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补叙

2022-03-25 综合 86阅读 投稿:月倾影

1.语文知识:插叙和补叙的 区别是什么

(1)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这种写法通常叫做顺序。顺序的段落层次跟事情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顺叙的使用最为广泛。例如《散步》、《金黄的大斗笠》、《我儿子一家》。

(2)倒叙。倒叙就是将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或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叙述,然后依“自然时序”进行叙述。倒叙并不是由“尾”至“头”的整个的逆叙,而是局部的“倒插”。一般说来,情节曲折、复杂的事情才须倒叙,如果中心明确,材料简单,事情发生的时间较短,就不必用倒叙。例如《背影》、《父子情》就运用了倒叙。

(3)插叙。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过程中,插入一些与主要情节有关的内容,然后再接叙原来的事情。插入的内容为了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中心思想更加鲜明,如《羚羊木雕》。

(4)补叙。文章有时根据内容的需要,要对前面所写的人或事作一些简短的补充交待,这种写法通常叫补叙。补叙和插叙虽然都是对主要情节的补充和交待,但它们也有不同。补叙大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不是死板的方法,可以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灵活运用。

2.一些简单的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

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 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

.. 17. 史学双璧:史记 资治通鉴

18.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

19.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 杜牧

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 郭沫若

21.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 三代:夏 商 周

23. 《春秋》三传: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24. 三王:夏禹 商汤 周公

25. 三山:蓬莱 方丈 瀛洲

26. 三教:儒 释 道

27. 三公:周时,司马 司徒 司空

西汉,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 太傅 太保

28. 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

31. 岁寒三友:松 竹 梅

32. 三辅:左冯翊 右扶风 京兆尹

33.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 殿试三鼎甲:状元 榜眼 探花

35.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 中医 中国画

36. 三言: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冯梦龙)

3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 仪礼 礼记

38.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39. 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40.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41.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 动摇 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 秋收 残冬

42. 巴金“爱情”三部曲:雾 雨 电

“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43.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 战国策

45.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6.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7.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9.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50.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3.文学常识跋的分类

跋就是写在书后、文后的序. 序这种体裁,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后代有的还很像是抒情散文.有的序是在议论中夹着感慨,借以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政治见解和对所记叙的人与事的态度;有的序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有的序抒情成分较多,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 《史记》中的书、表、传的序,都是在议论中夹着感慨,借以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政治见解和对所记叙的人与事的态度.《〈战国策〉序》则历述从春秋至战国的转变,通过叙事表现作者的道德礼仪观以及对纵横游说之士作品的评价.后来的“史序”便都是继承了汉代这类序文的传统,例如欧阳修编写《新五代史》中的《一行传序》、《伶官传序》等即是.至于读古代书籍文章而写的序,例如曾巩的《〈战国策〉目录序》、《〈新序〉目录序》等,更是以议论为主. 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序不多见,典型的是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序》.它是作者读了李翰所作的张巡传后写在该传后面的,大半篇幅记载张巡的事迹,以补李翰传文的不足.而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却用了两大段发表议论,以批评“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的时弊.因此这篇文章虽然以叙事为主,但这篇并不是传记,还是序. 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等.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和欧阳修的《释秘演诗集序》,虽然一个是为自己的《八愚诗》作序,一个是为某一人的诗作序,但也属此类.这种序的抒情,也都离不开议论和叙事,如《春夜宴桃李园序》. 从唐代起,序又称为“引”,刘禹锡所作的序,都写作“引”,如《彭阳唱和集引》、《吴蜀集引》等.苏洵也以引为序,如《族谱引》之类.这是作家的习惯问题.刘禹锡的父亲叫刘绪,绪、序同音,苏洵的父亲叫苏序,因为要避父名,所以二人改序为引.这本来是特殊情况造成的作家个人的规矩,但由于刘、苏的影响,后来也有人作起“引”来,那就与避讳无关了. 最初书、文只有序.自从序固定在书、文的前边以后,作者如果还有要说的话,或者别人要把心得、意见、考证等内容写上去,就写在书、文之后,称为后序(如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题某某后(如柳宗元的《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等等,到了宋代,就把这种文章称为跋.例如,欧阳修的文集中就有几十篇跋. 跋与序虽然是一回事,但在语言上却略有不同.因为跋或后序、题后之类实际是对序的补充,所以一般都更为简劲峭拔,不像序那样详细丰富.。

4.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学常识的目录

《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学常识》中国文学文体、术语、理论文学国学体裁诗歌诗、词、曲的区别诗歌的分类古诗古体诗绝句近体诗新诗抒情诗叙事诗说理诗自由诗格律诗散文诗乐府诗文人诗民歌信天游词词的分类词牌竹枝词敦煌曲子词诗词术语:韵、平仄、对偶、用典散曲散曲的分类元杂剧南戏宋元话本宋金诸宫调古文古文辩类的论、说、原、辩古文记叙类的传、行状、碑记、记古文告语类的策、表、疏、书、奏议古文的序、跋古文的铭文古文的祭文古文的铭楚辞骚体汉赋骈文变文唐传奇文赋诗话拟话本八股文弹词和鼓词史书的体例小说小说的分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历史小说谴责小说神话小说武侠小说轶事小说志怪小说言情小说章回小说科幻小说侦破小说讽刺小说戏剧戏剧的分类悲剧喜剧正剧话剧歌剧舞剧诗剧街头剧活报剧广播剧历史剧儿童剧多幕剧独幕剧散文杂文随笔游记小品文传记文学报告文学民间文学神话寓言童话新闻通讯政治评论思想评论文艺评论读后感解说词笔记文文学评论文学传统四分法郑卫之音四声八病讽喻思无邪三表法缘情说为情造文,为文造情不平则鸣文从字顺文以明道文以载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穷而后工移情劝百讽一以文为诗别是一家场面意象象征议论白描叙述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反讽文学并称一祖三宗乐府双璧史学双璧两司马二陆二安清代两大传奇三冯三李三苏三袁三曹三谢三崔三易乐府三绝三言二拍三公奇案三吏三别三教九流骈文三才宁都三魏岭南三家春秋三传柳氏三绝元嘉三大家北地三才桐城三祖江左三大家清初三大儒清初三遗老清初散文三大家三红一创四史四家诗明初四杰汉赋四杰姚门四杰临川四梦中兴四大诗人苏门四学士元曲四大家元诗四大家南戏四大传奇四大古典小说四大民间故事四大谴责小说元杂剧四大悲剧晚清四大小说家元杂剧四大爱情剧晚清四大小说杂志四书五经五大奇书史书五类宋代五子“左联”五烈士六艺竹溪六逸浙西六家苏门六君子郭沬若的六大历史剧前七子后七子建安七子竹林七贤永州八记竟陵八友唐宋八大家九僧九章易堂九子闽中十子西泠十子十家十通十才子书中国十大古典喜剧中国十大古典悲剧儒家十二哲人十三经二十二子书儒家七十二贤人百家争鸣屈宋扬马段王潘陆陶谢颜谢班马班张张蔡元白王孟皮陆风骚苏辛苏梅苏黄枚马沈宋高岑韩孟温李姜张韩柳周柳周姜大小阮大小李杜苏黄米蔡南施北宋南洪北孔流派、运动、风格、社团古代文学部分诸子百家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农家纵横家汉初政论散文汉初历史散文柏梁体东汉五言诗魏晋玄学玄言体建安风骨左思风力竹林七贤正始体太康体元嘉体游仙诗玄言诗山水田园诗永明体齐梁体宫体诗徐庚体玉台体南唐词派初唐四杰韩孟诗派大历十才子田园诗派边塞诗派新乐府运动古文运动韩愈诗派花间词派南唐词人西昆体上官体应制体元和体长庆体香奁体婉约派豪放派诗文革新运动试贴体江西诗派大晟词人辛派词人永嘉四灵江湖诗人台阁体茶陵诗派元祐体吴江派临川派前后七子复古派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几社苏州派复社阳羡词派神韵说格调说性灵说肌理说桐城派阳湖派常州词派红学现当代文学部分诗界革命同光体春柳社南社鸳鸯蝴蝶派甲寅派白话文运动乡土文学新感觉派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南国戏剧运动湖畔诗社浅草社学衡派语丝社现代评论派沉钟社未名社狂飙社太阳社新月派朝花社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海派京派第三种人东北作家群延安民歌运动新秧歌运动泥土社山药蛋派荷花淀派盐分地带文学反思文学样板戏伤痕文学改革文学朦胧诗典故一字千金七步之才人面桃花八十二岁的状元三寸不烂之舌子虚乌有为人作嫁孔融让梨斗米折腰车胤囊萤乐羊子妻司空见惯曲高和寡江郎才尽苏秦之叹咏絮才高孟母三迁郊寒岛瘦春风得意洛阳纸贵蚍蜉撼树梅妻鹤子嵇康弹琴窦燕山教子作家先秦两汉作家墨子老子左丘明孔子孙子孟子庄子屈原荀况宋玉韩非吕不韦列子贾谊枚乘刘安司马相如东方朔司马迁刘向扬雄王充班固张衡蔡琰魏晋南北朝作家孔融曹操王粲诸葛亮曹丕曹植陈琳阮籍傅玄嵇康陈寿潘岳左思张协陆机刘琨干宝王羲之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范晔江淹刘义庆沈约谢跳萧沂钟嵘郦道元刘勰萧统庾信隋唐五代十国作家杨素骆宾王卢照邻杜审言苏味道王勃杨炯宋之间刘希夷上官仪沈佺期贺知章张若虚陈子昂李峤张九龄王之涣孟浩然李颀王昌龄王维李白高适崔颢储光羲常建刘长卿杜甫岑参元结钱起张继韦应物李益孟郊王建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贾岛元稹李贺杜牧温庭筠李商隐陆龟蒙皮曰休韦庄聂夷中韩雇杜苟鹤冯延巳李煜宋代作家柳开王禹偶林逋柳永范仲淹张先晏殊尹洙梅尧臣欧阳修苏舜钦苏洵周敦颐司马光王安石晏几道沈括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陈师道周邦彦叶梦得李清照陈与义张元干岳飞洪迈陆游范成大尤袤杨万里朱熹辛弃疾姜夔戴复古刘克庄文天祥严羽金代作家王若虚元好问元明作家萨都剌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张养浩张可久王实甫郑光祖纪君祥高明睢景臣宋濂刘基罗贯中高启于谦李东阳王九思唐寅李梦阳施耐庵归有光吴承恩梁辰鱼徐渭王世贞李贽汤显祖袁宏道冯梦龙凌蒙初钱谦益徐霞客张岱张溥清代近代作家金圣叹黄宗羲李渔顾炎武尤侗朱彝尊蒲松龄。

5.文学常识大全

1.<<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提倡仁者爱人.克已复礼.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2.<<赵威后问齐使>>选自<<战国策/齐策>>.是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分国记事的史料汇编.属国别体杂史,是散文集.是汉代刘向整理编订.<<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难的言论和行动.用寓言故事和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3.<<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论说文.孟子:名轲,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孟子散文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善用比喻,富有感情色彩与充沛的气势.4.<<秋水>>选自<<庄子/秋水>>.这是一篇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的论说文.庄子:名周,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激烈批判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的黑暗现实.庄子的文章想象丰富,汪洋恣肆,辞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5.<<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代表作,载于<<史记/李斯列传>>中,是一篇议论文.李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又是秦代散文的代表作家,其文章长于说理,散见于<<史记>>及<<古文苑>>中,其它文.<<泰山刻石文>><<琅玡台刻石文>>.书指上书,奏章,是古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6.<<张中丞传后叙>>是一篇后叙,即写在文章后面的跋文,议论与叙事并重.<<答李翊书>>是一篇书信体的议论文.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张辞必己出,强调惟陈言之务去.文章特点: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炼.成就斐然,著有<<昌黎先生集>>.7.<<五代史伶官传序>>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是一篇史论.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称六一居士,北宋庐陵人.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散文有说理畅达,抒情委婉的风格,作品有<<欧阳文忠公集>> <<新五代史>>和<<新唐书>>(与宋祁合撰)8.<<答司马谏议书>>选自<<王临川集>>.本文属于书信体驳论文.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独特地成就,他的散文以见识高超,议论犀利,逻辑严谨,笔力雄健著称,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作品有<<临川先生文集>>9.<<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寓言性传记文.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作品<<柳河东集>><<始得西山宴游记>>,属山水游记.10.<<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一篇题画记,也可看做文艺随笔,兼具悼念性记人散文.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被列为唐宋八大家,都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江城子>>属小令,是悼忘之作.苏轼是唐宋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诗歌清新豪健,自成一家,词开豪放一派,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前赤壁赋>>是一篇文赋,即散文化的赋,文赋的主要形式特征:主客对答,抑客伸主,散句与骈句交错使用,押韵.11.<<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左传/隐公元年>>.是一篇记叙文,属历史散文.<<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左丘明所著. <<左传>>着重记叙春秋时期列国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善于叙事.描写战争尤为精彩.12.<<李将军列传>>选自<<史记>>.是一篇人物传记.司马迁:字子长,<<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其中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伟大的传记文学作品.13.<<报刘一书>>是一篇书信体记叙文.宗臣:字子相,著有<<宗子相先生集>>,其创作较少摹拟堆砌习气,散文成就在后七子中较为突出.后七子: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14.<<马伶传>>是人物传记,属记叙文.侯方域:字朝宗,号雪苑,明末清初著名诗文作家,其部分作品反映了明末清初的现实生活,明末参加复社,对魏忠贤及阮大铖进行过斗争.作品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15.<<氓>>选自<<诗经/卫风>>.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诗歌305篇.<<诗经>>分为风(十五国风,共160篇),雅(有<<大雅>><<小雅>>,产生于王都附近).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用于宗庙祭祀用的诗)<<氓>>是一首四言古诗中的叙事诗,<<诗经>>以四言为主,讲求节奏和用韵,民歌则常有重章叠句,多用比兴手法.16.<<国殇>>选自<<楚辞/九歌>>,原为战国时楚地的民间祭歌.本诗用于祭奠为国捐躯的战士.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诗人.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招魂>>等.屈原的诗采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构思奇特,想。

6.文学常识 跋的分类

跋就是写在书后、文后的序。

序这种体裁,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后代有的还很像是抒情散文。有的序是在议论中夹着感慨,借以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政治见解和对所记叙的人与事的态度;有的序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有的序抒情成分较多,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

《史记》中的书、表、传的序,都是在议论中夹着感慨,借以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政治见解和对所记叙的人与事的态度。《〈战国策〉序》则历述从春秋至战国的转变,通过叙事表现作者的道德礼仪观以及对纵横游说之士作品的评价。

后来的“史序”便都是继承了汉代这类序文的传统,例如欧阳修编写《新五代史》中的《一行传序》、《伶官传序》等即是。至于读古代书籍文章而写的序,例如曾巩的《〈战国策〉目录序》、《〈新序〉目录序》等,更是以议论为主。

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序不多见,典型的是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序》。它是作者读了李翰所作的张巡传后写在该传后面的,大半篇幅记载张巡的事迹,以补李翰传文的不足。

而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却用了两大段发表议论,以批评“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的时弊。因此这篇文章虽然以叙事为主,但这篇并不是传记,还是序。

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等。

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和欧阳修的《释秘演诗集序》,虽然一个是为自己的《八愚诗》作序,一个是为某一人的诗作序,但也属此类。这种序的抒情,也都离不开议论和叙事,如《春夜宴桃李园序》。

从唐代起,序又称为“引”,刘禹锡所作的序,都写作“引”,如《彭阳唱和集引》、《吴蜀集引》等。苏洵也以引为序,如《族谱引》之类。

这是作家的习惯问题。刘禹锡的父亲叫刘绪,绪、序同音,苏洵的父亲叫苏序,因为要避父名,所以二人改序为引。

这本来是特殊情况造成的作家个人的规矩,但由于刘、苏的影响,后来也有人作起“引”来,那就与避讳无关了。 最初书、文只有序。

自从序固定在书、文的前边以后,作者如果还有要说的话,或者别人要把心得、意见、考证等内容写上去,就写在书、文之后,称为后序(如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题某某后(如柳宗元的《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等等,到了宋代,就把这种文章称为跋。例如,欧阳修的文集中就有几十篇跋。

跋与序虽然是一回事,但在语言上却略有不同。因为跋或后序、题后之类实际是对序的补充,所以一般都更为简劲峭拔,不像序那样详细丰富。

7.序和跋的文学常识

“序”和“跋”是一种用来说明著述经过或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主要内容、创作意图和作者情况的文体。有的“序”和“跋”还直接对作品发表议论、研究阐发有关问题。

序:一般指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叫“序”或“自序”),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叫“代序”),多介绍或评论书的内容。有的如“引言”“前言”“写在前面”也是“序”

跋:一般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大多属于评介、鉴定、考释之类。有的“后记”“编后”也是“跋”。

8.世说新语两则的文学常识

不好意思啊 我才看到。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 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咏雪》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注释:(1)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2)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因:凭借 )(“因”在这里有特殊含义) (3)讲论文义(讲解诗文)(讲:讲解 )(论:讨论 ) (4)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 不久,一会儿 )(骤;迅速 )(欣然:高兴的样子) (5)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这里当“子侄辈”讲,即年轻一辈) (6)内集:家庭聚会。

(7)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8)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9)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10)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2.古今异义: 1:儿女 古义:子侄辈,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 今义:指子女 2:因 古义:趁,乘,凭借 今义:因为 3:文义 古义:诗文 今义:文章的意思 3.文言文特殊句式: 1.省略句: (1)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 2.倒装句: (1)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白雪纷纷似所何) 3.判断句: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译文: 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年轻一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一会儿,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说:“差不多可以比作把盐撒在空中。”

太傅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谢道韫是大哥谢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诗词鉴赏: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它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

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文章第一句交代咏雪的背景。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相当多。

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

召集人兼主讲人自然是谢安,听众是“儿女”们。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

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其实是主讲人出题考听众。

主讲人何以有此雅兴?原来是天气发生了变化:“俄而雪骤”,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于是“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了两个:一个是谢朗说的“撒盐空中”;另一个是谢道韫说的“柳絮因风起”。

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欣赏及赞扬谢道韫的才气。并写出了谢道韫是“咏絮才”。

中心思想: 《咏雪》:本文通过寒日“咏雪”的故事,写出了少年的聪慧、机智,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陈太丘与友期简介: 选自出自 《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题目是编者(刘义庆和一批文人)加的。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刘义庆(403~444)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世说新语》原为八卷,今本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做人等三十六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鲁迅曾指出:“《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作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主要内容:这则短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陈太丘和一个朋友约定正午一起外出。

朋友过了正午还没到,陈太丘就一个人走了。他走了之后,朋友才到。

这时陈太丘七岁的儿子陈元方正在家门口玩耍。朋友从陈元方那里得知陈太丘走了,非常生气,骂陈太丘不是君子。

陈元方据理反驳了父亲的这个朋友,认为他不守信还骂人,是无信无礼之人。朋友听后觉得很惭愧。

文学常识: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继于叔父临川王刘道规,袭封临川王,征为侍中。

文帝时,转散骑常侍、秘书监,徙度支。

9.咏雪的文学常识词语解释及课文理解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译文

诗词鉴赏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它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第一句交代咏雪的背景。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相当多。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召集人兼主讲人自然是谢安,听众是“儿女”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 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其实是主讲人出题考听众。主讲人何以有此雅兴?原来是天气发生了变化:“俄而雪骤”,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于是“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了两个:一个是谢朗说的“撒盐空中”;另一个是谢道韫说的“柳絮因风起”。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欣赏及赞扬谢道韫的才气。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著名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武帝时袭封临川王。官至兖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撰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篇。记叙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人物的言谈轶事,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面貌。语言精炼、生动传神,对后世小说影响极大。其中“周处除三害”、“望梅止渴”、“击鼓骂曹”等故事,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新亭对泣”、“子猷献戴”等也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梁刘孝标作注,旁征博引,为后人所重。另有《幽明录》,今佚。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其佚文200余条,皆记神鬼怪异之事。

10.文学常识的记忆方法

一、穿针引线法

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等。例如记忆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以内容为线索,用这条线串起各个朝代文学现象这些针,请看下图。

韵文类: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

散文类:尚书——先秦散文——六朝陶渊明散文——唐宋八大家——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明中叶唐宋派(归有光)——明末公安派(三袁)——清代桐城派(姚鼐、方苞、刘大櫆)

什么时候想记忆文学常识了,就先拉一条长线,一根针-根针地穿过去,哪根针(朝代作家作品)穿不过去了,就停下来,细细地查究竟什么原因,该补的补上了,就可以继续穿,这样既快又能随时检查自己的记忆情况。

二、联想法

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比如记忆屈原时,由屈原想到他的作品《离骚》,又因《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想到西方浪漫主义三大家:雪莱、雨果、拜伦。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经常这样记忆,也有利于联想能力的提高。

三、积少成多法

文学常识内容多,涉及面广,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全部记下来的。心理学认为,记忆由四个环节组成: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到记忆的质量,我们记不住是因为保持不够,如何才能很好地保持呢?心理学上有一条著名的遗忘曲线,它告诉我们,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所以要保持识记的内容就应该在识记后及时复习。积少成多法实际上是一种小循环复习法。因为要不断地复习,所以记忆新的内容的量不会多,我们可以将所有的需要记忆的文学常识化整为零,分配在各个时间段里,比如用一两个月记忆中国文学史(可以按朝代顺序每天记一两个作家或几部作品),用一个月记忆外国文学史,再用一个月进行第二轮的复习,而在每一天的复习之中,先回忆前一天的内容,再记忆新的内容,这样大循环套小循环,一直到高考前,不怕记不住需要记忆的文学常识。

四、口诀法

我们平时背诵诗文时有这样的体会:文章背起来较慢,诗词因其节奏分明、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就容易背诵得多。我们可以把要识记的文学常识编成“口诀”,这些口诀要讲究押韵,也应该是浓缩的文学常识,记上两句,就应该记忆了许多知识。另外,在口诀中把容易弄混的作家作品编成“固定搭配”。看下面的例子:

文学常识,并不难记,中有妙诀,帮你记清。先说国内,作家作品。

先秦诸子,孔孟荀卿。《论语》《孟子》,四书列名。老庄无为,《道德》《逍遥》。屈子楚辞,《九》《九》《离》《天》。

汉代文赋,首推贾谊。刘向司马,《战》《楚》《史记》。班固《汉书》,断代开启。

魏晋建安,三曹领先。父有乐府,《神龟》《蒿》《观》。曹丕《燕歌》,《典论》批评;子建七步,五言奠基。

……

《鲁迅全集》,著作颇丰。小说有三,《彷徨》《呐喊》,旧事新说,《故事新编》。

中学课本,除了《祝福》,皆入《呐喊》。散文一部,《朝花夕拾》,另加《野草》,略带诗体。杂文十六,《热风》与《坟》,《华盖》二集,《而已》《三闲》,再多《二心》,《南腔北调》、《伪自由书》,《准风月谈》,三《且》二《集》,文学花边。

……

这些口诀读起来琅琅上口,记忆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文学常识补叙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