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祖国知识知多少
祖国山河美,历史文化好!同学们,你对我们祖国了解多少呢?快说出来,大家比一比吧。
搜一搜:通过课外书、电脑网络,查找一下有关祖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把感兴趣的材料整理一下。
问一问:向父母长辈询问一下关于祖国的事迹,要精心地设计题目,有目的地提问才能获得更准确的知识。
记一记:把搜集到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记录下来,如果还有疑问的,应该请教大人,排解疑问。
谈一谈:和同学们交谈,比较一下大家了解的祖国知识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吸取他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我了解到祖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古代,我国的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都曾经居于世界前列,四大发明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有着很丰富的传统节日。我知道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瑶族人民的赶鸟节,侗族青年的土王节,壮族人民的吃立节,彝族人民的跳公节,苗族人民的龙船节,都是非常有趣的传统节日哦。
祖国地大物博,有许多名胜古迹。我知道秦始皇兵马俑和万里长城都是世界奇迹哦,那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还有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颐和园、桂林山水、承德避暑山庄等许多旅游胜地,长大了,我一定要去看看。
爱祖国就要了解祖国,同学们,把你所知道的祖国的知识都讲一讲吧。
2.讲一些中国基本常识,越多越好
【经济特区】 [编辑本段]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文化】 [编辑本段]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中国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就有了自己的文字(甲骨文)。在先秦时代,中国就有了孔子、老子等伟大的思想家。
比如《道德经》《诗经》《春秋》《论语》四大名著等。 中国古代诗词非常发达,有较早记录周朝诗歌的《诗经》,魏晋南北朝时期也一度繁荣,在唐朝和宋朝,中国诗歌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词人有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等。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是唐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书法是中国一门独特的艺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包括了王羲之、王献之、柳公权、颜真卿等人。中国画也十分著名,中国古代杰出画家有顾恺之、阎立本、吴道玄、李思训、王诜、米芾、米友仁、李公麟、倪瓒、王绂、徐渭、朱耷。
当代的中国画著名画家有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小说家则有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等人,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多部中国古典名著。
著名的白话文小说家有鲁迅、老舍、茅盾、巴金、钱钟书、张爱玲、丁玲、沈从文等人。用白话文创作的诗人、散文家有郭沫若、朱自清等。
著名的作品包括鲁迅的《阿Q正传》、巴金的《家》、茅盾的《子夜》、老舍的《骆驼祥子》、钱钟书的《围城》、沈从文的《边城》等。 中国共拥有37项世界遗产,居世界第三位,其中绝大多数为文化遗产或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中国三清山 、中国喀斯特 、大熊猫栖息地。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莫高窟、平遥古城、皖南古村落(西递村、宏村)、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云冈石窟、大足石刻、明清皇家宫殿、苏州古典园林、秦始皇陵兵马俑、青城山与都江堰、曲阜孔庙孔林孔府、龙门石窟、明清皇家陵寝、天坛、颐和园、丽江古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武当山古建筑群、拉萨布达拉宫、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澳门历史城区、庐山(文化景观)、开平碉楼与村落、福建土楼。
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泰山、黄山、峨眉山和乐山大佛、武夷山。 中国的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昆曲、古琴艺术、新疆木卡姆舞以及和蒙古国共同申报的蒙古长调艺术。
中国的长寿之乡是广西桂林市永福县。 【节气节日】 [编辑本段] 法定假日 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至28周岁的青年放假半天; 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民俗节日 1、春节:正月初一,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2、元宵节:正月十五日,又叫上元节、灯节 3、路神生日:正月初五 4、春龙节:二月初二,又叫龙抬头、青龙节 5、花朝节:二月十五 6、上巳节:三月初三,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7、寒食节:清明节的前一天 8、清明节: 春分后十五日,一般在阳历4月5日,闰年在4月4日 9、佛诞日:四月初八日,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 10、端午节: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 11、夏至节:夏至当天 12、六月六:六月初六, 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 13、七夕:七月初七,又叫七月七,乞巧节 14、中元节:七月十五日为,又称鬼节、盂兰盆节 15、地藏节:七月三十 16、中秋节:八月十五 17、重阳节:九月初九 18、十月朝:十月初一,又称“祭祖节” 19、下元节:十月十五 20、冬至:传统祭祖之日 21、腊八节:十二月初八 22、祭灶节:腊月二十三日为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23、除夕:腊月的最后一天为除日,又叫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圣贤诞辰日 少昊诞辰:正月初九 屈原诞辰:正月廿一 黄帝诞辰:二月初二 六祖慧能诞辰:二月初八 老子诞辰:二月十五 岳飞诞辰;二月十五 苍颉诞辰:三月廿八 孟子诞辰:四月初二 佛诞:四月初八 炎帝神农诞辰:四月廿六 伏羲诞辰:五月十三(传说中龙的生日) 鲁班诞辰:六月十三(五月初七): 关公诞辰:六月廿四 诸葛亮诞辰:七月廿三 孔子诞辰:八月廿七。
3.国家地理常识
1.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是4400万km2,该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 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3.日本的国土面积是37.8万km2,人口有1.27亿(2000),首都是东京,经济:由于该国缺乏矿产资源,因此需要大量进口工业原料、燃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发展成了加工贸易型的经济。
4.日本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居民主要是大和族。
通用日语。5.欧洲西部的三大地形区是:北部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山为主的山地,中部是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为主的平原区,南部是阿尔卑斯山系为主的山地延伸到三大半岛。
6. 巴西的传统节日是狂欢节,节日期间人们载歌载舞,通宵达旦。7.东南亚的气候主要有两种: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
8.美国共有50个州和一个首都所在的哥伦比亚特区,其中的两个海外州是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州。人口有2.82亿(2000),面积是937万km2 。
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9.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是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向南到意大利。
10. 巴西有世界现已建成最大的水电站是伊泰普水电站,是由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合建的。11. 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仅30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
分为三大地形区,东部:大分水岭为主的山地;中部:澳大利亚大盆地为主的平原;西部:宽广平坦的高原。12.俄罗斯的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
北美国家通用的语言是英语。拉丁美洲的人种以混血人种为主。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贝加尔湖。属于(淡、咸)淡水湖。
13.南极特有的鸟类是企鹅。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磷虾。
北极的主要动物有北极熊。俄罗斯的气候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
北冰洋沿岸是终年严寒的极地气候,太平洋沿岸是温带季风气候。其中欧洲部分铁路网非常稠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主要承担内河航运的河流是伏尔加河。
14. 美国农业的特点是实现了农业地区专门化和农业生产专门化。15. 世界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
该盆地所在的大洲号称“高原大陆”“热带大陆”。该盆地内部的气候类型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俄罗斯管道运输的主要对象是石油和天然气。16.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其中东南沿海最为稠密。
人口有 1.70亿(2000年)。巴西的城市化水平是70%以上。
17.东南亚的主要物产:稻米:缅(甸)、越(南)、泰(国)。橡(胶)油(棕):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椰子: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18.南亚有两条河流,位于印度境内的是恒河,另一条是印度河,位于巴基斯坦国境内。
南亚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三季:3~5月为热季,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高温少雨;6~10月为雨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占全年降水总量的80%~90%,湿热多雨;从11月~次年2月为凉季,盛行干燥的东北季风,气候凉爽宜人。19.世界上的第二人口大国是印度,2000年人口已达到10亿。
南亚的三大宗教是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印度80%的人信仰印度教,巴基斯坦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97%以上的人口为穆斯林。
20. 世界最大的内陆国是哈萨克斯坦。被誉为“白金之国”的国家是乌兹别克斯坦。
21. 马来西亚的锡矿产量居世界首位。被称为“花园城市”的国家是新加坡。
22. 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中东地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
中东地区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宗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的发源地,三大宗教的“圣城”是耶路撒冷。23. 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湄公河三角洲。
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东南亚的范围由两部分组成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4.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多瑙河,欧洲最长的河流是伏尔加河。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干燥、严寒、烈风。
拉美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巴西。该国的首都是巴西利亚。
世界最小的大洲是大洋州。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有鸸鹋、袋鼠、鸭嘴兽、树袋熊、针鼹。
26.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是澳大利亚。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里海。27.南极的主人是企鹅。
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冰层的厚度多1720米。南极洲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大洲。
28.南极科学考察的最好时间是南极的暖季,即每年11月~次年3月。这时正是南极的极昼(极昼、极夜)。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面积是1708万km2 。29.被誉为“美洲大陆的地中海”的是“五大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
北美五大湖的成因是冰川作用。北美的气候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30.印度尼西亚的首都是雅加达。世界最大的半岛是 阿拉伯半岛。
世界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31. 巴西是世界上著名的热带面积最广大的国家。
巴西有三种热带经济作物的产 量居世界首位,是咖啡、剑麻、香蕉、蔗糖。32. 日本的工业主。
4.关于中国的基础知识
政权概念上的“中国”是由华夏族建立,中国文化的主体缔造者为汉族。
承认汉族在中国的主体性与所谓的“大汉族主义”并不一样,因为汉族人是中国的主要民族,其前身华夏民族建立了中国,创造了中国文化的主体是不争的客观事实。 一、“中国”一词的历史含义变迁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
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百家的书中已屡见不鲜了。
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这些都说明: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而相当于今山西、山东、河南、河北一带。
“中国”一词的频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后。《礼记•王制》有云:"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
十分明显,此时的"中国”一词,是与蛮、夷、戎、狄对举而使用的。如果说《礼记》的成书时间较靠后,则《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
中国则否”的说法,足见春秋前期,"中国”一词就已经与蛮、夷、戎、狄对举。那么"中国”指谁呢 《公羊传•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齐桓公救援邢国,卫国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到这里,就不能不言及《公羊》学派的"春秋三世说"。《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有:“《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
王者欲一乎天下,易为以外内之词言之 言自近者始也。”东汉经学大师何休进一步发挥公羊学派的说法,将《春秋》所记242年的历史,理想化地分为三个阶段,即:"所传闻之世”,"所闻之世”和"所见之世”。
"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故内其国而外诸夏”,”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虽然那242年历史发展事实并非如此理想化,但我们必须承认此种理念对民族关系发展规律做出了某些正确认识和预见。
夏、商时期,应该是华夏民族的形成时期;而集华夏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大成的"周礼"的形成,是华夏民族最终形成的标志。观夏、商、周、春秋,各邦国不断分化,有的进入华夏集团,有的进入蛮、夷、戎集团,像祀国这样的国家,一度摇摆于夷夏之间,最后终于摆进了华夏集团,成了"诸夏"的一分子。
二、中国一词的含义 2.1 中国二字有京都、京师之意。最早这么用中国一词的便是《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经绥四国”。据说这几句诗是规劝暴君周厉王的,让他先从爱护京都的人民开始,然后推而广之,安定天下。
汉代研究《诗经》的学者毛苌,特意为“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作注:“中国,京师也。”《孟子》中记载了一段齐王对大臣说的话:“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
照现在的意思,不过是想在京城中给孟夫子盖间房子而已。汉末学者刘熙也说:“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
2.2 中国一词指古时华夏民族聚居的区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大河南北,古称中土、中原,或称中夏、中华。
当然也被称为中国。这些称呼,实际是指黄河流域一带。
如《史记•楚世家》载:“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当时的楚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所讲的中国实际上就是对黄河流域的几个国家的统称。 三、中国历史简介 在我国古代,国家有时统一,有时分裂,中国一词的含义在不同时代也不同,大致统一时期略指全国,分裂时多指中原。
随着皇帝统治疆土的变化,中国一词所包括的范围也相应有所不同。“中国”这一名称在西周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
相传3000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测度日影,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谓之中国。 汉朝以后,虽然有些外族入侵中原后建立的政权也自称“中国”,但是并不代表它们就是中国政权。
因为他们这个自称的“中国”通常指地理概念上的“中原”而不是国家意义上的“中国”。即使历史上的某个政权自称中国政权,也未必代表它就真的是中国政权。
根据史料,日本也常常自称“华夏”、“中华”。例如《大日本史》卷117,载奈良时代藤原广嗣在公元740年(唐代开元二十八年)上表日主:“北狄虾夷,西戎隼俗,狼性易乱,野心难驯。
往古已来,中国有圣则后服,朝堂有变则先叛”。二战结束,日本天皇在《终战诏书》中还把日本称为“神州”,但是日本和中国显然是两国。
判断历史上一个政权是否是中国政权,主要看它与前一个中国政权的关系,是以国内政权更换的形式取代前一个中国政权,还是以外来征服者的姿态取代前一个中国政权。 中国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民族与文化。
5.我们国家的历史知识3种
1、约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
2、北京人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3、到了大约18000年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里,生活着一批被称作“山顶洞人”的远古人类。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的体态特征。
4、山顶洞人不仅会人工取火,而且制造出了中国缝制工艺史上的第一枚骨针,骨针约同火柴棍般粗细,长82毫米。5、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
6、陕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人面网纹盆上各种纹饰,是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的结晶。
7、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乌黑光亮,有着金属器皿一样的光泽。8、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样古老,7000年前那里的人们已经会用大型木构件建筑房屋。
9、约公元前3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出现一位最早的天才人物叫伏曦氏(又叫包牺氏或庖牺氏),根据天象地理变化规律,制出八卦,造书契,并教导人民进行佃作、畜牧、渔狩,且有“味百药而制九针”传说,被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10、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开始有了历法,所以人们都把中国古老的传统历法叫“夏历”。
夏历是按月亮的运行周期制订的,又叫阴历。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和农事安排,所以又称农历。
11、夏朝最后一个统治者桀,暴虐无道。东方的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强大起来,打败了夏建立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12、商朝的青铜器制造业有很大的发展。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铜器。
13、商代的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古代文字,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在殷墟出土的15万片刻有文字的甲骨中,总字数达到160多万字,其中有单字4600多个,已识别的有1000多个。
14、商代末期,在黄土高原上,一个叫“周”的部落强盛起来。到周文王时,周国成了西方诸侯的新盟主。
15、商朝最后的统治者纣王,骄奢淫逸,残暴无道。约公元前1046年,周文王之子周武王联合其他部落讨伐商朝,经过牧野之战,推翻了商朝,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16、周朝建立后,施行“分封亲戚,以藩屏周”政策,分封了大大小小71个小国,有鲁、齐、魏、晋、宋、燕等。这些小国的国君被称作诸侯。
17、公元前841年,周朝出现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公认为中国最准确的历史纪年时间。
18、西周前期180多年,中原一带产生许多大型乐舞。祭祀山川时用的是表现大禹治水的《大夏》舞,纪念武王伐纣功绩的武舞是《大武》舞。
19、至公元前771年,宣王之子周幽王被犬戎人谋杀于骊山之下。公元前770年,幽王太子宣臼,即周平王,将都城由东迁于洛邑,史称为“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20、春秋时期,100多个诸侯国林立,相互征讨,胜者成为霸主,出现“春秋五霸”,即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历史基础常识·之一。
6.什么是国家
什么是国家? 马克思说:国家是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工具。
有人认为:国家是服务人民的工具 我认为:两者都有道理 一、国家的产生 看看动物世界,猴群中公猴中最强壮的一只通过武力争斗成为首领,享有繁殖权、最好的栖息地和食物,如果我们把猴群看成一个国家,那么首领就是统治阶级。 有了这种国家(组织)的存在,使得猴群保持了一定的社会秩序,增大了大多数猴子的生存机会。
与猴群相象的是人类的部落,部落的首领为了巩固和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不断扩张,并吞其它部落,当部落具有相当规模、有相对固定的统治区域时,我们称之为国家。 二、国家的主要目的 目的是多样的,不同时期的主要目的却不同 1、动物组织(国家):与自然界(如:饥饿、猛兽)搏斗,加入或离开这个组织(国家)几乎是自愿的。
2、初中级国家:抵抗外国的侵略和侵略外国 3、现代国家:统治国内民众,防止内乱。 三、国家的不稳定性 纵观历史,国家总在不断的变化,时分时合,不断地改变统治者和国界,可笑的是,到现在还能听到的X国万岁的话 四、统治者的共同点。
1、享有特权 2、打击对立者 3、都有很多机密不能公开 4、掌握媒体:(民主国家也有,只是不明显) 5、宣传统治者自身的伟大与英明:古代统治者称自己是神的化身,现代统治者说自己是代表人民利益的。 6、强化爱国主义宣传:淡化人们对本乡、本族的喜爱和对世界的博爱。
强调每个臣民是X国人,而淡化X省人X市人的概念。 7、强化外国威胁感:乘机加强国家机器的统治力 五、民族问题 一个民族其实原先就是一个国家,但由于国家的不断变化,形成了一国多族,一族多国的混乱现象,这时民族与民族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混合,一个民族内也有分化。
然而,统治者喜欢利用民族问题,挑动本国主要民族与外国民族的对立。本国的少数民族却是统治者头痛的事。
六、总结 社会在进步,国家在削弱 从猴群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越原始越野蛮的国家,阶级的权力地位差别是越巨大的,阶级斗争越是激烈和残酷。 从当今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可看出:统治者的权力正在逐步削弱,民众的权力正在增大。
统治者正由压迫者向服务者的角色以加速度靠近,但这种转变并不是统治者心甘情愿的。 国家最终将走向衰亡,但这需要一个渐近的过程。
国家的合理性 国家在维护社会秩序、协调组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的反动性 国家的存在造成了各阶级的不公平现象 阻碍了不同国家的人们的相互交往 国家机器越宠大,越容易造成权力的集中,阶级越分化,越不透明,即越反动,对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伤害也越大。
欧洲人民通过公投,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交流,统一了货币,减少了贸易和人员交往壁垒,从而削弱了国家机器的控制力。 欧洲的经验表明,国家正从统治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