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行军常识
兵家主要代表人物,春秋末有孙武、司马穰苴;战国有孙膑、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等;汉初有张良、韩信等。今存兵家著作有《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将苑》、《百战奇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等。各家学说虽有异同,然其中包含丰富的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因素。兵家的实践活动与理论,影响当时及后世甚大,为我国古代宝贵的军事思想遗产。
中国古代阵法
古代十大兵书
?fromTaglist
兵种
?tp=0_01
解密中国古代战争
?tp=4_01
中国古代军事阵型
2.我马上就要穿越了,我选择的是一个将军,求古代冷兵器时代行军作战
1、关于行军
由于现代有了军事卫星和侦察机,大家都忽略了冷兵器时代行军的重要性和安全性,尤其是古代道路交通不便,对于行军路程中的安全性则更是注意。当时的行军都不像电视剧那样一条长龙懒懒散散毫无防备地走,而是探路兵先行,探路兵一般会走在大队伍前方五到十里左右的距离,对既定的行军路程中每条必经之路周围的地形进行勘察,勘察的内容包括水源、路况等等,当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勘察有没有埋伏,而这些探路兵将每隔一里或一小段时间都会以特定的记号或哨笛声作为联络大部队的方式,这些联络方式每天都会进行随机变更,变更权掌握在队伍最高将官手里,基本没有规律可依。
干掉探路兵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因为联络一旦中断或有变化,后面的大部队就会察觉并适时作出防备调整。
2、关于对阵
这个其实是针对第五条线路而言的。
这里单单以唐代的编制和主流战法来说,比如侯武部一共是850人,扣除特定的伙夫和医官等,能直接布阵投入战斗的就大概是800人,可以分16队出来。然后就是列阵了,一般分左中右三军,按这里的16队来看,我们就先简单假设左右两军各5队,中军6队。好了,列阵也完毕了,开始打了,怎么打呢?当然不是像电视剧或电影那样主将一声令下然后哗哗哗地都往前冲,那是找死的打法,而是先防后攻,三军列阵完毕即刻分散,步兵(包括弩兵)分别组成两个战阵,各4队,前一个4队的大战阵立刻向前迈进,这叫战队,由他们先上,后4个战阵向后撤一点,这叫驻队,只有等前面那队打完了,他们才能上。然后那200骑兵在哪?他们在驻队的两侧或前后,都下马待命,没有命令不能动。为什么要下马待命而不是骑在马上待命呢?因为一来便于迷惑对方,让他们不太清楚自己的具体方位,二来也避免了让他们骑着马那么高高在上的成为对方弓弩的攻击目标。
其实发展到唐代,兵种配合作战已经分得很严格了,什么时间,哪一部分人先上,这里面是很有道道的,乱来不得。一般是第一通鼓响之后,弓弩兵先上,进入射程距离(100步至150步之间)之后就放箭,边前进边射,然后在30步左右距离的时候停止发射,然后第二通鼓响,后面的4个驻队人马就冲上来了,这时前面的这些弓弩手就可以收起弓弩,抽出随身佩戴的刀,与第二战队的步兵共同作战。
这个时候后面的骑兵还是不能动,那什么时候能动呢?就是等指挥将官观察战情觉得自己的步兵已陷入苦战或打不过的时候才发令骑兵上马进行攻击,但是骑兵的攻击也不是一拥而上照着对方就一通乱砍,而是跳跃着攻击,打一下就跑回来,再上前打一下又跑回来,这在兵书上叫“腾击”,然后在骑兵腾击对方的时候,自己的步兵迅速做出阵型调整,继续再战,就这样一轮一轮的马步结合,直到把对方打趴下为止。
这是当时比较常用和流行的战法,当然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做出调整,只是由此说明冷兵器时代的作战体系是很复杂的,大家别被电视剧或电影的场面骗了以为打仗就那么简单,那是导演为了场面好看或者是根本就不懂才那么拍的。
3、关于阵法
在氏族社会以前,打仗是没有任何阵法可言的,就是一窝蜂地冲上去乱打,跟现在的古惑仔打架差不多,自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奴隶主为了巩固统治和掠取奴隶(战争俘虏是奴隶的主要来源),开始编制有组织的军队,并且采用一定的队形,这就是原始的“阵”。
关于阵法,世界各地都有,有名的比如马其顿方阵、罗马方阵等等,不过相对来说,咱们的华夏老祖宗在这方面是最有创意的,其中以三个阵法最具代表性:一个是战国时期孙膑所创的“八阵”、一个是是南宋名将岳飞破金兵“拐子马”所创的“撒星阵”、另一个则是是明代将领戚继光为抗击倭寇而创设的“鸳鸯阵”。
阵法的作用除了应用于实际战斗外,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训练士兵,让士兵接受和适应各种阵法的训练,以使之更有组织性和协调性,但阵法使用是有局限性的,就是它只适用于千人级的战斗,在双方各千人的前提下,阵法运用的纯熟度和灵活性将很大程度影响最终的战果,而这一点,在我们的第五条线路中,将会得到很大的体现。
暂时补充这三点,还有的话再补充。希望大家注意到,这趟劫镖大家面对的是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杀人机器,很多东西按照一般的江湖规矩都是很难行得通的,这也是为什么我把构思放在第一位的原因
3.古代行军打战是怎么进行的
古代行军打仗很有将就,就想上面说的,首先皇帝或着某个有权调动军队的将军,要研究好作战的方略,研究进军路线及行军过程中的问题,哪里地形怎么样, 哪里容易埋伏,哪里路好走,有没有小路,考虑好这些问题,就要准备调动军队了和粮草了,粮草有专门的粮草官,在各个年代官名不一样,他们会从国家的就近的粮仓运发粮食到要出兵的地方,而且后续还要负责一路送往作战的地方,军队也是从各地驻军的营地调,然后集中到一个地方集结。
要是爆发大的国家战役,还会出征前受到皇帝在校场的检阅和训话,讲点鼓舞的,出征胜利后的什么奖赏啊之累。
4.古代行军打仗吃什么
有吃米饭的(小麦或水稻)还有酒、肉,不过由于古代打仗动则数月甚至数年,所以肉一般是很少的(放久了就臭了),运气好的话,碰到有河里有鱼虾的那就吃海鲜。也有的军队供给干肉。
比较有特色的事秦朝,秦朝军队的酒特别多,在发放前线伙食的时候分得非常的细仔三级爵位的士兵每吨有精密还有酱半升等比普通的百姓的生活好了很多呢!两级爵位的士兵吃的就是粗米了,没有爵位的士兵吃得饱就算不错了的了也!
西汉的时候,汉武帝发动对匈奴的战争,粮食从山东北部地区运往河套地区。我们可以想象得到那个场景的,那时运输工具不发达,道路很烂,押运的士兵牲畜不知道要消耗多少粮食,到了前线又有多少粮食呢!最后到战场供给士兵的粮食不多余百分之五十二。新鲜的蔬菜不能储藏,难于运输,所以士兵伙食都是一些干点的东西便于储藏比如米,饼,干肉之类的
蒙古帝国,在13世纪发动的很多战争,成吉思汗蒙古的军队遍及欧亚大陆蒙古军队所到地区之广阔,征服的地区之多,他的后勤是怎么解决的呢!这就是马背民族的特点了,马是蒙古人特有的资源,蒙古军队吃马奶和持羊肉。
5.古代行军打仗靠什么指挥
古人打仗靠旗鼓指挥。
例如高中语文的《曹刿论战》中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就是说士兵听鼓声为号,鼓声一响,就开始进攻。八十年代的评书里,讲古代战场上的兵将听到己方阵地上锣声响起,就要撤退,是同样的道理。前面说的《曹刿论战》,曹刿看到敌人撤退,最初不许己方追击敌人,而是登到高处观察敌方的旗帜,看到敌人的旗帜已经倒下,才判断地方是真败了,而不是诈败。其道理在于作战时士兵要跟着自己的旗帜前进,旗帜就是部队前进的方向。旗帜倒了,一定是主将伤亡或败退才会发生,那样士气就会受影响。
6.古代行军打仗都吃什么
主要是粮食,包括五谷杂粮等。
不是有句话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吗?如果部队粮食供应充足,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喝酒吃肉,比如说在战前或战后(当然是打赢了,打输了可就没有了)。在战前,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史记》鸿门宴中的一段,当项羽准备攻打刘邦时说了这么一句: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还有就是秦军每战之前都要大量饮酒,以鼓舞士气。打胜之后就会喝庆功酒。
如果部队粮食供应不上,就只能吃野菜等东西充饥了。《三国志》中就有没有粮食吃的时候,袁绍的部队在河北吃桑椹,袁术的部队在淮南吃河蚌的记载。
再没东西吃的时候,要么吃人,要么就自动瓦解。 西汉七国之乱时,吴楚联军被周亚夫断了粮道之后,部队就自动瓦解了。
还有类似的就是官渡之战。当然,有些部队没有粮食之后可能会吃人,如长平之战赵括被白起包围后,其部就有自相杀食的事发生。
再如唐朝张巡死守孤城时也发生此类事件。除了这些不得已的情况,还有些变态的将领,干脆以人为军粮,比如五胡十六国和唐末、宋朝、元朝时均有此类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