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贼求全的文言常识

2021-11-10 综合 86阅读 投稿:第六感

1.乌贼求全文言文翻译

乌贼求全

海之鱼, 有乌贼其名者, 响水而水乌.戏於岸间, 惧物之窥己也, 则响水以自蔽.海鸟视之而疑, 知其鱼而攫之.呜呼! 徒知自蔽以求全, 不知灭迹以杜疑, 为窥者之所窥.哀哉!

译文

海中有一种鱼,名叫乌贼,它能吐出墨汁使海水变黑.有一次,它爬上岸边游玩,它怕别的动物看到它,就吐出墨汁把自己隐蔽起来.海鸟看到了乌黑的海水而起疑,知道一定是乌贼在里面,就毫不犹豫地往水里把乌贼抓了出来.

唉!乌贼只知道要吐出墨汁来隐蔽自己,以求安全,却不知道要消灭痕迹,来杜绝海鸟的怀疑,结果,反而暴露了自己,被海鸟察觉目标抓去,真是可怜啊!

2.乌贼求全文言文的通假字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原文】

海之鱼,有乌贼其名者,响水而水乌。戏於岸间,惧物之窥己也,则响水以自蔽。海鸟视之而疑,知2113其鱼而攫之。呜呼!徒知自蔽以求全,不知灭迹以杜疑,为窥5261者之所窥。哀哉!

【翻译】

海中有一种鱼,名叫乌贼,它能吐出墨汁使海水变黑。有一次,它爬上岸边游玩,它怕别的动物看到它,就吐出墨汁把自己隐蔽起来。海鸟看到了乌黑的海水而起4102疑,知道一定是乌贼在里面,就毫1653不犹豫地往水里把乌贼抓了出来。

本来乌贼是为了保全自己而做出一些假象来迷惑敌人,但是却适得其反,暴露了自专己。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看问题比较片面的意思。

【注释】

1.呴(xǔ):吐出唾液。

2.徒知:徒,只,仅仅。只知道。

3.杜疑:杜,杜绝。杜绝怀疑。

4.惧:恐惧属、害怕。

5.全:保全。

6.攫:抓,抓住。

7.窥:偷看

8.乌:黑色

参考资料:网上查找+个人整理

3.乌贼求全文言之翻译

1选自《柳河东集·附录》

2《乌贼求全》

海之鱼,,有乌贼其名者, 呴①水而水乌。戏于岸间, 惧物之窥己也, 则呴水以自蔽。海鸟视之而疑, 知其鱼而攫之。

呜呼!徒知②自蔽以求全, 不知灭迹以杜疑③, 为窥者之所窥。哀哉!

3翻译

海中有一种鱼,名叫乌贼,它能吐出墨汁使海水变黑。它到岸边游玩,它怕别的动物偷看自己,就吐出墨汁把自己隐蔽起来。海鸟看到了乌黑的海水而起疑,知道一定是乌贼在里面,就把乌贼抓了出来。唉!乌贼只知道要吐出墨汁来隐蔽自己,以求安全,却不知道要清除痕迹,来杜绝海鸟的怀疑,结果,反而暴露了自己,被海鸟察觉目标抓去,真是可怜啊!

4注释

1 呴(xǔ):吐出唾液。

2 徒知:徒,只,仅仅。只知道。

3 杜疑:杜,杜绝。杜绝怀疑。

4 惧:恐惧、害怕。

5 全:保全。

6攫:抓,抓住。

7窥:偷看

8乌:黑色

5道理

考虑问题切忌片面性,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事物的两重性,才能马到成功。

做事情不能只顾表面,不顾本质,(聪明反被聪明误)要考虑周全。

4.墨鱼自蔽文言文

原文 海有虫,拳然而生者,谓之墨鱼。

其腹有墨,游于水,则以墨蔽其身,故捕者往往迹墨而渔之。噫!彼所自蔽者,乃所以自祸也欤?人有恃智,亦足以鉴。

编辑本段译文 翻译:海里有一种生物,拳头大小,叫做墨鱼。他的腹部里面有墨汁,在水里游泳,就用墨汁掩护自己,所以捕鱼的人往往跟踪着墨迹就能逮到他们。

啊!他们用来掩护自己的东西,竟然给自己带来了灾难?也有觉得自己智力很高而自负的,也应该借鉴墨鱼了。 编辑本段解释 蔽:隐蔽。

迹:追寻墨迹 渔:逮到 恃:倚仗 ,凭借 以:用 故:原因 翻译:啊!他们用来掩护自己的东西,竟然给自己带来了灾难? 感悟: 人们往往仗着自己很聪明,却不知道聪明反被聪明误。

5.扁鹊投石的文言文知识

今常用义:已经。文中古义:停止;如“除之未必已也”。

今常用义:石头。文中古义:用来治病的针;如“扁鹊怒而投石曰”。

左右

今常用义:左边和右边;支配;文中古义:近侍,近臣;如“左右曰”。 前

(1)名词,前面;如“君之病,在耳之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渔歌子》)

(1)动词,前进,上前;如“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

使

(1)动词,让;如“将使耳不聪,目不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2)连词,假使;如“使此知秦国之政也”。

(3)动词,出使;如“《使至塞上》”。

(1)介词,跟,同;如“君与知之者谋之”。“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2)动词,给予;如“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

(1)形容词,眼力好;如“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2)形容词,光明,明亮;如“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春夜喜雨》)

(3)形容词,次,下一个;如“越明年,政通人和”。(《岳阳楼记》)

(1)动词,知道,了解;如“与知之者谋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六则》)

(2)动词,主持,管理;如“使此知秦国之政也”。

(3)动词,领悟;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六则》)

(1)动词,行动;做;如“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2)动词,推荐,选用;如“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3)动词,举起,抬头;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动词,谋划,商量;如“君与知之者谋之”。“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2)名词,计谋;如“足智多谋”。 动词用如使动词

“则君一举而亡国矣”中的动词“亡”是用如使用词,即“使……灭亡” ;该分句可译为 “那么君王的这种做法,是会使秦国灭亡的”。 省略句

1.省略主语

(1)“使此知秦国之政也” 之前省略主语“君”,即“(君)使此知秦国之政也”;该分句可译为“(君王)假如(用)这种方法管理秦国的政事”。

(2)“而与不知者败之”之前省略主语“君”,即“(君)而与不知者败之”;该分句可译为“君王)却又和不懂治病之事的人败坏了它”。

2.省略宾语

(1)“扁鹊请除”之中,动词“除”之后省略宾语“之”,指秦武王生的病,即“扁鹊请除(之)”;该分句可译为“扁鹊看了,请求把它除掉”。

(2)“君以告扁鹊”之中,介词“以”之后省略宾语“之”,指秦武王左右亲信说的话,即“君以(之)告扁鹊”;该分句可译为“秦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

3.省略介词

(1)“武王示之病”之中,“示之”之后省略介词“以”,即“武王示之(以)病”;该分句可译为“秦武王把自己生病的地方给扁鹊看”。

(2)“使此知秦国之政也”之中,“使”之后省略介词“以”,即“使(以)此知秦国之政也”;该分句可译为“(君王)假如(用)这种方法管理秦国的政事”。

乌贼求全的文言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