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的文学常识填空

2021-09-09 综合 86阅读 投稿:无言歌

1.《礼记》中的文学常识

《礼记》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汉族礼仪著作加以记录,编纂而成,共49篇。为十三经之一。是战国以后及西汉时期社会的变动,包括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

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汉族哲学思想。

《礼记》全书多以散文撰成,一些篇章饶具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划,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如:

1、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3、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2.《礼记》中的文学常识

《礼记》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汉族礼仪著作加以记录,编纂而成,共49篇。

为十三经之一。是战国以后及西汉时期社会的变动,包括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

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汉族哲学思想。 《礼记》全书多以散文撰成,一些篇章饶具文学价值。

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划,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如:1、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3、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3.文学常识填空

1.原为六经。《庄子》一书首先称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为六经。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称之为“六艺”。

其中《乐经》散失,只留存下来《乐记》一篇,并入《礼记》中,因此在汉朝,以此五本著作作为经典,称为《五经》。

2.地有六形”

“通”形 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 “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者,以战则利

“挂”形 可以往,难以返曰“挂” “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

“支”形 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 “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

“隘”形 通道狭窄的隘口 “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

“险”形 指险阻地形,非指形势险要之所,若此,兵家七争,安能去之。 “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

“远”形 “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

3.我国的第一本词典是《尔雅》

我过的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

4.我国地一本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5. 我国地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的书是 《尚书》

6.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的编年体通史是 《资治通鉴》;为北宋 司马光 所撰

7.我过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是《四库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是 清乾隆 年间篆修的.

晕了,有一半都不知道,直接从别人那弄来的..

4.《学纪》和《礼记》文学常识

《学记》,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先秦汉民族的教育经验。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古代汉民族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礼记》,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十三经之一。是战国以后及西汉时期社会的变动,包括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儒家经典著作之一。49篇分属于制度、通论、名堂阴阳、丧服、世子法、祭祀、乐记、吉事等,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毂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这样是十二经;宋明又增加入孟子,于是定型为十三经”,为士者必读之书。

5.文言文《礼记·学记》里的文学常识,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

简单说一下这篇文章中的文言知识点。

1、“教学为先”前省略介词“以”。“以。。为。。”通常翻译作“把。。当作。。”;

2、“其此之谓乎!”是固定句式“此。。之谓也”的运用形式,通常翻译为:“说的就是。。啊。”“其”表推测,译为“大概”。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中“反”为通假字,通假“返”。

4、“又从而庸之”中的“庸”为形容词意动用法,解释为“认为。。平庸”。

5、“叩之以小者则小鸣”中“叩之以小”为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正确语序为“以小叩之”,翻译为“用小的力气去敲击(钟)”。

以上是我的简单理解,如有不足之处,请其他网友不吝赐教。

6.文学常识填空

1.原为六经。

《庄子》一书首先称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为六经。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称之为“六艺”。

其中《乐经》散失,只留存下来《乐记》一篇,并入《礼记》中,因此在汉朝,以此五本著作作为经典,称为《五经》。 2.地有六形” “通”形 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 “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者,以战则利 “挂”形 可以往,难以返曰“挂” “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 “支”形 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 “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

“隘”形 通道狭窄的隘口 “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 “险”形 指险阻地形,非指形势险要之所,若此,兵家七争,安能去之。

“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 “远”形 “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 3.我国的第一本词典是《尔雅》 我过的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 4.我国地一本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5. 我国地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的书是 《尚书》 6.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的编年体通史是 《资治通鉴》;为北宋 司马光 所撰 7.我过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是《四库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是 清乾隆 年间篆修的. 晕了,有一半都不知道,直接从别人那弄来的。

..。

7.《学纪》和《礼记》文学常识

《学记》,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先秦汉民族的教育经验。

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古代汉民族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礼记》,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十三经之一。是战国以后及西汉时期社会的变动,包括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49篇分属于制度、通论、名堂阴阳、丧服、世子法、祭祀、乐记、吉事等,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毂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这样是十二经;宋明又增加入孟子,于是定型为十三经”,为士者必读之书。

8.一.文学常识填空1.《资治通鉴》是()主持编创的一部()通史.记载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26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五经”,指儒家的五圣经,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莫泊桑,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羊脂球》(1880) 《一家人》(1881) 《我的叔叔于勒》(1883) 《米隆老爹》(1883) 《两个朋友》(1883)。

礼记的文学常识填空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