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最容易误解的文学常识有哪些
/f?kz=13376063中国作家作品 (一)春秋时代 l·《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
著名篇目《关睢》、《氓》、《伐檀》、《硕鼠》、《七月》。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列为“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一。
2·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
主要作品为《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之一。 3·左丘明,鲁国史官。
主要作品为《左传》,《左传》全称为《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传”为解释经书的文字。
《曹刿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二)战国时代 4·孟子,名轲,宇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书由其弟子编辑。主要作品为《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几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
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5·列子,名御寇(圉寇),道家前辈。
主要作品为《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是诸子哲理散文。《愚公移山》出于此书。
6·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为《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
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7·荀子,名况,尊称为卿。
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主要作品为《荀子》,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有代表性。
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属诸子哲理散文。
李斯的代表作是论辩文《谏逐客书》。 8·韩非,法家集大成者。
主要作品为《韩非子》,全书55篇《扁鹘见蔡桓公》、《五蠹》、《南郭处士》等都出于此书。哲理散文,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
9·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共160篇。
《察今》、《察传》等出于此书。收入诸子哲理散文,杂家的代表著作。
10·屈原,名平。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主要作品为《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
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因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11·《战国策》,33篇。《荆轲刺秦王》、《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等都出于此书。
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论辩时提出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
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三)两汉 12·贾谊,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
主要作品为《新书》十卷58篇。《过秦论》(上中下三篇)出于此书。
另有《论积贮疏》等奏疏,《吊屈原赋》等赋,《过秦论》等开“史论”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13·刘安,封淮南王。主要作品为《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 14·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
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
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毛遂自荐》、《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等出于此书。历史散文。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誉为“实录、信史”。鲁迅赞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之一,前“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之首。
作者: Komee 2005-4-12 22:33 回复此发言 --------------------------------------------------------------------------------2 [语文盘点区]文学常识大全 15·班固,字孟坚,“班马”之一。主要作品为《汉书》。
《苏武传》出于此。开创断代的纪传体史书体例,前“三史”、“四史”之一。
16·乐府,著名作品有《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前四者见宋代(南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后者见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
2.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有哪些
春秋时期的管仲不仅以其思想成为众多学者孜孜不倦研究的对象,而且他的日常言行也成为中国成语宝库中的经典,并世世代代影响着后人。
其中,“春风风人,夏雨雨人”一词别有深意。下面就了解一下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吧。
古人不敢自称“我” 古人有很多第一人称的代词,譬如吾、余、予、我,但在社交场合或者是公共场合,真正自称为“我”、“吾”、“余”的,却是少之又少。在古代,公开自称“我”、“余”甚至会被大家讥为不懂礼仪。
据考证,至少从晋朝开始,各级官僚已经不习惯于用第一人称代词来指代自己了,他们热衷于自称“下官”来显示自己的谦卑。唐人虽然旷达,但在相互交往之时依然羞于自称“我”,而是用略显青涩的“小生”来指代自己。
宋朝则再进一步,那时的官僚喜欢自称“卑职”,普通人则更愿意自称“晚生”。 不耻下问向谁问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一遇到问题就去请教别人,开口就是“这个问题有些复杂,我只好不耻下问来了”。
明明是不懂,还要搬出来这个词,用错了也不知道。一个人有不懂的问题向别人请教,既然自己的学问比不上别人,又何谈“不耻下问”呢?在交往中,千万注意别犯这种错误。
“淑女”“美女”大不同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所以称为君子的好配偶,当然是要符合“君子”的审美标准。
在古代,人们评价女子,讲究“美心为窈,美状为窕”。所以“窈窕淑女”不仅仅指的是貌美,更重要的是心美。
只有内外兼修,达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统一,才能成为君子的好配偶。社会发展了,美女多了,可是淑女少了。
美女变成一种大众资源,淑女倒成了濒危物种,实在可叹! “美轮美奂”房屋好 “美轮美奂”这一成语出于《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轮,盘旋屈曲而上,引申为高大貌;奂,鲜明,盛,多。
美:赞美;郑玄注:“轮,言高大。奂,言众多。”
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不能任意扩大范围,运用到非建筑类的事物中去。
“丰碑”自古不是碑 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坚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刻。二是竖于宫庙大门内拴牲口。
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最早的碑上有圆孔,施轳辘以绳被其上,引以入棺也,亦即下棺的工具(和现在工地上上楼板所用的叼板机的工作原理很相似)。
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丰碑”。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才改用石头。
切勿乱抛“橄榄枝” 有关“橄榄枝”的典故,出自《圣经·旧约·创世纪》的第八章。为了摸清洪水泛滥的情况,诺亚放出鸽子去试探。
当时世界上一片汪洋,鸽子无法落地,便又飞回方舟。七天以后,诺亚再次放飞了鸽子。
等到晚上,鸽子飞回来了,嘴里还叼着一片橄榄叶,诺亚由此获知地上的洪水已退。后来,人们便把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
双方交战,一方求和,便可说“伸出橄榄枝” 。 “七月流火”非天热 “七月流火”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诗中,七月并非公历七月,而是指农历。如果换算为公历,那就是相当于八九月份。
“火”是指大火星,大火星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火星。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大火星则是恒星。
它是天蝎座里最亮的一颗星,中国古代称之为心宿二。它是一颗着名的红巨星,放出火红色的光亮。
“流”指的是西沉,就是向西边落下。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观察到,每年的夏末秋初,这颗红色的巨星就会落向夜空的西边,也就是把这种天象变化当作天气将逐渐转凉的征兆。
所以,“七月流火”不是指七月份的天气热得像流火,而是指天气日渐转凉。 问鼎没有拿第一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等特殊意义。
问鼎”的典故出《左传·宣公三年》,说的是楚庄王率军来到洛阳,在周天子眼皮底下检阅军队。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遭到王孙满的斥责。
王孙满说:“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
鼎的轻重不当询问。”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而代之的意思。
“衣冠禽兽”原是褒义 “衣冠禽兽”一语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
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具体的规定是: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
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所以,当时“衣冠禽兽”一语是赞语,颇有令人羡慕的味道。
“倒”的只能是“楣” 很多人误把“倒楣”作“倒霉”. 倒楣一词约于明末出现,当时科举成为读书人出人头地的唯一门路.虽然明朝已有相对完善的。
3.容易出错的文学常识
图书四部(四库) 古代图书分类方法,清代的《四库全书》是这种分类法中影响最大的一种。
它包括经史子集四部。经部,包括13经在内的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及其注疏等解释经书的作品; 小学著作(即语言文字学著作)。
如《诗经》、《论语》、《孟子》、《春秋三传》、《说文解字》等。史部, 除《春秋》及其《春秋三传》等以外的史书,也含地理、官职著作。
如《战国策》、《水经注》。子部,除《论语》、《孟子》等以外的诸子著作及宗教、科技著作。
如《韩非子》、《梦溪笔谈》、《本草纲目》。集部, 除《诗经》等以外的诗文词赋等作品。
如《楚辞》、《欧阳文忠集》。 文房四宝 纸、笔、墨、砚。
才秀四艺 琴、棋、书、画。 汉字书法四体 真、草、篆、隶。
附:汉字形体的演变 甲骨文(商代) → 金文(周代) → 小篆(秦代) → 隶书(汉代) → 楷书、草书、行书(均始于汉代) 古代兄弟四排行 伯、仲、叔、季。 国画四君子 梅、兰、竹、菊。
表示清白、超逸。 四大著名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黄山四绝 奇石、怪石、云海、温泉。 川中四绝 夔门天下雄、剑门天下险、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
春秋战国时期四大刺客 专诸、聂政、要离、荆轲。 战国四公子 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无忌)。
也称“四君”。 古代四大美女 西施、王嫱(王昭君)、貂蝉、杨玉环(杨贵妃)。
她们分别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雅号。 贾府四艳 《红楼梦》中的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四大吝啬鬼 葛朗台(见法国巴尔扎克的《欧也妮 . 葛朗台》)、阿巴公(见法国莫里哀的《吝啬鬼》)、乞乞科夫(见俄国果戈理的《死魂灵》)、夏洛克 ( 见英国莎士比亚的 《威尼斯商人》)。 世界文学四大吝啬鬼 葛朗台、阿巴公、泼留希金(见俄国果戈理的《死魂灵》、严监生 (见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四库全书 举世闻名的《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最重要的一部丛书,卷帙(ju¨n zh¨)浩繁。
为清人纪昀(y¨n)、陆锡熊等四千余人编。清乾隆37年(1772)开馆纂修,经10年始成。
共收图书3503种,分为36257册,79337卷,约10亿字。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全书缮写7部,分藏于7阁。具体分为北4阁:北京故宫内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 南3阁:镇江的文宗阁、扬州的文汇阁、杭州的文澜阁。
文汇本、文宗本毁于战火,文源本为英法联军焚毁。 文渊本现藏台湾。
余3部现在分藏:文津本藏北京图书馆,文溯本原藏辽宁省图书馆, 1966年移交甘肃省图书馆,文澜本藏浙江省图书馆。今天,《四库全书》已有缩微全本胶卷,既可保护文献,又增加了使用率。
民间四大传说 牛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和许仙。 成语四个来源 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语句、口头俗语。
四大美人图 西施浣沙、昭君出塞、貂蝉拜月、贵妃醉酒。 四大名镇 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
四大金刚 《封神演义》中有四大天王大战姜子牙。“天王”又叫“金刚”, 即佛寺中常见的天王殿中的四大形象:(1)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手持琵琶】;(2)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手持宝剑】;(3)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手缠青龙】;(4)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右手持伞,左手弄银鼠】。
四大古都 东都洛阳、南都南京、西都西安、北都北京。 京剧四大名旦 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现代戏曲四大声腔 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 四大名绣 苏绣、蜀绣、湘绣、粤绣。
四大菜系 川菜、鲁菜、浙菜、粤菜。 四诊 中医学术语,指望、闻、问、切。
佛教四大名山 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 道教四大名山 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
合称:"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 ,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历史散文: 《左传》《战国策》《国语》。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①"三曹"."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
②"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 ③"竹林七贤"。
阮籍、嵆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 "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明代 "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为四大奇书。
4.文学常识
1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3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9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观沧海 有必要分得这么细吗?不止细 有些还牵强 呵呵 像我这样经过高考洗礼的已经对这样的东西恨之入骨了 不管它
16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17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很奇怪哦,以我的经验,应该 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怎么会在 次北固山下 的??)
18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9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0 枯藤老树昏鸦
21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2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5.初中语文易考易错的文学常识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 文言部分:1. 《论语》六则,选自论语的《学而》《为政》《公冶长》《述而》。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2. 《扁鹊见蔡桓公》作者韩非,战国末年韩国的公子,所著的书集先秦法家之大成。
3. 《宋定伯捉鬼》选自《搜神记》,作者干宝,字令升,东晋蔡人。4. 《狼》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5.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紫桑人,著名诗人。6. 《弈喻》选自《潜研堂文集》,作者钱大昕,字晓征,又字辛楣,号竹汀,清朝嘉定人,著有《廿二史考异》、《潜研堂文集》。
7. 《口技》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虞初新志》是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本文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朝福建晋江人。
8. 《活板》选自《梦溪笔谈》,作者沈括,字存中,北宋杭州人,科学家、文学家。9. 《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本文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浙江嘉善人,著有《茅檐集》。
10. 《说虎》选自《诚意伯文集•郁离子》作者刘基,字伯温,浙江人,有《诚意伯文集》。11. 《为学》选自《白鹤堂集》,作者彭端淑,著有《白鹤唐诗文集》。
12. 《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宋代道州人,字茂叔,又名濂溪先生,哲学家。13.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溪,字梦得,唐代洛阳人,著名诗人,著有《刘宾客集》。
14. 《伤仲永》、《谈孟尝君传》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5.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
列子,字列御寇。16.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思想家、教育家。17.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18.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19.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公元前722年以下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20. 《黄生借书说》选自《小仓山房文集》,作者袁枚,字子才,号随园主人,清朝人,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集》。21. 《童区寄传》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
22. 《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23. 《满井游记》选自《袁中郎集》,作者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公安县人,文学家。
24. 《少年中国说》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著作收在《饮冰室合集》中。25.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26. 《李广》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作者司马迁。
27. 《陈叔宝亡国》选自《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28. 《龚遂治渤海郡》选自《汉书》,《汉书》是继《史记》之后的重要的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作者班固,自孟坚,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
29. 《马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30. 《捕蛇者说》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
31. 《养鱼记》选自《欧阳文忠公集》,作者欧阳修。32. 《日喻说》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作者苏轼。
古诗、古词及其它: 1.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选自《岑参集》,《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选自《岑嘉州集》。2. 王勃,字子安,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四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选自《王子安集》。
3. 李白,字太白,《秋浦歌》、《黄河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天门山》、《月下独酌》选自《李太白全集》。4. 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人,唐代诗人。
代表作《江南逢李龟年》、《石壕吏》、《登楼》《春夜喜雨》、《羌村三首》选自《杜工部集》。5.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诗人,他的讽喻诗有《秦中吟》、《新乐府》。
《卖炭翁》、《钱塘湖春行》、《望月有感》选自《白氏长庆集》,是《新乐府》的一首。6. 王昌龄,唐代江宁人(今南京)人,唐代诗人。
代表作《出塞》选自《全唐诗》,《芙蓉楼送辛渐》选自《王昌龄集》。 7. 孟浩然,唐代襄阳人,孟浩然和王维是山水田园诗人。
代表作《过故人庄》选自《孟襄阳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选自《孟浩然集》。8. 王维,《宋元二使安西》(又名《谓城曲》)选自《王右丞集》。
9. 杜牧,字牧之,《江南春》选自《樊川诗集》。10. 陆游,字务关,号放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选自《陆游集》。
11. 《敕勒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杂歌谣辞》。12. 《木兰诗》、《陌上桑》选自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13. 《君子于役》选自《诗经•王风》,《蒹葭》选自《诗经•秦凤》。《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14. 《惜诵》选自《九章》,作者屈原,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代表作《离骚》、《天问》、《九章》。
6.文学常识问题
1、《诗经》中“风”指( ),其中《谷风》中“习习谷风”采用了( )表现方式。
2、《诗经.王风.秦离》得风类似于现代诗歌中的( ) 3、《湘夫子》是祭祀湘江的配偶神,最富生活情趣和( ) 4、曹植在《 洛神赋》中指出其心仪对象是“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5、“吴中四士”中有一人的一首诗歌被誉为“孤篇压倒全唐”的,请指出篇名《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6、司马迁在《史记》中概括的战国中期的时代特征是( )(原文) 7、宋以后,孔孟并称,孟子被称为“亚圣”,在于其推进了孔子的学说,请指出孟子的立足点( ) 8、理解庄子思想的两把钥匙是( )和( ) 9、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学:仁当然可以说是爱,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仁,有爱,有不忍人之心。
需要说清楚,孔子的爱,并不是卿卿我我、男欢女爱的那种爱。孔子的仁是本体的爱,这种爱的体现就是孟子所说的“仁者爱人”。
总之,孔子讲的爱是推己及人的爱,是从人自身开始的爱,而这种爱的根本是仁。孔子讲仁,是从本体上、人之为人的根本上说,而不是从情感上说。
)(用自己的话阐释,原文不给分) 在阐释“生”与“死”的关系时,孔子指出( “ ” )(原文) 10、用“灯”来展开人生思考贯穿古今中外,巴金的“心灯”指的是( ) 中国自古也有( )的表达 11、自称“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是(林语堂 ) 12、被海外学人推崇为“中国现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是《 钱锺书 围城》 13、史铁生《命若琴弦》的主题是(对生命的探索 ) 14、欣赏文学艺术作品可以从社会批判,文化批判以及( 环境批判)三哥层面进入 15、“美”的含义在中国语境中,从艺术人类学角度看有两种取向,一为“羊人为美”,一为( ) 16、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作品中有一类具有文化---神话色彩,按地域分类,北方属于史官文化色彩,重人事,讲求实际;南方则属于( )信鬼神,富于想象 1、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2、我见青山多妩媚,(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3、《湘夫人》开头前四句( ),( ),( ),( ) 4、(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5、我知言,(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 6、《诗经》形式的特点? 《诗经》作品的语言艺术特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名词和动词的丰富多彩和具象化。《诗经》中的词语丰富多彩,使用的单字近三千个,构成了众多的词汇,表述了极为丰富的生活知识。
《诗经》名词、动词的最大特征是它的具象化。周代是一个单音词为主的时代,在表达同类事物的不同个体时,还没有形成以抽象类概念为主构造复合词的普遍能力,因此常用不同的单音词来表示不同的个体。
例如《诗经》中很少使用抽象的一般性名词“马”,却运用了三十多个具有描述作用的特殊名词。如“鸨”指毛色黑白相间的马,“黄”指毛色黄白相间的马;“骆”指白毛黑鬣的马等。
这些具象化名词的产生一方面说明周人对马的熟悉程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驾驭和使用语言的非凡能力。《诗经》中的动词也具有具象化的特征,如其中描写手的动作的动词就有五十多个,这说明了人们对人类动作的细心观察以及创造语言的高超能力。
2、擅长运用重言或双声叠韵词来摹声摹形。《诗经》中这一类形容词数量非常大,重言 如夭夭、灼灼、迟迟、习习、霏霏、依依、皎皎等,双声如参差、踟躇、黾勉等,叠韵如辗转、窈窕、逍遥、沃若等。
其中重言词又是最多的,这正是因为《诗经》时代单音词占多数,人们还不能大量创作复合词,便只能依靠这种形式来增强抒情描写的效果,并使诗歌的节奏整齐。 3、二节拍的节奏韵律和语言的音乐美。
《诗经》的主体是二节拍的四言诗,带有很强的 节奏韵律规范。《诗经》最常用的押韵方式就是在偶数句中隔句押韵,《诗经》的押韵形式为后世诗歌的韵律形式奠定了基础。
双声、叠韵、重言词的使用和规范的押韵,使《诗经》的语言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4、重章复沓的章法。
《诗经》章法形式的重要特征就是重章复唱,也就是一首诗由若干 章构成,章与章之间字句基本相同,只对应的变换少数字词,反复咏唱。重章复唱的形式,又称为叠咏体,是民歌中常用的样式,这一方面因为民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是单纯而深挚的,只有重要的反复咏唱才能充分抒情达意;另一方面是因为民歌是口头传唱的,这种形式便于记忆和传诵。
重章复唱的形式影响了《诗经》的语言。首先它使《诗经》中形成了一些套语,这些套语不仅方便了记忆,而且也是语言运用的一种技巧和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
重章复唱的形式还影响了《诗经》的遣词造句。因为套语有相对固定的形式,不能随意改变,所以只能抓住中心词进行锤炼,靠中心词语的变换来叙事状物、写景抒情,从而取得突出的表达效果。
如《芣苢》中变换了六个动词,借此造成动作描写的连贯、画面的流动、情感的加深,可谓言简意深。7、庄子散文的特点? 1 吸收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轶事与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根据 2 想象奇幻,结构灵活。
用丰富的想象,离奇的夸张以及大量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7.七大被误解的医学常识你知道几个
你知道吗,我们每天从电视、报纸里了解到的“科学常识”有很多都是错误的,而且这些错误一错就是几十年。
近期出版的《英国医学杂志》,刊登了由美国雷根斯特赖夫研究院助理教授阿伦?卡罗尔和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雷切尔?维雷曼撰写的一份报告,为公众澄清了在日常生活中七大被误解的医学常识。 误区一:每天至少喝八杯水 “日饮八杯水”的说法在一直很流行,而且被公众普遍接受。
这种观点最早可追溯到1945年,当时某研究机构发布的一项报告指出:每一个成年人适当的日饮水量约为2.5升,具体的标准以食物摄入量计算(通常情况下,一个成年男性的每天卡路里的摄入量约为2500卡),即每卡路里对应1毫升水,其中食物中的含水量也应计算在内。不知何故,人们在传播这个观点时,却把后半部分给省略掉了,因此“日饮8杯水”就变成了生活常识。
另一个产生这个错误结论的原因,可能是美国著名营养学家弗雷德里克?斯特尔,他曾经在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情况下,鼓励“人们每天至少要喝6到8杯水,其中可以是咖啡、牛奶、茶、汽水甚至是啤酒等”。事实上,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显示,每日饮水的摄入量基本能在正常饮食中达到平衡。
过多饮水只能给身体造成负担,还能引发水中毒,甚至造成死亡。 误区二:只有10%的大脑被利用 这个“人类的大脑只有10%被开发出来”的说法,恐怕已经延续了一个多世纪,被广泛引用于人脑潜能开发的种种理论中。
尽管今天脑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可是这个观点依旧根深蒂固。在大量的文献记载中,只有加拿大脑科学家巴里?贝叶斯坦,曾经提供过一个关于大脑器官使用率的详细数据,但这个数据样本也不能为 “10%”的说法提供支持证据。
另一个“10%”则被传源自爱因斯坦,但是至今也没有发现一纸文书能证明爱因斯坦真正说过或者写过这个观点。 事实上,根据对大脑的研究显示,人类对大脑的使用率远远高于10%。
比如在对大脑受损病人的观测发现:任何位置的大脑受损都会对大脑产生显著的、持久的,神经性、植物性、行为性的影响。而大量的大脑扫描数据显示,大脑中没有任何区域是完全“静止”的。
大脑中的许多功能都是高度“区域自制”的,不同的人体行为会激活大脑的不同区域。此外,探针检测的脑研究已经证明并没有90%的所谓“未被开发”区域,即使在分子层面的研究上也发现,没有任何脑神经细胞是完全“不工作”的。
误区三:人死后头发和指甲会继续生长 这个观点恐怕来自人们的想象力,很可能是来自某些文学作品。记得在小说《西线无战事》中,作者雷马克就曾经描述过死去的朋友被埋葬后,指甲在墓穴里疯长成螺旋般卷起的情景。
用美国人类学家威廉姆?马普的话说:“这纯粹是无稽之谈,绝对没有发生过。”不过这种说法的产生基于一种生物现象。
就像马普和众多皮肤学家所解释的:死亡会造成皮肤脱水,干燥会让皮肤收缩,并造成头发和指甲变长的错觉。因为人们判断头发和指甲长度是按照人体为参照的,当人体脱水时其体积会变小。
而参照物缩小后,头发和指甲在视觉上自然会产生变长的错觉。事实上,头发和指甲的生长受到生命体内荷尔蒙等其他激素的控制,人死后,体内不可能维持适合头发和指甲生长的激素水平。
误区四:毛发越刮长得越黑越粗 这又是一个普遍共识。事实上,科学家早已证实了这是一条讹传。
早在1928年,一项医学实验就证明了剃须前后毛发生长的速度和粗细并没有受到影响。无论是剃须、剪发还是其他除去体毛的行为,剔除的都是一部分已经死亡的毛发,只有在皮肤下面的毛囊才是有活性的部分。
我们之所以总有“新长出来的头发和胡子又黑又硬”的错觉,同样是种错觉。那些新长出来的毛发因为没有长发发尾较细的部分的作对比,所以看上去好像变粗了。
误区五:在昏暗灯光下看书有损视力 这个误解可能和生活体验有关――当人们在昏暗环境下看书时,因为眼部持续紧张很容易感到疲劳,而且昏暗环境必须让眼睛加倍聚焦,加上眨眼次数减少后,容易造成眼睛的干涩,尤其是还有可能形成斜视。但是尽管如此,这些症状并不持久,短暂休息就可恢复,因此它们还不能对眼睛的视力造成影响。
在通过对大量患者的研究后,眼科专家已经证实,在昏暗灯光下阅读,会产生显著的眼疲劳特征,但这种特征是短暂的,不会对视力功能有持久影响。甚至在对若干眼症患者的观测中也发现,昏暗阅读只会造成短暂的眼部紧张状况,停止阅读后,症状会马上消失。
其实,不难想象,早在电灯发明以前,人类一直是在烛光、煤油灯等昏暗的照明设备下阅读的,当时并没有产生大量近视眼人群。今天,近视眼人数的增加恐怕还是与人们阅读时间的长短和频繁程度有关。
误区六:吃火鸡令人昏昏欲睡 火鸡含有色氨酸,而色氨酸在科学上被认为是容易引起困倦和疲惫的物质,色氨酸也因此在医学上被用作助眠药物。所以吃火鸡令人犯困的结论由此而来。
事实上,火鸡中的色氨酸含量并不比其他食物显著。火鸡、碎牛肉中色氨酸的含量十分接近(每115克中含有350毫克),而其他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中,比如鸡肉、奶酪等的色氨酸含量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