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识大汇集初学者必看

2022-10-14 综合 86阅读 投稿:城太深

1.佛教初学者必读的书

个人倒是觉得,初学佛法者,最需要了解的,还是那些佛法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常用名词等。

比如:六道轮回、因缘果报、五蕴、十八界、三法印、四圣谛、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十二因缘、禅定、般若、涅槃、真如、佛性、八识、见惑、思惑、解脱、五上分结、五下分结、四向五果。。 等等,还有比如“什么是佛?”、“什么是菩萨?”、“什么是三乘菩提?”、“什么是五乘佛法?”、“什么样的佛法才是正法?”、“菩萨五十二个阶位是什么意思?”。。等等

2.初学者必看,学佛的几种常见的误区

1、【关于对“宗”的理解】我们经常被问及:你是修什么宗的?此问题不甚严谨,让人无法准确回答。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关于对佛教对“宗”这一概念的界定。佛教中的教学、修行体系有三方面:教、道、果(也称“因道果”、“基道果”或“境行果”)。

教(境)即教理、基础、理论、见地、世界观;道(行)为实践道路、修行方法,果为修行的结果。通俗的说,形成一个宗需有一套完整独立的世界观、方法论(教),依此理论形成一套修行体系(道),并按此体系统摄出结果(果)。

如医生看病,首先依照自己的医学理论知识对病人进行病因判断,然后根据病因的不同开出不同的药方,结果则有可能治好病也有可能治不好病。佛教体系诞生至今,符合上述理论形成的只有四个宗,即:大乘的中观、唯识,小乘的一切有部、经量部。

四个宗形成于大乘佛教的发展晚期。小乘所有部派的思想都可归纳为一切有部或经量部的思想,换而言之小乘佛教体系中只有这两个部派建立了完整的境行果;而大乘佛教发展出两个宗派(唯识、中宗),亦形成了两套世界观、两套方法论,从而获得结果。

这才为佛教真正对宗的理解及严格界定。另外,佛教还从理论上安立八个宗派(即慈恩八宗):我法俱有宗、有法无我宗、法无去来宗、现通假实宗、俗妄真实宗、诸法但名宗、胜义皆空宗、应理圆实宗八种。

这八宗也可以统摄在上述“四宗”之中。而我们常说的“汉地八宗”或“十宗”(禅、净、律、密、性、相、台、贤等)不是一个概念。

这种说法,是对宗这个法相的泛化,属于泛指俗称。那汉传佛教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我们来了解下其发展历史。

a 佛教传入中国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9年),汉明帝夜梦一金人,身上有日光环绕,飘飘荡荡从远方飞来降落在大殿前。帝于次日上朝将此梦诉于众大臣,太史傅毅博学多才,回禀说:西方天竺(印度)有一位得道的神号称佛,能够飞身于虚空中,全身环绕着日光,您梦见的大概是佛。

汉明帝对傅毅的话很感兴趣,遂请使者羽林郎中秦景、蔡愔、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去西域。途中遇到天竺两位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

遂请二人来中国。于是二人以白马驮着经书和佛像一同回到洛阳,开始翻译部分佛经(相传翻译的第一部经书为《四十二章经》)。

汉明帝即命在首都洛阳建造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此为普遍认可佛教传入中国的标志事件。

b 格义佛学佛教刚传入中国,不可避免接受中国既有文化影响。沿用汉地儒道文化的词语、概念,翻译解释佛经,被称作“格义”。

汉末六朝,中国兴盛儒家经学和玄学,佛教自然受到其深刻影响。关于汉传佛教对“宗”这个概念的崭新运用,则和儒家的学术传统有关。

c 儒家经文学两派之争汉初,儒家经学研究,开始形成两派。即今文经学派和古文经学派。

古文学派:古文经,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儒家经书。始皇焚书期间,民间儒生将一些古文经书埋藏起来,至汉代前期相继发现,如景帝时河间献王以重金在民间征集所得古文经书,以及武帝时鲁恭王从孔子故宅壁间所发现的古文经籍。

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就属于古文学派。今文学派:今文经,则指汉初由老儒背诵,口耳相传的经文与解释,由弟子用当时的隶书(今文)记录下来的经典。

康有为,则是今文学家。d 汉传佛教宗派概念形成儒家两派经文学互相斗争中,经师们也各自形推崇的各自的传承、风格及方法,往往专门研究某一部典籍——即所谓的师门家法。

这种做学风规范被引入到佛教之中,便形成汉传佛教的“宗”的内涵。如提倡坐禅的,称之为“禅宗”、弘扬净土三经的为“净土宗”、弘扬《华严经》的为华严宗、讲《三论》的为三论宗……所以,这个语境下的“宗”,已与佛教中的“宗”的概念不再一致。

e 利弊这种说法,有利有弊。好处是适应汉地风土,传播方便;不好的是这种说法,不再包含“教、道、果”的修学体系,概念有失片面,不利于人们对佛教教育体系有整体把握。

藏、汉两地的佛教都属大乘佛法,严格来说,无论在哪座寺庙出家、跟哪个师父修学,您不属中观思想就是唯识思想。思想,是教的部分、是理论、是见地,是基础,是所有佛弟子都要学习,无论禅净律密任何一宗都需了解的部分。

再比如,藏传佛教的各派(藏传佛教由于没有受儒家学风影响,故而遵守佛教法相,称派不称宗),其之间的差别,根本讲是与最后的决择见有关系。整个藏传佛教中除了觉囊派外,都以中观思想为根本核心见地。

但是到了最后阶段有不同。如格鲁派以中观应乘为根本见地;宁玛派也属中观见,但更多持中观自续见。

根据不同见地再衍生出更多细微的见地和修行方式。这些细微的分别,涉及到极其深入的理论末端和修行实践,一般的在家居士和初学者,还根本达不到这个水平。

我们学的是基础见地和思想——如我们现在学的《三宝概论》,是各宗各派共通的基础知识,还未涉及到理论末梢的分争。所以没必要一开始就刻意标榜自己学红教还是黄教等——因为咱还是在开始的共同基础阶段啊。

因此,“禅净律密,你学哪一宗?”的问法并不严谨,在回答类似问题时应称“我正在学。

3.对于佛学佛教初学者,怎样入门

高中语文基础

高中历史基础

中国古代文学从先秦文学到两汉文学到魏晋南北朝文学到唐宋元明清代文学 先看个遍再说

中国现当代文学从诗歌到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港台。名家名作都要涉猎

外国文学(不了解)

中国艺术从音乐、舞蹈、曲艺、杂技木偶皮影戏、戏曲、话剧、电影、电视到建筑、书法、绘画、雕塑、工艺全都了解之后

再从佛学的历史开始学起

最后再来研究佛学的思想,以及阅读佛学的经典读物

前面的是为了培养你的人文基础,最后再学习佛学的时候会让你的眼界更开明 而不容易误入旁门左道

4.各位居士,我想学习佛教知识,如何入门

阿弥陀佛!随喜赞叹师兄的正心正念!师兄若是想皈依,许多寺院都可以为师兄授皈依,受皈依并不分男众女众,只要依一颗诚挚恭敬心,愿意皈依佛、法、僧三宝,即可!皈依并非出家,所以男众女众皆可一起皈依!师兄可以先了解一下,附近哪里有正法寺院,找一位戒行清净的师父,为授皈依。

许多寺院,皈依仪式有各自特定的日子,可以提前去了解一下,再做决定!师兄说得有道理,我们皈依之前,是需要对佛法有一些了解的!对佛法深入了解之后,再行皈依,心也更诚敬,更坚定明确!师兄,学习佛法,首先要知道佛所讲的基本和核心是什么。不论修行任何法门,这些都是基础!其中包括: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念处是非常实用的修行方法,果能依次第如理观照,深悟其理,则看破一切虚妄颠倒,必定解脱六道!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是佛留与我们末世众生验证佛法与否的标准和依据。

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是佛为我们总结的修行顺序和次第。此八正道依次生起。

我们要学习佛法,必须先有正见,有了正见,才可能有正的思维。有了正的思维才能产生正语、正业及正命。

有了正命才是真正的正精进,否则,没有正的方向,就算是再精进,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必不能导至正念,不能得以正定!四依止:依智不依识,识义不依言,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此四依止,如果我们能深刻体悟,如实依止,能保证我们不入邪途,不堕险坑!可以百度视频搜索:普愿讲堂里面有《佛陀的三法印》、《心经讲解》、《如何逐渐步入佛法解脱》等系列可供师兄观看。

深入浅出,比较容易懂。

5.佛教基础知识入门书籍推荐

一、学佛入门书籍:

1.《觉海慈航》,战德克著

2.《学佛是怎么一回事》,徐恒志著

3.《佛教常识问答》,赵朴初著

4.《学佛群疑》,圣严法师著

5.《佛陀与佛法》,学愚译

二.学佛初级书籍:

1.《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协会编

2.《佛陀的启示》,罗睺罗著,法严法师译

3.《佛法概论》,印顺法师著

4.《佛学常识课本》,李炳南著

5.《佛法概要》,明旸法师著

6.《佛学今诠》,张澄基著

7.《佛光教科书》,星云法师著

8.《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于凌波著

9.《佛学基础》,界诠法师著

10.《佛学基础知识》,广超法师著

11.《佛学初级课本》,即本书,根据《佛学入门手册》改编

三、居士学佛须知的书籍:

1.《佛化家庭》,陈海量著

2.《居家学佛行仪》,日净法师著

3.《学佛行仪》,善因法师著

4.《礼敬佛陀》,常律法师著

5.《佛门礼仪》

6.《了凡四训》,袁了凡著

四、佛教常用的经典:

《心经》、《金刚经》、《佛说阿弥陀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地藏菩萨本愿经》、《观无量寿经》、《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父母恩重难报经》、《大般涅磐经》、《解深密经》、《佛说弥勒上、下生经》、《金光明经》、《梵网经》、《优婆塞戒经》、《六度集经》、《百喻经》、《法句经》、《佛遗教经》、《四十二章经》、《观音菩萨普门品》、《普贤菩萨行愿品》、《华严经.净行品》、《华严经.梵行品》等。

你若是只想了解基础佛教知识的话,只需读第一和第二类中的书籍即可。不过这些书都不错,如果你想要对佛教有更深入的研究的话,这所有的书都涉猎一下也是不错的,能帮助你有更深的悟性和智慧。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佛教常识大汇集初学者必看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