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家教常识

2022-02-04 综合 86阅读 投稿:星烁烁

1.家长学习家教知识的心得写一篇作文

在儿子学校家长大会上的发言(原创)

各位家长朋友:

你们好!

今天我受学校的委托,在这里就孩子的成长问题做一些探讨。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

我准备讲三个问题:

一、在当今素质教育下,我们如何做家长?

二、如何在学习上引导孩子呢?

三、在学习上与孩子真诚交流

(时间在三十分钟左右)

一、在当今素质教育下,我们如何做家长?

现在,家长聚在一起,谈论最多的是学校实行素质教育后的喜怒哀乐。有的说:“孩子作业少了,考试少了,周末补课取消了。”一句话,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有的说:“孩子除了在外疯玩以外,就是玩电脑游戏、上网聊QQ、用手机发信息,学习的时间少了,将来恐怕竞争力差。”一句话,家长的担忧也多了。只要有升学考试,家长的担忧就不会少。

教育部提倡素质教育是及时的,学生可以从繁重的课业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爱好来安排自己,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自主学习,拓展课外知识,发展自己的特长,真正提高孩子的智商和情商,从而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

但是理想和现实却出现了差距。问题出在:孩子已习惯了老师牵着手走路,一旦离开了老师的牵手,一时感觉茫然,不知怎么学、学什么,于是有的同学就放纵自己,家长也无可奈何,只有叹气的份。一些家长又走上另一个极端,双休日,马不停蹄带着孩子奔赴各个辅导班、提高班、兴趣班,孩子只有半天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弄得家长孩子好疲惫,学习效果也不见得有多好。现在大部分家庭有电脑、一部分孩子有手机、MP3,他们把高科技产品不是作为学习用具而是作为玩家的工具,这是资源的极大浪费,实在可惜!我家孩子充分利用MP3听英语,家里电脑成为全家人学习和了解信息的好帮手。里面装有《中华诗词》、《成语故事》、《奥数题解》、《电子词典》、《象棋软件》、《新概念英语1-3册》、《新英语300句》、《新英语900句》、《走遍美国》等等与孩子学习、益智有关的东西,小游戏作为孩子完成学习任务后的自我奖励才玩一会儿。

2.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

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这里与家长们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

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 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

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

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一)家庭教育早期性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

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从3岁……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又增加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

可见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家庭教育良好,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的成才,得力于家庭的早期教育。歌德2-3岁时,父亲就抱了到郊外野游,观察自然,培养歌德的观察能力。

3-4岁时,父亲教他唱歌、背歌谣、讲童话故事,并有意让他在众人面前讲演,培养他的口语能力。这些有意识的教育,使歌德从小乐观向上,乐于思索,善于学习。

歌德8岁时能用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希腊语阅读各种书籍,14岁写剧本,25岁用一个有月的时间写成了闻名于欧洲的诗歌《少年维特的烦恼》。再如古代以“父子书法家”著称的王羲之、王献之,有过1350多项发明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一代文学巨星郭沫若,茅盾等名人的成长过程 说明了家庭教育对早期智力开发是十分重要的。

反之,人的幼年时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影响智力正常发展的事例也是不少的。如印度“狼孩”卡玛拉,从小被狼叼去,8岁时被人发现,但其生活习惯已与人两样,其生活习惯几乎与狼一样,四肢爬行,吃生肉,昼伏夜行,后来经过人为的训练,两年后才能站立,六年后可以象人一样行走,四年内学会了6个单词,在他17岁时,智力水平仅达到3岁孩子的水平。

据《中国妇女报》披露,我国南京市一姓马的工人因患有精神性心理疾病,深怕孩子受人迫害,将自已的三个子女从小锁在家中,人让他们与外界接触,长达十几年,致使这些孩子智力低下,言语迟缓,与同龄人相比,智力及生活能力差异很大,近于白痴,所以不可忽视家庭教育早期性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连续性 家庭教育第二个特点是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

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

这种终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家风,家风的好坏往往要延续几代人,甚至于十几代、几十代,而且这种家风往往与家庭成员从事的职业有关。如:杏林世家”、“。

3.家教知识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哪些方面的礼仪

温暖的小英 ,您好!

您提的问题中,礼仪的教育是涉及到广大家长和老师都非常关心和渴望解决的青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和个人行为的一项难题。家长的正确教育引导在孩子的教育成长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此,诚挚推荐您观看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大型公益论坛系列纪录片《圣贤教育 改变命运》,能在快乐和感恩的氛围中感悟人生的真理,有助孩子提高健康成长学习进步,认识灾难事故因何发生,能做到趋吉避凶,真实不虚!当中一定有您需要的答案,的确是难得的家庭教育经典节目!这个节目里有许多精彩的事例分析,探讨解决孩子教育的种种方法,真是我们和孩子的一位最佳的、一对一的家教老师,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家庭教育网络资源,而且是完全免费的,对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极大的帮助。生活中,小孩甚至大人都容易出现没有恒心、悭贪、叛逆不听话、上网成瘾、依赖性强、注意力不集中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不是能从某个简单方法或措施就能从根本上教育改正过来,变成一个孝顺听话的小孩,而是需要我们全面而系统地进行家庭教育,从根本处下手才能治标又治本。这部片里面有很多专家、老师、家长亲身说法、以其独特的心得体会向大众汇报,启示家长的教育观念会直接地影响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所以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从小接受的家教会影响小孩子的终生,从中一定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片中有一句经典的警世名言:人是能教得好的!好人是教出来的,坏人也是教出来的!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可是,当前我们面临的种种现实状况是:社会诚信严重缺失!各种媒体的夸张渲染、错误引导,孩子成长的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和染污,要做好家庭教育谈何容易呢!家长是越来越不好当了,说实话,很多家长也不会如何当家长,就将小孩出生到这个世上,将很多的教育责任都推给了学校和社会,然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成长经验是需要家长言传身教的,推卸责任的话怎么能将小孩教育好呢?确实悲哀啊!

而我们做子女的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意和真实体会,只图自己的方便和享受,说实话,真是有点大逆不道啊!到哪一天我们都为人父母了,才能真正领悟这种感受,但往往悔之已晚,哎。

很多我们生活当中存在的所谓代沟,都是因为一代一代的接受的教育脱节了,没有很好的连贯所造成的,现在的人太多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只顾自己的享受而妄顾他人的感受。

我们必须知道,一切教育要从根本做起,就像树要有根才能长树干树枝和树叶,才能枝繁叶茂呀,如果丢弃了根本的德行教育,其他的都只是空中楼阁。在此,推荐各位有缘的朋友,无论看过或没看过的也好,都敬请尽量抽多些时间观看大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优秀论坛节目: 《圣贤教育 改变命运》(可以在百度视频或者优酷土豆搜索播放),但愿看过的人都能够从中得到真实不虚的利益,并且继续利益他人,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创造和谐共存的社会大环境。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和启示。

衷心祝福您!

4.家长应该怎样学习家庭教育知识

一,学习家庭教育方法不能“照搬”:人们在学习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照搬”。

如今,在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中,也出现了“照搬”的现象。一些事业有成人士把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照搬到家庭教育当中;一些老师把在学校积累的“普遍教育经验”照搬到家庭中的“特殊教育”当中;望子成龙的家长把一切自己见得到的“教子成功经验”照搬到自己的家庭教育当中(如今许多“上清华”“上哈佛”之类的书在家长中极为畅销,就是因为一些家长认为只要“照方抓药”,就可以使自己的孩子也能上清华、上哈佛);缺少实际教育方法的家长把书本上的知识照搬到自己的实际生活当中;观念落后的家长把上一代教育自己的观念方法照搬到今天——如同学生学习,只是把课堂上的例题照搬到作业中。

这些家长之所以热衷于“照搬”,有很大的程度是因为“懒”,是因为“照搬”的学习方式最简单、最省力(可以不用动脑子研究,不用消化吸收),同时也最不容易承担责任。家长用“照搬”过来的方法教子失败以后,面对孩子的时候,只用一句话就可以非常轻松地 “择”掉自己的责任:“别人用这个方法取得了成功,我在工作方面用这个方法取得了成功,怎么用在你身上就不灵呢?看来还是因为你(指孩子)太笨”……再者,家长由于缺乏自信心,对成功者的盲目崇拜,也容易造成“照搬”。

为什么不能“照搬”?从学习本身来讲,不能“照搬”:学习是一个调动自身潜力、系统地消化吸收知识的过程,决不是简单地照搬一些“例题”的解题答案就可以完成的,应该是通过答案去寻找方法,通过方法去总结思路。“照搬”是一种形式化的产物,等于是在“抄答案”,不可能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我们学习一些经验以后之所以没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就是因为没学到精髓,只学了形式——没见过靠“抄答案”的学生能考上大学。从经验本身来讲,也不能“照搬”:从时效性来讲,任何经验都是当时的产物,都只适用于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从地域性来讲,任何经验都是当地的产物,都只适用于一定的条件下。

专家的经验面对的是多数孩子的普遍性,不见得完全适用于你自己孩子的全部特点;成功家长的经验是针对它自己的孩子的特点,不见得完全适用于你的家庭(有的家长就把“哈佛女孩”的教育方法照搬到自己的家中,结果引发了5岁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对抗);上一代的家教方法不完全适用于今天;其它行业的经验也不完全适用于家庭教育之中。家长学习他人的经验必须要与自己的实际相结合,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我们过去常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也就是这个意思。家长在学习他人经验的时候,不要只是从表面学习别人的教育方式,更要深切了解这些方式是在什么思想观念指导下的产物,必须明白成功者是在怎样的条件下、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措施。

别人的经验如同一个写作模式,自己要想真正写出好文章还要靠自己的努力。前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有一种包罗万象的、最复杂和最高尚的工作,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而同时在每个家庭中又各自是独立的、不会重样的工作,那就是对人的养育和造就。”

家长一定要看清:别人的原因不全是自己的原因,别人的经验也不可能全成为适用自己的经验;无法应用于自己的理论与方法再好也没用。必须要找出影响自己孩子前进的真正原因,按照正确观念推导出的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成功的道路有多条,关键是找最好的;成功的方法有多种,关键是找最有效的。什么是好道路、好方法?适用于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如同去上海,坐飞机最快,但有的人因身体状况适应不了,有的人因经济条件承受不了)。

2001年一些大学生模仿比尔盖茨奋斗的形式,停学去搞创业,但最后成功者不多。比尔盖茨留给世人的不是“中途退学”的形式,而是他敏捷的思维和超人的洞察力。

只模仿形式、不学习本质不会取得很好的后果。二,学习家庭教育方法要做到“全程、全面”:全程:某一时的成功不能保证以后的成功。

孩子在成长的不同时段需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因此,家长也就应该在不同的时段学习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学习晚了是“落课”,容易造成问题的积重难返;学习中断了是“缺课”,容易诱发新的问题产生;认为只听一次讲座就能产生巨大的效果只是一种幻想,就像吃饭,第一口饱不了人,只吃最后一口也饱不了人。总之,家庭教育是一件长期的工作,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任何“吃快餐、走捷径、求速成”的方法都是不可能成功的,都是幻想,都会导致家教失败。

同时,家长要认识到,家长是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对孩子进行教育,常常不是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在干中学”,这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特点。全面:某一方面的成功不能保证在其他方面也获得成功。

孩子的成长需要在各个方面进行教育,因此,家长也就应该全面掌握家庭教育方法。正确科学的家教方法不可能自发产生、必须经过学习,必须要掌握有关教育的基本观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拓展。

1、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目的要全面:获取知识的目的就是要拓展家。

5.家长学习家教知识的心得写一篇作文

在儿子学校家长大会上的发言(原创)各位家长朋友: 你们好! 今天我受学校的委托,在这里就孩子的成长问题做一些探讨。

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 我准备讲三个问题: 一、在当今素质教育下,我们如何做家长? 二、如何在学习上引导孩子呢? 三、在学习上与孩子真诚交流 (时间在三十分钟左右) 一、在当今素质教育下,我们如何做家长? 现在,家长聚在一起,谈论最多的是学校实行素质教育后的喜怒哀乐。

有的说:“孩子作业少了,考试少了,周末补课取消了。”一句话,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

有的说:“孩子除了在外疯玩以外,就是玩电脑游戏、上网聊QQ、用手机发信息,学习的时间少了,将来恐怕竞争力差。”一句话,家长的担忧也多了。

只要有升学考试,家长的担忧就不会少。 教育部提倡素质教育是及时的,学生可以从繁重的课业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爱好来安排自己,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自主学习,拓展课外知识,发展自己的特长,真正提高孩子的智商和情商,从而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

但是理想和现实却出现了差距。问题出在:孩子已习惯了老师牵着手走路,一旦离开了老师的牵手,一时感觉茫然,不知怎么学、学什么,于是有的同学就放纵自己,家长也无可奈何,只有叹气的份。

一些家长又走上另一个极端,双休日,马不停蹄带着孩子奔赴各个辅导班、提高班、兴趣班,孩子只有半天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弄得家长孩子好疲惫,学习效果也不见得有多好。现在大部分家庭有电脑、一部分孩子有手机、MP3,他们把高科技产品不是作为学习用具而是作为玩家的工具,这是资源的极大浪费,实在可惜!我家孩子充分利用MP3听英语,家里电脑成为全家人学习和了解信息的好帮手。

里面装有《中华诗词》、《成语故事》、《奥数题解》、《电子词典》、《象棋软件》、《新概念英语1-3册》、《新英语300句》、《新英语900句》、《走遍美国》等等与孩子学习、益智有关的东西,小游戏作为孩子完成学习任务后的自我奖励才玩一会儿。

6.家长应该怎样学习家庭教育知识

一,学习家庭教育方法不能“照搬”:人们在学习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照搬”。

如今,在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中,也出现了“照搬”的现象。一些事业有成人士把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照搬到家庭教育当中;一些老师把在学校积累的“普遍教育经验”照搬到家庭中的“特殊教育”当中;望子成龙的家长把一切自己见得到的“教子成功经验”照搬到自己的家庭教育当中(如今许多“上清华”“上哈佛”之类的书在家长中极为畅销,就是因为一些家长认为只要“照方抓药”,就可以使自己的孩子也能上清华、上哈佛);缺少实际教育方法的家长把书本上的知识照搬到自己的实际生活当中;观念落后的家长把上一代教育自己的观念方法照搬到今天——如同学生学习,只是把课堂上的例题照搬到作业中。

这些家长之所以热衷于“照搬”,有很大的程度是因为“懒”,是因为“照搬”的学习方式最简单、最省力(可以不用动脑子研究,不用消化吸收),同时也最不容易承担责任。家长用“照搬”过来的方法教子失败以后,面对孩子的时候,只用一句话就可以非常轻松地 “择”掉自己的责任:“别人用这个方法取得了成功,我在工作方面用这个方法取得了成功,怎么用在你身上就不灵呢?看来还是因为你(指孩子)太笨”……再者,家长由于缺乏自信心,对成功者的盲目崇拜,也容易造成“照搬”。

为什么不能“照搬”?从学习本身来讲,不能“照搬”:学习是一个调动自身潜力、系统地消化吸收知识的过程,决不是简单地照搬一些“例题”的解题答案就可以完成的,应该是通过答案去寻找方法,通过方法去总结思路。“照搬”是一种形式化的产物,等于是在“抄答案”,不可能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我们学习一些经验以后之所以没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就是因为没学到精髓,只学了形式——没见过靠“抄答案”的学生能考上大学。从经验本身来讲,也不能“照搬”:从时效性来讲,任何经验都是当时的产物,都只适用于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从地域性来讲,任何经验都是当地的产物,都只适用于一定的条件下。

专家的经验面对的是多数孩子的普遍性,不见得完全适用于你自己孩子的全部特点;成功家长的经验是针对它自己的孩子的特点,不见得完全适用于你的家庭(有的家长就把“哈佛女孩”的教育方法照搬到自己的家中,结果引发了5岁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对抗);上一代的家教方法不完全适用于今天;其它行业的经验也不完全适用于家庭教育之中。家长学习他人的经验必须要与自己的实际相结合,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我们过去常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也就是这个意思。家长在学习他人经验的时候,不要只是从表面学习别人的教育方式,更要深切了解这些方式是在什么思想观念指导下的产物,必须明白成功者是在怎样的条件下、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措施。

别人的经验如同一个写作模式,自己要想真正写出好文章还要靠自己的努力。前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有一种包罗万象的、最复杂和最高尚的工作,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而同时在每个家庭中又各自是独立的、不会重样的工作,那就是对人的养育和造就。”

家长一定要看清:别人的原因不全是自己的原因,别人的经验也不可能全成为适用自己的经验;无法应用于自己的理论与方法再好也没用。必须要找出影响自己孩子前进的真正原因,按照正确观念推导出的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成功的道路有多条,关键是找最好的;成功的方法有多种,关键是找最有效的。什么是好道路、好方法?适用于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如同去上海,坐飞机最快,但有的人因身体状况适应不了,有的人因经济条件承受不了)。

2001年一些大学生模仿比尔盖茨奋斗的形式,停学去搞创业,但最后成功者不多。比尔盖茨留给世人的不是“中途退学”的形式,而是他敏捷的思维和超人的洞察力。

只模仿形式、不学习本质不会取得很好的后果。二,学习家庭教育方法要做到“全程、全面”:全程:某一时的成功不能保证以后的成功。

孩子在成长的不同时段需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因此,家长也就应该在不同的时段学习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学习晚了是“落课”,容易造成问题的积重难返;学习中断了是“缺课”,容易诱发新的问题产生;认为只听一次讲座就能产生巨大的效果只是一种幻想,就像吃饭,第一口饱不了人,只吃最后一口也饱不了人。总之,家庭教育是一件长期的工作,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任何“吃快餐、走捷径、求速成”的方法都是不可能成功的,都是幻想,都会导致家教失败。

同时,家长要认识到,家长是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对孩子进行教育,常常不是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在干中学”,这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特点。全面:某一方面的成功不能保证在其他方面也获得成功。

孩子的成长需要在各个方面进行教育,因此,家长也就应该全面掌握家庭教育方法。正确科学的家教方法不可能自发产生、必须经过学习,必须要掌握有关教育的基本观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拓展。

1、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目的要全面:获取知识的目的就是要拓展家。

7.家教的8大注意事项是什么

家庭教育的8大注意事项 称职的父母并不是天生的,在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中,父母要处处做个有心人。

1、你是孩子的“克隆”对象 家庭教育的特点是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由于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以身示范,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对孩子施加影响。

对于0—3岁的婴幼儿而言,这种影响尤为重要。因为人的个性和主要优缺点大多是在这一时期奠定基础的。

这一时期的孩子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因此,孩子在家庭中所学到的一切,包括说话的语调、动作、走路姿态、性格和品德等都会打上父母的烙印。

所以有人说,孩于是父母的镜子。如果父母下班回家后只顾吃喝玩乐,生活自由散浸,甚至行为不轨,无疑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当妈妈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忠诚、正直等良好品质时,孩子就建立了一套价值体系,这是他的无价之宝。其实,最好的道德标准是妈妈自己的行为。

如果妈妈自己待人不真诚,无视别人的权利,爱记仇等,她的孩子也不会有良好表现…… 2、别老是“人家孩子怎么、怎么的” 父母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了解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年龄特征是指一定年龄阶段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水平及特点。

如孩子在幼儿期特别喜爱游戏和故事,父母采用做游戏和讲故事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便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倘若一个劲地讲大道理,效果肯定不好。

个性特征是指每个孩子各自具有的性格特点,如有的孩子性格外向,活泼好动;有的则性格内向,偏于肠腆、安静。因此,不能采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

父母学一点儿童心理学知识非常重要,应该经常注意观察和研究自己孩子的个性特征,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观察其所思、所为及其心理需要。在家教过程中,父母千万不要用”人家孩子怎么的“来衡量自己的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如果是认知型的孩子,那就比较适合美式教育法,平常要以朋友的方式来对待。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以理服人,莫让孩子感觉你在以大欺小,这样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

你对孩子有某些想法或要求时,可以以征求的语气说出来…… 3、孩子一样有自尊心 有些父母从未意识到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一味求全责备或轻视孩子的点滴进步,在不经意中就伤害了孩子。自尊心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心理因素,尊重孩子不仅能促进其自信心、自尊心的发展,而且能促进其创新精神与自我行为控制。

自尊心受到损害的孩子,在发展中必然会产生心理障碍,如自卑感和对抗心理等。因此,父母必须时刻注意尊重孩子,保护并培养其自尊心。

在生活中,注重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和鼓励。对于孩子不及他人之处,不责备,不讽刺,可用其他长处来激励孩子。

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人,热爱孩子是父母的天职,但怎样去爱,如何去教育却大有讲究。任何情况下,家长都不应该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和方式去伤害孩子…… 4、从小教起,从小改了 0—3岁是孩子身心发展最迅速和最基础的时期,此时可塑性大,培养良好的品德及性格最易取得成效。

同样,若是在婴幼儿时期形成了某种不良行为习惯,纠正也最容易。但是,如果错过了幼年时期再进行教育,难度就大得多。

当前,有些中小学生行为品德上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幼儿期缺乏良好教育或教育不当所致。 人的性格形成与教育、生活环境、家庭气氛和社会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孩子的性格在学龄前已初步形成,但不稳定,随着年龄增长而趋于成熟,并有很大“可塑”性。所以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应该从小抓起…… 5、别总盯着孩子的缺点 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对于其表现出的良好行为给予肯定和表扬,会使孩子感到高兴,以后自然愿意再重复这种良好行为,这种做法称之为正强化。

有些父母的眼睛总是盯住孩子的缺点,并翻来覆去地讲这些缺点,这就称之为负强化。负强化不仅改变不了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反而易于强化这种习惯。

如有些孩子有偏食的毛病,父母甚为着急,希望孩子改掉,逢人便说:“这孩子只吃鱼、肉、蛋,蔬菜不沾边……这可怎么办呢?”其实,当着孩子的面数落缺点,更会加剧他的缺点。孩子出现越管越糟的现象,往往是父母惯用负强化所致。

有些人会认为没有比较就不会有进步,事实上确有些极端的父母是蓄意把自家孩子跟别的孩子比较,以为可以激励孩子。其实这是错误的。

无疑人生是有比较才有竞争,但若一个人的竞争对象是自己四周的人,在班级内要打败其它同学,在同事当中要踩低所有人,那么这个人的一生会很痛苦,去到那儿都会是四面楚歌…… 6、决不为孩子护短 每个孩子都有优缺点,但有不少父母只爱听表扬和赞颂之辞。如果有人批评自己的孩子,往往很不高兴。

当自己发现了孩子的缺点,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孩子隐瞒。有的父母还想方设法为孩子开脱、辩解,甚至指责别人。

其实,这不是爱护孩子的正确做法。一则由于父母护短,孩子会有恃无恐,变本加厉。

二则别人不再反映情况,不利于父母全面了解孩子。但是孩子的缺点是客观存在的,总会表现出来。

孩子的短处往往是越护越。

8.怎样培养优秀的孩子家庭教育小常识集锦

关于对孩子的教育,家长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不论是直接的还是潜移默化的。一个家长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培养。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每位做父母的最关心的事,也是最难的事;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成才。

那么,如何让你的孩子成为时代的佼佼者?关键在于做父母的如何教育了。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养育孩子,既要“养”,更要“育”。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教会孩子做人,培养“人”比培养“才”更加重要。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一个具备健康人格的现代人,所以,教育决不仅仅是某一种技术,而应当是一种素养,是一种大智慧。

古人说的好:“子不教,父之过;女不教,母之过。”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教育理论的不断涌现,普遍认为教育孩子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协作与合作,然而三方面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然在培养孩子的这一项艰巨的事业中,家庭教育则是基础因素,这是不可置疑的。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一是家庭;二是学校;三是儿童所在的集体;四是儿童本人;五是书籍;六是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树立爱孩子的正确观念,“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孩子,就应该为他的将来做打算,一位小学教师这样说:“如果你爱孩子,就应送他‘出海经风浪’。”这句话虽简短,却发人深思。

其次,父母应该以身作则,这点尤为重要。父母是孩子教育的标杆,遗传因素除外,父母的影响也是最大的。有这样一个例子:父亲对爷爷奶奶不好,孩子从小就学起,等到父母老了,孩子长大了对父母也不好,父母问孩子为什么?孩子说,你对爷爷奶奶都不好,我跟你学的。

现在我们很多独生子女,因为溺爱的缘故,对待老人是不屑一顾。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在此问题上应该做到以身作则,从小言传身教,从小耳濡目染,把孩子成人的第一课上好。

以身作则,连小事也不要放松。例如公交车上爸爸妈妈给老人、残疾人让座,孩子就会模仿,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孩子也会让座。

总之一句话:什么样的父母教出什么样的孩子。这句话虽然看起来很片面,但你细细品味后,会给家庭教育提供一点借鉴意义。为了孩子的发展,让我们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协作,共筑孩子美好的未来。

谦逊有礼的家长,膝下的子女知书达理;热情大方的父母,教育下的孩子积极奔放;家长的不经意的脏话,很容易影响孩子。

正应了那句古话“虎父无犬子”、“有其父必有其子”,可见父母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这是一本很不错的集子,书如其名,其意愿就是让更多做父母的知道教育子女,第一任老师的重要性。该内容主要摘录于网络、空间,但愿此书能使做父母的看后,起到教育下一代的正确思想观念。使自己的子女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人才。所摘编难以精准,该书也不失为教育子女的重要之参考资料。阿弥陀佛!

家长家教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