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常识在线阅续

2022-12-21 综合 86阅读 投稿:离不开

1.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常识(二)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仙人指路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常识第二部分历法知识一、夏历、殷历、周历夏历、殷历、周历是我国先秦时期使用的三种历法,也叫夏正,殷正,周正,合称“三正”。

这三种历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岁首月建不同,即正月的时间不同。古人把十二地支与十二个月结合起来,以冬至所在的月份为子月,依次类推。

冬至一般是夏历十一月。周历建子,以子月为正月;殷历建丑,以十二月为正月;夏历建寅,以一月为正月。

秦始皇建亥,以十月为岁首正月。因时间短,未另计,因而只称夏、商、周三种历法叫三正。

汉武帝太初(前104—前101)年间,颁布了太初历法,此后两千多年来基本上用的是夏历,即农历。二、阴历、阳历、阴阳历世界上的历法比较多,比较通行的是阴历、阳历、阴阳历。

阴历也叫“太阴历”,有些地方叫月亮年,是按照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这种历法只管月亮圆缺,不管四季寒暑变化。

由于月亮圆缺的周期只有二十九天半,每年只有354天,和回归年相比每年少11天多,三年就少30多天,因此,它的过年月份不固定,每隔三年要换一次。这种历法在大部分地方已被淘汰,现在只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或地区在宗教活动中还使用。

阳历也叫太阳历,公历。现代天文学把用公历计算的年,叫太阳年。

太阳年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三、公元、世纪、年代2此外,还有以地支配十二月的地支纪月法(这种方法以十、二十四节气十一、置闰至于下世纪的历法,联合国历法修订委员会已经制定。

2.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阅读

一、基本概念 a.日、月、年、岁 古人经常的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望月).。

年的概念和农业有关,《说文》:“年,熟谷也”。谷物的成熟周期意味着寒暑往来的周期,也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称为太阳年。

在远古,年和岁是有区别的。“岁”表示今年某一节气到明年同一节气之间的这段时间,而“年”指的是今年正月初一至明年正月初一这段时间。

b. 阴阳合历 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中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平年12个月,有6个大月30天和6个小月29天。

有大小月之分,是因为月相的变化在29-30天之间(精确数值是29.53天)。每年12个月一共354天,但这个数还不够1个太阳年。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是365.2422日,比阴历12个月的总和还多出11天多。所以阴历每过3年就和实际太阳年相差1个月的时间,所以每3年就要加1个月,称为闰月。

这样是为了使历年的平均时间约等于1个太阳年,并且和自然季节大致符合。 置闰是古代历法中的大事。

《左传文公六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世之道于是乎在矣”。三年一闰还不够,还要五年闰两次,所以《说文》说“五年再闰”。

五年闰两次要多了些,后来规定19年闰7个月。 关于闰月的安插问题,在殷周时代就有记载,闰月一般放在年终。

当时置闰尚无定制,有的年份甚至出现一年两闰。但到了春秋时代就再也没有这种状况了。

汉初在九月之后置闰,称为“后九月”,上古还有年中置闰,如闰三月,闰六月。当闰而不闰叫“失闰”。

如何安插,是古代历法的重要问题。 c. 四季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后来又按夏历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个月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古书常把这些名称作为月份的代名词。《楚辞•哀郢》:“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这里的仲春指的就是夏历二月。 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春秋就意味着一年。

《庄子•逍遥游》: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蟪蛄的生命不到一年。此外史官所记的史料在上古也称为春秋,因为史料都是记年体的。

后来历法日趋周密,春秋二时再分冬夏二时,有些古书所列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如《墨子•天志中》“”制为四时春秋冬夏,以纪纲之“,《管子•幼官篇》:“修春秋冬夏之常祭”,《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等。

二、节气 a.节气名称 古人根据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周岁太阳年365又1/4日分为立春、雨水、惊蛰等24个节气。这些节气先是平分的,平均每个节日是15.22日弱。

后代根据太阳移动的速度,有的规定为 14日(如冬至前后),有的规定为16 日多(夏至前后)。24个节气的名称和顺序如下: 正月:立春雨水 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小寒大寒 这套节气名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训》。

惊蛰古名“启蛰”,汉朝避景帝名讳改。24节气是和月份的搭配不是绝对固定年年一致的。

因为节气跟着太阳年走,和朔望月没有关系。上述说的是大致情况 古人最初还把24节气细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例如立春是正月节,雨水是正月中,惊蛰是二月节,春分是二月中,余此类推。

节气的细分和置闰产生过一些关系。由于1人节气加上1个中气的时间大约是30.5天,要大于一个朔望月,所以每月的节月加中气要经上月推迟1至2天,推迟到某月就只有节气没有中气,后来就以这个月份置闰。

所以古人说“闰月无中气”。阳历每月都有节气和中气,上半年每月6日和21日左右是交节日期,下半年每月8日和23日是交节日期。

b.节气的确立 节气的确立和天文有关。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等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太阳运行到某次就交某节气,实际上24节气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24个不同的位置。

《汉书•历律志》提到过节气与星次的关系,如太阳运行星纪初点交大雪,运行星纪中央就交冬至,运行到玄枵初点交小寒,运行到玄枵中央就交大寒,《律历志》所提到的星次和节气对照如下: 1. 星纪:大雪冬至 2.玄枵:小寒大寒 3.诹訾:立春惊蛰 4.降娄:雨水春分 5.大梁:谷雨清明 6.实沈:立夏小满 7.鹑首:芒种夏至 8.鹑火:小暑大暑 9.鹑尾:立秋处暑 10.寿星:白露秋分 11.大火:寒露霜降 12.析木:立冬小雪 太阳运行到某星次初点,就是前一个节气,如果运行中央,就是后一个节气 这个对照表是《汉书》提到的,惊蛰在雨水之前,清明在谷雨之后,和有所不同。2000多年前的天象和现代不一样,《律历志》中提到了交某节气时指太阳所在的星宿和度数,如冬至点在牵牛初度,在今天摩羯座β星附近,现代的冬至点在人马座。

c. 节气的演变 24节气是逐步完善起来的。古人很早就掌握了春秋分和夏冬至这四个最重要的节气。

《尚书•尧典》把春分叫做日中,秋分叫。

3.想整体了解一下我国古代的天文星象历法的知识

中国文化星象历法的时间观念 2005-7-14 21:15:47 不详 不详 阅读86次 年月日时的区分:根据《尚书》的资料,中国的史文化,自唐尧开始,经过虞舜而到夏禹,早已秉承古的传统,以太阴历为基准,确定时间的标准。

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月均分为三十天;每天分为十二时--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时又分三刻。这种星象历法的时间观念,由来久远,相传远始于黄帝时代,这事是否可信,另当别论。

但都是以太阴(月亮)为基准,所以代表了十二时辰的十二个符号,便叫作"地支"。扩充"地支"符号的应用,也可以作为年的代号,例如子年、丑年而到亥年以后,再开始为子年、丑年等循环性的规律。

二十四节气的区分:古代的"星象历法",同时也以太阳在天体的行度作标准。所以中国过去采用的阴历;实际上是阴阳合历的。

除了一年十二个月,一个月三十天的基准以外,根据太阳在天体上的行度与地面上气象的变化和影响,又以"春、夏、秋、冬"四季,统率十二个月。也等于《易经》"乾卦"卦辞所谓"元、亨、利、贞"的四种德性。

并且除了以四季统率十二个月外,又进一步划分它在季节气象上的归属,而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例如"冬至、小寒(十二月节)大寒,立春(正月节)雨水,惊蛰(二月节)春分,清明(三月节)谷雨,立夏(四月节)小满,芒种(五月节)夏至,小暑(六月节)大暑,立秋(七月节)处暑,白露(八月节)秋分,寒路(九月节)霜降,立冬(十月节)小雪,大雪(十一月节)"等二十四个名号。这二十四节气的标准,是根据太阳与地球气象的关系而定,并非以太阴(月亮)的盈亏为准。

五候六气的划分:除了四季统率十二个月、二慕谄酝猓忠?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候为一节"作为季节气候划分的基准。根据这种规例,推而广之,便可用在以三十年为一世,六十年为两世,配合《易经》交爻重划卦的作用。

缩而小之,则可用在一天十二个时辰、刻、分之间与秒数的微妙关系。 这种上古天文气象学和星象学,以及历法的确立,虽然是以太阴(月亮)的盈亏为基准,但同时也配合太阳在天体上的行度,以及它与月亮、地球面上有关季节的变化。

可是上古中国天文星象学除了这些以外,再把"时间"扩充到天体和宇宙的"空间"里去,探究宇宙时间的世界寿命之说,不但并不完备,实在还很欠缺。只有在秦、汉以后,逐渐形成以天文星象的公式,强自配合中国地理的"星象分野"之学,勉强可以说它便是中国上古文化的"时""空"统一的观念。

很可惜的这种"时""空"统一的学说仍然只限于以中国即天下的范围,四海以外的"时""空",仍然未有所知。况且"星象分野"之学,在中国的地理学上,也是很牵强附会的思想,并不足以为据。

青年同学们读国文,看到王勃《滕王阁序》所谓的"星象翼轸",便是由于这种"星象分野"的观念而来。 邵子对"时""空"思想的开拓 汉末魏、晋到南北朝数百年间,佛学中无限扩充的宇宙"时""空"观进入中国以后,便使中国文化中的宇宙观,跃进到新的境界。

但很可惜的,魏、晋、南北朝数百年间的文化触角,始终在"文学的哲学"或"哲学的文学"境界中高谈形而上的理性,并没有重视这种珍奇的宇宙观,而进一步探索宇宙物理的变化与人事演变的微妙关系。甚之,当时的人们,限于知识的范围,反而视为荒诞虚玄而不足道。

(关于佛学的宇宙观和世界观的补充说明,必须要另作专论,才能较为详尽。)直到北宋时代,由邵康节开始,才撮取了佛家对于形成世界"成、住、坏、空"劫数之说的观念,揉入《易》理"盈、虚、消、长""穷、通、变、化"的思想中,构成了《皇极经世》的"历史哲学"和"易学的史观"。

其实,邵子创立《皇极经世》"易学史观"的方法,我想他的本意,也是寓繁于简,希望人人都能懂得,个个都可一目了然。因此而"知天""知命","反身而诚"而合于天心的仁性。

并非是故弄玄虚,希望千载之后的人们,"仰之弥高"钻之不透的。无奈经过后世学者多作画蛇添足的注解,反而使得邵子之学,愈来愈加糊涂。

在邵康节所著人尽皆知的《皇极经世》一书中,最基本的一个概念,便是他把人类世界的历史寿命,根据易理象数的法则。规定一个简单容易记录的公式。

他对这个公式的定名。叫做"元、会、运、世"。

简单地讲,以一年的年、月、日、时作基础。所谓一元,便是以一年作单元的代表。

一年(元)之中有十二个月,每个月的月初和月尾。所谓晦朔之间,便是日月相会的时间,因此便叫做会。

换言之,一元之间,便包含了十二会。每个月之中,地球本身运转三十次,所以一会包含三十运。

但一天之中又有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又有三十分。因此把一运之中包含十二世,一世概括三十分。

扩而充之,便构成了"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之中,共计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三十运之中,共计一万八百年为一会,十二会之中,共计十二万九干六百年为一元"。

一元便是代表这个世界的文明形成到毁灭终结的基数,由开辟以后到终结的中间过程之演变,便分为十二会,每一会中又有运世的。

4.清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共编修了多少文化典籍

乾隆帝弘历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汉学在此期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弘历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

在他统治期间,各种官修书籍达100余种,完成了顺治朝开始编撰的《明史》和康熙下令开始编写的《大清一统志》,他又令臣下编成《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大清会典》。除了这些历史、制度方面的著作外,其他类别的著作,著名的有文字音韵《清文鉴》、文学《唐宋诗醇》、乾隆大阅图地理《大清一统志》、农家《授时统考》、医学《医宗金鉴》、天文历法《历象考成后编》等重要文献。

图书编撰方面的最大成就是亲自倡导并编成了大型文献丛书《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丛书。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编

纂,历时9年成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为禁书),涵盖了古代中国几乎所有学术领域。——常识历史篇。

5.(重赏)明清时期西方文化(科技方面 数学之类的)在中国的传播

利玛窦,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

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居住。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为“泰西儒士”。

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

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汤若望,耶稣会传教士。

德国人。1592年1619年受耶稣会派遣,在法国神甫金尼阁的带领下到达澳门。

明朝天启二年(1622)进入广东。同年十二月二十五(1623年1月25日)到达北京。

精通天文历算,在入京的头两年中,便以对月蚀的准确测算赢得了户部尚书张问达的赏识。汤若望在明朝的时候,著述颇多,参与编写翻译的有《坤舆格致》、《浑天仪说》五卷、《西洋测日历》一卷、《民历补注释惑》一卷、《大测》二卷、《星图》八幅、《恒星表》五卷、《交食历指》七卷、《测食说》二卷、《测天约说》二卷、《新法历引》一卷、《历法西传》、《主制群徵》二卷、《古今交食考》一卷、《学历小辩》一卷、《恒星出没》、《交食表》等等,其中涉及天文历法方面的,基本上都是包含在《崇祯历书》内,或者和《崇祯历书》有关。

金尼阁,1577年3月3日生于今法国的杜埃城,它位于佛兰德斯境内。佛兰德斯为西欧历史地名,金尼阁生活的时代处在西班牙统治下。

人们按照古代居住在这里的比利时人部落称此地为“比利时”。金尼阁1594年11月9日入耶稣会,是第一位来华的法籍耶稣会士。

1607年3月他在完成了教会规定的学业后,被派赴远东传教,从葡萄牙的里斯本启程, 1610年(万历三十八年,即利马窦卒年)秋,即在利玛窦逝世后6个多月抵澳门。1611年初,他经由肇庆抵达南京,真正开始了在中国的传教生涯。

在南京金尼阁随高一志、郭居静两神甫学习中文,并从事教务工作。当时李之藻在明陪都南京任职,跟郭居静、金尼阁交往甚密。

这年4月,李之藻因父亲去世,告假回故乡杭州。趁此机会,报请当时中国天主教会负责人龙华民的同意,邀郭居静、金尼阁两神甫和中国籍修士钟鸣仁同往杭州开教。

金尼阁一行于5月7日到达杭州。次日,就在灵隐寺附近龙泓洞一带的李之藻寓邸举行了该城历史上首届耶稣会弥撒礼。

不久,郭、金等人迁居城外杨廷筠府中。杨廷筠是李之藻的朋友,东南名士,笃信佛教。

通过李之藻的介绍,他经常与金尼阁辨析宗教问题,对基督教由钦佩而信仰。6月,竟然接受洗礼,皈依基督。

金尼阁在南京的教务,深得龙华民的赏识。1613年2月,他受龙华民特遣, 返罗马晋见教皇,去罗马向教皇保罗五世“奏陈教务,并请准翻译经典,司铎用华言行圣祭,诵日课,教宗一一允准”,但因客观情况未实行。

但他是“第一个向教廷请准以中文举行弥撒,行其他圣事,以及诵念‘日课’的”天主教传教士。在回欧洲的漫长旅程中,他把利玛窦用意大利文写作的回忆录手稿《基督教远征中国史》改为《利玛窦中国札记》翻译成拉丁文,并作了补充和润色。

这本著作刊印后,在欧洲引起轰动,耶稣会内掀起了到中国传教的热潮。金尼阁此行还有两个任务,一是请求耶稣会总会增派人手,二是采购图书仪器。

采购图书仪器是为了在北京建立一个图书馆。教皇保罗五世向中国耶稣会赠送了五百多册图书,其余部分,则由金尼阁和同伴邓玉函精心挑拣,从意大利、法国、德国、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等国收集而来。

1615年6月,金尼阁获得教皇诏谕,允许中国教士用本国文字举行宗教仪式,准许当地人士任神职,并可用中文翻译《圣经》。 在欧洲期间,金尼阁两次进行环欧旅行大宣传。

他常常身着儒服出现于公众场合,向西方人介绍中国文化。1618年4月,他率领20余名新招募的传教士搭船离开里斯本,再次踏上来华旅途。

次年7月抵达澳门。1620年春到南京,不久赴杭州、北京。

在艰苦的旅途中,有7名传教士染病死亡,包括金尼阁的弟弟。同船来华的邓玉函、罗雅谷、汤若望、傅泛际等人都有很深的学术造诣,日后在中国大力传播西学。

在天主教史上,金尼阁成为第一位重返欧洲又从那里率领大型传教团重来中国的传教士。 金尼阁第二次来华时还带来大量外文书籍。

这不仅因为他个人热爱书籍,遵循利玛窦开创的学术传教之路,而且因为金尼阁在返回西欧前接受了在华传教会让其在欧洲广泛募集图书,从而在北京等地建立教会图书馆的任务。 金尼阁这次前来,不只带来了这些西学人才,让后人感兴趣,他还为中国带来了整整一个图书馆的书籍。

据说,这些书都是精装本,无一重复,囊括欧洲古典名著和文艺复兴运动以后的神学、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最新成就。为了募集新书和仪器,金尼阁漫游意大利、法国、德国、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终于收集了精装图书7000余部。

金氏本人估计所收书籍和仪器在离欧时价值1万金币。为此,金尼阁拟定了一个庞大的翻译计划,联络了艾儒略、徐光启、杨廷筠、李之藻、王徵、李天经等中外人士共同翻译出版这些书籍。

向达先生称这一举动:“比之玄。

6.玛雅文明和中国古代文明有什么联系

关于中国古代文明和玛雅文明的深刻联系和千年难解之谜。

虽不够系统,抑或尚欠推敲,但至今看来,还是有所感悟的。借此地,让更多对此感兴趣的朋友闲阅。

玛雅与华夏开题报告:1研究范围:玛雅文明与华夏文明的比较。2资料来源:网络、书籍、笔记……3研究内容:关于玛雅文明与华夏文明的异同和联系。

4主要目的:了解我们的祖先、人类的祖先和我们可以为之骄傲的文明。研究对象:玛雅文明和华夏文明。

内容提要:玛雅文明和华夏文明的相似之处、它们的相异之处、对玛雅文明和华夏文明的疑问和解答。玛雅文明与华夏文明之比较无可否认,玛雅文明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是朵璀璨的奇葩,而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更是屈指可数。

这里,将它们作一番系统的比较,或许你会收获更多感叹号和问号,因为它们留下了太多省略号。一. 横向比较相似之处:1. 人种:不少资料显示,玛雅人相貌很接近黄种人,例:在墨西哥发现的一万多年前的人头骨复原像酷似亚洲的蒙古人种。

又如现在的部分印第安初生的婴儿的臀部有块青记,也与蒙古人相似,史称“蒙古记”。这些可以说明中国人与玛雅人可能源于同一个祖先。

2. 文字:玛雅是美洲大陆唯一留下文字的民族,他们的文字被称为角形文字。而中国的文字历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甚至更早。

令人吃惊的是1979年美国人类学家尼尔•;斯蒂得在发掘墨西哥城东南850公里处的玛雅文化遗址时发现刻有中文的碑文,并发现遗址中砌金字塔用的砖中,近3%的砖上的文字图画属于亚洲文化。事实上,玛雅象形文字的发展水平与中国的象形文字很相近,只是符号的组合远较汉字复杂,块体不像汉字要求方正而是以近似圆形或椭圆为主。

字符的线条也不像汉字的笔画那样夫整竖直,更多地依随图形起伏变化、圆通流畅。在文字这方面,似乎也能提供一些证据来“拉拢”玛雅与华夏文明。

3. 雕刻与雕刻玛雅与华夏在这方面可能有很多的不同,但细究之,其实也可以发现它们惊人的相似之处。建筑是玛雅艺术最突出的成就,那么金字塔则是精华中的瑰宝了,很多人认为玛雅的金字塔与埃及的如出一辙,我倒也认为它更像中国天坛或者诸如此类的祭坛,且它们在功用上也几近相同——祭神、祭天。

玛雅人的雕刻同样令人叹为观止。额鼻人是由玛雅人雕刻遗留而闻名,但竟在苏州紫金庵也存有其雕像,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4. 崇拜的图腾:众所周知,中国历来崇拜龙虎,而玛雅人则崇拜蛇(羽毛蛇)和豹,这可以从很多的古代建筑雕刻上得到答案。龙本蛇身,是古人在此基础上空幻出来的,不能不有些沾亲带故的关系;虎豹的凶猛,迅疾的速度,也使人们很快把它们联系在一起。

5. 饰物:玛雅人和中国人一样偏爱玉。玛雅人的装饰品以玉石为主,他们视玉为生命和繁衍的象征,还有用玉为死者陪葬的习俗。

这在中国古代也是不足为奇的。6. 纸与书:玛雅与中国一样,有自已的纸与书。

玛雅的纸是一种很精致的工艺品,它用当地的一种无花果树的嫩皮制成。玛雅人先把树皮捣成纸浆,与另一种树上的胶液混合,压平晒干后成为硬纸板,再在这硬纸板上涂抹一层石灰,将石灰面擦拭得平滑而光亮,一张可以写字作画的纸就制成了,把这些硬纸板折叠成册,就是玛雅人奇特的书了。

玛雅人的这种纸张和图书在古典期就已流行,它发明的时间与中国纸张出现是时间差不多。从其他迹象看,玛雅人用纸写书、写信是比较常见的,但由于象形文字的艰深和纸张的昂贵,写书写信只是祭司和贵族享有的特权,书籍也只有上层人物才能拥有。

相异之处:1. 从事劳动:古代中国农商兼施,务农为主。而玛雅似乎只注重农业,而且方法是原始的,甚至在现在看来是破坏生态的。

他们用刀耕火种的原始方法耕田。(在更早的时期,玛雅人巢居树穴时,则是以鱼猎为生,生活几近原始。)

然而他们却是最早培育玉米的民族。据玛雅人传说,是天神奎茨尔科特尔教授他们如何种植穗轴长得像人那么粗大的玉米的,还教他们如何种植不同颜色的棉花。

2. 社会性质:中国在此时应该以进入了封建主义制度统治,由蒙昧进入文明。而玛雅社会则形同希腊,在当时形成了城邦国家,并未形成中央集权的态势。

其中以三个互相分隔的区域为中心发展。根据史料,我们可以知道,当时著名的城邦有:蒂卡尔、帕伦克、博纳帕克、科潘、玛雅潘等。

3. 器具材料:古代中国的可谓是丰富多彩的,有陶器、铜器、铁器、玉器等等。而在玛雅竟没有铁器,也几乎没有铜器。

在后古典晚些时候,他们从外地引进青铜器制造技术,但也只是一些比较小的装饰品,没多少进入生产领域。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玛雅人的制陶方法也很原始,用盘绕法,而此时中国已使用陶轮。

4. 轮子的发明和使用:在旧大陆,轮子似乎在很早就发明并很好的投入使用了。而在玛雅乃至整个美洲地区早些时候都没有发明和使用轮子,主要是因为中美洲地区地表非常崎岖,加之也没有可用于驾车的大型牲畜(牛、马之类),车辆对他们并没有很大的用处。

同时,因为美洲文化几乎是孤立发展的,他们也无法向其他民族学习使用轮子。5. 祭祀:古代人民对神明的崇拜是令世人不可思议的,中国有可怕的活。

7.为什么有人姓“司马”

司马一姓起源于古代的职官名。

《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云:“重黎之后,唐虞夏商,代掌天地。周宣王时裔孙程伯休父为司马,克平徐方,锡以官族,为司马氏。

其后世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 相传帝少昊开始设司马一职,掌管军政和军赋,周朝时称为夏官大司马。

周宣王时,帝颛顼的后裔程伯休父任司马,因他打败了分布于今淮河中下游的徐戎(又称徐方、徐夷),立下大功,便赐司马为姓。此后,程伯休父的孙子以获得这份官职为荣,因此有一部分人就以司马为姓,称司马氏。

另外,许氏、郝氏也有改姓司马的,如许穆之、郝惔之就是,他们的后世子孙也以司马为姓。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常识在线阅续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