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知道有关杜甫的文学常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
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
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
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
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
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
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傅,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
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
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
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
有《杜工部集》。 杜甫年谱 712壬子睿宗太极一(玄宗先天一),杜甫生于河南巩县。
717丁巳玄宗开元五,杜甫六岁。尝至郾城,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
718戊午玄宗开元六,杜甫七岁。始作诗文。
720庚申玄宗开元八,杜甫九岁。始习大字。
725乙丑玄宗开元一三,杜甫十四岁。壮游诗曰:「习年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从,以我似班扬。
」原注:崔郑州尚,魏豫州启心。 726丙寅玄宗开元一四,杜甫十五岁。
百忧集行曰:「忆昔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 730庚午玄宗开元一八,杜甫十九岁。游晋,至郇瑕(今山西猗氏县),从韦之晋、寇锡游。
731辛未玄宗开元一九,杜甫二十岁。游吴越。
732壬申玄宗开元二0,杜甫二十一岁。游吴越。
733癸酉玄宗开元二一闰三月,杜甫二十二岁。游吴越。
734甲戌玄宗开元二二,杜甫二十三岁。游吴越。
735乙亥玄宗开元二三闰十一月,杜甫二十四岁。自吴越归东都,举进士,不第。
736丙子玄宗开元二四,杜甫二十五岁。游齐赵。
交苏源明。 737丁丑玄宗开元二五,杜甫二十六岁。
游齐赵。 738戊寅玄宗开元二六,杜甫二十七岁。
游齐赵。 739己卯玄宗开元二七,杜甫二十八岁。
游齐赵。 740庚辰玄宗开元二八,杜甫二十九岁。
游。
2.杜甫诗中文学常识
《饮中八仙歌》是一首别具一格,富有特色的"肖像诗"。
八个酒仙是同时代的人,又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诗人以洗练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将他们写进一首诗里,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
八仙中首先出现的是贺知章。他是其中资格最老、年事最高的一个。
在长安,他曾"解金龟换酒为乐"(李白《对酒忆贺监序》)。诗中说他喝醉酒后,骑马的姿势就象乘船那样摇来晃去,醉眼朦胧,眼花缭乱,跌进井里竟会在井里熟睡不醒。
相传"阮咸尝醉,骑马倾欹,人曰:‘个老子如乘船游波浪中'"(明王嗣奭《杜臆》)。杜甫活用这一典故,用夸张手法描摹贺知章酒后骑马的醉态和醉意,弥漫着一种谐谑滑稽与欢快的情调,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他旷达纵逸的性格特征。
其次出现的人物是汝阳王李琎。他是唐玄宗的侄子,宠极一时,所谓"主恩视遇频","倍比骨肉亲"(杜甫《赠太子太师郡王琎》),因此,他敢于饮酒三斗才上朝拜见天子。
他的嗜酒心理也与众不同,路上看到曲车(即酒车)竟然流起口水来,恨不得要把自己的封地迁到酒泉(今属甘肃)去。相传那里"城下有金泉,泉味如酒,故名酒泉"(见《三秦记》)。
唐代,皇亲国戚,贵族勋臣有资格袭领封地,因此,八人中只有李琎才会勾起"移封"的念头,其他人是不会这样想入非非的。诗人就抓着李琎出身皇族这一特点,细腻地描摹他的享乐心理与醉态,下笔真实而有分寸。
接着出现的是李适之。他于天宝元年,代牛仙客为左丞相,雅好宾客,夜则燕赏,饮酒日费万钱,豪饮的酒量有如鲸鱼吞吐百川之水,一语点出他的豪华奢侈。
然而好景不长,天宝五载适之为李林甫排挤,罢相后,在家与亲友会饮,虽酒兴未减,却不免牢骚满腹,赋诗道:"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旧唐书·李适之传》)"衔杯乐圣称避贤"即化用李适之诗句。"乐圣"即喜喝清酒,"避贤",即不喝浊酒。
结合他罢相的事实看,"避贤"语意双关,有讽刺李林甫的意味。这里抓住权位的得失这一个重要方面刻画人物性格,精心描绘李适之的肖像,含有深刻的政治内容,很耐人寻味。
三个显贵人物展现后,跟着出现的是两个潇洒的名士崔宗之和苏晋。崔宗之,是一个倜傥洒脱,少年英俊的风流人物。
他豪饮时,高举酒杯,用白眼仰望青天,睥睨一切,旁若无人。喝醉后,宛如玉树临风摇曳,不能自持。
杜甫用"玉树临风"形容宗之的俊美丰姿和潇洒醉态,很有韵味。接着写苏晋。
司马迁写《史记》擅长以矛盾冲突的情节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杜甫也善于抓住矛盾的行为描写人物的性格特征。
苏晋一面耽禅,长期斋戒,一面又嗜饮,经常醉酒,处于"斋"和"醉"的矛盾斗争中。但结果往往是"酒"战胜了"佛",所以他就只好"醉中爱逃禅"了。
短短两句诗,幽默地表现了苏晋嗜酒而得意忘形,放纵而无所顾忌的性格特点。 以上五个次要人物展现后,中心人物隆重登场了。
诗酒同李白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自己也说过"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襄阳歌》),"兴酣落笔摇五岳"(《江上吟》)。杜甫描写李白的几句诗,浮雕般地突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诗才。
李白嗜酒,醉中往往在"长安市上酒家眠",习以为常,不足为奇。"天子呼来不上船"这一句,顿时使李白的形象变得高大奇伟了。
李白醉后,更加豪气纵横,狂放不羁,即使天子召见,他不是那么必恭必敬,诚惶诚恐,而是自豪地大声呼喊:"臣是酒中仙!"强烈地表现出李白不畏权贵的性格。"天子呼来不上船",虽未必是事实,却非常符合李白的思想性格,因而具有高度的艺术真实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杜甫是李白的知友,他把握李白思想性格的本质方面并加以浪漫主义的夸张,将李白塑造成这样一个桀骜不训,豪放纵逸,傲视封建王侯的艺术形象。这肖像,神采奕奕,形神兼备,焕发着美的理想光辉,令人难忘。
这正是千百年来人民所喜爱的富有浪漫色彩的李白形象。 另一个和李白比肩出现的重要人物是张旭。
他"善草书,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杜臆》卷一)。当时人称"草圣"。
张旭三杯酒醉后,豪情奔放,绝妙的草书就会从他笔下流出。他无视权贵的威严,在显赫的王公大人面前,脱下帽子,露出头顶,奋笔疾书,自由挥洒,笔走龙蛇,字迹如云烟般舒卷自如。
"脱帽露顶王公前",这是何等的倨傲不恭,不拘礼仪!它酣畅地表现了张旭狂放不羁,傲视独立的性格特征。 歌中殿后的人物是焦遂。
袁郊在《甘泽谣》中称焦遂为布衣,可见他是个平民。焦遂喝酒五斗后方有醉意,那时他更显得神情卓异,高谈阔论,滔滔不绝,惊动了席间在座的人。
诗里刻画焦遂的性格特征,集中在渲染他的卓越见识和辩论口才,用笔精确、谨严。 《八仙歌》的情调幽默谐谑,色彩明丽,旋律轻快,情绪欢乐。
在音韵上,一韵到底,一气呵成,是一首严密完整的歌行。在结构上,每个人物自成一章,八个人物主次分明,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多样而又统一,构成一个整体,彼此衬托映照,有如一座群体圆。
3.谁知道有关杜甫的文学常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
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
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
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
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
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
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傅,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
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
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
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
有《杜工部集》。 杜甫年谱 712壬子睿宗太极一(玄宗先天一),杜甫生于河南巩县。
717丁巳玄宗开元五,杜甫六岁。尝至郾城,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
718戊午玄宗开元六,杜甫七岁。始作诗文。
720庚申玄宗开元八,杜甫九岁。始习大字。
725乙丑玄宗开元一三,杜甫十四岁。壮游诗曰:「习年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从,以我似班扬。
」原注:崔郑州尚,魏豫州启心。 726丙寅玄宗开元一四,杜甫十五岁。
百忧集行曰:「忆昔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 730庚午玄宗开元一八,杜甫十九岁。游晋,至郇瑕(今山西猗氏县),从韦之晋、寇锡游。
731辛未玄宗开元一九,杜甫二十岁。游吴越。
732壬申玄宗开元二0,杜甫二十一岁。游吴越。
733癸酉玄宗开元二一闰三月,杜甫二十二岁。游吴越。
734甲戌玄宗开元二二,杜甫二十三岁。游吴越。
735乙亥玄宗开元二三闰十一月,杜甫二十四岁。自吴越归东都,举进士,不第。
736丙子玄宗开元二四,杜甫二十五岁。游齐赵。
交苏源明。 737丁丑玄宗开元二五,杜甫二十六岁。
游齐赵。 738戊寅玄宗开元二六,杜甫二十七岁。
游齐赵。 739己卯玄宗开元二七,杜甫二十八岁。
游齐赵。 740庚辰玄宗开元二八,杜甫二十九岁。
游。
4.了解杜甫的基本文学常识(名、时、地、评、作)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后迁居巩县(今河南巩县),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同年代“诗仙”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本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中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〇。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杜甫到成都后的住所。
杜甫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诗篇,流传至今一千五百余首。
唐大历四年(769年),杜甫由湖北入湘,登岳阳楼,游洞庭湖,溯湘江而上,至耒阳,次年四月病故。据《旧唐书.杜甫传》记载, 杜甫在耒阳游岳庙,“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馈送牛肉白酒,甫饮过多,一夕而卒”,葬于杜甫墓。
5.我要关于杜甫的文学常识还有他写的诗里的一些名句,至少五句
五更鼓角声悲壮。 《蜀相》
29、读书破万卷,孤舟一系故园心,乃父杜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映阶碧草自春色、烽火连三月,春风花草香。 《梦李白二首》
32。 《江南逢李龟年》
9,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 《春望》
7,下笔如有神,相亲相近水中鸥。 《咏怀古迹五首》
15,乾坤日夜浮,恶竹应须斩万竿、画图省识春风面。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 《天末怀李白》
30。 《春夜喜雨》
27,路有冻死骨。 《咏怀古迹五首》
14。 《戏为六绝句》
23,再使风俗淳。 《春日忆李白》
4。唐肃宗时。后入蜀。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18,润物细无声。《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字子美,自在娇莺恰恰啼、新松恨不高千尺,俊逸鲍参军、随风潜入夜、万里尽征戍、霍如羿射九日落、一去紫台连朔漠,烽火被冈峦。 《江村》
28,风雨不动安如山。 《春望》
8,与李白并称“大李杜”。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2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登岳阳楼》
10,片片轻鸥下急湍。 《蜀相》
34、出师未捷身先死、朱门酒肉臭、文章憎命达,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公元712--770)。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26,环佩空归月夜魂,矫如群帝骖龙翔,三峡星河影动摇、迟日江山丽。 《旅夜抒怀》
17。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2,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自号少陵野老。 《绝句四首(其三)》
19、两个黄鹂鸣翠柳。《兵车行》
生女犹得嫁比邻、娟娟戏蝶过闲幔,汉族。 《阁夜》
13,富贵于我如浮云,今上岳阳楼、丹青不知老将至。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魑魅喜人过、杜工部。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致君尧舜上,月涌大江流、边亭流血成海水、浮云终日行。
1,恨别鸟惊心。吴楚东南坼、尔曹身与名俱灭、冠盖满京华、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生男埋没随百草,家书抵万金、清新庾开府。 《登高》
12、细雨鱼儿出。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不尽长江滚滚来。 《绝句二首(其一)》
20! 《兵车行》
5。 《梦李白二首》
31,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官左拾遗,独留青冢向黄昏、自去自来梁上燕、白日放歌须纵酒。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6,游子久不至、无边落木萧萧下、昔闻洞庭湖,斯人独憔悴,武皇开边意未已,青春作伴好还乡,微风燕子斜。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24、星垂平野阔、安得广厦千万间、感时花溅泪。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5。 《秋兴八首》
16、正是江南好风景、留连戏蝶时时舞,人称“诗圣”,长使英雄泪满襟。 《垂老别》
33。 《小寒食舟中作》
11,一行白鹭上青天、丛菊两开他日泪,落花时节又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