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科学历程
广袤而深邃的星空,隐藏着无穷的奥秘.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试图用各种方法来探究宇宙.早期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人类除了编写层出不穷的神话、幻想来寄托人类对宇宙的关注外,却对繁星如海、神奇莫测、谜团重重的宇宙表现出一种无奈.虽然热切地向往和试图揭开宇宙的奥秘,但种种疑问,令人迷惘.在 20 世纪以前,人类也通过观察,发现了一些天文现象,但人类无法清楚知晓天宇上的事情,也无法想象其他星球的真实面目. 20 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成功发射了人造卫星,并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当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地球轨道飞行之后,人类向地外星球的探索就被提到日程上.现今,人类的宇宙探测器不仅为人类登上月球开辟了道路,而且已探访了太阳系的各大行星,同时,正向太阳系外更遥远的星球跋涉.。
2.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科学历程
广袤而深邃的星空,隐藏着无穷的奥秘。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试图用各种方法来探究宇宙。早期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人类除了编写层出不穷的神话、幻想来寄托人类对宇宙的关注外,却对繁星如海、神奇莫测、谜团重重的宇宙表现出一种无奈。
虽然热切地向往和试图揭开宇宙的奥秘,但种种疑问,令人迷惘。在 20 世纪以前,人类也通过观察,发现了一些天文现象,但人类无法清楚知晓天宇上的事情,也无法想象其他星球的真实面目。
20 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成功发射了人造卫星,并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当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地球轨道飞行之后,人类向地外星球的探索就被提到日程上。
现今,人类的宇宙探测器不仅为人类登上月球开辟了道路,而且已探访了太阳系的各大行星,同时,正向太阳系外更遥远的星球跋涉。
3.什么是宏观世界
在自然科学中,微观世界通常是指分子、原子等粒子层面的物质世界,而除微观世界以外的物质世界被称为宏观世界。有时候,我们又将宏观世界特指星系、宇宙等物质世界,而将人类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世界称为中观世界。
在社会科学中,一般来说,我们通常把从大的方面、整体方面去研究把握的科学,叫做宏观科学,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宏观方法。通常把从小的方面、局部方面去研究把握的科学,叫做微观科学,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观方法。比如说,研究某种社会总体发展规律的科学,我们称之为宏观社会学;研究某个社会特殊现象、局部现象的科学,我们称之为微观社会学。又比如,从整体上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我们称之为宏观经济学;从局部的深层次上研究某种经济现象的科学,我们称之为微观经济学。
4.小学科学知识要点
六年级科学(下册)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一、基础知识 1.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楚(5分之1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
2.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的共同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透明)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多大,放大镜放大倍数越大,但观察范围(越小),所以(透明球体)的放大倍数很大。
每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3.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和计算机的屏幕所看到的色彩点是由(红、绿、蓝)三色组成。
4.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水滴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5.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英国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建议设计并制造出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6.蝇的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7.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比如,蚕蛾的触角是羽毛状,蝗虫是丝状,蝴蝶是棍棒状,天牛的是锯齿状(一节一节的)图见书本P5。
8.蚜虫的天敌是(草铃、草蛉的幼虫、瓢虫)。蚜虫喜欢吃植物(嫩枝里的汁液)。
9.碱面、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这样的固体物质叫(晶体)。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如食盐,有的像金字塔,如水晶,有的像一簇簇的针,如维生素C。
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 10.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组合起来就是一个简易显微镜,它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11.(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2.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植物细胞是由(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组成的,动物细胞是由(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组成的。
13.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 14.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15.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的形态像(长方形的格子)。 16.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如:(抵抗制服疾病、酿酒、泡菜、发面、做酸奶、克隆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等。P20. 17.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8.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由细胞构成、有生命、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新陈代谢、能繁殖等。P22. 19.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 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如昆虫的肢体) 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 电子显微镜(能看到病毒) 扫描隧道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微观世界) 二、科学探究 1. 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P2. 2. 放大镜的作用很多,详见书本P2。 3. 会画常见晶体的图(如食盐、白糖在玻璃片上的晶体)。
P8. 4. 制作晶体的方法。有(减少水份)和(降低温度)等P9. 5. 利用放大镜制作简易显微镜的的方法。
P10. 6. 洋葱表皮装片的制作方法,会画显微镜下洋葱表皮结构图。P13.具体见课时特训。
7. 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和使用方法。(理解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看到的方向相反、放大倍数的计算、放大倍数和观察范围的关系)P13. 8. 观察水中微生物的方法步骤,会分辨常见微生物的外观形状。
P17、18. 9.细胞的作用。 第二单元 物质世界 一、基础知识 1.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像声音、光、电都是物质,物质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3.在变化中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常伴随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时蜡烛融化是(物理变化)、液体的蜡烛油汽化后燃烧是(化学变化),再如,加热白糖,白糖的熔化是(物理变化),白糖变成黑色的物质,则是(化学变化)。
4.米饭在口腔里咀嚼后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米饭中的(淀粉)变成(糖类),所以咀嚼后的米饭有些甜味。
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蓝)色的新物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