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五年级科学小知识
1.人类全身上下,最强韧有力的肌肉,是舌头。
2.张开眼睛打喷嚏是不可能的。
3.憋气自杀是不可能成功的。
4.每次你舔一张邮票的背胶,就等于吸收1/10卡路里。
5.右撇子平均比左撇子多活9年。
6.鳄鱼无法伸出它们的舌头。
7.北极熊是左撇子。
8.鸵鸟的眼睛比脑袋大;海星至今还没演化出脑袋。
9.跳蚤可以跳过比它们350倍身长的距离,相当于一个人跳过一个美式足球场。
10.一只被摘掉头的蟑螂可以存活9天,9天后死亡的原因则是过度饥饿。
11.长颈鹿没办法咳嗽。
12.猫头鹰是唯一能够分辨蓝色的鸟类。
13.鲸鱼一分钟心跳只有9下。
14.平均来说,一个成人在清晨比在傍晚时高上0.4吋。因为在白天脊椎的软骨组织
容易遭到压迫。
15.我们喝到肚子里头的水已经有3亿岁。
16.巧克力含有一种称为苯基的化学物质。(这是谈恋爱时,大脑里头可以制造出来的
一种东西) 。
17.只有30%的人可以放大缩小自己的鼻孔 。
18.英文是所有语言中所含单字最多的,有接近一百万个,德语的字汇少于18万字,
而法语更糟,只有不到万字。
19.一尾成年黄鳝的性别会由男变女,此后一生中还会变个几次。
20.艾菲尔铁塔的草稿蓝图摊开来有超过14000平方呎的面积 。
21.根据一项1845年由英国通过的法律,自杀是非常严重的罪行,最重可以处以吊
死的极刑 。
22.在太空中太空人是没办法哭的,因为没有地心引力眼泪流不出来 。
2 3.变色龙舌头的长度是它自己身体的两倍 。
24.最常用牙签的是美国人 。
25.瞎眼的变色龙,还是有能力变色来适应周遭环境的。
26.有27%的美国男性大学生认为人生是一个没啥意义的活地狱。
27.一个正常人的眼部肌肉,一天平均要动1万-1.5万次 。
28.大象死后还会保持站立姿势 。
29.有些昆虫没有头还可以再活上1年 。
30.达芬奇光是画蒙娜丽莎的嘴唇就花上12年 。
31.玻璃破掉时,玻璃碎片的时速最高可达每小时3千英哩 。
32.乳牛听音乐时可以供应更多牛奶 。
33.下午摘下的玫瑰比清晨摘下的玫瑰更能持久不枯萎 。
34.虎鲨的胚胎在母亲的子宫里需经过激烈的搏斗,胜利者就是可以活着出生的小虎鲨 。
35.一只70磅的章鱼可以穿过一个仅一枚银币大小的洞,因为他们没有脊椎 。
36.贝多芬坐着写歌时习惯用冰水冲脸,他相信这样可以刺激他的大脑做出更好的东西 。
37.印尼的竹节虫是全世界最大的昆虫,有些光是身长就有1呎 。
38.男人身体含有比女性身体更多的血液,通常一名男子身上的血液可多达1.5加
仑,但女子身上却只有0.875加仑 。
39.降落伞的发明人把第一次乘坐降落伞的机会让给了一只狗 。
40.一台波音747的机翼长度恰巧是莱特兄弟第一次飞行的距离。
41.一只日本大螃蟹可能长达12呎。
42.一只鲨鱼可以侦测到水中仅百万分之一含量的血液 。
43."森巴舞"的"森巴",原来的意思是"一起磨肚脐吧"。
44.小孩子在春天长的比较快 。
45.你知道亚马逊河流入大西洋的水有多少吗?在河流出海口100英里以内的大西洋,你所喝到的水都还淡水 。
46.刚出生的小火鸡要有爸妈教导如何吃东西,不然会饿死 。
47.月亮有810亿磅重 。
48.蝙蝠是唯一能飞的哺乳动物 。
49.一只毛虫身上有超过2千条肌肉 。
50.河马跑得比人快 。
2.科技手抄报素材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技”了,衣、食、住、行,稍微一挖,就是大把大把与科技有关的。
眼前随便走过一个人,身上总有手机、各类IC卡或者MP3随身听……哪怕是一颗最普通不过的纽扣,也会找出些最新科技的影子来。 西湖里的游船要装GPS定位系统了,这个高科技的东西在游船上一装,如果船遇上危险情况,一呼救,水上指挥中心将通过GPS系统立马就能找到你的准确位置,救援人员将在最快的时间赶到。
(见4月20日《城市新闻》)不过这话去年就说过了,算是“亡羊补牢”吧,也不算晚。 这两年个性化邮票搞得红红火火,但要比个性化邮票“科技”含量高出许多的个性化IC卡就没这么幸运了。
本应该让杭州人自豪的个性化公交IC卡,3年只发售了1000张(见4月17日《城市新闻》),3年共1095天,也就是平均1天售不出1张。而同样的普通公交IC卡发行了近80万张,800000:1000,有点尴尬吧。
市场是用脚投票的,如果你有足够的理由叫人喜欢,相信杭城的百姓也不会拒绝科技加入生活的。看来,这科技还需要再实用一点。
衣——把某种矿物质的纳米微粒混入纤维,制成T恤可持久释放负离子,穿上后仿佛让人置身野外,有一种清新之感。这就是纳米服装的神奇功能。
上海的东华大学将纳米技术应用在纤维上,研制出多种具有抗紫外线、抗菌、保暖、导湿等功能的“纳米衣”,并由多家企业开始生产销售。 食——用纳米技术做成的新型塑料,可以用它来制成“抗菌”餐具,不仅无毒无害,废弃后还能自动降解。
住——用纳米技术处理后的一种纤维,可做成“阻燃织物”,用它做窗帘、做墙纸,遇上着火,竟然不会燃烧,防火于未燃,让人住得安心安全。 行——纳米技术制成的一种汽车膜,将它贴在挡风玻璃上,可自动挡开飞溅而来的雨水。
答案补充 高科技是时代的必然。理想的境界必然是高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与舒适。
比如未来的厨房用具,都是整合的专用电器——有洗菜切菜的机器,还有自动烹饪的机器,自动化高到只需提供原料佐料,然后在相关菜谱按键上揿一下就等着开饭了。未来的洗衣机是衣服洗完甩干后收入专门的烘干箱里快速烘干。
这些新产品的产生, 将以爆发式的革命改变人类的生活。人们生活的舒适度优美度和欢乐度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让我们来看一下在将来会放在家中的家电是什么样的? 超小型浴室 小型浴室已经少见,但市面上的都是以淋浴。并没有浴缸式的小型浴室。
于是有人便异想天开设计这款集多种功能为一身的超小型浴室。首先在它不用的时候,只是一个水槽,但使用的时候旁边的箱子可以马上便成一个浴缸!同时还配有几个小型的蓬头,不得不佩服设计者的强悍,这么诡异的东西都被他想到了。
高科技防弹衣闪亮登场 军服展示的是军威,代表的是军人形象。士兵们不但希望自己的军服威武挺括,还希望它刀枪不入、风雨不侵…… 果然,在展览会上,记者就看到了这种集多种高科技于一身的神奇军服—— —大名远扬的中国新型防弹衣与头盔。
这种单兵防弹装备采用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这种纤维是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高科技产品,名列当今世界三大高科技纤维之一。
这种纤维的强度比同直径的优质钢丝高12倍,重量却只有其1/8;它的突出特点是:强、轻、软、韧,而且耐水、耐潮、耐腐,可以长期泡在海水里而不受腐蚀;它还能承受强烈的紫外线辐射。 用这种纤维制成的新型软质防弹衣纤薄如纸、坚韧如钢,放在水中还可以浮起来。
用它制成的轻质防弹头盔除具备原来防弹头盔的特点外,还具有耐太阳暴晒、防辐射、佩戴舒适凉快、受弹击不跳弹伤人等新的优点。中国新型单兵防弹装备已经突破传统防弹装备子弹不透、刺刀不入的一般层次,向着更人性化的高层次迈进。
答案补充 电脑为你量脚定鞋 把脚扫描进电脑,然后根据电脑显示的脚的相关数据,定做你的鞋,这还是第一次听说。加拿大沃姆(VORUM)鞋楦研究公司给你一个亲身体验的机会。
记者把右脚放到“三维激光扫描仪”上,只见指示灯亮过,一条红线慢慢地扫过记者的脚。很快,记者的“脚”已经进入了电脑。
鼠标轻轻点过,脚的大小、宽度、厚度、左右脚的大小差额等10多项数据就很快显示了出来。根据这些数据,展台工作人员马上从旁边各种尺码的样鞋中选出一款鞋。
记者穿上试试,不大不小,确实很合脚,感觉也很舒服。 用这种先进的测脚方法给部队做鞋,能够节省很多时间和资源,因为依据电脑测量的准确数据做出一个基本的模本,然后再按照这个模本做鞋,效率自然将大大提高。
答案补充 温暖的“野战之家” 生存能力就是战斗力,改善了官兵的战场生活环境,就相当于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个士兵的“野战之家”不但要能遮风挡雨,而且应该温暖舒适。
在野营装备展区,记者看到了一段介绍新型暖风机的宣传片:“在-20℃的环境中,一台轻型高原暖风机就能在20分钟内,让几十平方米网架帐篷内的温度升至20℃,将帐篷变成暖意融融的小家。” 在这个温暖的家里,士兵们不但能睡得安稳,还能过得舒服。
瞧,河南中光学集团的展位上搭起一个小巧的迷彩帐篷,上面还装着淋浴的莲蓬头。据。
3.小学科学的教案
推荐参加“2008年全国小学科学(粤教科技版)优秀教学论文、案例评比”材料之一唤醒种子里的生命 (广东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江门市江海区江南小学 徐爱娥一、概述《唤醒种子里的生命》是广东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七课的内容,需要一课时。
这节课主要是学习种子萌发过程所需要的一些外界条件,它是第七课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什么样的种子能发芽”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是后面学习种子的萌发过程、子叶的作用等内容的重要基础。二、教学目标分析1、科学知识目标:知道种子萌发过程需要的一些外界条件及成因。
2、能力培养目标:学生经历“实验—观察—分析”的科学探究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研究,培养细心观察、认真分析的好习惯,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种子萌发的有关知识,体会植物的奥秘。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组织学生经历科学的实验和探究,将实验的条件和实验的结果联系起来,进行前因后果的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难点:根据实验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总结种子萌发过程所需要的外界条件。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参与学习的是五年级学生, 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该年龄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种子的发芽过程有一定的感知。同时,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有较强的兴趣,动手实验能力不断在加强,对生活中隐含科学问题的事件兴趣浓厚,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活动的分析能力还不强。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我采用了实验法、分析法、猜想——探究法等方法组织教学。首先以问题情境引入新课,阐明本课的学习内容,接着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然后让学生分析实验中种子为什么发芽和不发芽的成因,让学生真正理解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并引深讨论种子发芽的其他外界条件,最后通过小结进行课后延伸学习。
六、教学准备 3个实验种子发芽的杯子、一个花盆、课件、投影仪。七、教学过程课前,在课室实验角摆放三个各装有 泥土和10粒菜豆种子的杯子(分男、女两组),安排学生轮流每天按课本实验要求去实验,全班同学每天用课间时间去观察,并做好记录。
(一) 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1、课件演示“种子的经历”片段。
许许多多的种子存放在仓库里(寂寞的表述),经过农民伯伯的播种,种子种到了地里生根、发芽(快乐的表述)。 师:同样的种子,为什么在仓库里不发芽,种到地里种子就会发芽?你们想知道是怎样唤醒种子里的生命吗? 生:想! 2、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唤醒种子里的生命”的奥秘,了解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样的环境。(二) 收集实验情况,探究成因。
1、由实验情况,引出问题。师:课前,我们在实验角做了种子发芽实验,同学们也进行了观察和记录, 请同学们说说实验过程是怎样进行的?你观察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课件出示:2号3号1号 不浇水,保持 浇适量的水, 浇较多的水,土壤干燥 保持土壤湿润 使土壤浸在水中 (没有发芽) (发了许多芽) (没有发芽) 2、引导猜想,确定条件。
师:一样的种子,在土壤里为什么有的会发芽,有的却不发芽? (1) 猜想一下: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样的环境?(2) 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想。板书: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有:水、空气、阳光、土壤、、、、、、(3) 利用实验和生活经验,验证猜想。
(小组活动后,汇报验证)验证一:1号杯不浇水,杯子里的种子没有发芽,2号杯浇了适量的水,杯子里的种子发芽了。说明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有水。
验证二:3号杯浇较多的水,土壤坚硬,没有空气,杯子里的种子没有发芽。说明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有空气。
验证三:课室实验角没有阳光,但2号杯子里的种子发芽了。说明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可以没有阳光。
验证四:课件出示植物生长在水中、无土壤种植的图片。说明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可以没有土壤。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有:水、空气(擦去阳光、土壤) 3、引导探究,分析成因。 (1)出示3个实验种子发芽的杯子,让学生分析实验中种子不发芽和发芽的情况。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杯 号123条 件空气充足,无水水和空气均适量水太多,缺乏空气发芽情况没有多没有 (2)小组讨论:实验控制的条件与实验现象之间的关系。 得出:实验控制的条件直接影响实验现象。
(4) 想一想:为什么花盆底下要有一个小孔?(出示一个花盆)(三)进一步感知其他外界条件,加深理解。1、课件出示课本主题人物的问话图:温度对种子萌发有没有影响呢?怎样研究昵?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3、课件播放种子的告白:我的发芽除了需要水和空气,还需要一定的温度。可是太高的温度或太低的温度都会使我失去萌发,只有最适温度才是我萌发的最理想的温度条件。
得出: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它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板书:温度)。4、小组讨论:你会怎样进行“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研究?请把你的想。
4.科学课究竟是什么(PPT
科学课堂的性质
(一)课堂好像学习的“实验室”
科学课堂就是通过带领学生经历典型的学习活动,开展大量的科学探究活动。“科学课程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时候,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这些活动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获得大量的直接认识经验,也将通过阅读、收集资料获得丰富的间接认识经验,还将通过分析综合整理信息、假设、寻找解释和推理获得由直接认识转化为间接认识的经验,通过合作、发表、讨论、辩论获得的与他人交往的经验。学生真实在经历这种认识与实践相互交错的过程中,从自己的经验走向科学。学习科学,就是去参加、去经历一个个的观察、研究、认识等科学探究活动。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描述世界和解释世界,科学课的核心内容在于这个已知规律的发现过程。让孩子们重新走一遍科学家的发现过程。掌握了发现过程,就是掌握了科学。“过程”应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基本框架。科学课堂应是引领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而不是指挥学生去简单经历探究程序。教师要不断地通过提问题创造机会去激发学生思考,推动科学探究活动。
(二)科学课堂要让学生体验、亲历
科学不是通过简单记忆、而是通过学生的参与、感悟、交往、实践、猜想、探索、归纳等活动,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学生体验、亲历对于建构知识、技能和态度都至关重要。例如科学概念的理解、科学技能的获得、科学态度的形成等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的动手操作过程大大促进了动脑理解,而动脑理解的过程又会反过来加强了动手操作的效率与乐趣。在科学课堂的设计中,教师要精心准备结构化的材料,精心设计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难度适当,充满儿童情趣的活动。要做到每一节科学课都让学生留下美好的回忆。
(三)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探究性学习方式,那种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而且学生既没有足够的时间、充分的条件和能力对所有这些知识都经历探究的过程,也没有这个必要。无需探究、考究的偏要去探究、考究,只能是对探究价值的贬损和摧毁,从而导致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
5.健康小知识(ppt)
原发布者:鑫淼图文
儿童健康卫生小常识主讲人:冉龙艳贵州省人民医院目录contents1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内容2正确洗手的时机3正确洗手的步骤及方法4如何正确刷牙小朋友应该养成哪些个人卫生习惯呢?1、早晚洗脸2、早晚刷牙3、饭前便后要洗手4、睡前洗脚5、勤洗头6、勤洗澡7、勤剪指甲手是人体接触细菌最多的部位,因此不洗手细菌会很容易传播,有很多疾病都是通过脏手传播的,因此洗手去除细菌是有必要的。你知道为什么要洗手吗?什么情况下应该洗手呢?(1)、饭前便后要洗手(2)、吃东西前应洗手什么情况下应该洗手呢?(3)、劳动后要洗手(4)、玩游戏后要洗手THANKYOUSUCCESS2019/6/5什么情况下应该洗手呢?(5)、触摸脏东西后要洗手(6)、到公共场所回来后应洗手(7)、拿碗筷前应洗手如何进行正确洗手呢(小谜语):兄弟生来白又白,整整齐齐排两排,切菜舂米快又快,人人吃饭离不开?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2岁半左右全部长齐,共20颗为什么要刷牙呢?如何正确刷牙?为什么要刷牙呢?1、去除口腔污物和按摩牙龈2、减少嘴里的细菌3、提高牙龈组织的抗病能力4、其他:如正常发育、强壮骨骼等如何正确刷牙?选择小头、每次软毛牙刷,儿童专用不含氟牙膏,每次牙膏用量为豌豆粒大小正确刷牙的步骤12345谢谢观看THANKYOUSUCCESS2019/6/5
6.三年级科学知识有哪些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大全(上册、教科版)第一单元植物复习提纲1、(看)、(听)、(摸)、(问)、(测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寿命长短不同。
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6、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8、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9、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0、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的过程。
7.收集适合幼儿学前儿童学习的自然科学知识ppt
安全小知识 用火安全小知识一、是液化石油气灶具不能放在卧室、办公室、阳台或仓库、礼堂等公共场所内,以防漏气失火。
二、是正确掌握开关的使用方法,要火等气,不要气等火,用毕切记关阀门、开关,阀门坏了要及时更换。不要让儿童使用灶具或随意玩弄开关。
三、是使用液化气时,要有人看管,不可远离,随时注意调节火头的大小,防止汤水外溢浇灭焰或被风吹灭火焰,引起跑气。 四、是液化气罐应直立,不能倒放,更不能用开水泡或火烤。
五.是如发现有气漏出,应立即采取措施:打开门窗,用扇子煽,以便通风换气(但不能用电扇吹),然后查找漏气部位。 灭火基本知识 (1)隔离法:这是一种消除可燃物的方法。
(2)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减少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使火源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3)冷却法:用水或其他灭火剂喷射到燃烧物上,将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迫使物质燃烧停止;或将水和灭火剂喷洒到火源附近的可燃物上,降低可燃物温度,避免火情扩大。
(4)抑制法。希望能帮到你。
8.收集适合幼儿学前儿童学习的自然科学知识ppt
安全小知识 用火安全小知识一、是液化石油气灶具不能放在卧室、办公室、阳台或仓库、礼堂等公共场所内,以防漏气失火。
二、是正确掌握开关的使用方法,要火等气,不要气等火,用毕切记关阀门、开关,阀门坏了要及时更换。不要让儿童使用灶具或随意玩弄开关。
三、是使用液化气时,要有人看管,不可远离,随时注意调节火头的大小,防止汤水外溢浇灭焰或被风吹灭火焰,引起跑气。 四、是液化气罐应直立,不能倒放,更不能用开水泡或火烤。
五.是如发现有气漏出,应立即采取措施:打开门窗,用扇子煽,以便通风换气(但不能用电扇吹),然后查找漏气部位。 灭火基本知识 (1)隔离法:这是一种消除可燃物的方法。
(2)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减少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使火源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3)冷却法:用水或其他灭火剂喷射到燃烧物上,将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迫使物质燃烧停止;或将水和灭火剂喷洒到火源附近的可燃物上,降低可燃物温度,避免火情扩大。
(4)抑制法。希望能帮到你。
9.科学课究竟是什么(PPT
科学课堂的性质
(一)课堂好像学习的“实验室”
科学课堂就是通过带领学生经历典型的学习活动,开展大量的科学探究活动。“科学课程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时候,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这些活动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获得大量的直接认识经验,也将通过阅读、收集资料获得丰富的间接认识经验,还将通过分析综合整理信息、假设、寻找解释和推理获得由直接认识转化为间接认识的经验,通过合作、发表、讨论、辩论获得的与他人交往的经验。学生真实在经历这种认识与实践相互交错的过程中,从自己的经验走向科学。学习科学,就是去参加、去经历一个个的观察、研究、认识等科学探究活动。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描述世界和解释世界,科学课的核心内容在于这个已知规律的发现过程。让孩子们重新走一遍科学家的发现过程。掌握了发现过程,就是掌握了科学。“过程”应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基本框架。科学课堂应是引领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而不是指挥学生去简单经历探究程序。教师要不断地通过提问题创造机会去激发学生思考,推动科学探究活动。
(二)科学课堂要让学生体验、亲历
科学不是通过简单记忆、而是通过学生的参与、感悟、交往、实践、猜想、探索、归纳等活动,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学生体验、亲历对于建构知识、技能和态度都至关重要。例如科学概念的理解、科学技能的获得、科学态度的形成等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的动手操作过程大大促进了动脑理解,而动脑理解的过程又会反过来加强了动手操作的效率与乐趣。在科学课堂的设计中,教师要精心准备结构化的材料,精心设计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难度适当,充满儿童情趣的活动。要做到每一节科学课都让学生留下美好的回忆。
(三)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探究性学习方式,那种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而且学生既没有足够的时间、充分的条件和能力对所有这些知识都经历探究的过程,也没有这个必要。无需探究、考究的偏要去探究、考究,只能是对探究价值的贬损和摧毁,从而导致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