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生活常识

2022-12-21 综合 86阅读 投稿:尘满地

1.初中科学知识要点

浙教版科学七上 第一章 科学入门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

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世界,但是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

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从而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

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 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

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

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察态度,不能为了观察而观察,要明确观察目的,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通过比较、分析,正确地描述、记录实验现象。

由于人体感官具有局限性,所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扩大观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测量。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和观察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尽可能使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了解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l千米(km)=1000米(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 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零刻度线 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 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 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偏大) 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 (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如图所示,但读数时要注意)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思考:视线偏左和偏右时,读数会怎样? (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

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没有意义的。 *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了解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的。

根据实际测量的要求和测量对象,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了解卷尺、皮尺的用途。

知道指距、步长可以粗略测量物体长度,声纳、雷达、激光也可以用来测距。 (3)长度的特殊测量法。

*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 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

长度二周长X圈数。 如:测量操场的周长。

*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 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

2、体积的测量。 体积是指物体占有的空间大小。

固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是立方米(m3),还有较小的体 积单位,如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立方毫米(mm3)等。 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升(L)和毫升(ml)。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立方米=103立方分米=106立方厘米=109立方毫米 1升=l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 我们有时还会听到“cc”,lcc=lcm3 对于一些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立方体、长方体体积的测量,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可以直接测量,利用公式求得。如果是测量液体体。

2.50个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1.吃药的时候,不要用茶水送药,因为茶会和药物发生中和作用,降低药性。

2。发烧时喝茶害处较大,因为茶叶所含的茶碱会提高人体温度,并可影响和降低药物的作用,从而加重病情,因此,发烧时不宜喝茶。

3。穿红色衣服可以吸收、过滤掉更多的太阳紫外线,从而可减轻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

4。儿童空腹的时候不要吃糖,因为在空腹时会影响他们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功能

5。把新鲜鸡蛋放在石灰水中可以保鲜,是因为鸡蛋呼出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响生成了碳酸钙堵往了鸡蛋表面的微孔,防止氧化而变质。

6。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和变质或变形,常在食品袋内充的气体的二氧化碳或氮气;或在袋内放干燥剂:生石灰、氯化钙重要是吸水,铁主在是吸收氧气和水;或采用真空包装。

7。鱼鳔内的气体重要有二氧化碳和氧气

8。做镘头时加些纯碱重要为了中和面粉发酵时产生的酸,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面包疏松多孔。

9。蔬菜中残留的农药可以用碱性物质泡,可降低农药的药性

10。皮蛋的涩味可以加点食醋去除

11。冰箱的异味可用活性炭除去,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12。铝壶上的水垢(重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用盐酸或食醋除去

1、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这是由于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2、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

3、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

4、冰冻的*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烧烫的铁钉放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装有滚烫的开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这些现象都表明: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

5、锅内盛有冷水时,锅底外表面附着的水滴在火焰上较长时间才能被烧干,且直到烧干也不沸腾,这是由于水滴、锅和锅内的水三者保持热传导,温度大致相同,只要锅内的水未沸腾,水滴也不会沸腾,水滴在火焰上蒸发而渐渐地被烧干,

6、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越走样.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的,镀银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产生走样。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由光放大原理,镀银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镜子就越走样.

7、天然气炉的喷气嘴侧面有几个与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气不会从侧面小孔喷出, 只从喷口喷出.这是由于喷嘴处天然气的气流速度大,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气流表面压强小于侧面孔外的大气压强,所以天然气不会以喷管侧面小孔喷出。

8、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气球内气流喷出,气球因反冲而运动。可以看见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吹大的气球各处厚薄不均匀,张力不均匀,使气球放气时各处收缩不均匀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二是气球在收缩过程中形状不断变化,因而在运动过程中气球表面处的气流速度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球表面处受空气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气球因此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就不断变化。

9、吊扇在正常转动时悬挂点受的拉力比未转动时要小,转速越大,拉力减小越多.这是因为吊扇转动时空气对吊扇叶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转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

10、电炉“燃烧”是电能转化为内能,不需要氧气,氧气只能使电炉丝氧化而缩短其使用寿命。

11、从高处落下的薄纸片,即使无风,纸片下落的路线也曲折多变。这是由于纸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状备异,因而在下落过程中,其表面各处的气流速度不同,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致使纸片上各处受空气作用力不均匀,且随纸片运动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纸片不断翻滚,曲折下落。

3.初中科学知识重点总结,要初一到初三的每个单元

内容太多,放不下,先给一部分生命科学复习纲要主题1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建议把握三条线索:1.生命系统的层次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个体。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与环境相适应。

3.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同种生物的差异性。一、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1.生物的基本特征(1)具有严谨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3)都有应激性。

(4)都有生长现象。 (5)都能生殖和发育。

(6)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观察工具,可以帮助人们观察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物体或细微结构。(1)显微镜的结构:(2)显微镜的成像原理:目镜看到的是倒像;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3)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其操作步骤为:取镜→安放→对光→调焦距→放玻片→观察。

观察前,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不让它接触玻片,否则会压碎玻片,损坏物镜(透镜);观察时,一定要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避免物像一晃而过,或根本没有觉察。(4)计算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目镜的放大率*正在使用的物镜的放大率。

3.常见生物的种类、形态及生活特性(1)常见的动物类群 (2)常见的植物类群]4.观察蜗牛,学会描述其形态和生活习性,学会使用放大镜。5.生物多样性及其意义:地球上现在的生物约有500万种,人类要保护这些生物。

(1)意义:自然界中的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种生物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与它相关的其它生物。(2)大多数生物灭绝的原因:丧失栖息地,滥砍、滥伐森林,随意开荒,无节制排放污染物等。

二、细胞1.制作临时装片利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体的微观结构时,必须把待观察的生物材料制成玻片标本,使光线能够直接透过。玻片标本有切片、涂片和装片三种。

(1)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①在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②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的内侧表皮上撕取一层很薄的表皮,放在水滴中。

③用镊子展平,盖上盖玻片。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边接触水滴,用镊子挑起另一端,然后轻轻放下玻片,以避免产生气泡④为能观察清楚,用稀释的碘液或红墨水进行染色。

滴一滴碘液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使染液浸润到整个标本。(2)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 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刮几下、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2.细胞的结构(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和控制物质进出的细胞作用。 细胞质:物质合成与分解的场所。

细胞核:近似圆球状,含有遗传物质。但是植物细胞还含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动物细胞一般没有这些结构,这也是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点。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菌的细胞没有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植物、动物和真菌的细胞都具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3.细胞的分裂及其意义(1)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2)细胞分裂的意义:实现了染色体的复制与均分,保证了子细胞与新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它是一切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 4.细胞的生长与分化(1)细胞的生长:是指细胞由小变大的过程。生物体的生长指生物体内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

(2)细胞的分化:随着细胞的增殖,细胞数量增多,细胞的形态和功能逐渐出现了差异,最后形成了具有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的各种细胞。这种由一般到特殊,由相同到相异的细胞变化的过程,称作细胞分化。

5.组织、器官和系统(1)组织: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不断进行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可以形成形态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这一细胞群即组织。植物的基本组织有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等。

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A、植物组织:分生组织:细胞具有分裂能力。

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营养组织:能贮藏或合成营养物质。

输导组织:运输水分,无机盐和养料等。机械组织:起支持作用。

B、动物和人的主要组织: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结缔组织:有支持、连结、保护和营养作用。

肌肉组织:能收缩、舒张产生运动。 神经组织:受刺激能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2)器官: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顺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就形成了器官。被子植物由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

4.科技小常识

1.为甚么星星会一闪一闪的? 我们看到星闪闪,这不是因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现变化,而是与大气的遮挡有关。

大气隔在我们与星星之间,当星光通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的密度和厚薄影响。大气不是绝对的透明,它的透明度会根据密度的不同而产生变化。

所以我们在地面透过它来看星星,就会看到星星好像在闪动的样子了。 2. 为甚么人会打呵欠? 当我们感到疲累时,体内已产生了许多的二氧化碳。

当二氧化碳过多时,必须再增加氧气来平衡体内所需。因为这些残留的二氧化碳,会影响我们身体的机能活动,这时身体便会发出保护性的反应,于是就打起呵欠来。

打呵欠是一种深呼吸动作,它会让我们比平常更多地吸进氧气和排出二气化碳,还做到消除疲劳的作用呢。 3. 为甚么蛇没有脚都能走路? 蛇的身上有很多鳞片,这是它们身上最外面的一层盔甲。

鳞片不但用来保护身体,还可以是它们的「脚」。 蛇向前爬行时,身体会呈S形。

而每一片在S形外边的鳞片,都会翘起来,帮助蛇前进时抓住不平的路面。这些鳞片跟蛇的肌肉互相配合,并能推动身体向前爬行,所以蛇没有脚也可以走动呀! 4. 为甚么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开花 向日葵花盘下面茎部的地方,含有一种叫做「植物生长素」的物质。

这物质有加速繁殖的功用,但却具有厌旋光性,每遇到光线时,便会跑到背光的一面去。 所以太阳升起时,向日葵茎部便马上躲到背光的一面去,看起来整棵植物就向着太阳的方向弯曲了。

5. 为甚么人老了头发便会变白? 我们的头发中有一种叫「黑色素」的物质,黑色素愈多头发的颜色便愈黑。而黑色素少的话,头发便会发黄或变白。

人类到了老年时,身体的各种机能会逐渐衰退,色素的形成亦会愈来愈少,所以头发也会渐渐变白啊! 6. 为甚么萤火虫会发光? 萤火虫会发光因为在它们的腹部末端有发光器,发光器内充满许多含磷的发光质及发光酵素,使萤火虫能发出一闪一闪的光。 萤火虫发光的目的,除了要照明之外,还有求偶、警戒、诱捕等用途。

这也是它们的一种沟通的工具,不同种类萤火虫的发光方式、发光频率及颜色也会不同,它们藉此来传达不同的讯息。 7. 为甚么肚子饿了会咕咕叫? 肚子饿了便会咕噜咕噜地叫,这是因为之前吃进的食物快消化完,胃里虽然空空的,但胃中的胃液仍会继续分泌。

这时候胃的收缩便会逐渐扩大,内里的液体和气体便会翻搅起来,造成咕噜咕噜的声音。 下次不要再为肚子咕咕叫而感到尴尬啊!因为这是正常的生理动作呢。

8. 为甚么驼鸟不会飞? 身型庞大的驼鸟类的一种,但它们却不会飞上天啊!这不是因为它们的翅膀不管用,而是它们的羽毛都太柔软,翅膀又太小,根本不适合飞行。另外,驼鸟的肌肉不发达,胸骨又平平的,对飞行都没有帮助。

驼鸟生活在非洲,由于长期居于沙漠地区,身体为了适应环境,便逐渐演化成现在的样子。 9. 为甚么罐头里食品不容易变坏? 午餐肉、豆豉鲮鱼、茄汁豆。

都是美味的罐头食物,它们都可以存放很久而不易变坏。

这因为罐头是密封的,细菌便无法进入。 人们在制造罐头食品的时候,把罐头里的空气全部抽出,然后把它封口。

在没有空气的情况下,即使里面的食物沾上少许细菌,它们也无法生存或繁殖啊! 10. 为甚么婴儿刚出生时都会哭个不停? 婴儿刚出生时都会呱呱大哭,这不是因为他们感到不开心,而是他们正在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第一口的空气呢! 当婴儿离开妈妈身体出生时,他们吸进的第一口空气会冲到喉部去,这会猛烈地冲击声带,令声带震动,然后发出类似哭叫的声音。 11. 为甚么蜥蜴的尾巴断落后仍然不断弹跳着? 为了保护自己,很多蜥蝪也利保护色掩人耳目;而部份蜥蜴当受到袭击时,尾巴更会因肌肉剧烈收缩而导致断落。

基于断落的尾巴中仍有部份神经活着,它会不断弹跳,从而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以便逃脱。别以为他们的生命会这样完结,其实只需多个月,尾巴又会重新长出来,继续生活。

12. 为甚么松鼠的尾巴特别大? 别看轻松鼠的尾巴!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的同时,它的尾巴正发挥很大的功用。它能够令松鼠在树上跳跃时得到平衡,避免掉下来受伤。

此外,这条大大的尾巴更能于冬天发挥保护的功用,紧紧围着松鼠的身躯,既方便,又实用。 13. 为甚么人的大拇指不可以有一或三节? 一般人有五只手指,而手指的长度各有不同。

但是,有没有人察觉到,除了大拇指外,其它手指也有三节,而唯独大拇指只有两节呢? 原来,它的节数正好配合其它四指。要是三节的话,大拇指会显得没有力,以致不能提起较重的物件;要是只得一节,它便不能自如地与其它四指配合抓紧东西! 14. 为甚么自己搔自己时不感到痕痒? 当别人搔自己时,我们会倍感痕痒,而且不断大笑;可是,当自己搔自己的时候,我们不单不会大笑,而且更不感痕痒。

基于我们的思想上已有了准备,大脑会发出一种 「不会有危险」的讯息,神经亦随之放松,所以便不会大笑起来和感到痕痒了! 15. 为甚么海水大多是蓝、绿色? 望向大海,很多时也发现海水呈现蓝、绿色。可是,当你把海水捞起时,你却只能看到它像往日的水般,透明无色。

原来,海水本身与我们。

5.初中科学 重点知识提纲 要详细点 谢谢啦 复习用 急

七年级下《科学》总复习第一章1. 人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

皮肤有触觉、痛觉、冷热觉等感觉功能。2. 手指的指尖部位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盲人阅读盲文),手背上热敏感神经较多(测试温度)。

3. 嗅觉的形成:气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将气味传到大脑的嗅觉神经中枢(嗅觉中枢容易疲劳),从而形成嗅觉。听觉的形成:声波经过耳廓→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声音)→耳蜗(产生兴奋)→听神经→大脑神经中枢,最后在脑部形成听觉。

4. 舌头表面布满味蕾(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构成),对液态物质特别敏感。人具有的四种基本味觉:酸、甜、苦、咸(注意:不是辣)。

如果它们同时出现,会产生混合的味道。5. 声音产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6.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速度由慢到快)中传播。15℃时,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米/秒,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无介质)。

声音的传播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1℃,每秒传播距离增加0.6米。7. 耳可分为: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听小骨、鼓膜、鼓室、咽鼓管),内耳(前庭、耳蜗、半规管)。

其中,前庭和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保持身体平衡。8. P13 探究结论: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置。

(双耳效应)9. 频率:物体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10. 声音的三要素:(音调不可以改变,响度可以改变)音调: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大;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响度:声音的强弱。

响度与距离、振幅有关:振幅越大、距离越近,响度越大;(声音大小的单位:分贝 dB) 振幅越小、距离越远,响度越小。音色:分辨不同的声音。

11. 防止噪音的途径:防止噪音的产生、阻断传播途径、防止进入耳朵。12. 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13. 光线(光通过的路线和方向):带箭头的直线表示14. 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空气、水、玻璃里都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3х105千米/秒。光年(距离单位)表示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

太阳光(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可见光)等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还有红外线、紫外线为不可见光。15. 物体的颜色:由物体表面反射(不透明物质)或透射(透明物质)的色光来决定。

判断依据:白色能够反射所有色光,物体反射与它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不相同的色光,若物体不反射任一色光,则物体呈黑色——注意:物体的颜色在不同的光线下颜色不同!16. 光的反射:一束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一部分光会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反射回来的现象,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它们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光发生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意: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所以,应该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反射角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光路是可逆的。17. 光的折射定律: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空气中角度最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从水(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18. 平面镜成像特点:虚象(虚线表示);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方向相反。——以镜面为对称。

19. 平面镜的应用:可以成虚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20.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及光路图——区别:凸面镜(发散)和凹面镜(会聚)。

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有两个焦点(F1、F2),焦点到透镜中心距离叫焦距(f);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有两个虚焦点(F1、F2),焦点到透镜中心距离叫焦距(f)。21.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应用(P24) 倒立或正立 实像或虚象 放大或缩小 U>2f fU=2f V=2f 倒立 实像 等大 /f2f 倒立 实像 放大 幻灯机、投影机U=f 无 无 无 无 /U22. 眼球由眼球壁(角膜、巩膜、虹膜、视网膜)和内容物(晶状体、玻璃体)组成—P33。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构成眼的折光系统(相当于凸透镜)。23. 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经折光系统,在视网膜上形成像,经视神经传入大脑,形成视觉。

24. 眼疾:近视(戴凹透镜)、远视(戴凸透镜)、色盲。25. 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26. 人们获取、处理信息的途径:外界事物→感觉器官(感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大脑)→传出神经→效应器。第二章27. 机械运动: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

28. 机械能:动能(运动着的物体所具有的能)和势能(物体被举高或发生形变多具有的能)。29. 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选择不同参照物,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也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30. 运动(按运动路线):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按速度是否改。

6.初中科学考点知识整理(要答案)

第三章复习提纲第一节:动物的生命周期1、人的一生的生长时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2、青蛙一生的生长时期:受精卵—胚胎—蝌蚪—幼蛙—成蛙3、蝌蚪与成蛙的比较(完全变态发育) 生活环境 运动器官 运动方式 呼吸器官蝌蚪 水中 尾部 游泳 鳃成蛙 水中与陆地 四肢 游泳、跳跃 肺和皮肤4、完全变态发育: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和形态结构上要发生很大改变的发育类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

5、昆虫的发育类型: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四个阶段。(如:蚕、蝶、蛾、蚊、蝇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成虫 三个阶段。

(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臭虫 )6、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7、动物的生命周期:由生长时期构成。

生命周期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的寿命。影响寿命的因素有:气候、食物、敌害。

(事例)第二节:新生命的诞生1、精子和卵细胞⑴新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⑵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是一个细胞⑶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球形或椭球形。而精子有尾巴,能够移动,呈蝌蚪形。

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2、人的生殖系统⑴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

成年男性一天可产生上亿个精子。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⑵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 组成。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3、受精与妊娠⑴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⑵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

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4、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第2周—羊膜(羊水)—减少振动 第3周—胎盘和脐带—物质交换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和氧气来自母体。

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血液不流通)5、分娩和养育⑴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婴儿哭啼—除去婴儿鼻、口腔和肺部的液体,并促使呼吸系统工作,从而获得氧气。⑵试管婴儿:(P81)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本质上是种有性生殖、体外受精、胎生) ⑶婴儿:产出的胎儿叫婴儿。新生婴儿主要靠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还含有抗病物质。

6、避孕:结扎(输卵管、输精管)——能产生精子或卵细胞,只是不能结合。第三节:走向成熟1、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征是性发育、性成熟。

2、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称为第二性征(P83)。

3、青少年在青春期的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4、月经是女孩的卵巢发育成熟,能产生卵细胞的标志。

遗精是男孩的睾丸发育成熟,能产生精子的标志。5、青春期是儿童期逐渐成为中年期的过渡时期,是指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

女孩的青春期一般是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晚二年左右。第四节: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1、动物的生殖方式:⑴有性生殖(需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昆虫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鲨、蝮蛇受精方式 体内 体外(水中) 体内 胚胎发育方式 卵生 胎生 卵胎生幼体发育场所 体外 体内(子宫内) 体内营养来源 卵黄 母体(主要来源) 卵黄⑵无性生殖(不需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① 分裂生殖(代表动物:变形虫、草履虫)②出芽生殖(代表动物:水螅)。 2、胎生与哺乳对哺乳动物的繁殖的意义:为哺乳动物的幼体提供了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成活率有很大提高;母乳内含有丰富的营养和抗病物质,增强抵抗力。

3、衰老的最终结果是死亡。衰老的实质是身体各部分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衰退。

死亡的主要特征是心脏、肺和大脑停止活动。死亡的主要标志:大脑停止活动。

4、克隆技术是无性生殖。(性状取决与谁?)第五节:植物的一生1、种子的结构 胚芽 果皮与种皮 胚轴 胚乳 胚 胚根 子叶 子叶 胚芽 胚轴 胚 种皮 胚根 菜豆种子 (相同点、不同点) 玉米种子2、植物的胚是新植物提体的幼体,它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3、根据胚中的子叶数目,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小麦、玉米、水稻、高粱、甘蔗) (菜豆、大豆、棉、黄瓜、花生、橘) 4、根据种子里有无胚乳,可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

(小麦、玉米、水稻) (菜豆、大豆、棉、黄瓜、花生) (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特例:蓖麻、柿—有胚乳种子、双子叶植物;慈姑—无胚乳种子、单子叶植物5、有胚乳。

7.生活科学小常识大全

一本久置的书如果书的封面发生了向上卷曲的现象,那是因为空气中的湿度在不断地变化所造成的;因为书的纸张吸收了空气中的水份,当空气变得比较干燥后它又开始“蒸发水份”,空气中湿度大了又开始吸收水份,这样不断地吸收和蒸发水份就容易引起纸张纤维的“变形”,所以,纸张就会向上卷曲了 杠杆原理。

运用杠杆原理不只是为了省力,在用筷子时它就没有省力,却省了距离,使操纵更加灵活,但是却费力了(费的这点力也没关系呀)。 杠杆的动力和阻力指的都是杠杆受到的力,动力是手指对筷子的作用力,阻力是菜对筷子的作用力。

确定筷子这个杠杆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需要找到支点,支点在筷子的上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筷子是一个费力杠杆。 都是费力杠杆。

因为夹菜的地点都在筷子头上。 你可以拿筷子感受一下。

它的支点应该在虎口(食指与大姆指相连)处, 动力是手指对筷子的作用力,一般在筷子中点上下(就算你很向下拿,也不能到筷子头吧)。 阻力是菜阻碍筷子合拢的力,一般作用在筷子头上。

(除非你单独把菜放在中间处,但这就不是正常使用了) 所以它是一个动力臂水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费力杠杆。 不同的人拿筷子的位置不同,会造成费力的程度不同,但都是费力杠杆。

中考科学生活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