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小常识有趣

2022-09-01 综合 86阅读 投稿:趁现在

1.我想了解化学趣味知识

化学,科如其名:有化才能学。

有了变化才能够学习。在生活中,化学可以说是最有用的一门学科。

生活中的好多变化都要靠化学才能解释,例如:为什么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为什么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缓慢,但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会剧烈分解并释放出大量的热及氧气,且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等等在初中的化学中,经常要根据现象来说明问题的本质。因此,化学课会很有趣 。

而且,在高中,化学依旧是理科中最简单的科目。趣味知识:德国南部出产一种矿物,从十八世纪上半叶起,就有许多矿物学家试图对它进行分类,但意见很不一致。

有的认为它是锌矿,有的则把它归入铁矿。1781年发现了新元素钨以后,还有人认为这种矿物中含有钨。

1789年,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特对这种矿物进行了全分析。他用硝酸处理这种矿物,得到一种黄色溶液,向这种溶液中加入“钾碱”进行中和时,便析出一种黄色沉淀。

沉淀物的性质与所有已知元素相应化合物的性质很不一样,所以克拉普罗特认为它是一种新元素的“氧化物”。 于是,克拉普罗特将这种“氧化物”与碳放在一起,加热到很高温度,企图把这种“氧化物”还原成金属。

他确实得到了一种金属态的黑色物质,这种黑色物质的化学性质与所有已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不同,因此克拉普罗特认为自己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 1789年9月4日,克拉普罗特报告了自己的发现,题目是“乌拉尼特(Uranit)——一种新的半金属”。

他之所以将“新元素”命名为“乌拉尼特”,是为了纪念八年前新行星——天王星(Uranus)的发现。 次年,克拉普罗特将“新元素”改称为铀(Uranium),他说:“我根据类推法将该新金属的名称由乌拉尼特改为铀”,于是铀的历史就这样开始了。

这种“新元素”的发现确实引起了许多化学家的兴趣,不少人对它进行了研究。但实际上,“新元素”不是元素而是化合物。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竟没有人认识到这一点。克拉普罗特本人一直到死,仍然深信自己发现并分离出了铀元素。

曾有少数人对克拉普罗特的结论表示过怀疑,认为“乌拉尼特”可能是一种化合物。例如瑞典著名化学家贝采利乌斯,就曾试图用纯钾来还原“乌拉尼特”,但末成功;同一时期,阿弗维特逊也曾用氢来还原“乌拉尼特”以及铀和钾的一种二元氯化物,但得到的最终产品依然是“乌拉尼特”。

直到1841年,法国化学家佩里戈特才揭开了“乌拉尼特”的秘密,证实“乌拉尼特”确是铀的化合物而不是元素铀。 佩里戈特将“乌拉尼特”同碳一起加热,并通入氯气,从而得到一种升华出来的氯化铀结晶体。

奇怪的是,生成氯化铀所消耗的“乌拉尼特”和氯气的总量竟是化学计算量的110%,而且在气态产物中还含有二氧化碳。这说明,“乌拉尼特”原来是一种金属氧化物。

证实这一结论的实验有很多,例如使四氯化铀水解,得到的产物是“乌拉尼特”和氯化氢,这表示“乌拉尼特”是化合物而不是元素。 为了得到元素铀,佩里戈特采用的也是钾还原法。

但他是还原四氯化铀,而不象贝采利乌斯那样还原“乌拉尼特”。 佩里戈特将四氯化铀同钾放一起,放在白金坩锅中加热。

因为需要将反应物加热到白热状态,所以这是一个有危险的实验。为了谨慎起见,他把一只小白金坩锅放在一只大白金坩锅里,当小坩锅中的物质开始反应的时候,便立刻把火源熄灭,以免金属钾从白金坩锅中飞溅出来,发生事故。

等到激烈的反应变得和缓了,再对白金坩锅加强热,以除去其中所剩余的钾,并使已被还原出来的铀聚结。待到冷却后,用水将其中所含的氯化钾溶解而除去。

结果,在留下的黑色残渣中找到了银白色的金属铀颗粒。 至此,一种新的化学元素铀——化学元素中的“天王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孕育,才真正诞生了。

1789年克拉普罗特发现含铀化合物“乌拉尼特”的时候,已知的化学元素还只有25种;但是到1841年佩里戈特制得真正的元素铀的时候,已知元素的数目已经增加到55种。这么多的元素,重量有轻有重,性质千差万别,真好似一团乱麻。

但是化学家深信物质世界是秩序井然的,因此他们一直试图透过表面的混乱现象,从元素的特性中找出某种内在的规律性来。 1869年,已知化学元素的数目已经增加到62种,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终于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把当时象一团乱麻似的杂乱无章的元素理出了一个头绪。

他发现,随着元素原子量的增加,元素的性质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这就是著名的元素周期律。两年后门捷列夫加以充实改进的周期表,已经达到了成熟的程度,与现代的周期表已相差无几了。

在编制周期表时,门捷列夫认为元素的性质比它的原子量更为重要,因此当某一元素的性质与它的根据原子量排列的顺序有冲突时时,他便不顾当时公认的原子量,大胆地把它的位置调换一下。例如碲和碘的原子量,当时测定的值分别是128和127,如果按原子量排列,碲应该排在碘的后面。

但是门捷列夫把碲提到碘的前面,以便使它位于性质与它非常相似的硒的下面,并使碘位于性质与碘非常相似的溴的下面。 门捷列夫坚信自己已发现了一条最基本。

2.求化学小常识100条

一、化学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5.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二、填空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8、启普发生器由三部分组成:球形漏斗、容器、导气管。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31、写出下列物质的颜色、状态 胆矾(蓝矾、五水硫酸铜CuSO4•5H2O):蓝色固体 碱式碳酸铜(铜绿):绿色固体 黑色固体:碳粉、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CuSO4)、氯酸钾、氯化钾、氧化镁、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锌 紫黑色:高锰酸钾 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FeSO4)32、要使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33、由双原子构成分子的气体:H2、O2、N2、Cl2、F234、下列由原子结构中哪部分决定:①、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②、元素的分类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③、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④、元素的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⑤、相对原子量由质子数+中子数决定。35、学过的有机化合物:CH4(甲烷)、C2H5OH(酒精、乙醇)、CH3OH(甲醇)、CH3COOH(醋酸、乙酸)36、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1)五个不改变:认宏观看元素的种类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从微观看原子质量、原子的种类和原子数目不变;(2)两个一定改变:认宏观看物质种类一定改变,从微观看分子种类一定改变;(3)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总和可能改变。

37、。

3.我想了解化学趣味知识

化学,科如其名:有化才能学。

有了变化才能够学习。在生活中,化学可以说是最有用的一门学科。

生活中的好多变化都要靠化学才能解释,例如:为什么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为什么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缓慢,但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会剧烈分解并释放出大量的热及氧气,且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等等 在初中的化学中,经常要根据现象来说明问题的本质。因此,化学课会很有趣 。

而且,在高中,化学依旧是理科中最简单的科目。趣味知识:德国南部出产一种矿物,从十八世纪上半叶起,就有许多矿物学家试图对它进行分类,但意见很不一致。

有的认为它是锌矿,有的则把它归入铁矿。1781年发现了新元素钨以后,还有人认为这种矿物中含有钨。

1789年,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特对这种矿物进行了全分析。他用硝酸处理这种矿物,得到一种黄色溶液,向这种溶液中加入“钾碱”进行中和时,便析出一种黄色沉淀。

沉淀物的性质与所有已知元素相应化合物的性质很不一样,所以克拉普罗特认为它是一种新元素的“氧化物”。 于是,克拉普罗特将这种“氧化物”与碳放在一起,加热到很高温度,企图把这种“氧化物”还原成金属。

他确实得到了一种金属态的黑色物质,这种黑色物质的化学性质与所有已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不同,因此克拉普罗特认为自己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 1789年9月4日,克拉普罗特报告了自己的发现,题目是“乌拉尼特(Uranit)——一种新的半金属”。

他之所以将“新元素”命名为“乌拉尼特”,是为了纪念八年前新行星——天王星(Uranus)的发现。 次年,克拉普罗特将“新元素”改称为铀(Uranium),他说:“我根据类推法将该新金属的名称由乌拉尼特改为铀”,于是铀的历史就这样开始了。

这种“新元素”的发现确实引起了许多化学家的兴趣,不少人对它进行了研究。但实际上,“新元素”不是元素而是化合物。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竟没有人认识到这一点。克拉普罗特本人一直到死,仍然深信自己发现并分离出了铀元素。

曾有少数人对克拉普罗特的结论表示过怀疑,认为“乌拉尼特”可能是一种化合物。例如瑞典著名化学家贝采利乌斯,就曾试图用纯钾来还原“乌拉尼特”,但末成功;同一时期,阿弗维特逊也曾用氢来还原“乌拉尼特”以及铀和钾的一种二元氯化物,但得到的最终产品依然是“乌拉尼特”。

直到1841年,法国化学家佩里戈特才揭开了“乌拉尼特”的秘密,证实“乌拉尼特”确是铀的化合物而不是元素铀。 佩里戈特将“乌拉尼特”同碳一起加热,并通入氯气,从而得到一种升华出来的氯化铀结晶体。

奇怪的是,生成氯化铀所消耗的“乌拉尼特”和氯气的总量竟是化学计算量的110%,而且在气态产物中还含有二氧化碳。这说明,“乌拉尼特”原来是一种金属氧化物。

证实这一结论的实验有很多,例如使四氯化铀水解,得到的产物是“乌拉尼特”和氯化氢,这表示“乌拉尼特”是化合物而不是元素。 为了得到元素铀,佩里戈特采用的也是钾还原法。

但他是还原四氯化铀,而不象贝采利乌斯那样还原“乌拉尼特”。 佩里戈特将四氯化铀同钾放一起,放在白金坩锅中加热。

因为需要将反应物加热到白热状态,所以这是一个有危险的实验。为了谨慎起见,他把一只小白金坩锅放在一只大白金坩锅里,当小坩锅中的物质开始反应的时候,便立刻把火源熄灭,以免金属钾从白金坩锅中飞溅出来,发生事故。

等到激烈的反应变得和缓了,再对白金坩锅加强热,以除去其中所剩余的钾,并使已被还原出来的铀聚结。待到冷却后,用水将其中所含的氯化钾溶解而除去。

结果,在留下的黑色残渣中找到了银白色的金属铀颗粒。 至此,一种新的化学元素铀——化学元素中的“天王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孕育,才真正诞生了。

1789年克拉普罗特发现含铀化合物“乌拉尼特”的时候,已知的化学元素还只有25种;但是到1841年佩里戈特制得真正的元素铀的时候,已知元素的数目已经增加到55种。这么多的元素,重量有轻有重,性质千差万别,真好似一团乱麻。

但是化学家深信物质世界是秩序井然的,因此他们一直试图透过表面的混乱现象,从元素的特性中找出某种内在的规律性来。 1869年,已知化学元素的数目已经增加到62种,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终于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把当时象一团乱麻似的杂乱无章的元素理出了一个头绪。

他发现,随着元素原子量的增加,元素的性质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这就是著名的元素周期律。两年后门捷列夫加以充实改进的周期表,已经达到了成熟的程度,与现代的周期表已相差无几了。

在编制周期表时,门捷列夫认为元素的性质比它的原子量更为重要,因此当某一元素的性质与它的根据原子量排列的顺序有冲突时时,他便不顾当时公认的原子量,大胆地把它的位置调换一下。例如碲和碘的原子量,当时测定的值分别是128和127,如果按原子量排列,碲应该排在碘的后面。

但是门捷列夫把碲提到碘的前面,以便使它位于性质与它非常相似的硒的下面,并使碘位于性质与碘非常相似的溴的下面。 门捷列夫坚信自己已发现了一条最基本。

4.有没有有趣的化学现象,有趣或是神奇的化学小故事

自动长毛的鸭子:

用铝皮剪成一个鸭子形状(兔子、猫、老鼠……随便啦),用棉签沾上HgNO3溶液涂在铝皮上,过几分钟后将铝皮上的HgNO3搽干.接着就可以看见铝鸭子自动长出白毛出来!

实验原理:铝为活泼金属,但由于铝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铝与空气的反应.HgNO3溶液涂上去后,破坏了致密氧化膜,同时形成Al-Hg合金,使得Al表面不能再形成致密氧化膜.Al可以持续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白色Al2O3.

注意事项:HgNO3为剧毒化合物,实验时注意防护措施!

建造一座“水中花园”

将硅酸钠(Na2SiO3)溶于水中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水玻璃,轻轻将 盐的晶粒,如钴、铁、铜、镍和铅的氯化物,铝、铁、铜和镍的硫酸盐,钴、铁、铜和镍的硝酸盐,加入到水玻璃中(注意不能摇混),则五彩缤纷的“花” 就慢慢地生长起来了

魔棒点灯

你能不用火柴,而是用一根玻璃棒将酒精灯点燃么?

实验: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在高锰酸钾上滴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就被点着了

蛋白留痕

取一只鸡蛋,洗去表面的油污,擦干.用毛笔蘸取醋酸,在蛋壳上写字.等醋酸蒸发后,把鸡蛋放在稀硫酸铜溶液里煮熟,待蛋冷却后剥去蛋壳,鸡蛋白上留下了蓝色或紫色的清晰字迹,而外壳却不留任何痕迹.

这是因为醋酸溶解蛋壳后能少量溶入蛋白.鸡蛋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球蛋白,它在弱酸性条件中发生水解,生成多肽等物质,这些物质中的肽键遇Cu2+发生络合反应,呈现蓝色或者紫色

水火相容

在一个玻璃杯中盛大半杯水,把十几颗氯酸钾晶体放到水底,再用镊子夹取几小粒黄磷放到氯酸钾晶体中.接着用玻璃移液管吸取浓硫酸少许,移注到氯酸钾和黄磷的混合物中,这时水中就有火光发生.水中有火,岂不是“水火相容”吗?

秘密在哪里呢?在水中放进氯酸钾,氯酸钾是含氧的化合物;再放进黄磷,黄磷是极易燃烧的东西,在水里因为与空气中的氧隔绝了,所以没有自燃.但是,加进了浓硫酸,浓硫酸与氯酸钾起作用生成氯酸,氯酸不稳定,放出氧来.氧又与黄磷起反应而燃烧,这种反应特别猛烈,因此在水里也能进行,使得水火同处在一个杯中.磷被氧化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与水起作用,生成磷酸

吹气生火

实验原理 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使棉花着火燃烧.

实验用品 蒸发皿、玻璃棒、镊子、细长玻璃管.Na2O2、脱脂棉.

实验步骤

1.把少量Na2O2粉末平铺在一薄层脱脂棉上,用玻璃棒轻轻压拨,使Na2O2进入脱脂棉中.

2.用镊子将带有Na2O2的脱脂棉轻轻卷好,放入蒸发皿中.

3.用细长玻璃管向脱脂棉缓缓吹气.观察现象

参考资料:百度

5.急求

1、酒 精? 乙醇?

一辆公共汽车到站了,售票员打开窗门对挤在车门口的人嚷道"不要挤,排队上车"……只见一男子手里拎着一大桶东西忙忙地奔过来,正挤着人群想上车,售票员问道"先生,这是什么东西?"

这位男子一边回答"酒精",一边还在往上挤。"不行,不行,酒精是易燃物品不能带上车"。这男子又嚷道:"这是乙醇"。"早说不就没事了",售票员嘟哝着。

公共汽车终于开走了……

感想:酒精就是乙醇,这位售票员看来没学过化学

2、喝 汽 油 不 要 抽 烟

阿飞:阿华,我错把汽油喝下去了,怎么办?

阿华:没关系,记得这几天不要抽烟。

感想:在汽油集中的地方不能抽烟

3、化学谜语10则

1)、似雪没有雪花,叫冰没有冰渣, 无冰可以制冷,细菌休想安家。(干冰)

2)、生来刚直不曲,不怕碰破头皮, 为了光明温暖,宁愿牺牲自己。 (火柴)

3)、来自海洋地下,炼得洁白无暇, 长期为人服务,调味离不开它。 (食盐)

4)、大哥平易近人,表面明朗似镜; 二哥喜欢高温,常在空间飞腾;

三弟生在冬天,性情比较生硬; 虽然性格不同,但是属一家人。

(一物三态) (水,汽,冰)

5)、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只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留得清白在人间。(石灰)

6)、一个软来一个硬, 两个结成一家人, 不怕酸来不怕碱, 烈火烧来只等闲。 (石棉)

7)、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 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水)

8)不在外面住 (居里)

9)皇帝的饮料 ( 王水)

10)空中妈妈 (云母)

4、硫酸给水的情书 亲爱的水:

您好! 请允许我这样叫你,其实这么长时间以来,我—直深爱着你。每当我遇上你,我就有种沸腾的感觉,全身会发出大量的热。当我见不到你时,我甚至会在空气中寻找你的气息,寻找你的每一丝痕迹,我是多么渴望与你亲密相处。我有时很暴躁,这是我承认的,但这是我+6价的中心硫原子决定的,我无法改变我的脾气,就像我无法表达我对你的爱一样。 水,我可以对门捷列夫发誓,我会爱你一辈子。虽然别人认为我的脾气不好,他们说我欺负金属,欺负硫化氢还有过氧化钠。其实,这都是硝酸他传开的,难道硝酸不欺负他们吗,天地可以证明,我只从硫中抢两个电子,而硝酸却抢五个,这不是说明他比我更欺负弱小吗?……

6.有什么有趣的化学小故事

在18世纪的时候,欧洲某镇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珠宝商考尔太太收藏着一颗罕见的钻石,逢人自夸,作为招揽生意的法宝。

一天,三位绅士——查尔、艾伦和贝洛慕名来访。考尔太太把三人迎进珍藏室,主人边介绍,边打开珍宝箱,那闪闪发亮的钻石,使来客们赞不绝口。随后,主人合上珠宝箱,用一张涂满浆糊的白色封条封好,然后邀请绅士们到客厅叙谈。

言谈间,考尔太太发现三人的右手指都有点小毛病,查尔的食指稍有发炎,艾伦的拇指曾被毒虫咬过,贝洛的拇指则被划破。看来,三位绅士来访前都用不同的家庭常用药水抹过。

宾主谈兴正浓,考尔的故友化学家海 威来访。经介绍,海威跟三位绅士一一握手寒暄。

叙谈的气氛是热烈的。尽管三位绅士 先后离席外出小便,但回到客厅,依旧是谈笑风生。

随后,考尔太太陪同海威博士前往珍宝室参观,当她撕下

湿漉漉的白色封条,打开箱盖的时候,突然发现钻石不见了。

她只喊了声“上帝”就昏过去了。沉着、机灵的海威唤醒主人,

问明经过,安慰她说:“别急!事情总会水落石出的。”

海威扶着考尔太太来到客厅,把钻石失踪的事向三位绅士

说明,然后风趣地说:“尊敬的先生们,这调皮的钻石,不会

飞到你们的手里吧?”三位绅士耸耸肩,双手一摊,异口同声

地说:“我的上帝!这绝不可能!”

海威那锐利的目光从三人的手掌上一扫而过,然后指着艾

伦说:“盗窃钻石的就是你!”

亲爱的朋友,海威是根据什么判明是艾伦偷走钻石的呢?

因为海威刚到客厅,同三人握手的时候,发现这三人的手

指上涂有不同颜色的药水。根据一般的知识可知,查尔的食指

因稍有发炎,涂的应该是紫药水;艾伦的拇指是毒虫咬肿后不

久,因此涂的是碘酒,手指呈黄色;贝尔的拇指被划破,擦的

是红药水。当考尔太太在打开箱盖的前,撕下的是湿漉漉的白

色封条,说明封条上的浆糊未干。假如是查尔或贝洛两人启、

贴封条,纸条上必然会留下紫色或红色的痕迹。然而只有当涂

过碘酒的手指与浆糊接触时,碘酒中的碘便会和浆糊中的淀粉

反应,是原来的黄色变成蓝黑色。所以,海威见到艾伦的手,

便作出判定。

7.求多个关于化学的趣事

保尔·埃尔利希 PaulEhHIch “科学研究没有园籍的限制和种族的隔阂。

……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们首先要免除门户之 见。”这是德国细菌学家、免疫学家和化学疗 法的先驱埃尔利希在接受诺贝尔奖金时讲的 话。

因他对免疫性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与俄 国的胚胎学家、免疫学家梅契尼科夫并列为一 九O八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金获得者。 用“神奇的子弹”来肘杀病茵出生在德国西里西亚的斯特恩。

父亲是一位犹太医生。他日幼便 饱尝了种族歧视的痛苫,立志当一名济世良医。

那时候,肉眼无 法看到的病菌正在欧洲大陆和世界各地猖狂肆虐,传染病夺去了 千万人的性命。埃尔利希目睹了种种苦难,他刚跨进医学院大门, 使决心用毕生的精力向小小的细菌宣战。

他说:“我一定要发明一 种神奇的子弹, 让它只射杀人体内的病菌, 而不敢伤害人体。

在他求学时期,他的表兄威格特就在作组织及细菌培养的分类 染色研究。一八七八年,威格特发现不同种类的细菌对于各种染 料有不同的接受能力。

埃尔利希对此很感兴翅,就向威格特学习 染色法,不久又开始了自己的研究。同学们讥笑他是不务正业的 “幻想医生”,他毫不在乎。

他先后在弗劳兹瓦夫、斯特拉斯堡、弗赖堡和莱比幅等大学医学院里学习,受到当时细菌学创导者柯 思和病理学家海德里希的提携。一八七八年毕业之后,他就被推 荐到当时欧洲规模最大的病理研究院,成为实验病理学创导者、柏 林大学教授姑雷·里希斯的助手。

不久,他发现不但细菌,而且 生物体内不同的组织也有不同的染色能力。从此,染色分析法成 了解剖学家剖析组织不可缺少的方法。

埃尔利希完成了一项若名的实验:把甲基蓝染料注射到一只 活老鼠体内,然后作生理解剖,发现只有老鼠的神经末梢染,卜了 蓝色,而肌肉和骨馈不染色。这是为什么呢?埃尔利希推想:可 能在染料和神经末梢之间有某种吸引力。

那么,能不能找到一种 对体内病菌有吸引力的染料,又有药物的作用,把病菌杀死呢2 他开始了实现其“神奇子弹”的设想。 研究有机体对染料的感受性,提出用染色法鉴别有机体细胞 和组织,这是饱的第一大贡献。

埃尔利希曾经是科鼓的学生,对 于科赫用染料使细菌着色的方法,他一直有着深刻的印象。既然 染料在玻璃片上能渗入细菌,使细菌着色而死亡。

那末,如何用 染料来杀死体内的病菌,就要靠先辨明正常人体细胞和组织与病 菌的区别了,这样,才能避免“玉石惧焚”。在这一研究过程中,他发现了白血球的变种,即一种体积庞大,容易被曙红染色的颗 粒,他称之为“嗜曙红白细胞”,即后来人们所称的“埃尔利希细 胞”。

一八八二年,他观察到并描述了这种白细胞吞噬红血球细胞 的现象。他的这一发现,对组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八 九六午,埃尔利希在柏林附近的斯特吉茨血清实验所任所长,他 用显微镜研究血液,gf究有机组织对染色物质的感受论发现了 望氮反应,后来被称之为“埃尔利希反应”。重氮化合物可以和许 多有机化合物产生颜色反应,可以用来对尿液、血液或血浆的提 取物进行染色试验,通过比色,就可以区别人体、动物体内的病 茵和正常细胞、组织了。

埃尔利希用这种染色法首先鉴别了韶细 胞性白血病的各种类型,研究血液的正常细胞和病态细胞。“埃自: 利希反应”流传至今,应用起来非常简便。

他被称为血液学和免 疫血液学之父。 埃尔利希在研究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为什么用同一染料后, 有些组织呈红色,别的却呈蓝色?为什么细胞核可以接受某种染 色,细胞质却不能?为什么白喉毒素对鸽子无害,对婴儿会造成死 亡?他推断,各种不同的细胞、组织间,必有基本的差异存在。

埃尔利希认为“化学亲和力”即是生命奥秘的钨匙,他提出了有 机体和周围化学物质(食物、药物等)结合的学说——侧链学说, 进而又科学地导出免疫化学和化学疗法理论。 埃尔利希认为,抗原具有结合基或“侧链”,他称之为“结合 簇”,毒性抗原具有代表其毒性的“毒性簇”。

抗体是机体细胞受抗 原刺激后所产生的物质。抗体也具有侧链或结合簇,能与抗原的 结合族作特殊的结合。

一八九七年,他把抗体叫做受体。他推想: 化学性质不问的受体能与不同的抗原结合,在机体细胞上发生结 台反应,此后,受体即不能发挥正常功能,细胞就产生更多的受体,其中有些脱落而进入血流;血流中的受体能与抗原发生反应, 从而保护机体细胞。

埃尔利希认为淋巴球是参与形成受体的。他 同时提出,多形核白血球及巨噬细胞起到协助作用,因为它们能 使细菌及其他颗粒状抗原裂胳使其可涪成分为淋巴球所吸收。

埃尔利希是第一个定量地研究了毒素与抗毒素的沉淀反应, 建立起抗体理论的,他详细地说明了有机体组织对病菌感染的反 抗。由于他的研究,后来科学家才开始使用“免疫化学”这个名 词。

埃尔利希因此被称为免疫化学的先驱。 埃尔利希最早用化学反应解释免疫过程。

他认为抗原和抗体 之间的结合是化学的结合,正如强酸和强碱的结合一样,完全朝 一个方向进化很少是可逆的。他研究出毒素与抗毒素的中和反 应和酸碱的中和反应不同的地方,是它们不逻守倍比定律;。

8.生活中有什么有用的化学知识

“民以食为天”,我们先来看看吃里的化学吧。

油条是我国传统的早餐食品之一,它的历史非常悠久。当大家吃着香脆可口的油条时,是否会想到油条制作过程中的化学知识呢?先来看看油条的制作过程:首先是发面,用鲜酵母或老面(酵面)与面粉一起加水揉和,使面团发酵到一定程度后,再加入适量纯碱、食盐和明矾进行揉和,然后切成厚1厘米,长10厘米左右的条状物,把每两条上下叠好,用窄木条在中间压一下,旋转后拉长放入热油锅里去炸,便成了一根香、脆的油条。

在发酵过程中,由于酵母菌在面团里繁殖分泌酵素(主要是分糖化酶和酒化酶),使一小部分淀粉变成葡萄糖,又由葡萄糖变成乙醇,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同时,还会产生一些有机酸类,这些有机酸与乙醇作用生成有香味的酯类。

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产生许多小孔并且膨胀起来。有机酸的存在,就会使面团有酸味,加入纯碱,就是要把多余的有机酸中和掉,并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进一步膨胀起来;同时,纯碱溶于水发生水解,后经热油锅一炸,由于有二氧化碳生成,使炸出的油条更加疏松。

从上面的反应中,也许大家会担心,在制作油条时不是使用了氢氧化钠吗?含有如此强碱的油条,吃起来怎么会可口呢?然而其巧奥妙之处也在于此。当面团里出现游离的氢氧化钠时,原料中的明矾就立即跟它发生了反应,使游离的氢氧化钠经成了氢氧化铝。

氢氧化铝的凝胶液或干燥凝胶,在医疗上用作抗酸药,能中和胃酸、保护溃疡面,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常见的治胃病药“胃舒平”的主要成分就是氢氧化铝,因此,有的中医处方中谈到:油条对胃酸有抑制作用,并且对某些胃病的一定的疗效。

例如,食盐味咸,常用来调味,或腌制鱼肉、蛋和蔬菜等,是一种用量最多、最广的调味品,素称“百味之王”。人们每天都要吃一定量的盐: 一般成年人每天吃6g到15g食盐就足够了,其原因一是增加口味,二是人体机能的需要。

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和容量的重要成分。动物血液中盐浓度是恒定的,盐分的过多流失或补充不够就会增大兴奋性,于是发生无力和颤抖,最后导致动物后腿麻痹,直至死亡。

美国科学家泰勒亲身体会了吃无盐食物的过程,起初是出汗增加,食欲消失,5天后感到十分疲惫,到第8~9天则感到肌肉疼痛和僵硬,继而发生失眠和肌肉抽搐,后因情况更为严重而被迫终止实验。当然,摄取过多的食盐,就会把水分从细胞中吸收回体液中,使机体因缺水而发烧。

从上面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掌握并正确应用,我们就可以利用化学知识带来更好更健康的生活。掌握了化学知识,我们不仅可以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并加以利用,同样还能通过化学方法来分析疾病产生的原因。

高血压是现在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它在体内能够引起三种病变:心脏扩大,肾动脉发生病变及动脉硬化发展加快。

患有肾病的人常常会得高血压症。人们从下列实验发现:镉与高血压发病有关。

科学家曾给100个大鼠喂以下的金属化合物:钒、铬、镍、锗、砷、硒、锆、铌、钼、镉、锡、碲、锑和铅。结果只有给镉的那些动物出现了与人类高血压完全一样的症状,如心脏扩大、血压升高等。

镉积聚在人和鼠的肾脏、动脉和肝脏内,在这些组织中镉干扰着某些需要吸收锌的酶系统、镉对肾组织比锌有更大的亲和力,因而能置换锌,这样就改变了依靠锌的那些反应。经过大量研究得出了以下的结论:肾脏内镉含量对锌含量的对比关系的变化是引起高血压的一个原因,在锌镉比低的地区里,高血压的发病率就高,反之依然。

人体镉天然来源是食物、水和空气。由于现代工业生产活动,工业烟尘、煤和石油产品的燃烧。

空气是人体一个重要镉源,同时食物在加工,贮藏等过程中可能被镉污染,这样人体内肾脏中累积镉随年龄增长就越来越多从而也是随着年龄增大,患高血压病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的原因。我们身边的物质是取之不尽的,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化学来说,更是时时会用到。

从材料上说,化学知识就更显而易见了。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我们通常用的塑料袋上,大都标有“02”。

“02”在化学中是聚乙烯的代号。塑料袋的材料多为高度聚乙烯,又简称HDPE。

一般不易分解,因此提倡少用至不用。其实木材也可做衣料。

木材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木材经过亚硫酸盐和烧碱等水解、蒸煮、漂白的方法,除去木材中含有的树脂和木质素等东西,从而得到洁白的纤维素,再把它做成“浆粕”,然后送到纤维厂作为原料,再经过烧碱及二硫化碳的磺化而成“纤维素磺酯”,再溶于烯碱液中做成稠厚的黏液,最后再经喷丝、纺织之后,就成了衣料。随着科技发展,生活中也越来越常见化学新材料,比如,用聚四氟乙烯制成了不粘锅,用聚乙烯醇、聚氧乙烯等制成吸水性极强的尿不湿……。

还有很多生活中有趣的俗语、俚语也揭示了一些化学知识:酒越陈越香。一般普通的酒,为什么埋藏了几年就变为美酒呢?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把酒埋在地下,保存好,放置几年后,乙醇就和白酒中较少的成份乙酸发生化学反应,。

9.有关化学的生活小常识

1、豆腐不可与菠菜一起煮。草酸钙是人体内不能吸收的沉淀物 。菠菜、洋葱、竹笋中含有丰富的草酸、草酸钠 ,豆腐中含有较多的钙盐,如硫酸钙等成分。上述物质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等物质。

2、铝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铝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无毒元素,因而铝制饮具、含铝蓬松剂发酵粉、净水剂等被大量使用。

3、炒菜时不宜把油烧得冒烟,油在高温时,容易生成一种多环化合物,一般植物油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多,更容易形成多环化合物,实验证明,多环化合物易于诱发动物得膀胱癌。

扩展资料:

1、化学的特点:

化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与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

2、化学的研究对象:

化学对我们认识和利用物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学

化学小常识有趣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