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必须知道的法律常识有哪些
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的法律如下:《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1、了解一些法律常识,总是没有坏处的。甚至,很多时候,法律会成为保护自己的一项武器。
2、民法,是与个人生活最息息相关的。无论如何,多了解一些民法的知识,总是好的。
比如,货物买卖、房屋租赁就涉及到合同法的知识;房屋的通风采光、买卖房屋的登记就涉及到物权法的知识;饲养的动物伤人、骑车伤人就涉及到侵权责任法的知识;还有买了过期的、质量不合格的就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知识等等还有很多。所以说,民法是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去了解的法律。
很多问题的出现,可能你无法立刻知道具体违反了什么法律,但是当你法律接触得多了,你会慢慢地形成法律的一些思维,这些思维可以帮助你判断某些事实是不是违法,而你该采取怎样的有效方式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当发生交通事故受伤之后,你知道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必要的检查,治疗,并且要保留好正规的发票,包括吃法、住宿、医疗的发票,这些东西都是特别重要的。所以,民法,是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法律。
3、有时间、有精力,可以去看看《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条,如果觉得那些东西实在枯燥难懂,可以多看看法制类的节目和报纸,比如《今日说法》,通过现实生活的生动案例,也可以学习到很多法律的知识。
2.最为普通公民,我们应该懂得哪些基本的法律常识
一、承担责任或行为有效的年龄限制
1、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条件:14岁以下可以不在刑法上负任何责任,14到16岁犯8种罪(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防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依旧要负刑事。
2、承担民事责任的年龄条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民事法律行为均需要通过法定代理人行使;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为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十八周岁以上、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二、法律不保护权利上的睡眠者。
法律会赋予某些权利以期间,在期间内不行使该权利,该权利就会丧失。
1、民事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根据民法总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2、刑事追诉时效期限 犯罪行为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不满1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三、实际生活方面
1、合同等书面材料需要仔细审核
合同一旦签字,就具有法律效力,“签字的时候没看合同”在任何情况下不能作为抗辩的理由。
2、劝酒、共饮会担责
根据《侵权责任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作为共饮者,如果明知或应当知道醉酒人身体状况不适合过量饮酒而故意劝酒、强迫性劝酒、酒后进行驾车、游泳、剧烈运动未加以劝阻、未尽到对醉酒者的安全保护义务等,上述行为均可能构成侵权。情节严重并涉嫌犯罪的,公安机关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如醉酒者出现酒精中毒或其他危及生命健康等情况,共饮者应当及时将醉酒者送医。如因共饮者的疏忽,延误了醉酒者被救助的,共饮者将承担责任。
3、格式条款的法律效力
根据《合同法》第四十条“格式条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三条规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规定,经营者以店堂告示或保险等合同等作出的加大另一方责任的格式条款,未经特殊标注并解释可认定为无效的条款。
并且在店铺或电商购买页面标注的承诺可以作为合同条款,若对方未尽到上述义务可以要求违约赔偿,即加重自己责任的有效。
4、借条的证据效力不是100%,要配合转账记录、录音等证据
这个具体看金额大小,以及你的支出能力。金额小且交付现金的,就不需要转账记录(本就不存在)。大额借款最好转账,否则即便有借条,法院最后很可能不支持。所以,在重复一句,借钱不要直接给现金,用银行转账。依此类推,其他较大数额款项给付的也尽量不要现金交易。
5、借条欠条一字之差,维权差异大。
借条、欠条若均约定了还款日期,那本质上差距并不算太大。但是在未约定还款日期的情况下,借款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日期,那么债权人可以在任何时间索要,时效从债务人拒绝还款时起算,最长时效不得超过20年;如果约定了还款期限,则时效从还款期满时起算。欠条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期限,则诉讼时效从欠款形成之日起算,约定还款期的从还款期满时起算。
6、为了在诉讼中,避免对方故意不接收传票等材料拖延时间,可以在借条、合同中约定双方通讯地址,这样一旦发生诉讼就可以按照通讯地址发送,避免时间拖延。
3.作为普通百姓,需要知道的最基本的法律有哪些
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的法律如下:《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1、了解一些法律常识,总是没有坏处的。甚至,很多时候,法律会成为保护自己的一项武器。
2、民法,是与个人生活最息息相关的。无论如何,多了解一些民法的知识,总是好的。
比如,货物买卖、房屋租赁就涉及到合同法的知识;房屋的通风采光、买卖房屋的登记就涉及到物权法的知识;饲养的动物伤人、骑车伤人就涉及到侵权责任法的知识;还有买了过期的、质量不合格的就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知识等等还有很多。所以说,民法是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去了解的法律。
很多问题的出现,可能你无法立刻知道具体违反了什么法律,但是当你法律接触得多了,你会慢慢地形成法律的一些思维,这些思维可以帮助你判断某些事实是不是违法,而你该采取怎样的有效方式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当发生交通事故受伤之后,你知道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必要的检查,治疗,并且要保留好正规的发票,包括吃法、住宿、医疗的发票,这些东西都是特别重要的。
所以,民法,是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法律。
3、有时间、有精力,可以去看看《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条,如果觉得那些东西实在枯燥难懂,可以多看看法制类的节目和报纸,比如《今日说法》,通过现实生活的生动案例,也可以学习到很多法律的知识。
4.一般人应该知道的15个法律常识是哪些
1未成年的孩子将人误伤,其监护人必须承担医疗费用。
2.继承权是男女平等,嫁出去的女儿别忘了,父母的遗产中有你的一份。
3.人在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有权向所在单位要求工伤待遇。
4.如果对行政机关的罚款、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为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5.如果被公安机关传唤或者拘传,时间不能超过12小时,特殊情况下不能超越24小时。
6.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在学校或者精神病院受到伤害,这些部位应当给于适当赔偿。
7.如果他人借你钱,须他人出借据,数额大写。
8.想保护自己的家与财产时不能私设电网,或者下毒,否则就是触犯危害公共安全罪。
9.如果你成为被告,经济困难没有委托律师,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你提供法律帮助。
10.如果你想写遗嘱,一定注明日期,并亲自签名,若让人代书须有两个以上证人在场。
11.公民在赡养、工伤、刑事诉讼、请求国家赔偿和请求依法发给抚恤金等方面,需要获得律师帮助又无力支付费用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获得法律援助。
12.抚恤金和生活补助费,是在死者死亡后,国家发给死者亲属的费用,不属于遗产,一般不能作为继承。
13.双方不登记结婚,视为同居关系,这关系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14.民间借贷属于高风险事件,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15.请律师打官司,要注意几个方面,要与律师事务所签定委托代理合同,律师代理权要清楚,将律师代理费交给律师事务所,对律师讲实情,对律师的许诺或暗示要有正确的认识,对律师的专业分工要做到了如指掌。
5.创业应该了解哪些最基本的法律常识
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法制经济,创业、投资离不开法律的引导、保障和规范。
在您开始创业前,您需要了解我国的基本法律环境。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在许多领域仍有很多计划经济的痕迹,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还比较多,许多经营项目需经审批,行政检查比较多,税外费用也时有发生。
随着市场化程度、政府经济管理水平和企业自律能力的提高,上述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创业法律环境将会越来越好。 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执法和司法均以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为依据,判例不是法律,没有普遍约束力,但具有越来越大的参考意义,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案例。
但是,勿庸置言,案例对创业者有很多借鉴意义,值得研究学习。 在我国,设立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必须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如果从事特定行业的经营活动,还须事先取得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
我国企业立法已经不再延续按企业所有制形式立法的旧模式,而是按企业组织形式分别立法,根据《民法通则》、《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法律的规定,企业的组织形式可以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其中以有限责任公司最为常见。设立企业您还需要了解《企业登记管理条例》、《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工商管理法规、规章,企业发生涉及企业登记事项的变更,须及时办理变更登记,以保护相关当事人的权益。
设立特定行业的企业,您还有必要了解相关产业政策,了解有关开发区、高科技园区、软件园区(基地)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及有关地方规定,这样有助于您选择创业地点,以享受税收等优惠政策。 我国实行法定注册资本制,如果您不是以货币资金出资,而是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以股权、债权等出资,您还需要了解有关出资、资产评估等法规规定。
科技创业者在成立公司或增资扩股时通常最为关注如何以无形资产出资问题。我国法律规定,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必须进行评估作价,而且以工业产权和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20%,经确认为高新技术成果的,也不得超过35%。
因此,以无形资产出资就要受到评估和出资比例的两重限制,许多投资者为了回避这些限制,采取一些变通办法安排股东间的出资问题,但是往往由于没有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以至留下后患,埋下纠纷的种子。此外,在创业初期,创业者应当尽可能从不同方面周全考虑企业的前景和因此将会产生的问题,详细制订企业章程。
在实践中,绝大部分创业者不重视企业章程的制订,往往使用工商局的格式文本,结果在纠纷发生时,无章可循,导致矛盾久拖不决以致激化,很多企业被迫解散,有的甚至因分歧严重无法就解散形成共识。 企业设立后,您需要了解企业需要缴纳哪些税?您还需要了解企业基本财务制度,了解哪些支出可以列入成本,开办费、固定资产怎么摊销等等,以合理计划,减轻税负。
您需要聘用员工,这其中涉及劳动法和社会保险问题,您需要了解劳动合同、试用期、服务期、商业秘密、竞业禁止、工伤、养老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诸多规定。应当建立基本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必要的法律和规章的培训,从创业初期即规范运作,以防患于未然。
对于科技创业企业而言,您还需要处理知识产权问题,您需要了解著作权、商标、域名、商号、专利、技术秘密等各自的保护方法,建立起完整的、立体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必须指出的是,建立相应的制度,保存好相关文件资料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相当重要。
当然,在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的同时,还要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在相关业务活动中要充分考虑与在先权利和已有技术的冲突的可能,并进行必要的论证。此外,您在业务中还要了解《合同法》、《担保法》、《票据法》等基本民商事法律以及相关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
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创业者通常会考虑扩大经营规模,这将涉及到风险投资、外商投资、资产重组、股票发行和上市等方面的法律问题,您需要了解我国的相关产业政策,关注我国外商投资、股票发行和上市方面的法律要求,研究海外上市的可能性。把握这方面的法律,做好相应的准备,才能既不会在资本面前投降,又能与资本紧密合作,真正将企业做大做强。
企业发展了,企业的关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稳定性以及其创造性就显得尤其重要,企业就有必要考虑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国外有成功的激励模式,但是我国的法律环境和法律背景与美国等国家有很大的差别,在具体制度上也不相同,比如股票回购、优先股、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