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这节课怎么备课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授课课时:60学时开课单位:浙江金华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机械学部授课对象:机械、模具、数控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课时间:第3、4学期(一)课堂教学1.内容体系本课程主要讲授从原材料到毛坯,从毛坯到零件的整个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前三章主要讲述毛坯的制造工艺,也就是热加工工艺,在毛坯制造好的基础上又讲述零件的加工工艺。
组成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的机床、刀具、夹具及工件方面的术语、定义及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以外圆车削为例讲授工件在切削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形、切削力、切削热与切削温度及刀具磨损等一系列的原理、影响因素和规律,从而找到提高加工表面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基本途径(改善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使用性能好的切削液,选择合理切削用量,制定合理的刀具使用寿命及选择刀具的合理几何参数)。为了适应课程设计和未来工作的需要,还介绍钻削、铣削和磨削等回转运动方面的相关知识以及刨削、插削、拉削的直线运动理论。
还讲授了以工件为载体,影响机械加工质量(包括精度与表面质量)的因素与改善措施以及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所必需的基本知识。最后讲授用已加工合格的工件(即零件)装配成部件,部件装配成机器所必需的装配工艺知识、装配工艺规程设计及保证装配精度的工艺方法。
2.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分析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的“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五版)一书,基本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内容体系比较明确,加上配套的习题册及教学碟片,可以满足要求。3.如何讲授1-3章(15学时)⑴ 弄清毛坯的制造工艺,掌握重点从原材料到毛坯,介绍了三种途径:铸造、锻压和焊接。
砂型铸造的优点突出在可以铸造各种形状(外形、内腔)复杂的铸件,如箱体、机架、床身、气缸体,但缺点也比较明显,它的内在质量差,承载能力不及锻件。锻造(俗称打铁)的突出特点是改善金属的内部组织,提高金属的力学性能,但它不能锻造形状复杂的锻件。
(2)明白难点,只要求了解特种铸造内容只在书上作了简介,不能对其更深入的理解。4-10章(40学时)(1)弄清“知识点”,掌握重点从毛坯到零件的整个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加工工艺系统中的机床、刀具、夹具及工件的基本定义、术语及相关知识是其基本内容,具体包括回转运动和直线运动的车、钻、镗、磨和铣,及刨、插、拉等切削加工方法和成形运动、切削用量,所用机床的基本概念,刀具及其几何角度、切削层参数及切削方式等,刀具材料,机床夹具。
具体可从这几个方面分别去了解各种加工方法:(1)切削运动,(2)所用机床,(3)切削方法,(4)切削特点,(5)适用场合。切削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现象及其规律是提高生产效率和表面质量的依据,也是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依据。
⑵ 找出内在联系,“消化”难点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力、切削热与切削温度、刀具磨损等的影响因素及规律是学生较难掌握的内容,教师应该用“串线”的方法加以归纳讲授。如:这么多物理现象的影响因素均可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即工件材料、刀具几何角度(参数)与切削用量三个方面,这样一串就变得有规律易于掌握了;还要用现实中的实例或实践经验来分析讲解,以帮助学生理解,避免死记硬背。
改善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合理选用切削液、选择刀具合理几何参数、选择合理切削用量等都是提高生产效率和表面质量的具体措施。⑶ 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任何课程都有重点内容和一般内容。
讲授时教师必须首先分清重点与一般,重点内容要重点讲授,一般内容可让学生自学,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满堂灌”。⑷ 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结合学生的实践操作课,使学生加深理解。
如:硬质合金的概念及对性能的影响因素,可用钢筋混凝土中的卵石、水泥作比喻来理解,陶瓷刀具材料的增韧可用“和泥”时掺草来比喻……因为该部分是研究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现象及规律的科学,因此必须紧密联系生产实际。以第四章为例讲述各章节的教学设计:第4章 切削加工基础知识(4学时)讲授机械运动、切削用量、切削力、切削温度、切削液及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机械加工质量的发展状况、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对机器使用性能和寿命的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获得方法、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加工误差和原始误差、误差敏感方向;尺寸精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形状精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位置精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重点使学生建立起加工精度的概念,不仅仅指尺寸精度,还要考虑形状和位置精度。掌握误差类型,注意它们在加工精度分析中的应用,寻求有效提高加工精度的工艺途径。
机床几何误差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及其控制要讲授:回转运动精度的影响及其控制、直线运动精度的影响及其控制、成形运动间位置关系精度的影响及其控制、成形运动间速度关系的精度影响及其控制。加工过程中其它因素对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及其控制要讲授: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影响及其控制、工艺系统热变形的影响及其控制、工艺系统磨损的影响及其控制、工艺系统残余应力的影响及其控。
2.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什么是机械》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分析.判断那些物品属于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知道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2.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科学在不断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机械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2.愿意合作与交流。 二.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各种简单的工具。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如果院子里有一块几个人都搬不动.很大.很重的石头,想把它移动一下,怎么办?通过学生说出的方法引出本课课题:什么是机械。(二)学习新课 1.认识机械 (1)当你第一次看到“机械”这个词时,你首先想到了什么? (2)请同学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说一说,你认为的机械有那些? (3)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可以给予补充。
(4)教师出示简单工具的实物图片,请学生判断这些工具是否属于机械。 2.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含义 (1)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
明确以上出示简单的工具都是机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简单工作讨论:这些工具主要是用那些部分在工作,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方便,并记录汇报。
(3)揭示机械的概念,说明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与联系。 机械名称 工作部分 带来的方便 3.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作用。
(1)用手搬不动的大石头,用木辊能撬动,这说明机械的什么作用?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师提供的工具,做使用与不使用机械能对比实验,集合机械给人类带来的益处。(教师要提醒学生操作时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 讨论:要是没有下面这些机械帮助人们工作,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4.介绍古代机械 (1)们看书中几组古代简单机械图片,讲解人类制造.使用机械的悠久历史。
(2)生分析古代工具如何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感受先人的智慧。四、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或者调查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也属于简单机械,它们怎样方便了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