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举制度常识

2022-06-14 综合 86阅读 投稿:犇羴骉

1.我国的科举知识知多少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

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

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

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

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

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

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

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

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

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

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

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

但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

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

"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宋朝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

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

"当时有焚香礼进士之语。进士科之外,其它科目总称诸科。

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

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

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

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

2.科举的知识

你好:

科举考试起源于隋,完善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明(改为八股文),废除于清(清光绪年间废除).

另附上关于科举考试的分类(清朝时期的):

科举考试:

1.童子试:

① 县试(需要5人保举,其中4百姓,1秀才)(由县令出题主考)

② 府试(需要6人保举,其中4百姓,2秀才)(由知府出题主考)

③ 院试(由中央派来的学政出题主考)

(全部通过获得“生员”称号,俗称“秀才”)

2.正试:

① 乡试(乡试第一获得“解元”称号,其余获得“举人”称号)

② 会试(会试第一获得“会元”称号,其余获得“贡士”称号(俗称“贡生”))

③ 殿试(殿试第一获得“状元”称号,第二获得“榜眼”称号,第三获得“探花”称号。此三名合称“一甲”)(第四到第十合称“二甲”)

(只有获得“秀才”称号后才有资格参加正试)

3.戏子、罪犯、丁忧(父母死亡三年之内的人)不得参加考试

父为主考官的也不得参加考试

4.同时拿到“解元”、“会元”、“状元”叫“连中三元”,中国历史上“连中三元”的人不超过5个

楼上的大虾说得很全了,佩服佩服.

以上是我的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3.求一些科举考试的相关知识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4.科举制的知识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

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5.科举制的全部过程

一、隋朝是科举制度的形成时期 1.背景:南北朝时期的士族门阀制度,不能满足众多庶族地主跻身仕途的要求,均田制实行后,中小地主势力增长,非常渴望进入统治阶层.隋朝统一后,在选官上实行科举制. 2.形成:隋文帝时,废除了魏晋以来选官上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二、唐朝是科举制度的完善时期 1.过程:贞观时期,增加考试科目,其中进士科最受重视.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2.考试科目分类: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名目很多,制科由皇帝临时立定名目,士人和官吏都可以参加考试.考中以后,原是官吏的立即升迁;原来不是官吏的,也立即由吏部授予官职. 三、北宋是科举制度的发展和改革时期 1.北宋初期科举的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北宋严格了科举考试程序,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进士及第者成为“天子门生”.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在考试方法上实行糊名法,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 2.北宋初期科举制发展的作用:科举考试经过宋代改革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科举考试的客观性与公平性,为地主阶级各阶层通过公平的考试跻身仕途开辟了道路,使北宋政权的统治基础进一步扩大. 3.北宋王安石变法对科举制的改革: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为变法选拔实用人才. 四、明清是科举制度的僵化时期 1.明清的八股取士: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明朝的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清朝前期承袭明代科举制. 2.八股取士的影响: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使培养出来的人成为顺从皇帝的奴仆;读书人为了做官,拼命诵读四书五经,追求八股文死板的作文形式;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五、清末是科举制度的改造和废除时期 1898年戊戌变法中皇帝下诏废八股改试策论,后遭慈禧太后否决.1901年慈禧太后迫于形势,不得不下诏改革科举,实行新政.然而点滴改革无济于事.在中国资产阶级创办新式学校、主张废科举的压力下,慈禧根据张之洞等人建议,于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自此,在我国实行达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终结了.。

6.科举制的作用有哪些

科举制度的影响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举的影响.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材.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举行科举,越南科举的废除还要在中国之后.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在他们的游记中把它介绍到欧洲.十八世纪时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十九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故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府选拻人材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的作用.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作官的“寒门”出身.但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材.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利玛窦在明代中叶时到中国,所见负责管治全国的士大夫阶层,便是由科举制度所产生.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由于科举入士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大部份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当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份子,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而且由于这些读书人都是在相同制度下的产物,学习的亦是相同“圣贤书”,故此亦间接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和向心力.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朿?;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份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举亦局限制了人材的出路.到了清朝,无论在文学创作、或各式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却多数都失意于科场.可以推想,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材的同时,亦埋没了民间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百年以来,多少各式菁英被困科场,虚耗光阴.清政府为了奴化汉人,更是严格束缚科举考试内容.清代科举制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就算在科举被废除以后,它仍然在中国的社会中留下不少痕迹.例如孙中山所创立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五权分立,当中设有的“考试院”便是源出于中国的科举考试传统.另外,时至今日科举的一些习惯仍然可以在中国大陆的高考中看见.。

7.有趣科举小知识有哪些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创立完善科举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8.说说科举制利与弊

好处是: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 弊在于: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9.科举制对我国当今社会及文化教育的影响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但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当时有焚香礼进士之语.进士科之外,其它科目总称诸科.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

10.科举制影响

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来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和方式. 一、形成背景: 科举制度是在隋朝诞生的.在此之前的各个王朝官员选拔制度如下: 1、秦帝国之前官员主要是世袭制,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 2、汉朝的官员选举制度主要是察举制. 察举制是以荐举为主,考试为辅的一种制度,一般察举制又可以分为“举孝廉”和“茂才”2种. 1)举孝廉是两汉期间最重要的一种推荐制度,一般由中央或地方官根据宗族乡党的评议,考察并向朝廷推荐孝顺父母、品行廉洁的人出仕,多数孝廉会拜为郎官.三国时期的曹操就是通过举孝廉入的仕途. 2)茂才是在汉武帝时候开始,官员、州郡属吏、孝廉,太学生和平民都可以推荐人才,茂才大多数都担任县令级别的官员. 3、三国、两晋及南北朝 三国中曹魏的选拔制度是依据“举孝廉”制度进行了改革,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国家或地方选择“品德高尚、贤有识见”的官员任“中正”,中正以家世、道德、才能为标准,将官员候选人分成九等,作为选拔官员的依据. 随着社会的进步,当历史的车轮碾压到公元六世纪时,“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已经充分的暴漏出来,两晋及南北朝时期选择官员的才德标准已经被忽视,取而代之家世的影响则越来越重,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于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废除九品中正制,而代以科举考试.隋炀帝于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下诏明令废除门阀,注重才艺,中国传统的官员选拔制度才发展到纯粹的考试选拔的阶段.这就是科举制度的开始. 二、隋唐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1、隋朝在对科举的贡献: 隋朝统一后,隋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参政人群、改善政治关系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分科举人代替九品中正制.分科举人的方式,就是科举制的雏形.后隋炀帝设置明经,进士二科,标志着科举制已经诞生了. 2、唐朝对科举制度的完善 大唐在推翻隋朝的统治后,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2.1唐太宗完善科举的措施: 首先,唐太宗对科举最大的贡献是设国子监,开设并扩充国学;鼓励地方政府和私人开设学校.国子监下有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在贞观后期仅仅国学院学生就超过了8000人. 其次,设置明经、进士等50多种学科.随着发展,明经、进士两科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经过太宗的一系列科举,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这位唐朝的繁荣昌盛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2.2 武则天完善科举的措施: 武则天在位期间,大力提倡科举,曾亲自在洛阳大殿中测试举人,科举制度中的殿试由此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武则天还曾命令吏部把复试者的名字糊掉而进行暗考,开了 “糊名”的先河. 武则天期间还开始了科举制度的武举,武举人由此而来. 2.3 唐玄宗完善科举的措施: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进士科也成为唐朝最重要的考试科目. 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三、隋唐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和形式: 隋唐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如博学鸿词科、翻译科、经济科等),明经、进士是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隋唐的考试形式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 3.1墨义 墨义,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 3.2口试 口试,就是口头回答与墨义同类的问题. 3.3帖经 帖经,就是诗卷的填空与默写. 3.4策问 策问,就是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策问所及范围较广,有政治、教育、生产、管理等,比起帖经、墨义来难度更大,有的也还有一些实用价值. 3.5诗赋 诗赋,唐高宗永隆二年(681)有人认为明经多抄义条,议论只谈旧策还是表现不出真才实学,建议加试杂文两篇(一诗一赋),于是开始了诗赋考试. 四、隋唐科举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1、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科举制度使得社会身份不再世袭,为封建社会各阶层间的人员流动提供了条件.科举制度使得贫苦孩子可以靠勤奋读书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成为统治集团的一员. 2、加强了中央的集权和专制,消灭了士族制度.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其最终目的还在于在于巩固帝王的中央集权.科举制度消灭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士族制度,从此贵族阶层再也无法与君权抗衡. 3、促进了中华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科举制度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从而增加了社会中知识分子的比例. 4、科举制度摧毁了中国文人的独立人格与自由思想,为专制政权输送了大量经世愚民的官僚. 5、科举制度开启了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官员选拔制度. 6、科举制度同时也影响到中国当时的很多附属国的官员选拔制度,比如:高丽、越南等国。

关于科举制度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