力奖励耕战,务农植谷;军事上治戎讲武,为北伐作准备.经过几年的励精图治,蜀汉出现了“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的局面,训练出了一支十余万人的精兵.为了安定蜀汉的后方,解除北伐的后顾之忧.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经过两年的准备,亲率大军南征,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迅速平定了南中四郡南夷首领的叛乱.同时,又得以征收南中地区出产的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等物资以给军国之用;并挑选劲卒万人编入蜀军,号曰“飞军”,加强了蜀汉的军事实力.但仅管如此,蜀汉与曹魏、孙吴相比,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都还是最弱的. 为了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统一天下的大业,诸葛亮从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开始,到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病死北伐军中,七年中先后五次兴兵北伐曹魏.以诸葛亮之才,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却功败垂成,收效甚微.客观地讲,北伐的失败,与其北伐时的条件已异于《隆中对》时提出的北伐战略有关,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