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学基础题目简答题
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
1、如“粮食”这种商品是缺乏价格弹性的,即粮食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是很小的,或者说需求量的变动不如它的价格变动那么大。因此,当对“粮食”实行降价销售,因价格的降低而引起的销量的增加幅度是很小的,也就是说降价的损失超过了销量增加的赢余收入,所以得出的结论是:对于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降价,厂商的收入是降低的;反之如果涨价的话,由于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销量不会下降的太多,因而厂商可以从涨价中赚更多的钱。
可以设想,如果大米的价格上升了,你会不买大米么?还是要吃饭的,不管它价格怎么样,总是要买的。2、如“苹果”这种替代品很多的普通商品而言(替代品有梨、香蕉等),如果价格稍有变动,其销量会大幅度变化,它是富有价格弹性的。
因此如果降价销售的话,由此引起的销量的增加幅度会很大,那么厂商就会获利更多;相反,如果涨价,那么消费者完全可以去购买其他替代品,而不买涨价的苹果,因此导致厂商利润降低。结论就是,对于富有价格弹性的商品,降价可以增加收入,是明智的选择,涨价反之。
2.高中经济学知识总结
高考政治主干知识导学(经济学常识)⒈商品和商品经济本部分是整个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由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三部分内容组成。
商品包括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货币包括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纸币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规律包括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 把握商品概念还要注意物品和商品转换的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于交换。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除了要准确把握它们的定义外,还要明确它们与商品的关系,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商品的非本质属性,因此,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物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因此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价值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的对立表现在:含义不同;同商品的关系不同,在交换过程中二者必须分离,不能兼得,商品生产者要实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要获得使用价值,必须让渡价值;它们的统一表现在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这部分内容在高考中主要是考查使用价值、价值、商品三者之间的关系,另外,当前企业要面向市场、重视产品质量,其经济学依据也在这里。
商品的价值量涉及三对概念之间的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量和商品价值总量。这三对关系是复习时的重点和难点,因此一定要彻底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不同类型的题目加以巩固。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如同商品、价值等概念,都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对于货币的职能,重点把握两个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要把握:为什么;表现形式,价格和交换价值的区别,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流通手段要把握:商品流通:表现形式,支付手段与流通手段的区别。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需要储备的学科知识包括现象、原因、影响、对策以及纸币的发行规律等。 关于价值规律,重点把握价值、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区分决定和影响作用的不同,还需要把握其与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交易原则之间的内在联系。
此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实施“走出去战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经济结构调整等热点问题都与价值规律的作用有直接关系。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本部分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两部分内容组成,具体包括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的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把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需要区分公有制与所有制、公有与国有、主导与主体三对概念,虽都是一字之差,含义却大不相同。
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有重大创新,需要予以特别关注。其中,我国的分配制度也根据十六大精神有所更新: (1)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2)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对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要掌握其各点是什么、为什么,这对于我们观察市场经济中的现象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因此要能够记忆、理解和应用,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以后,对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认识和把握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国家宏观调控要掌握的内容主要是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国家宏观调控的任务和手段。
教材对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进行了修改,复习时学生也要注意。 3.企业和经营者 本部分由企业是巾-场的主体和企业的经营者两部分组成,具体包括企业及其作用、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关于企业这一知识点,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容易在企业和市场主体的关系上出现偏差: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都是市场主体,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不要误解为只有企业才是市场主体;正确理解企业法人和法人代表,不要把法人代表误认为“法人”。 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不同点和共同点,股票价格的公式在教材中虽然是以小字出现的,也要认真阅读,弄清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
要侧重从国企改革的角度去把握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包括改革的重要性、方向、方针、改革进程发展的情况等。另外,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务院机构改革专门设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对它的主要职责要有所了解。
在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上,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去把握;宏观上需要进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微观上除了教材所说一靠技术、二靠管理以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如扩大规模、面向市场、名牌战略、搞好服务、正当竞争、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等。 关于企业经营者的素。
3.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1.影响商品需求、需求量、供给、供给量的因素(简答题)1)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2)影响商品的需求量的因素: 1.商品自身的价格。
2.消费者的偏好。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4.相关商品的价格。 5.人们对未来的预期。
P213)影响商品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4)影响商品的供给量的因素: 1.商品自身的价格 2.生产要素价格 3.相关商品的价格 4.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5.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6.考查时间的长短 P24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简答题)1)商品的可替代性 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P493.计算题(类型:给出需求函数、供给函数求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点弹性、价格弹性等)例题:P67 1,2,5,7,9注:计算题的答案参考发的那份电子版的课后习题答案呀第三章1.(名词解析)与边际效用相关的名词1)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2)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P72,P74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P805)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P816)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某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P857)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P868)预算线:又称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P889)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 P9910)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
P992.(简答题)效用最大化,需求曲线,无差异曲线1)效用最大化 P75,P922)需求曲线 P783)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P84 1,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2,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3,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4,无差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值。
5,无差异曲线上的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3.(计算题)(类型:已知效用函数,结合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求商品的价格、数量、总效用)例题:P119 4第四章1.(简答题)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线的特点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P131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即先增加后递减) 2)等产量线的特点: P136 1,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 2,同一平面坐标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会相交。
3,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4,等产量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为负值。
5,等产量曲线上的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3.(计算题)(类型:已知生产函数,求最优要素组合)例题: P154 8第五章(名词解析)对成本的理解(经济成本,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利润) P1561)机会成本: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2)显成本: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3)隐成本: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4)经济成本:指显成本与隐成本的总和。5)经济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也称为超额利润。
6)正常利润: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7)边际成本: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
第六章1.(简答题)1)完全竞争主场的特征(条件)P185,186 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2,市场中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
3,市场上每一。
4.选修·经济学常识 知识点归纳 最高分悬赏
《经济学常识》学案(完整归纳版)专题一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1、斯密的理论贡献(1)斯密的理论产生的背景18世纪中期,英国“圈地运动”的加速、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剧和科技进步的加快,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加快发展。
但受重伤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束缚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观念和政策依然存在。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理论上的支持。
(2)斯密的经济学目的及财富的含义①斯密的经济学目的一是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二是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②财富的含义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它只能来自生产领域。
(3)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斯密科学地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但未能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他的观点看到了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劳动量决定的。
但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4)斯密的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①斯密的阶级结构理论,斯密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将资本主义社会成员划分为地主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②斯密的收入分配理论,他认为“资本主义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科学地揭示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他的“工人得到了自己的劳动的全部成果、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的观点掩盖了三大阶级之间特别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2、斯密的政策主张(1)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①斯密的增加财富理论,斯密认为经济学要研究如何增加国民财富。财富增加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分工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其一,分工能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其二,分工能免除有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其三,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
②斯密的自由放任理论,斯密认为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因此它的观点认识到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但颠倒了分工与交换的关系。
分工决定交换,而不是交换决定分工。③斯密认为,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是增加国民财富的又一重要途径。
关于如何提高利用效率既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又须国家的宏观调控。(2)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斯密提出了自由贸易理论,为了论证对外贸易自由化的必要性,斯密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
他认为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同的,且各国由各国的优势。在对外贸易的时候出口自己的优势产品进口劣势产品有利于从中获得好处。
这一学说揭示了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学性。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各国的绝对优势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某一种社会资源不可能被用来生产任意一种商品。
3、李嘉图的理论贡献(1)李嘉图理论的产生①产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英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一方面迫切需要增加资本积累,以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迫切需要实行自由贸易,以便在国际市场上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获得更多的利润和廉价的原材料。②由于“谷物法”的存在,国外廉价的谷物进不来,致使国内市场谷物价格昂贵。
同时谷物价格的提高必然带来商品成本的上升,这不利于降低英国产品价格,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2)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①李嘉图极力主张发展生产力,增加国家财富。
②李嘉图提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并意识到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区别。同时他批判了斯密的二元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来决定的。
(3)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①收入分配是李嘉图经济学说的中心。②在经济学史上,李嘉图第一个提出相对工资这一概念。
他认为,相对工资是指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工人所的工资与资本家所得利润、土地所有者所得地租相比较的工资。李嘉图的相对工资理论,从量的方面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对立。
③李嘉图把资本主义工资区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并敢于承认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生活水平有下降的趋势,这是他的一大贡献。把工人实际工资下降归因于人口的增长。
4、李嘉图的政策主张(1)经济自由与政府职能李嘉图认为通过市场是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他认为政府的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保障私有财产、革除政治弊端和振兴教育上。
(2)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学说①李嘉图的自由贸易说,他认为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进口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资,提高利润率,为资本积累提供条件,这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②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他认为,生产相同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一样的,各国只要按照“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他国生产的东西,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
③如何认识比较成本说。有利方面比较正确地反映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联系和客观要求,对指导不同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增进各自利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局限性,一国参与国。
5.求作业答案:【选做题《经济学常识
(1)凯恩斯认为,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有效需求不足使企业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企业减产停产乃至破产,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造成工人失业。因此,凯恩斯主张采取赤字财政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付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美债协议达成后,政府将不断缩减开支,这与凯恩斯主义相违背。因此,有人认为这将削弱凯恩斯主义的戒律(动用巨额财政开支刺激摇摇欲坠的经济)。
(2)凯恩斯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经济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是,凯恩斯主义掩盖了经济危机、失业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联系,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内在矛盾,其作用是有限的。
6.高中经济学常识归纳(旧人教)
1.使用价值和价值关系。
2.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3.货币的职能。
4.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流通中货币的关系。
5.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的结合。
6.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7.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8.双层经营机制与农村重新走向联合经营(合作)。
9.我国分配制度的必然性,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原则。
10.我国的所有制结构。
11.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及作用。
12.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地位。
13.国家的宏观调控,尤其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14.共同富裕。
(二)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只有商品才有价值,价值是商品所独有的,有价值就一定是商品,是商品就必有价值。
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商品所不可缺少的,如果假冒伪劣就不能视为商品。
3.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无直接关系,但存在间接关系,将会对社会劳动生产率产生重要的影响。商品的价值量有单位商品价值量和一定时期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之分,但多数情况下是指单位商品价值量,要注意分清。
4.如果 l 只羊 =10斤大米成立,这是不考虑供求关系变化情况下,得出价值相等。
等式的右边是等价物,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买与卖同时进行,即W—W。
5.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可以是一般等价物,也可以是货币,这时买与卖分离。货币产生后,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即W—G—W。
6.纸币不能执行价值尺度,也没有贮藏手段职能。除执行价值尺度外,必须是现实的货币。纸币不是观念中的货币,是货币符号。假币不是纸币。
7.价值的表现:交换价值、等价物、一般等价物、价格都是商品价值的表现。
8.流通中所须的货币量是指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由于货币是指金银贵金属货币,因此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指的就是金属货币量。
9.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引起的。通货膨胀一定会引起物价上涨。
10.价格变化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根本性的因素(决定因素)是价值。
(或者说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变化的重要因素。在坚持价值决定价格的前提下考察供求关系的影响。供求关系直接影响价格的变化但不是决定因素。在货币价值一定的条件下考虑 ,除价值的决定与供求关系的影响,还有政策因素、纸币的发行、人们的购买心理等。
11.等价不是价值与价格相等或完全一致,而是相符。价值规律的作用是价值规律在发生作用,因此三个作用都基于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违背价值规律的表现,结果就是受惩罚或遭淘汰。
12.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1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而不是主导。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是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一个方面表现。另一方面就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不是对所有行业所有部门而言的,不同行业和部门可以有所不同。
14.混合所有制经济不能再简单地划作是非公有制经济。对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要具体分析,其中国有集体成分仍然是公有的,国有集体控股企业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它体现了公有制的优越性。股份制是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股份制经济必然是混合所有制经济。但股份制企业不一定有公有制成分。
15.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地位不平等,但其市场地位是平等的。
16.合法的劳动收入有:不同所有制企业(含国有)中的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管理收入、技术收入等。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主要是指因资本金生息的收入,包括存款利息、股息红利、购买债券的利息、房地产租金等。凡消耗人的体力和脑力所获得的个人合法收入都受保护。按生产要素分配,资金、技术、管理、信息、劳动力、土地房屋(用于生产)等都可以成为生产要素。按劳分配侧重公平,按生产要分配侧重效率,但不能说
7.请帮忙做经济学的几道单选题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80分) 爱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1。 需求可分为个人需求和__B__ A。
个人价格 B。 市场需求 C。
市场价格 D。 均衡需求 满分:4 分 2。
“对两个或更多经济变量关系的阐述”是理论中的___B_部分。 A。
定义 B。 假说 C。
假设 D。 预测 满分:4 分 3。
总效用递减时,边际效用(B ) A。 为正 B。
为负 C。 为零 D。
不确定 满分:4 分 4。 消费者需求曲线上的各点表示__A__ A。
效用最大点 B。 效用最小点 C。
可能的效用最大点 D。 效用为零点 满分:4 分 5。
花10元钱理发的成本___C_ A。 10元钱其他最好的用途 B。
理发的时间的其他最好的用途 C。 A与B 的和 D。
给理发师的10元钱 满分:4 分 6。 经济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研究是从__A__开始的 A。
资源 B。 价格 C。
失业 D。 货币 满分:4 分 7。
消费品价格变化时,连结消费者诸均衡点的线称为__C__ A。 收入—消费曲线 B。
需求曲线 C。 价格—消费曲线 D。
恩格尔曲线 满分:4 分 8。 在封闭型蛛网中,价格上下波动的幅度__C__ A。
越来越大 B。 越来越小 C。
相等 D。 不能确定 满分:4 分 9。
美国经济属于一种___C_ A。 计划经济 B。
市场经济 C。 混合经济 D。
自然经济 满分:4 分 10。 通常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一条__B__ A。
向左下方倾斜的曲线 B。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
垂线 D。 平行线 满分:4 分 11。
市场上存在超额需求是由于__C__ A。 供不应求 B。
供大于求 C。 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D。
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满分:4 分 12。 物品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6%,那么该物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___C_ A。
0。30 B。
0。60 C。
1。2 D。
3。 0 满分:4 分 13。
如果一种商品一美元能提供更多的边际效用,那么__A__可以增加效用 A。 增加购买量 B。
减少购买量 C。 购买量保持不变 D。
都可以 满分:4 分 14。 表示需求量减少的是__C__ A。
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B。 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C。
沿着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D。 沿着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满分:4 分 15。
支持价格一旦取消,市场价格将__B__ A。 迅速上升 B。
迅速下降 C。 没有影响 D。
不能确定 满分:4 分 16。 研究个别居民和厂商决策的经济学是__A__ A。
微观经济学 B。 宏观经济学 C。
实证经济学 D。 规范经济学 满分:4 分 17。
如果需求和供给都增加,对均衡价格和交易量的影响将是___C_ A。 价格上升,交易量增加 B。
价格下降,交易量增加 C。 交易量增加,但价格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D。
价格上升,但交易量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满分:4 分 18。 商品价格上涨使消费者实际收入减少,从而对该商品的需求也减少了,这描述的是__C__ A。
替代效应 B。 吉芬之谜 C。
收入效应 D。 供给定理 满分:4 分 19。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__A__分析法 A。 边际效用分析法 B。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C。 动态均衡分析法 D。
总量分析法 满分:4 分 20。 价格调节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是_A___ A。
必需品价格过高 B。 购买需要排队 C。
黑市交易 D。 资源的浪费 BBBAC ACCCB CCACB ACCAA。
8.(8分)经济学常识
试题答案: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对所有市场主体具有制约作用。
(2分)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生产者只有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才能提高企业效益。
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4分)“老字号”如果不主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其品牌优势会逐渐减弱,在市场竞争中终将被淘汰。
(2分) 试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老字号”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论证题,强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创新运用能力的考查,即对学科思想方法领悟和掌握程度的考查。本题从经济学常识的角度,从马克思价值规律理论的角度,我们需要展开其相关的知识点,即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对所有市场主体具有制约作用;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9.跪求一些经济学试题及其详解
综合练习题(四)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5分) 1、在物质生产内部,生产的概念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生产活动所涵盖的范围大为扩展,这种扩展体现在生产系统的( )。
A、前伸和后延 B、上升和下降 C、分工和协作 D、投入和产出 2、生产系统的( )是指企业的生产职能扩展到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方面,把为用户安装,维修等当作企业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 A、转换 B、组合 C、后延 D、开发 3、( )是指对市场已有产品仿制后加上企业自已的厂牌和商标后第一次生产出来的产品。
A、改进新产品 B、换代新产品 C、仿制新产品 D、全新产品 4、投入要素可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 )。 A、加工对象 B、在制品 C、库存物资 D、人力资源 5、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中,在( )期,市场需求与有关技术尚不明确, R & D 着重于改进产品的功能和特征 。
A、成长 B、成熟 C、引入 D、开发 6、一般企业的战略分为3个层次,生产战略属于( )战略。 A、职能级 B、部门级 C、企业级 D、联合级 7、( )在工业工程中又称为时间研究 (Time study) ,是各种时间测定技术的总称 。
A、绩效考评 B、培训 C、工作测量,D、工作设计 8、工作研究是以( )为对象的一种科学方法。 A、工作条件 B、作业系统 C、运营成本 D、资源 9、生产计划的层次包括( )。
A、战略层次计划,战术层次计划和作业层次计划 B、线性计划,平面计划和立体计划 C、供应计划、管理计划和销售计划 D、年度计划、月度计划和日计划 10、( )生产计划的任务是进行产品决策、生产能力决策以及确立何种竞争优势的决策。 A、综合 B、短期 C、中期 D、长期 11、确定产品的( )是编制生产计划的首要问题。
A、质量指标 B、品种指标 C、产量指标 D、产值指标 12、工程项目的( )是指项目完成以后是否达到先确定的技术要求和服务水平。 A、成本 B、质量 C、进度 D、计划 13、( )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督每项作业的进度,成本和质量。
A、工程项目经营 B、工程项目财务 C、工程项目控制 D、工程项目计划 14、关于库存的作用,错误的说法是( ) 。 A、缩短定货提前期 B、防止短缺 C、稳定作用 D、提高管理水平 15、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必须体现两种思想即( ),不断改进的思想和为顾客服务的思想。
A、事后严格控制 B、事中严格控制 C、现场监督 D、预防为主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包括生产运作系统的( )。
A、定位管理 B、设计管理 C、生产安全 D、运行管理 E、生产控制 2、生产运作的总体战略包括( ) 。 A、自制或购买 B、低成本和大批量 C、高质量 D、自动化 E、产品开发 3、生产运作系统运行管理包括( ) 。
A、计划 B、组织 C、控制 D、改变 E、运筹 4、生产计划的层次包括( ) A、战略计划 B、战术层计划 C、协调层计划 D、激励计划 E、作业层计划 5、流水线的重要参数有( ) A、在制品定额 B、工作地 C、批量 D、节拍 E、生产提前周期 6、一般而言,( )生产过程方案的固定费用最高 。 A、对象式 B、产品原则布置 C、工艺专业化 D、批量生产 7、企业的生产过程由( )等环节构成。
A、投入 B、传送 C、转换 D、产出 E、加工 8、( )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必须体现的思想。 A、预防为主,不断改进 B、严密控制 C、不断激励 D、为顾客服务 E、降低成本 9、质量具有( )。
A、经济性 B、广义性 C、实效性 D、偏差性 E、相对性 10、设备维修体制的发展过程可划分为( )等几个阶段。 A、事后修理 B、预防维修 C、生产维修 D、维修预防 E、质量管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库存 2、运作战略 3、生产过程 4、工艺专业化 5、工作研究 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生产及生产管理的地位是什么? 2、生产计划的作用是什么? 3、工作研究的特点是什么? 4、新产品的开发程序是什么? 5、库存控制的作用是什么?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论述新产品的种类有哪些? 2、论述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3、论述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综合练习题(四)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 2、C 3、C 4、A 5、C 6、A 7、C 8、A 9、A 10、D 11、B 12、B 13、C 14、D 15、D 二、多项选择: 1、ABD 2、ABC 3、ABC 4、ABE 5、BCD 6、AB 7、ACD 8、AD 9、ABCE 10、ABCD 三、名词解释: 1、库存: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库存是为了满足未来需要而暂时闲置的资源。
资源的闲置就是库存,与这种资源是否存放在仓库中没有关系,与资源是否处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2、运作战备:企业根据所选定的目标市场和产品特点来构造其生产系统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的一系列决策,规划内容和程序。
3、生产过程:是指从投料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加工,直至成品生产出来的全过程。 4、工艺专业化:又叫工艺原则,就是按照工艺特点来设置生产单位。
5、工作研究:是以作业系统为对象的一种科学方法,在既定的工作条件下,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资源的更加合理利用,排除作业中不合理、不经济和混乱的因素,寻求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