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化学常识

2022-05-11 综合 86阅读 投稿:解思量

1.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一、阿伏加德罗定律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即“三同”定“一同”。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 (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 (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ρ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

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

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二、离子共存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2+、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Fe3+与 不能大量共存。

5、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 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 ⑤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6、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如: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与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S2-与SO32-在钠、钾盐时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能共存。(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HCO3-+H+=CO2↑+H2O 三、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 (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3)号实际:“=”“ ”“→”“↑”“↓”等符号符合实际。 (4)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5)明类型:分清类型,注意少量、过量等。(6)检查细: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

四、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根据元素的化合价 物质中元素具有最高价,该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质中元素具有最低价,该元素只有还原性;物质中元素具有中间价,该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对于同一种元素,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其还原性就越强。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3)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 注意:①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只与该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氧化性。

2.高中化学知识点

既然是高中化学,那就是在溶液中吧。在溶液中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根、碳酸氢根是一个平衡,三者总是同时存在,只是量的不同而已。首先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形成碳酸,碳酸是二元弱酸,存在二级电离。也就是碳酸电离成氢离子和碳酸氢跟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再电离为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同时,碳酸根也可以和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再形成碳酸氢跟,即为水解,当然碳酸氢跟也可以再水解形成碳酸,电离、水解是两个相反的过程,他们之间的转化也就是平衡(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碳酸,碳酸氢跟,碳酸根的平衡)移动的过程,总之三者在溶液中一定是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在不同的溶液中三者任何一个过量都是有可能的。但碳酸根和碳酸(二氧化碳)不能同时过量,简单讲,碳酸过量的溶液中加入碱性溶液,碳酸向碳酸氢跟转化,在继续加入,碳酸氢跟向碳酸根转化;相反,向碳酸根过量的溶液中加入酸性溶液,过程就反过来了。如果碳酸过量和碳酸根过量的溶液混合,就转化为碳酸氢根

3.高二文科化学会考知识点

高二的化学主要还是高一的方程式,一般只要上课好好听,考试前背一下就行了。

会考还是很简单的。 2Na + 2H2O = 2NaOH + H2↑ 钠投入水中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加入酚酞后溶液变红 学习笔记 学习笔记 4Na + O2 = 2Na2O 钠放置在空气中表面变暗2Na + O2 Na2O2 钠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2Na2O2 + 2H2O = 4NaOH + O2↑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过氧化钠可作为呼吸面具和潜水艇里氧气的来源2Fe + 3Cl2 2FeCl3 产生棕色的烟 Cu + Cl2 CuCl2 产生棕黄色的烟 H2 + Cl2 2HCl 产生苍白色火焰 Cl2 + H2O = HCl + HClO HClO有漂白作用,Cl2可用作漂白剂(Cl2不能使干燥的红纸条退色)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Fe3+ + 3SCN- → 显红色 可用KSCN溶液检验Fe3+ Fe + 2H+ = Fe2+ + H2↑ Fe具有还原性2Fe3+ + Fe = 3Fe2+ Fe3+具有氧化性 Fe2+ + Zn = Fe + Zn2+2Fe2+ + Cl2 = 2Fe3+ + 2Cl- 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N2 + O2 2NO N2 + 3H2 2NH3 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叫做氮的固定(固氮)2NO + O2 = 2NO2 3NO2 + H2O = 2HNO3 + NO NH3 +H2O = NH3?H2O NH3?H2O NH4+ + OH- NH3?H2O呈弱碱性,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NH3 + HCl = NH4Cl 产生白烟4NH3 + 5O2 4NO + 6H2O NH4HCO3 NH3↑ + H2O + CO2↑ NH4Cl NH3↑ + HCl↑ NH4+ + OH- NH3↑+ H2O2NH4Cl+Ca(OH)2 CaCl2 +2NH3↑+ 2H2O 实验室制氨气,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4HNO3 4NO2↑ + O2↑ + 2H2O 为了防止硝酸见光分解,一般将它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 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 2H2O 常温下,浓硝酸可使铁、铝钝化3Cu + 8HNO3(稀)= 3Cu(NO3)2 + 2NO↑+ 4H2O C + 4HNO3(浓) CO2↑+ 2NO2↑+ 2H2O 浓、稀硝酸有强氧化性 Fe + S FeS S + O2 SO2 SO2 + O2 2SO3 2H2S + SO2 = 3S + 2H2O Cu + 2H2SO4(浓) CuSO4 + SO2↑+ 2H2O 在常温下,浓硫酸使铁、铝钝化 C + 2H2SO4(浓) CO2↑+ 2SO2↑+ 2H2O 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2Mg + CO2 2MgO + C Cl2 + 2NaBr = 2NaCl + Br2 Cl2 + 2KI = 2NaCl + I2 Br2 + 2KI = 2KBr + I2 氧化性:Cl2 > Br2 > I2 Si + O2 SiO2 SiO2 + 2C Si + 2CO↑ 工业制硅 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SiO2 + CaO CaSiO3 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 SiO2 + 4HF = SiF4↑ + 2H2O 此反应常被用来刻蚀玻璃 SiO2 + CaCO3 CaSiO3 + CO2↑ SiO2 + Na2CO3 Na2SiO3 + CO2↑ 生产玻璃发生的主要的化学反应4Al + 3O2 2Al2O3 铝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Fe2O3 + 2Al Al2O3 + 2Fe 铝热热反应,常用于焊接钢轨2Al + 6HCl = 2AlCl3 + 3H2↑2Al + 2NaOH + 6H2O = 2[Al(OH)4] + 3H2↑ AlCl3 + 3NH3?H2O = Al(OH)3↓ + 3NH4Cl Al(OH)3 + 3H+ = Al3+ + 3H2O Al(OH)3 + OH- = [Al(OH)4]- 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Al2O3 + 6H+ = 2Al3+ + 3H2O Al2O3 + 2OH- + 3H2O = 2[Al(OH)4]- Al2O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2Cu + O2 + H2O + CO2 = Cu2(OH)2CO32Cu + O2 2CuO 2Cu + S Cu2S4CuO 2Cu2O + O2↑ 黑色固体变红 CuSO4?5H2O CuSO4 + 5H2O↑ 蓝色固体变白。

4.高考化学小常识

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式

1、单质:水银:Hg

2、氧化物: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干冰(固体CO2)、石英和水晶(SiO2)

3、酸:醋酸(CH3COOH)、水杨酸( )、草酸(H2C2O4•2H2O)、蚁酸(HCOOH)、王水(一体积浓硝酸和三体积浓盐酸的混合物)

4、碱:烧碱(NaOH)、石灰(Ca(OH)2)、碱石灰(NaOH与CaO及少量水的混合物)

5、盐:纯碱(Na2CO3)、大理石(CaCO3)、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 、熟石膏2CaSO4•H2O、漂白粉[Ca(ClO)2与CaCl2 的混合物]

6、有机物:电木(酚醛塑料)、电石(CaC2)、电石气(乙炔)、氟里昂(氟氯烃)、福尔马林(HCHO)、甘油(丙三醇)、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甘氨酸(NH2-CH2-COOH)、谷氨酸

5.高考化学知识清单(详细)

高考化学知识点(我的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1.氢离子的氧化性属于酸的通性,即任何可溶性酸均有氧化性。

2.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有化学键结合。如:稀有气体。

3.不是所有的正四面体结构的物质键角为109。28, 如:白磷。

5.电解质溶液导电,电解抛光,等都是化学变化。 6.常见气体溶解度大小:NH3>HCL>SO2>H2S>CL2>CO2 7.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且等电子数,分子的极性越强,熔点沸点越高。

如:CO>N2 8.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与臭氧的转化。

9.氟元素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 F-是F元素能失去电子具有还原性。

10.HCL ,SO3,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但是非电解质。 11.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可以使离子化合物。

如:NH4CL。 12.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化不能导电。

13.常见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失去电子顺序: F-7强酸,m=7中强酸,m=4~6弱酸 m=2~3两性,m=1弱酸,m=0中强碱,mSiO2 45.歧化反应 非金属单质和化合物发生歧化反应,生成非金属的负价的元素化合物 和最低稳定正化合价的化合物. 46.实验中胶头滴管要伸入液面下的有制取Fe(OH)2,温度计要伸入液面下的有乙醇的催化氧化.还有一个是以乙醇制取乙烯. 不能伸到液面下的有石油的分馏.47.C7H8O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3种酚,1种醇,1种醚。(记住这个结论对做选择题有帮助)48.一般情况下,酸与酸,碱与碱之间不发生反应, 但也有例外如:氧化性酸和还原性酸(HNO4+H2S)等; AgOH+NH4.OH等 49.一般情况下,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H后面的元素不能和酸反应发出氢气; 但也有例外如:Cu+H2S==CuS(沉淀)+H2(气体)等~ 50.相同条件下通常碳酸盐的溶解度小于相应的碳酸氢盐溶解度; 但也有例外如:Na2CO3>NaHCO3, 另外,Na2CO3+HCl为放热反应;NaHCO3+HCL为吸热反应51. 弱酸能制强酸在复分解反应的规律中,一般只能由强酸制弱酸。

但向 溶液中滴加氢硫酸可制盐酸: ,此反应为弱酸制强酸的反常规情况。其原因为 难溶于强酸中。

同理用 与 反应可制 ,因为 常温下难与 反应。52. 还原性弱的物质可制还原性强的物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的基本规律如下:氧化性强弱为: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强弱为:还原剂>还原产物但工业制硅反应中: 还原性弱的碳能制还原性强的硅,原因是上述规则只适用于溶液中,而此反应为高温下的气相反应。

又如钾的还原性比钠强,但工业上可用 制K: ,原因是K的沸点比Na低,有利于K的分离使反应向正方向进行。53. 氢后面的金属也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一般只有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或水中的氢。

但Cu和Ag能发生如下反应:原因是 和 溶解度极小,有利于化学反应向正方向移动。54. 锡铅活动性反常根据元素周期律知识可知: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从上至下逐渐增强,即 。

但金属活动顺序表中 。原因是比较的条件不同,前者指气态原子失电子时铅比锡容易,而后者则是指在溶液中单质锡比单质铅失电子容易。

55. 溶液中活泼金属单质不能置换不活泼金属一般情况下,在溶液中活泼金属单质能置换不活泼金属。但Na、K等非常活泼的金属却不能把相对不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如K和CuSO4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Cu,原因为:56. 原子活泼,其单质不活泼一般情况为原子越活泼,其单质也越活泼。但对于少数非金属原子及其单质活泼性则表现出不匹配的关系。

如非金属性 ,但 分子比 分子稳定,N的非金属性比P强,但N2比磷单质稳定得多,N2甚至可代替稀有气体作用,原因是单质分子中化学键结合程度影响分子的性质。57. Hg、Ag与O2、S反应反常一般为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反应越强烈,条件越容易。

例如:O2、S分别与金属反应时,一般O2更容易些。但它们与Hg、Ag反应时出现反常,且硫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如下反应:58. 卤素及其化合物有关特性卤素单质与水反应通式为: ,而F2与水的反应放出O2, 难溶于水且有感光性,而AgF溶于水无感光性, 易溶于水,而 难溶于水,F没有正价而不能形成含氧酸。

59. 硅的反常性质硅在常温下很稳定,但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硅而只有化合态,原因是硅以化合态存在更稳定。一般只有氢前面活泼金属才能置换酸或水中的氢。

而非金属硅却与强碱溶液反应产生H2。原因是硅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在碱作用下还原水电离的H+而生成H2。

60. 铁、铝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常温下,铁、铝分别与稀硫酸和稀硝酸反应,而浓硫酸或浓硝酸却能使铁铝钝化,原因是浓硫酸、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使它们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61. 酸性氧化物与酸反应一般情况下,酸性氧化物不与酸反应,但下面反应却反常:前者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者是生成气体 ,有利于反应进行。

62. 酸可与酸反应一般情况下,酸不与酸反应,但氧化性酸与还原性酸能反应。例如:硝酸、浓硫酸可与氢碘酸、氢溴酸及氢硫酸等反应。

63. 碱可与碱反应一般情况下,碱与碱不反应,但络合能力较强的一些难溶性碱却可能溶解在弱碱氨水中。如 溶于氨水生成 溶于氨水生成 。

64. 改变气体压强平衡不移动对于反应体系中有气体参与的可逆。

6.高中化学知识要点梳理

我是零九届毕业生,我考到哈尔滨师范大学就读化学,其实学化学就像学习你擅长的科目一样,首先掌握基础知识点,然后用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做题,在做题中反复思考,这样做一道相当于实践并升华。学会一样知识是需要时间的,努力加坚持才会有成果。

化学大体上分为有机和无机,其中化学方程式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忽视),记住一种物质的特点递推同族物质的特点,举一反三,在实验中总结实验现象(按顺序不可颠倒),学习的过程就是这样,但一定要自己去总结,切勿仅仅靠老师和同学。

解题方面:首先是分析,既然你学化学那你一定是理科生,学习理论课要培养缜密的思维逻辑,分析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和重点提示,然后联系实际你学的知识,最后细致解题。

以上就是高中化学的知识总结和解题方法,也是其他科目的学习方法。

7.高考化学知识清单(详细)

高考化学知识点(我的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1.氢离子的氧化性属于酸的通性,即任何可溶性酸均有氧化性。

2.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有化学键结合。如:稀有气体。

3.不是所有的正四面体结构的物质键角为109。28, 如:白磷。

5.电解质溶液导电,电解抛光,等都是化学变化。 6.常见气体溶解度大小:NH3>HCL>SO2>H2S>CL2>CO2 7.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且等电子数,分子的极性越强,熔点沸点越高。

如:CO>N2 8.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与臭氧的转化。

9.氟元素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 F-是F元素能失去电子具有还原性。

10.HCL ,SO3,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但是非电解质。 11.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可以使离子化合物。

如:NH4CL。 12.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化不能导电。

13.常见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失去电子顺序: F-7强酸,m=7中强酸,m=4~6弱酸 m=2~3两性,m=1弱酸,m=0中强碱,m<0强碱 36.条件相同时,物质的沸点不一定高于熔点。如:乙炔。

37.有机物不一定能燃烧。如:聚四氟乙烯。

38.有机物可以是难溶解于有机物,而易溶解于水。如:苯磺酸。

39. 量筒没有零刻度线40. 硅烷(SiH4)中的H是-1价,CH4中的H显+1价. Si的电负性比H小. 41.有机物里叫"酸"的不一定是有机酸,如:石炭酸. 42.分子中有双键的有机物不一定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如:乙酸. 43.羧酸和碱不一定发生中和反应.如: HCOOH+Cu(OH)2 == (加热) 44.离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低于原子晶体.如:MgO >SiO2 45.歧化反应 非金属单质和化合物发生歧化反应,生成非金属的负价的元素化合物 和最低稳定正化合价的化合物. 46.实验中胶头滴管要伸入液面下的有制取Fe(OH)2,温度计要伸入液面下的有乙醇的催化氧化.还有一个是以乙醇制取乙烯. 不能伸到液面下的有石油的分馏.47.C7H8O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3种酚,1种醇,1种醚。(记住这个结论对做选择题有帮助)48.一般情况下,酸与酸,碱与碱之间不发生反应, 但也有例外如:氧化性酸和还原性酸(HNO4+H2S)等; AgOH+NH4.OH等 49.一般情况下,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H后面的元素不能和酸反应发出氢气; 但也有例外如:Cu+H2S==CuS(沉淀)+H2(气体)等~ 50.相同条件下通常碳酸盐的溶解度小于相应的碳酸氢盐溶解度; 但也有例外如:Na2CO3>NaHCO3, 另外,Na2CO3+HCl为放热反应;NaHCO3+HCL为吸热反应51. 弱酸能制强酸在复分解反应的规律中,一般只能由强酸制弱酸。

但向 溶液中滴加氢硫酸可制盐酸: ,此反应为弱酸制强酸的反常规情况。其原因为 难溶于强酸中。

同理用 与 反应可制 ,因为 常温下难与 反应。52. 还原性弱的物质可制还原性强的物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的基本规律如下:氧化性强弱为: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强弱为:还原剂>还原产物但工业制硅反应中: 还原性弱的碳能制还原性强的硅,原因是上述规则只适用于溶液中,而此反应为高温下的气相反应。

又如钾的还原性比钠强,但工业上可用 制K: ,原因是K的沸点比Na低,有利于K的分离使反。

8.求高考化学知识要点(txt.格式)

高考化学需要记忆的知识总结1、化学史: (1) 分析空气成分的第一位科学家——拉瓦锡; (2) 近代原子学说的创立者——道尔顿(英国); (3) 提出分子概念——何伏加德罗(意大利); (4) 候氏制碱法——候德榜(1926年所制的“红三角”牌纯碱获美国费城万(5) 国博览会金奖); (6) 金属钾的发现者——戴维(英国); (7) Cl2的发现者——舍(8) 勒(瑞典); (9) 在元素相对原子量的测定上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我国化学家——张青莲; (10)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11) 元素周期表的创立者——门捷列夫(俄国);(12) 1828年首次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有机物尿素的化学家——维勒(德国); (13) 苯是在1825年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14)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定为单双健相间的六边形结构; (15) 镭的发现人——居里夫人。

(16) 人类使用和制造第一种材料是——陶2、俗名3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 、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 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 、CaCl2(混和物) 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黄铁矿、硫铁矿:FeS2 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 菱铁矿:FeCO3 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 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和H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 王水:浓HNO3: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 电石:CaC2 电石气:C2H4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酒精、乙醇:C2H5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 醋酸:CH3COOH 甘油、三醇 :C3H8O3 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 CH2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 蚁酸:甲酸 CH2O2 葡萄糖:C6H12O6 果糖:C6H12O6 蔗糖: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1 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 HOOC—COOH (能使蓝墨水褪色,呈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4、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 Fe2+——浅绿色 Fe3O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 Fe3+——黄色 Fe (OH)3——红褐色沉淀 Fe (SCN)3——血红色溶液 FeO——黑色的粉末 Fe (NH4)2(SO4)2——淡蓝绿色 Fe2O3——红棕色粉末 铜:单质是紫红色 Cu2+——蓝色 CuO——黑色 Cu2O——红色 CuSO4(无水)—白色 CuSO4·5H2O——蓝色 Cu2(OH)2CO3 —绿色 Cu (OH)2——蓝色 [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FeS——黑色固体 BaSO4 、BaCO3 、Ag2CO3 、CaCO3 、AgCl 、Mg (OH)2 、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 白色絮状沉淀 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 F2——淡黄绿色气体 Br2——深红棕色液体 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 Na2O2—淡黄色固体 Ag3PO4—黄色沉淀 S—黄色固体 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 O3—淡蓝色气体 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度) 品红溶液——红色 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 NO2——红棕色气体 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5、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 3、焰色反应:Na 黄色 、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 、Cu 绿色、Ca砖红;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 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13、HF腐蚀玻璃; 14、Fe(OH)2在空气。

文科化学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