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证日是指什么时候佛学常识

2022-09-10 综合 86阅读 投稿:惆怅

1.佛教的节日是什么时候呢

浴佛节 إإ浴佛节,为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日,是我国佛教徒纪念教主释迦牟尼佛诞辰的一个重要节日,亦名佛诞节。

相传在2600多年前,释迦牟尼从摩耶夫人的肋下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于是大地为之震动,九龙吐水为之沐浴。

因此各国各民族的佛教徒通常都以浴佛等方式纪念佛的诞辰。 إإ浴佛节前,佛教徒早已将寺院打扫一新,殿堂佛像搽拭一净。

一般在四月初七日,许多善男信女即已云集佛寺准备参加于次日清晨举行的纪念法会。只见寺院幢幡宝盖招展,香花灯烛及各色供品林立。

香花丛中的几案上安放着一个铜盆,盆中注满了用旃檀、紫檀、郁金、龙脑、沉香、麝香、丁香等配制成的香汤,汤中立着一尊铜质童子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即释迦太子像。沐浴开始前,寺院住持率领全寺僧众礼赞诵经,随后持香跪拜、唱浴佛偈或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僧众和居士们一边念一边依次拿小勺舀汤浴佛。

浴完佛像后再用一点香汤点浴自己,表示洗心革面,消灾除难。若参加的人太多,则采取由僧人手持杨枝醮浴过佛的净水为信众点浴的方式。

整个仪式庄严隆重,洋溢着一片吉祥喜庆的气氛。 关于印度浴佛的方法,宝思惟译的《浴像功德经》记载得最为详细清楚,该经称:“若欲浴像,应以牛头栴檀、紫檀、多摩罗香、甘松、芎□、白檀、郁金、龙脑、沉香、麝香、丁香,以如是种种妙香,随所得者,以为汤水,置净器中。

先作方坛,敷妙床座,于上置佛。以诸香水次第浴之。

用诸香水讫,复以净水淋洗。其浴像者,各取少许洗像水,置自头上,初于像上下水之时,应诵以偈:‘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功德庄严聚;五浊众生令离垢,愿证如来净法身。

’” 我国寺院浴佛去唐以前的仪制已难查考,唐代流行的仪制,由于会昌法难也已失传。现存唐《浴像仪轨》(见《续藏》第二编第九套第四册)是唐慧琳为了改革我国传统四册浴佛仪制,根据古印“僧园每日浴像”,结合偈、赞、密咒等所写出的构想,因与我国流行的仪制意义不同,没有获得推广。

元代《敕修百丈清规·报本章》卷二的“佛降诞”条中,对浴佛仪制有了明确的规定并广为奉行,该条称:“至日(四月八日),库司严设花亭,中置佛降生像,于香汤盆内,安二小杓。佛前敷陈供养毕,住持上堂祝香云:‘佛诞令辰,某寺住持……虔爇宝香,供养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上酬慈荫。

所冀法界众生,念念诸佛出现于世。’次说法竟,……领众同到殿上,向佛排立足。

住持上香三拜…住持跪炉。维那白佛云:‘一月在天,影涵众水;一佛出世,各坐一华。

白毫舒而三界明,甘露洒而四生润。’宣疏毕,唱浴佛偈。”

(偈见如上《浴像功德经》)一面反复唱偈,一面让僧众浴佛,最后并以浴佛的功德回向于无上的佛果菩提。明清两代的浴佛大抵遵行《敕修百丈清规》中的仪制,但亦有所删改,比如按照《敕修百丈清规》的规则,寺院在浴佛的当天,有煎“香汤”和造“黑饭”供众的习惯,而到明清时则渐不通行。

然而,虽说《敕修百丈清规》有很大影响,但有些寺院的浴佛方法还是与它的规定有所不同,大致说来这些寺院浴佛更侧重于法会的仪规,具体分为四个步骤来进行。第一,恭迎佛像。

佛诞之日,僧众搭衣持具上殿,按东西序位次分班而立。闻磬声向上顶礼三拜后,六人出班恭迎佛像。

二引礼执引磬,二执事托香盘,主法僧居后,侍者随行,同声唱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佛像从经楼上迎到大殿中,主法僧上香、展具、顶礼三拜,大众一起唱赞:“稽首皈依大觉尊,无上能仁,观见众生受苦辛。

下兜率天宫,皇宫降迹,雪岭修因。鹊巢顶,三层垒,六年苦行。

若人皈依大觉尊,不堕沉沦。”第二,安座沐浴。

大殿钟鼓齐鸣,主法僧将佛像安座金盆中,然后上香、展具、向佛顶礼三拜或九拜。大众同念《沐浴真言》,三称“南无香云盖菩萨”,然后唱赞:“菩萨下云中,降生净饭王宫。

摩耶右胁娩金童,天乐奏长空。目顾四方周七步,指天指地尊雄。

九龙吐水沐慈容,万法得正中。”第三,祝圣绕佛。

主法僧闻磬声顶礼三拜,恭说颂词。大众同唱《佛宝赞》,接唱《赞佛偈》:“佛宝赞无穷,功成无量劫中。

巍巍丈六紫金容,觉道雪山峰。眉际玉毫光灿烂,照开六道昏蒙。

龙华三会愿相逢,演说法真宗。”再唱:“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唱毕开始绕佛,边绕佛,边称念:“南无娑婆世界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第四,回向皈依。绕佛后归本位,先念《回向文》:“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然后唱《三皈依》:“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浴佛法会功德圆满,引磬声起,大众齐唱:“浴佛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这一天,僧人在早斋或午斋前都要举行供佛祭祖仪式。善男信女都愿意在这一天来寺院烧香还愿,或礼佛诵经,或布施钱物,或打斋供众,或烧吉祥疏、荐。

2.佛学常识:"刹那"到底是多长时间

在日常生活或阅读文章时,我们经常使用或者看到“刹那”,这个常用词汇其实源自佛教。在日常使用中,“刹那”一般指非常短暂的时间概念。但“刹那”究竟有多“长”(有多短暂),可有过相应的说法?不妨让我们回到佛教经典著作中,看看各部经论对“刹那”的定位。

“刹那”原是梵语,汉语音译“刹那”,又作“叉拏”,意译则是“须臾”、“念顷”,也就是一个心念起动的时间长度,与“发意顷”同义,用一个汉语单字来表达,那就是“念”,意思就是瞬间,也就是时间的最小单位。在世俗词汇中,我们常说“念念不忘”,这个“念念”同样来自佛教。

言归正传,让我们来看看佛教经论中的“刹那”长度——

一、据《俱舍论》卷十二记载,一百二十“刹那”为一“怛刹那”(梵语音译,下同),六十“怛刹那”为一“腊缚”(又作“罗预”),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也有译作“须臾”),三十“牟呼栗多”为一“昼夜”。因此,一“刹那”约相当于我们今天时间单位的0.013秒。

二、据《摩诃僧只律》卷十七记载,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豫”(腊缚),二十“罗豫”为一“须臾”,三十“须臾”为一“昼夜”。因此,一“刹那”约相当于我们今天时间单位的0.018秒。

三、也有经论中说,一“刹那”与一“念”不同。据《仁王经》卷上“观空品”记载,九十“刹那”为一“念”;据《往生论注》卷上记载,六十“刹那”为一“念”。

四、据《大智度论》卷三十与卷八十三记载,六十“念”为一“弹指”;据《俱舍论》卷十二记载,六十五“刹那”为一“弹指”。

五、佛经中有其他时间概念,也可以来衡量“刹那”。在《大般若经》卷三四七中,按照顺序介绍不同时间概念,从“一日夜”、“一日”、“半日”、“一时”、“食顷”、“须臾”、“俄尔”到“瞬息顷”,一“刹那”大约相当于一“食顷”(如早食之前或早食之间)的时间长度。

六、另据《仁王经》卷上“观空品”记载,一“刹那”有九百“生灭”;《往生论注》卷上记载,一“刹那”有一百〇一“生灭”。

此外,一“刹那”之间的生灭,称为“刹那生灭”或者“刹那无常”。当前的一“刹那”称为现在,前一“刹那”称为过去,后一“刹那”称为未来,这叫“刹那三世”。

3.佛教常识:什么是佛教的结集

所谓结集,其实就是对佛陀所说的经进行编辑,这个编辑建立在各位弟子记诵的基础上,即诸比丘集合在一起念诵出佛陀在世时讲法的内容,然后进行编辑,这是为了防止佛的遗教的散失,同时也是为了使僧团的发展准备有形的工具,使僧团四众有所归依,有所遵守。原始佛教就在这个结集中奠定了它的规模,决定了它的修行方式,指定了它将来的发展道路,它并未因佛陀的涅槃而走向消亡,而是更加发扬光大起来。

佛灭度后,佛教界的第一件大事是王舍城关于佛藏的五百结集,是大迦叶发起的。大迦叶是有名的大德高僧,在僧团中以“头陀第一”而受到僧众的尊敬。释迦牟尼最后游行教化,到拘尸那入灭,大迦叶并没有随从。后来他知道了佛陀将要入灭,于是率领五百比丘,急忙赶去。在佛陀入灭的第七天,大迦叶赶到了拘尸那,并以上座的身份,主持了佛陀遗体的毗荼大典。也就在这时,他发起了结集法藏的会议,决定在当年的安居期中,在王舍城召开结集大会。

在这次结集的三藏中,阿难诵出的是经藏,大迦叶诵出的是论藏,优波离诵出的是

律藏。号称三藏十二部。这就是后来所称的上座部。当时,除了摩诃迦叶尊者、阿难尊者、优波离尊者等阿罗汉在毕钵罗窟里结集三藏法教外,还有许多比丘长老在跋波尊者的带领下,在摩揭陀国王舍城七叶窟外面不远的僧团里,进行会诵结集。这就出现了窟内、窟外两个部分的结集。这两个部分结集的法藏都属于小乘佛教的范围。

大乘三藏教法,据说是由文殊师利菩萨和弥勒菩萨,带领许多菩萨和阿难尊者等,在铁围山中结集的。铁围山据说是咸水海边的一座山。

4.什么是佛吉祥日

佛吉祥日(农历四月十三至四月十五日)

四月十五日是藏传佛教的传统节日,藏语称:萨噶达瓦节。南传佛教国家的信众又称:卫塞节,意为月圆日。对于佛教信众来讲,是一极不平凡而又神圣的日子。它与佛陀一生中三件重要的大事联系在一起,即:诞生、成道、涅盘,是个三期同庆的吉祥的日子。1990年5月,中国佛教协会经赵朴初会长倡仪,汉传佛教各寺院也将农历四月十五日定为佛陀纪念日,称:佛吉祥日。这样,全国各佛教寺院均要在这一天举行庆典和法会。这样做,即可体现佛法的庄严性和一致性,也有利于增强各地各族佛教信众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5.佛学常识:"刹那"到底是多长时间

在日常生活或阅读文章时,我们经常使用或者看到“刹那”,这个常用词汇其实源自佛教。

在日常使用中,“刹那”一般指非常短暂的时间概念。但“刹那”究竟有多“长”(有多短暂),可有过相应的说法?不妨让我们回到佛教经典著作中,看看各部经论对“刹那”的定位。

“刹那”原是梵语,汉语音译“刹那”,又作“叉拏”,意译则是“须臾”、“念顷”,也就是一个心念起动的时间长度,与“发意顷”同义,用一个汉语单字来表达,那就是“念”,意思就是瞬间,也就是时间的最小单位。在世俗词汇中,我们常说“念念不忘”,这个“念念”同样来自佛教。

言归正传,让我们来看看佛教经论中的“刹那”长度——一、据《俱舍论》卷十二记载,一百二十“刹那”为一“怛刹那”(梵语音译,下同),六十“怛刹那”为一“腊缚”(又作“罗预”),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也有译作“须臾”),三十“牟呼栗多”为一“昼夜”。因此,一“刹那”约相当于我们今天时间单位的0.013秒。

二、据《摩诃僧只律》卷十七记载,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豫”(腊缚),二十“罗豫”为一“须臾”,三十“须臾”为一“昼夜”。因此,一“刹那”约相当于我们今天时间单位的0.018秒。

三、也有经论中说,一“刹那”与一“念”不同。据《仁王经》卷上“观空品”记载,九十“刹那”为一“念”;据《往生论注》卷上记载,六十“刹那”为一“念”。

四、据《大智度论》卷三十与卷八十三记载,六十“念”为一“弹指”;据《俱舍论》卷十二记载,六十五“刹那”为一“弹指”。五、佛经中有其他时间概念,也可以来衡量“刹那”。

在《大般若经》卷三四七中,按照顺序介绍不同时间概念,从“一日夜”、“一日”、“半日”、“一时”、“食顷”、“须臾”、“俄尔”到“瞬息顷”,一“刹那”大约相当于一“食顷”(如早食之前或早食之间)的时间长度。六、另据《仁王经》卷上“观空品”记载,一“刹那”有九百“生灭”;《往生论注》卷上记载,一“刹那”有一百〇一“生灭”。

此外,一“刹那”之间的生灭,称为“刹那生灭”或者“刹那无常”。当前的一“刹那”称为现在,前一“刹那”称为过去,后一“刹那”称为未来,这叫“刹那三世”。

6.关于佛教 食斋日是什么

应该是 “十斋日” 是指阴历

十斋日,即于每月初一、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等十日持斋戒。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如来赞叹品中说,此十日诸罪结集,定其轻重,而娑婆众生举止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何况又恣情杀害、窃盗、邪淫、妄语,有百千罪状。若能于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此经一遍,东西南北百由旬之内无诸灾难,当此居家之长幼,现在未来之百千岁中永离恶趣。又据大明三藏法数卷四十二载,十斋日中,初一日四天王太子下降,念定光佛名号;初八日摩醯首罗天王下降,念药师琉璃光佛名号;十四日摩醯首罗天王下降,念贤劫千佛名号;十五日四天王太子下降,念阿弥陀佛名号;十八日四天王太子使者下降,念地藏菩萨名号;二十三日摩醯首罗天王下降,念大势至菩萨名号;二十四日四天王太子下降,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二十八日四天王使者下降,念卢舍那佛名号;二十九日摩醯首罗天王下降,念药王菩萨名号;三十日四天王使者下降,念释迦牟尼佛名号。我国自唐末以来即行此法,于斋日持佛菩萨名号,祈福灭罪。然近时所奉行之十斋日本尊,即将十四日之贤劫千佛改为普贤菩萨,十八日之地藏菩萨改为观世音菩萨,二十四日之观世音菩萨改为地藏菩萨。〔释门正统卷四、佛祖统纪卷三十三、法苑珠林卷八十八〕

佛证日是指什么时候佛学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