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犯罪有那些常识

2022-12-07 综合 86阅读 投稿:汝勿离

1.如何预防犯罪的十种方法

犯罪预防措施,从不同的角度可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①按对象的不同可划分为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

一般预防,指防止社会成员实施犯罪行为。其特点是没有特定的具体对象,只是作为社会一般的预防措施来加以应用。

主要内容有:健全各种法律保障体系,开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 ,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改善宏观社会环境和家庭、学校等社会化机构的微观环境,抵制和消除社会上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加强条件性防范措施,减少犯罪的机遇和条件等。特殊预防为一般预防的对称,指采取特殊预防手段和措施,对犯罪分子依法进行监禁和改造,防止他们重新违法犯罪。

是犯罪预防措施的重要组织部分。其预防功能在于:一方面教育人民,一方面震慑社会上有犯罪倾向的分子,以达到防止和减少犯罪的目的。

在防止被判刑者重新犯罪方面,特殊预防的作用表现在:通过死刑的适用,从肉体上消灭罪大恶极的罪犯,彻底消除其重新违法犯罪的可能性;通过无期徒刑的适用,将罪犯与社会终身隔离,剥夺其在社会上重新违法犯罪的条件;通过有期徒刑的适用和教育改造,使犯罪人亲身体验到刑罚的痛苦,使犯罪人自觉地消除重新违法犯罪的念头。 ②按范围的不同可划分为犯罪的宏观预防和微观预防 。

犯罪的宏观预防是犯罪预防的整体性措施,指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相互配合,通力协作,采取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道德的、文化的等各种措施,消除犯罪产生的各种原因和条件,预防犯罪的产生。宏观预防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普及文化科学知识和教育,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普及法律知识,增加国民的法律意识;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的职能作用,使其真正成为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的主力军等。

犯罪的微观预防,指设置各种防线,预防和减少社会犯罪和重新犯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动员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打击犯罪、预防犯罪的斗争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发生;公安机关根据法律所赋予的职权,为减少和预防犯罪而采取的各种专业性的防范措施。

如对特种行业的管理和控制,对流窜犯罪分子的控制和收容审查等;采取各种技术手段加强预防犯罪工作的防范机制等。技术预防,是指利用光学、声学、化学、电子等先进技术预防犯罪的措施和方法。

随着犯罪的大量增加和不断的智能化,技术预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也在不断提高,并在犯罪预防工作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技术预防主要包括安全系统(如防盗门窗、防盗锁等)、报警系统和监控系统,以及一些特殊的技术预防措施。

如计算机犯罪预防技术等。另外,犯罪预防措施还可划分为:犯罪前预防、犯罪中预防 、犯罪后预防、战略预防、战术预防、长期预防、中近期预防、近期预防、群众预防、专业预防等不下数十种。

各种犯罪预防措施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互为补充的。由于任何犯罪预防措施的采取,都是以犯罪现状、犯罪原因和一国一地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的,因此,犯罪现状和犯罪成因研究以及国情研究便构成了犯罪预防的基本外延。

2.预防犯罪的措施有哪些

1、健全各种法律保障体系,开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改善宏观社会环境和家庭、学校等社会化机构的微观环境,抵制和消除社会上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

2、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相互配合,通力协作,采取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道德的、文化的等各种措施,消除犯罪产生的各种原因和条件,预防犯罪的产生。

3、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普及文化科学知识和教育,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普及法律知识,增加国民的法律意识;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的职能作用,使其真正成为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的主力军等。

3.现代社会要怎样预防犯罪

想要预防犯罪,应该把法律制定得明确和通俗,这样普遍的民众都能轻易看懂和理解;应该集中全力去保卫这些法律,而不能用丝毫的力量去破坏这些法律,让民众们从感官上认识到法律的权威;应该使法律少为人的某些阶层服务,而让它为人服务,这样才不会让民众怀疑法律的公正性;应该让人畏惧这些法律,而且让他们仅仅畏惧法律,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畏惧,否则会更容易滋生犯罪。这是从立法层面上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想要预防犯罪,应该让光明伴随自由。知识传播地越广泛,它就越少滋生弊端,就越加创造福利。一个胆大妄为的骗子往往是一个平凡的人,愚昧的人民对他顶礼膜拜,明达的智者则对他嗤之以鼻。知识有助于鉴别事物,并促进各抒己见,使很多情感互相对照,相互改造。当光明普照国家的时候,愚昧无知的诽谤将停息,丧失理性的权威将发抖,法律蓬勃的力量将不可动摇。就如,当你看到自己交出去并丧失的那份自由将只是那种使他人受损害的有害自由时,你就会情不自禁地赞美立法者的仁慈与伟大。

想要预防犯罪,应该使法律的执行机构注意遵守法律而不腐化。而这往往是难以做到的,因为在中国,法律的执行机构的资金来源受到了行政者的束缚,这使得他们难以更为客观地办事。贝卡里亚的观点:“组成执行机构的人越多,践踏法律的危险就越小,因为在相互监督的成员中,是很难徇私舞弊的。每个人所享有的权威越小(尤其同冒险相比较),他们对于提高自己的权威就越不感兴趣”。这无疑有一定的合理性,权力的分散易于遏制权力的滥用,否则就易于使某些司法官员有空可钻,从而导致人民习惯于畏惧司法官员,而非畏惧法律。但是执行机构的人越多,就意味着支出的成本越高,也就容易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可能间接造成程序上复杂,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者的诉讼成本。所以,这是个体制上的弊端问题,需要从体制上去改善。

想要预防犯罪,应该奖励美德,这样才能促进道德行为的昌明。然而社会上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即过于崇尚圣人道德,类似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貌似只有做出了一些惊天动地的壮举才能获美德殊荣。而往往获得者不是倾尽自己的一生去完成某个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发明或创造,就是为了拯救和自己无血缘关系的生灵而献出生命、英勇就义,诸如此类,才会光荣地见诸媒体报端。人已不在,但精神长存,换来了屏幕前暂时的泪水、同情、钦佩、和震撼等,但过后谁又能保证这种情绪会持久地影响着旁观者,引导他们从此就与美德结缘?伟人头顶上的耀眼光环的确是一种诱惑,但是当你发觉自己还需要为柴米油盐发愁,还在为子女成长的投资深思,还在为父母的赡养费而担忧等等生活琐碎而分身乏术时,你还会做着那个为更广泛的群体奉献一些在大多数人看来是惊天动地的壮举的梦吗?恐怕你也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吧,当然这并非在倡导人人为己的错误思想,只是有些好事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力所能及的。从另一方面来看,就某种程度而言,普遍性的道德观念正逐渐沦丧。反观现实,不免存在着这样一种怪现象“做善事的人往往容易被人贴上一个怀疑的标签‘这么好心帮我,是不是图谋不轨呢’,又或是被认为是傻子,傻呆呆地舍己利人”。本应属于主流思想的美德就这样子逐渐被异化为“非主流思想”,不亚于远古时代的“异端邪说”,真是人类社会的一大悲剧!

想要预防犯罪,最可靠也是最艰难的措施就是完善教育。这个论题太广泛了,很难较好地控制。纵观中国历来的教育史,一个人,从进入小学时就开始进行着根深蒂固的政治观念的灌输,初中、高中无一例外,更甚的是连大学都还要继续着政治条框的侵蚀。对众多学子而言,这无疑是不得不痛苦的累赘,酷似乌龟的壳,怎么也甩不掉,当真正甩掉之时亦是死亡之期。而有关道德知识、法律知识方面的教育却是少之又少,有种“门前冷落的凄凉”。也难怪在地大物博的中国法律文盲会过半。法律意识的淡薄是最容易引发犯罪的,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某些犯罪者竟以不懂法来乞求执法者对其从宽处罚。“不知者无罪”这种侥幸心理促使一些法律意识淡薄者走向了犯罪的深渊。故此,结尾借用贝卡里亚的观点:教育不在于课目的繁多而无果,而在于选择上的准确,当偶然性和随意性向青年稚嫩的心灵提供道德现象和物理现象的摹本时,教育正起着正本清源的作用;教育通过感情的捷径,把年轻的心灵引向道德;为了防止它们误入歧途,教育借助的是指出需要和危害的无可辩驳性,而不是捉摸不定的命令,命令得来的只是虚假的和暂时的服从。

4.怎样预防违法犯罪

一、是采取联合机制。动员全社会,建立起一套完备的预防、监督、管理机制,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学校应该加大未成年人的教育力度,家长和亲属则要注重亲情的回归,更加人性化、公益化的。

二、是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形式生动的教育活动,采取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制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文化知识等教育,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做好保护性的预防工作。各级人民法院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权益刑事司法保护工作,切实树立和强化未成年人权益特殊保护的司法理念。发挥社区的积极能动作用,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提供一个良好的悔过自新的环境。

四、家庭是社会中的基本单位,更是未成年人赖以生存的土壤,父母应该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还要积极主动支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多和老师沟通、联系,第一时间掌握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有利于家校双方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对学生的不良倾向和错误行为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五、是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后的社会教化及帮助。相关部门在做好帮助教育工作的同时,更要注意鼓励机制的建立。在教育、感化的过程中切不可压抑未成年人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生活,勇于承认错误,勇于担负责任。

扩展资料:

义务教育对预防少年犯罪的意义:

政法部门应严厉打击危害青少年成长的各种犯罪,同时做好已犯罪青少年的改造工作。政法部门应严厉打击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保障青少年有一个和谐、健康的生存与成长空间,加强和做好已犯罪的青少年的改造以及服刑期满后回归社会后的工作。

5.安全防范知识

一、飞车抢夺防范方法:

1、是在公共场合不要"露财"。飞车抢夺的目标,多是外露的财物,多是单身行走的妇女。这一点女士尤其要注意,上街时提包内不要装大量的现金、有价证券、手机等贵重物品或者佩戴金银首饰在机动车道路行走。钱物装在内衣兜里比较安全。骑自行车的同志,尽量不要在自行车筐内放置贵重物品,要注意对自行车筐内物品的看管,细心观察周围环境及骑摩托车飞速行驶的人。

2、是在街上停留和行走时要提高警惕。骑摩托车"双枪"案件多发生在十字路口、超市、商店、饭店、公园、小区路口和夜间灯光较暗、偏僻路段上,尽量不要手持提包在这些路口停留较长时间,女士在这些路口时要多观察骑摩托车的可疑动向。在街上行走的时候,要选择靠近人行道内侧,不要太靠近机动车道,以减少被抢的机会。横穿马路时,如发现有两人共骑一辆无牌摩托车在周围转游,就要提高警惕,防备行抢。行走中如听到有摩托车车从背后冲来,要警觉避让。

3、是要养成良好的背包、放包习惯。现在,人们上街背包、随身携带小提包的越来越多,已经变成一种时尚。从预防犯罪的角度讲,一个良好的背包、放包方式,可以减少被抢的机率。尽管每个人背包的习惯不尽相同,但我觉得,在人行道上行走时,背包应尽可能选择交叉背跨,不要单肩背包。单手拎包应尽可能拎在身体靠路旁的一侧,并尽量让拎包、跨包置于身体前侧。如果骑自行车在车框里放包,最好用夹子或直接用包带固定。

二、入室盗窃防范方法:

1、(住宅门窗)住宅门窗要坚固可靠,最好安装上高质量的防盗门窗。

2、(窗户护栏) 在窗户上要安装防盗护栏,临街一面的窗户护栏,尽可能要密一些。

3、(院墙外堆放物品)院墙外不要堆放有利于攀登的物品。

4、(安装报警器)要在门或窗户上安装门磁报警器。

5、(门及屋内橱柜上锁)大门以及室内放置重要物品的橱柜,要使用防撬锁、保险锁。

6、(邻里守望)外出时要注意与邻居打好招呼,以便互相之间有个照应。

三、楼道抢劫防范方法:

防范方法:要有高度的警惕性,在进楼道之前养成观察四周环境的习惯,多留意楼道附近有没有陌生人,身后又没有人尾随跟踪,最好用手电筒在四周多照照,如发现有可疑人,要尽量往人多亮处走。天黑回家要尽量结伴而行,最好在回家之前打个电话,让家人提前下楼来接,降低风险,提高安全系数。

四、防范汽车及车内财物被盗方法:

被盗汽车防盗关键在于车主有没有防盗意识,是不是加装了高质量的汽车防盗器。有些车主有一种不良的心态,认为购买了汽车保险,反正丢了也有人赔,无所谓,对安全防盗的问题不上心。正是在这种心理下,不安装防盗器,乱停乱放,恰恰就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如何避免汽车被盗或减少被盗的风险,要在几个方面加以注意:一个是不要乱停乱放。平时车辆停放,要尽可能地将车存放到有人看管的停车场或车库内及其他室内场所,不要图省事随意将车子停放在室外。因场地所限不得已将车辆停放室外时,要尽量将车辆停放在人多明处,切不可停放在人少偏僻处,并给车辆上齐龙头锁、防盗锁。另一个是不要随便将车借外人使用。据我们所知,一些机动车被盗案件的发生,往往都是被犯罪分子借机偷配了钥匙,从而使其得手。如果有人借你的车用,又碍于情面,最好主动当他的司机,既确保了汽车的安全又不得罪朋友,这样做两全其美。此外,还要注意防止车上物品被窃。如果车上有贵重物品时,不论离车的时间长短,都要锁好门、摇好车窗。如果因办事车辆要长时间在外停放,贵重物品最好随身带好。通常有些犯罪分子,会采取毁坏车窗玻璃的方式,盗窃车内财物。类似这样的案件近期时有发生,需要我们格外注意。

6.如何防患高智商犯罪

想要防患高智商犯罪,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高智商犯罪:高智商犯罪就是犯罪分子运用智慧、智力成果和先进的科技手段实施的犯罪。

其次,要了解犯罪分子采用的手段:如利用伪造信用卡、制作假票据、篡改电脑程序等手段来欺诈钱财等。

接下来就是防患的重点:为什么高智商犯罪分子不容易被绳子依法?

1. 智能性:犯罪分子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受过某种专业技能训练,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智能。从近期抓获的29名犯罪分子来看,大专以上学历者为21人,占72%。有的还是博士研究生。又由于高新科技知识多为青少年掌握,所以近80%的犯罪分子的年龄在35岁以下。他们在作案前一般都经过周密的预谋和精心的准备,选择适当的犯罪时机,因而犯罪的成功率比较高。

2. 隐蔽性:智能化犯罪由于大量运用技术含量高的现代化手段,如计算机技术等作案,使其更为隐蔽,犯罪后不留痕迹,瞬间作案,不易被发觉。有的犯罪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难以被发现。即使被发现,侦查取证也异常困难。

因此,单凭我们普通老百姓的一己之力,是无力做到防患高智商犯罪的。笔者认为,应该采取如下主要防范对策:

1. 严厉打击,提高法律的威慑力。

2. 提高对于打击智能化犯罪的重要性、整体性和长期性的认识。

3. 强化科技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4. 强化管理意识,规范内部管理制度。

5. 加大在犯罪预防与控制工作中的科技含量,实现犯罪控制手段的现代化。

6. 加强防范智能化犯罪的理论研究,建立犯罪预警机制。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7.青少年应该怎样预防犯罪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因而,我们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通力协作,特别是要建立以学校为主的未成年人教育管理体系,这是综合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础。

首先,应当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0条规定:“学校在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教育时,应当将教育计划告诉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结合学校的计划,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教育。”该法第16条第一款规定:“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因此,笔者建议,学校应当经常召开家长会、班主任应定期走访学生家庭,使家长能及时掌握自己孩子的在校表现情况,教师能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双方互相配合,使对学生的教育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学校还应承担起家庭教育的指导者的责任,如:定期举办家长教育学习班,帮助家长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改进教育方法。

其次,学校应当加强与所在社区的沟通。学校所处社区治安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周围的治安状况不好是导致一部分辨别是非能力差且意志薄弱的中小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诱因之一。正因为如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第27条、第28条等条文中,都明确规定了居(村)委会、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责任。作为学校应当主动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和配合,一方面应如实反映学生思想以及其他方面情况,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要求有关部门及时研究加以解决。例如:学校发现校园周边的黄、赌、毒毒害学生,网吧、电子游戏机室引诱腐蚀青少年,社会不良青少年侵扰校园等情况,应及时向有关单位和部门反映,并配合政法机关进行查处,以预防和减少社会不良风气对学校的干扰。另一方面,要打开校门,邀请社会力量到学校来为教育学生服务。请离退休的老干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请英雄模范人物为全校师生做报告,聘请综治副校长加强校园治安等等。学校还应积极引导学生走上社会,如:与社区单位配合,举办冬(夏)令营;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爱心;到部队进行这事训练,参观法制教育展览、听取劳改劳教人员的“现身说法”,参加社区文艺演出,这些既可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校内外生活,又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预防违法犯罪。

8.怎样

目前,人们将青少年犯罪、吸毒和环境污染并称为“三大公害”。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和原因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从司法实践来看,青少年犯罪大体有以下特点:一是违法犯罪趋于低龄化。

十四五岁就违法犯罪,有的甚至做出大案要案。二是犯罪类型越来越多,以侵财性犯罪为主,如盗窃、抢劫、敲诈等。

此外伤害、杀人、绑架、强奸等恶性案件也时有发生。三是是犯罪动机简单,没有明确作案目的,一般没有事先预谋,多属一时感情冲动,有的出于好奇,自我表现和要求偏激,常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产生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即有学校方面的原因,更有社会和家庭方面的原因。 1、从客观上讲。

家庭、社会、学校对于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成为其违法犯罪的动因。 (1)家庭因素。

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有的家庭不合,父母离异,在得不到父爱、母爱基本温暖的情况下,幼小的心灵被人为地扭曲,报复社会,而走上犯罪道路;有的家庭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还过分溺爱,平日里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形成孩子任性、霸道的坏性格,一旦受挫折或受批评就难以接受;有的家长以打骂代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孩子犯一点小错,或学习成绩不好,就不敢回家,在外流浪,甚至离家出走,碰上坏人教唆,极易走上犯罪道路;一些个体工商户,从早到晚一心赚钱,忙于商场,没有时间教育孩子,关心孩子的学习,放任自流,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孩子在外结交狐朋狗友,小偷小摸,滋事斗殴,沾上恶习,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还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期望值太高,平时成绩不是前三名不能过关,升学非上重点不可,逼得太紧,压力过大,负担过重,当孩子力不从心,“达标”无望时,极易走向反面,做出丧失理智或意外的犯罪行为。

(2)社会因素。社会中的消极因素是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催化剂。

不健康的社会文化,对涉世不深、抗诱惑力不强的青少年的危害是很深的。一些影视中播放的犯罪过程和人物语言的腐朽观点,不健康的书刊杂志、电子游戏中的大量宣扬暴力、色情的东西,强烈刺激着缺乏辨别判断能力,充满好奇、处于发育期青少年的感官,吞噬着他们纯洁的心灵。

加之到处可见的美发厅、按摩院,疏于管理的网吧、录像厅不按照规定,随意让青少年进入,严重毒害、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诱发青少年犯罪。青少年无经济来源,当囊中羞涩,以抵挡不住诱惑时,就有可能由内向外,从小偷小摸到公开敲诈抢劫,甚至杀人谋财,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学校因素。青少年犯罪除了家庭和社会的原因外,学校教育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由于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严重抵消了学校正面教育的效果。学校正面教育十次不及家庭和社会负面教育一次,另一方面,学校教育本身仍需要改进和加强。

主要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还没有完成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真正过渡。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和高考这个指挥棒的作用,各个学校不同程度的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

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无法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少数教师对后进学生缺乏爱心,教育方法简单,鼓励表扬少,批评指责多。

有时造成后进学生校门、家门两难进的局面。“破罐子破摔”,他们在校外寻找“知己”,极易走上犯罪道路。

2、除了客观方面,青少年的主观内在因素才是决定因素。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在生理、心理上尚不完全成熟,社会经验少,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尤其在心理和情绪上变化复杂,极不稳定。

他们精力旺盛,天性好动,但理性认识薄弱,逞强好胜,偏激任性。他们生理上早熟,心理上滞后,极易造成心理上,感情上逆反。

加之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有的不学法、不懂法,在各种因素的“夹击”下,形成了许多错误的价值观,表现为混乱,颠倒的“是非观”、贪婪的“幸福观”、称王称霸的“英雄观”、低级庸俗的“趣味观”等等,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 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事关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社会问题,应该引起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重点还是需要从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面做起。

1、要提高家长素质,改进家庭教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青少年生活、学习的摇篮,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讲,家长的素质,影响了子女的素质,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家庭要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给青少年儿童以潜移默化的良性熏陶,引导青少年把课余时间的旺盛精力投入到有益的正当活动中去。家长也要学习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学、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法制意识,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注重言传身教,与子女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充满善意的关系,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认真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学校和社会也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措。

预防犯罪有那些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