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篇关于美国独立精神的文章
按照传统的内容理解与情感定位上完了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赞扬了父亲,同情了作者,批判了四个小男孩。分析合理,理解到位课该结束了,可我心却一直有另一种声音在回响。
美国人一向崇尚独立精神。一旦做过成人宣誓(大约在16岁),孩子就得离开父母去过独立支配经济的生活,要靠自己挣钱来养活自己,否则将被整个社会看不起。简单作个比较,中国一群年轻人外出游玩,那个抢起来买单的人被视作是大方慷慨很够朋友的人,他因此能获得大家的好感;倘若一个中国留美研究生初到美国为美国同学抢付车费则得到的回报可能就是“绝交”了,因为这让美国同学感觉被看扁,让他误认为是没能力养活自己。总起来说,独立意识是美国精神的核心成分。
也许有人会说:“可文中所述小孩子才八九岁并不是成人呀!”而我们认为,在一个崇尚独立精神的国度里,人们的言语举动各方面都会渗透这种精神,大人们对小孩子直接教育这种精神或者不自觉地施以这方面的影响,丝毫不足为怪。文中小孩子们看不起胆小没有能力爬上悬崖的同伴而不管不顾地离开正是美国人独立精神在小孩子们身上的平常折射。
如果有人认为这有些牵强附会,那么我们还可以对文中“我”父亲的行为作一分析来加以印证,得出独立精神正是长辈施教的结果。父亲在儿子伙伴杰利赶来求救情况下,只带一把手电筒镇定地来到悬崖下指导儿子让儿子攀爬下悬崖,父亲的独立处理事件能力极强。从后文得知,父亲终于以他的独立精神初步培养了儿子的独立人格。在中国家庭,倘孩子遇上意外或磨难,主人肯定兴师动众邀一大帮人赶去帮忙。救孩子下悬崖用的办法也肯定五花八门:招募勇士上去抱下来、用绳索绑着滑下来、底下垫很多床棉被让孩子跳下来……可就是没想到让孩子怎么自己摸索下来,让孩子战胜懦弱、增强自信、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走一小步,再走一小步”可看作是美国人人生进取精神的写照,但在《走一步,再走一步》文中所描述出来“孩子不顾及同伴下悬崖的无情离开、父亲狠心不溺爱让孩子自己下悬崖、作者初次独立下悬崖终于成功”等的细节,实在要表述一种植根于民族灵魂土壤里的一种独立有为精神品格。一句话,文中小孩子漠视同伴的言行可以视作缺乏人情味,但认真破译文本,我们认为它们实在是从更高层面上折射了美国的独立精神。
2.历史问题,关于美国独立
独立宣言是一份于1776年7月4日由托玛斯·杰斐逊起草,并由其它13个殖民地代表签署的最初声明美国从英国独立的文件。早在独立前的一百多年间,欧洲启
蒙思想就开始在北美传播,为《独立宣言》的发表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欧洲启蒙思想的熏陶下,北美殖民地也产生了自己的启蒙思想家,代表人物是本杰明·富兰克
林(1706-1790)和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他们反对奴隶制,主张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并且喊出了:“没有代表权,就不得征
税”(“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的口号。这句口号原本是英国政治的基本原则,在英国贵族与王室的斗争中使用过,但独立战争期间被殖民者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
在整个18世纪60年代和18世纪70年代之间,英国和其北美殖民地之
托马斯·杰斐逊
间的关系日益紧张。英国议会对殖民地不断征税,但在议会中却没有殖民地的代表。英国议会分别颁布《糖税法》(1764年)、《印花税法》(1765年)、《汤森税法》(1767年),引发殖民人民的反抗。1775年,在莱克星顿和康科德城爆发了战争,这标志着美国之革命战争的开始。虽然战争开始,但是最初的想法并不是完全的独立。但是托马斯·潘恩的
《常识》于1776年在北美发表。在这本不到50页的小册子中,托马斯·潘恩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准确地回答了北美殖民地人民所关心的问题,并从一个全新的
角度指出了北美殖民地独立的必要性。托马斯·潘恩呼吁,殖民地人民必须与英国一刀两断,建立自己的共和国。他强调真正的权力必须而且只有来源于人民。托马
斯·佩因的思想代表了美国革命中激进派的主张。他的理论激励了更多的北美殖民地人民,特别是中下阶层的人民,坚定地投身于独立战争。至此,战争已转向为争取殖民地的独立。
1776年6月7日,在大陆会议的一次集会中,弗吉尼亚州的理查德·亨利·李提
出一个议案,宣称:“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地宣布并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6月10日大陆会议指定一个委员会草拟独立宣言。实际的起
草工作由托马斯·杰佛逊负责。7月4日独立宣言获得通过,并分送十三州的议会签署及批准。这十三个州分别是:新罕布什尔州,马萨诸塞州,罗德岛州,康涅狄格州,纽约州,新泽西州,宾夕法尼亚州,特拉华州,马里兰州,弗吉尼亚州,北卡罗来纳州,南卡罗来纳州,佐治亚州。
3.谁能介绍一下美国独立,包括《独立宣言》
独立战争的背景
一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和发展
二 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和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三 启蒙思想的传播
四 英国的殖民压迫
五 北美人民的反抗
独立战争的导火线
波士顿倾茶事件的主要领导人--塞缪尔·亚当斯
波士顿倾茶事件
第一届大陆会议
美国政治家,曾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的约翰·迪金森
独立战争的过程
一 来克星顿的枪声
二 第二届大陆会议《独立宣言》
三 萨拉托加大捷
四 约克镇战役
五 北美人民的艰苦斗争
独立战争的结果
(1)图片资料
1782年在英美和谈时期出版的英国漫画,作为大不列颠的代表“不列颠娜”向其流浪的女儿美利坚-一个身批烟叶的印第安少女-索吻言和。
1783年的巴黎条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穿肠扁段壮灯憋犬铂华 美国宪法制定
乔治·华盛顿在制宪会议上讲话
1788年1-8月,马萨诸塞州出现的一组寓意画,11根柱子代表11个批准美国新宪法的州。
屹立在纽约港内的自由女神像
其他参考资料
一 参考论文
华盛顿:民主共和制的成功试验者(刘敏 叶夏)
美国独立革命的思想起源(王国华)
潘恩《常识》影响美国独立战争的重要原因(洪春:《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1)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的政治辩论及其意义(李剑鸣:《历史研究》 2000-4)
论汉密尔顿在美国建立之初的积极作用(杜明才:《史学月刊》 1999-4)
试析北美独立战争中的外交策略(姜德琪:《淮北煤师院学报》 1997-3)
资产阶级共和政体首先在美国确立的原因(赵文亮:《郑州大学学报》 1996-6
4.托马斯.潘恩
Thomas Paine,(1737年1月29日—1809年6月8日),英裔美国思想家、作家、政治活动家、理论家、革命家、激进民主主义者。他出生在英国诺福克郡,父亲是裁缝、由于家境贫寒、他只上过中学。青年时期当过教师、店员、税吏等,屡遭失业和饥饿的威胁。1765年潘恩在列易斯当税吏时就关心政治,1772年写了小册子《税吏事件》,描写英国税吏的苦恼。1774年4月,他因有“反政府”思想被免职。同年10月,潘恩被作为契约奴来到美洲。在费城担任《宾夕法尼亚》杂志的编辑。
当时,正值北美人民反英斗争风起云涌,但是,人们的君主制观念还根深蒂固、连华盛顿、富兰克林、亚当斯这些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都不明确提出美国独立。就在这样的形势下,潘恩发表小册子《常识》。公开提出美国独立问题。小册子痛斥世袭君主的罪恶:“在上帝眼中,一个普通的诚实人要比从古到今所有加冕的坏蛋更有价值。”潘恩这篇文章,成了独立战争时期人民大众的教科书。
潘恩为美国独立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作为出身低微的异乡人。受到了排挤和打击,成为失业者。1788年回到英国。不久他写了歌颂法国革命的小册子《人权论》,认为攻陷巴土底狱是“世界性的事件”。这本小册子遭到查禁,潘恩被迫旅居法国。他参加了法国大革命,法国的这场革命的激烈程度和彻底性,较之美国的独立战争要深刻的多,潘恩思想跟不上,他反对处决路易十六,雅各宾派执政时,潘恩说:“共和国死了”。因此,公安委员会以“图谋反抗共和国”的罪名逮捕了他,在美国驻法大使门罗的干预下才获释。
1802年,潘恩回到美国,在默默无闻中于7年后死去。
生平
* 1773年 他不满工资过低,撰写《税务官员的状况》而被解雇。
* 1774年 他到美国费城,主编《宾夕法尼亚杂志》。
* 1776年 美国独立的风潮开始,他支持美国独立,反对英国的殖民专政,撰写了他的成名小册子《常识》,为美国从英国殖民中独立出来辩论,批评英国国王残暴无能,认为独立后的美国应该建立共和国。他积极主张废除奴隶制,写过《在美洲的非洲奴隶》一文,和本杰明·富兰克林一起废除了宾州的奴隶制。
* 1787年 他到英国定居,写了一些关于人权的作品,遭到英国政府通缉,
* 1791年 潘恩去法国,支持法国大革命,被选入国民公会,他认为是美国独立的精神影响了法国,但他反对处死法国国王,支持吉伦特派。
* 1793年 罗伯斯比尔领导的雅各宾派夺取了法国政权,潘恩由于反对他们的恐怖专政,以及前期反对处死国王的行为,被投入监狱,在狱中写成《理性时代》一书。
* 1794年 法国爆发了热月政变,罗伯斯比尔被斩首,潘恩出狱,仍在国民公会中任职。
* 1802年 潘恩返回美国,由于他一直反对贵族政治、富人政治和教权主义,坚持自然神论,在美国遭到许多人的批判。
* 1809年 潘恩于在纽约逝世。
思想体系
潘恩是激进的民主主义和自然神论者,他的“世界公民”理念宣传建立“世界共和国”,他也是公共教育、最低工资限额的提出者之一。在潘恩思想体系中,国王与贵族不存在了,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影响
潘恩所著《常识》极大地鼓舞了美国独立士气,他的一些其他作品帮助了法国、英国的民主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