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说的文学常识
《马说》是一篇议论文,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懑之情。《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是一篇赠序,作者用巧妙含蓄的写法,写了反对董邵南去河北的心情,含蓄婉转、耐人寻味。
1、《马说》的段落层意:
第一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第二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段:总结全文,抨击食马者的愚妄无知。
译文:---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2.马说的复习资料
楼上的,加点基础
《马说》练习
[基础知识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注音
①祗辱( ) ②骈死( ) ③槽枥( )
④一食或尽粟一石( ) ⑤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3、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或尽粟一石 : ②虽有千里之能 :
③才美不外见 : ④且欲与常马 :
3、翻译: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马说》是一篇 ,作者 (朝代) (姓名)。文章短小精悍,通篇运用 手法。
阅读语段,答文后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下列加[ ]字的含义不同,请加以分辨。
①[食]之不能尽其材(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执策[而]临之( )
③[策]之不以其道( )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6、“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 B、以丛草为林 C、以至鸟兽木石 D、不以善小而不为
7、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8、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封建统治者比作“ ”,将人才比做“ ”,而伯乐喻指 ,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 。
9、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作者借此表达了 的心情。
10、对文章的中心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下无马。 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1、这篇文章托物寓意,抨击统治者的错误行为。但作者没有正面阐明该怎么做。参照最后一节,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探究拓展训练]
工之侨献琴
刘基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1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弦而鼓之 ( ) ②作断纹焉( )
③易之以百金( ) ④莫不然矣( )
13、下面句中的“之”指代什么。
①弦而鼓之 ( ) ②还之 ( )
③易之以百金( ) ④工之侨闻之 ( )
14、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译文:
15、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寓意:
参考答案
23、《马说》
1、略 2、①有时 ②虽然 ③显现 ④尚且 3、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4、杂文 唐朝 韩愈托物寓意 5、①喂养 吃 ②表转折 表承接 ③鞭打 记 6、A 7、食 马 者 ∕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 而 食 也 8、食马者 千里马 圣明的君主 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 9、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10、B 11、学生能联系当今的社会现实,说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12、①弹 ②花纹 ③交换、买 ④这样 13、①琴 ②工之侨 ③琴 ④这件事 14、可悲啊,这个世道!难道只是一张琴的遭遇如此吗?没有一件不是这样的! 15、揭露了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崇古非今的不良风气,寄喻了盲目守旧,势必摧残人才、阻碍改革的道
3.马说复习提纲
一1、《马说》作者 唐朝 朝 文学 家 韩愈 。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有“ 文起八代之衰 ” 的美誉。 二、默写填空。
①本文强调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一句是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②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最能表达作者强烈愤慨的句子 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三、.给下列黑体的字注音并解释 ① 骈 死于槽枥之间 两马并驾 骈 ② 一食 或尽粟一石 吃一顿 ③ 食 之不能尽其 材 通“饲” 喂养 通“才” 才能 ④才美不外 见 通“现 ”表现 ⑤其真无马 邪 通 “耶 ” 6世有伯乐, 然后 有千里马 这样以后 ⑦ 且 欲与常马 等 不可得 尚且 相等 ⑧ 安 求其能千里也 怎么 ⑨ 虽 有名马 : 即使 ⑩ 是 马也 :这 四、.解释下列 之 的用法。 ① 鸣 之 而不能通其意 助词不译 ②食 之 不能尽其材 代词,代千里马 ③马 之 千里者 定语后置的标志 ④虽有千里 之 能 助词,的 五.翻译下列各语句。
①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因为千里马著称。
②且欲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鞭策它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它的意思。
六、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食马者不知马。 七、《马说》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控诉。
4.马说的重点题加答案
一。
文学常识1。《马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文章,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2“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二。
加点字书上有三。主旨‘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原因。
抨击了统治者有眼不识别英雄·摧残埋没人才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对被埋没人才的同情和怀才不遇的感慨。
常见问题1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2、第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呢?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4、第一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 5、概括第二段内容 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6、第二段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7、第二段中的文字从侧面讽刺了喂马者的哪些特点? 无能、无知、目光短浅。 8、“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对千里马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讽刺。
9、概括第三段内容 抨击那些不能正确对待千里马却大呼“天下无马”的人。 10、第三段中连用三个“不”字,将“食马者”的平庸刻画得入木三分,这是一种什么句式? 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刻画“食马者”的愚妄。
11、“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12、这里的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翻译,只起到了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
(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 (马)鸣,而不是鸣(马)。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执策”的“策”:马鞭子,名词。 “临之”:面对着它 (千里马)。
三个“马”字,都是指千里马。 称”,著名、著称、出名。
13、第三段中哪些语言能体现食马者的无知和浅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4、第三段中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第三段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人才埋没的愤懑之情 16、作者的论点是什么?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 第一段。
提出论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正面论证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反面论证 故虽有名马…。 不以千里称也。
第二段。 进一步从反面论证 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 千里而食也” 第三段。
痛斥执策者的愚蠢 勾画执策者狂妄无知的形象 作者厉声反诘执策者,表达中心:其真不知马 17、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不是。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18、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慨心情 19、“伯乐”“千里马”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千里马——有才能的人 伯 乐——重视人才,识别人才的人 食马者——愚妄,浅薄的不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20、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
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
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21、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
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是如此密切,而伯乐却不常有,千里马被终身埋没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
接下去,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现的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本文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
以“伯乐不常有”开始,中间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千里马“才美不外现”写食马者的无知及其造成的恶果,然后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最后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句。 22、背诵课文,说说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设计此题,意在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古文背诵的要求。说的练习,要求学生口头说出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即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既练习了口头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同学生的说,还有相互启发、深入思考的作用。
23、翻译下面一段文字,注意划线的词的意义或用法。 策之不以其。
5.马说,陋室铭的文学常识
陋室铭》写作历史背景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
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
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陋室铭》家喻户晓名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
据说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
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县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于是便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
《陋室铭》流传千古,陋室亦因之而名闻天下。如今,刘禹锡当年的陋室位于安徽和县城中,3幢9间呈品字状的房屋,斗拱飞檐,白墙黑瓦,典雅古朴,静谧灵秀。
石铺小院绿茵遍地,松竹迎人,含英蕴秀,令人似乎嗅到浓郁的翰墨馨香。院内东侧小巧精致的亭内,立有“《陋室铭》碑石”,上刻流传千年的《陋室铭》全文,字为书法家孟繁青所书,风骨端凝,清秀悦目。
主室正中,有刘禹锡立像一尊,潇洒庄重,上悬“政擢贤良”匾额。陋室占地不广,踱步其间,似觉人与自然在此得到净化。
——《陋室铭》个性教学 一、解题 1.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
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2.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二、作者简介(板书:刘禹锡) 刘禹锡,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
《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赏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板书:学习目的:赏析写作特色) 三、课文分析 1.出示胶片(与本文有关的山水画),齐读课文两遍。
2.提问:这篇短文可分为几个层次? 回答: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山不在高一惟吾德馨”;第二层:“苔痕上阶绿一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南阳诸葛庐一孔子云:何陋之有?”我们一层层讲解。
(出示与第一层意义相吻合的山水画胶片) 3.教师讲解 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呢? 回答:山水写起。 4.教师讲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说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丁。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乎深,有蛟龙就会显灵。这些都是古人的俗语。
古代传说中,神仙多住在山上,有神仙的山,就是名山;水中常有蛟龙隐现,兴云作雨,所以人们认为水中有龙就会显示神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然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因为我品德高洁而芳香四溢。
“馨”本意是发散很远的香‘乙这里比喻道德高尚,名声传播很远。 5.提问: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呢?山和水来比? (回答)室。
用“不在高”“不在深”来比 ? (回答)陋。 用仙和龙来比 ? (回答)德。
用名和灵来比 ? (回答)馨。 6.教师讲解 作者的目的是要写陋室(板书陋室),却用山水(板书山水)作比喻,引出要写的内容,这种方法叫比兴(板书比兴)。
这种比兴的修辞方法,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文章波澜起伏耐人寻味。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在]:/臼的主人之。
6.《马说》1.课文2.注释3.译文4.文学常识5.通假字.古今字6.相关知识点
是:古义: 这样的.例: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今义:判断词。 安古义:怎么.例:安求其能千里也? 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等古义:同样.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或古义:有时,有的人.例:一食或尽粟一石 今义:或者。 然后古义:副词,表示一种情况出现以后,出现另一种情况,着重表示前事是后事的条件 例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个动作或情况之后。 食古义:通“饲”喂养 例:食之不能尽其材。 今义:吃。 策 古义:马鞭 今义:策划,策略 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 “ 见 ” 通 “ 现 ”,显现。
(2)食之不能尽其材: “ 材 ” 通 “ 才 ”,才能。“食”通“饲”,喂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3)其真无马邪: “ 邪 ” 通 “ 耶 ” ,表示疑问,相当于“ 吗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4)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食"通“饲”,饲养;喂养。
7.马说练习题及答案 快 要多
《马说》的有关练习题 马 说 韩 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一、填空1、《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作者韩愈,字退之,河北昌黎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其散文气势雄健有力,语言精练。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代表作品《昌黎先生集》。2、用原文语句填空。
①揭示全文中心的句子是其真不知马也。(主要结论或主旨句)②交代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千里马最悲惨的遭遇的句子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③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④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⑤说明千里马和伯乐之间的关系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⑥起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⑦文章最能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句子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⑧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⑨有一位哲人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⑩本文的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原文中的意思。
①故虽有名马(即使) ②只辱于奴隶人之手(这里指受辱而埋没才能)③骈死于槽枥之间(两马并驾) ④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⑤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⑥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同,一样)⑦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⑧策之不以其道(驱使,驾驭)(正确的方法)⑨执策而临之曰(马鞭子)(面对) ⑩是马也(这)4、第一段正面写世有伯乐的重要性,第二段反面写世无伯乐的危害性,第三段是为世上无人识马的慨叹。5、第二段的写作意图在于谴责:食马者。
6、第二段连用四个“不”字,源出于食马者的无知。二、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文中的通假字,写出其本字及含义。答:①食马者 食通饲,喂养。
②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表现,显现。③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
④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 ,表示疑问语气。2、《马说》一文题目中的“说”是什么意思?答: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答:①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②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4、本文在写作上主要有什么特点?答:托物寓意。5、“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在本文中有什么深刻含义?答:①千里马比喻人才;②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③食马者比喻埋没人才,摧残人才愚妄无知的封建统治者。
6、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就其根本原因谈谈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答:①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揭示了统治者昏庸无道,不识人才,埋没人才,啥、甚至摧残人才的在、社会现实。7、本来应该先有千里马,然后有伯乐,可韩愈却认为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答:因为没有伯乐,即使有千里马也只能被埋没。
同理,没有伯乐式的人,即使有人才,也不能被发现任用,只会被压抑而弃之不用。8、如何理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答: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与常马一样都达不到。
因为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所以遇到不懂马的“食马者”,千里马只能有如此遭遇。
9、文章结尾处为什么直接引用食马者所说的“天下无马”这句话?答:其目的在于表现封建统治者的“愚妄无知”。10、第三段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而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答:①排比;②增强语势,刻画食马者愚妄无知的形象,表达作者对“食马者”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嘲弄。
11、本文描述了“千里马”怎样的悲惨遭遇?有什么作用?答:①“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揭示人才终生被埋没,才能不得施展的命运。②“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揭示人才因“饥饿”而无法展现才能的无可奈何的痛苦。
12、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愤慨和抨击。13、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政治主张?答:希望统治者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作用。
14、文章结尾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