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准扶贫知识
精准扶贫应知应会知识一、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脱贫户收入必须超过当年的脱贫标准线,有稳定生产经营或工资性收入。
(2016年脱贫标准线为3146元,2017年3340元)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二、两有户、两因户、两无户、两缺户两有户:有资源、有劳动力但无门路。
两因户:因学致贫、因病致贫。两无户:无力脱贫、无业可扶。
两缺户:缺基础设施、缺技术资金。三、扶贫工作三个环节即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四、扶贫四问、四看法四 问: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和如何退。
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无读书郎。五、五个一批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
六、六个小康行动、六个到村到户、六个精准六个小康行动: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建设。六个到村到户:指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做到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六个到村到户”。
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七、贫困户精准识别和退出程序贫困户精准识别程序:一是农户申请;二是村级初审并入户调查;三是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并公示(纠错);四是乡(镇)核查并公示(纠错);五是县级审核并公告(纠错)后批复;六是签字确认;七是录入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管理系统。
贫困户精准退出程序:一是村民小组提名;二是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核实;三是拟退出贫困户认可;四是在村内公示无异议后公告退出;五是报乡镇人民政府核准;六签字确认并销号。八、贫困户脱贫退出标准:以户为单位,满足'一达标、二不愁、三保障“(即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当年国家扶贫标准,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精准扶贫”四看法“综合评分估值在60分以上(含60分)的,通过退出程序审批后认定为脱贫。
九、脱贫攻坚十项行动1、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行动 2、实施产业和就业扶贫行动 3、实施扶贫生态移民行动 4、实施教育扶贫行动 5、实施医疗健康扶贫行动 6、实施财政金融扶贫行动 7、实施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行动 8、实施社会力量包干扶贫行动9、实施特困地区。
2.精准扶贫六个八个一的内容是什么
以甘肃省合作市为例。
1、健全一份责任制。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了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成立了精准扶贫专项督查组,按照一月一督查,一季度一考评,一年一考核的要求,督查乡村两级落实情况,确保精准扶贫目标任务落地生根。
2、用好一副指挥棒。健全了考核机制、“双联”帮扶机制等七项工作机制,把贫困人口减少、贫困面缩小等作为主要指标,在扶贫攻坚中识用干部。
3、选派一支帮扶队。全面落实县级领导包乡(街道)、部门联村、干部联户制度,组建16支由乡级包村领导、挂职第一书记、双联干部、大学生村官等组成的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
4、密织一张人才网。制定了《精准扶贫干部人才支持计划实施方案》,积极落实《合作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1+7”人才引进办法。加大对电子商务发展主体的培训和扶持,开辟了电子商务促农增收的新途径。
5、培训一批引导员。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大力实施“民心党建先锋工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争做“育民、惠民、富民、为民”先锋,推动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资源转化为脱贫资源。
6、建强一个村班子。注把立场坚定、善做群众工作、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选拔到村级“两委”班子。采取“支部+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形成了以党组织为核心,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为支撑的“一核多元”精准扶贫组织体系。
7、扶持一批带头人。乡(街道)党委在落实优先优惠政策中优先倾斜农牧民党员,扶持党员带头致富,形成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发展新模式。
8、落实一套好机制。拓展深化“双联”行动六大任务,建立了各双联单位基层组织与双联村党组结对帮扶机制,推动市场、信息、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牧村集中,形成了组织建设互促、党员干部互帮、优势资源共享和科学发展共赢的结对帮扶局面。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合作:坚持“八个一”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3.精准扶贫表现在哪些方面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
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地区、贫困居民而言,谁贫困就扶持谁,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全面小康→共同富裕是理想,精准扶贫就是实现这个价值和理想可以落地的操作路径。
一是实事求是,满足发展的需求。“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在民生问题中,困难群体往往有更多更强烈的诉求,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扶持。由于受时代的局限性,原先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扶贫中的低质、低效等社会不公问题普遍存在。
因此,必须运用科学有效程序,修补和完善扶贫体制机制,解决钱和政策用在谁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等问题。做到“精准度”使用国家综合扶贫的各类资金、政策,用准用足,用在贫困群众身上,用在正确的方向上,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
二是突出重点,创新扶贫。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增收难是最大的困扰。
贫困地区的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脱贫的前提,尤其对于集中连片扶贫区域更要积极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户状况,从现实条件出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客观实际的扶贫规划,并凝聚强大合力,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扶持,提高扶贫成效;解决突出问题,从根本上帮助当地谋发展,给贫困群众带来切实的福祉,为贫困地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提升扶贫质量,注重成果。把扶贫工作当作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适应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还要适应当前社会形势的发展,最大限度挖掘、整合、运用好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凝心聚力、聚焦发力、准确用力,让困难群众破除诸多壁垒,更多地享受到深化改革红利。
同时,坚持分类指导扶贫原则,注重提高贫困农民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增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着力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切实做到既“雪中送炭”又增强“造血功能”,体现精准性要求和组合拳特征,使精准扶贫工作走向可持续的健康发展道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战、整体战和大决战,就是一场贫困地区、困难群众加快脱贫致富的解放战争。
中国扶贫工作从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加速全面小康建设,是中国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划时代事变;推进精准扶贫,是扶贫进入到关键阶段所进行的深层次改革,是对传统扶贫的重大突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国家建设理论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