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装备制造业安全生产的现状是怎样的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建立起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实现工业化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并指出“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了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地位。
一、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和基础作用 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安全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一)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动机 装备制造业占全国工业各项经济指标的比重高达20%以上。装备制造业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也高达25.46%。
1953~1998年期间,我国GDP的年均增长率为7.8%、工业年均增长率为11.9%,而装备制造业年均增长率为17.6%,比GDP的增长速度高出9.8个百分点,是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动机。 (二)是吸纳劳动力的重要载体。
我国装备制造业全部从业人员约占工业总数的20%以上。如果考虑到制造业与其他流通业、服务业的关联性,则制造业间接提供的就业比例更高。
(三)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根本手段 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时期,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化不再是盲目追求速度和产量,而是注重效率和质量,以及节约资源和降低污染。集约化的决定性因素是加速技术进步,集约化的物质基础是开发先进、高效的技术装备。
装备制造业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国防建设提供装备的重任,带动性强,波及面广,其技术水平不仅决定了各产业当前竞争力的强弱,而且决定了今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用先进装备改造传统产业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手段。
因此,装备制造业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通道 装备制造业是科学技术和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最具深度、最有影响的产业。
技术装备作为技术载体,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媒介和桥梁,是科研成果从潜在效益转化为现实效益的重要手段。技术装备是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大、产业关联度大以及出口贸易利益较大的商品。
因而,技术装备是工业发达国家,以至工业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竞相角逐的重点,也是世界贸易的主导商品和增长速度最快的商品。 (五)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的重要基础 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进程中无不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即使进入信息化社会,仍十分重视以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制造业。
以作为装备制造业工作母机的精密机床为例,它是西方国家对华禁运的重点。1999年5月,美国政府公布的考克斯报告提出要控制对华出口机床;2000年10月12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针对中国等国家的《控制高技术机床出口》的法案。
这说明高精度机床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的重要。 二、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我国装备制造业无论从管理机制、技术创新能力,还是从企业规模、竞争实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 (一) 组织结构不合理 1、企业规模小,大企业规模也不大 长期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重外延、轻内涵,投资分散、重复布局十分严重,且多数企业按“大而全”和“小而全”建设,致使装备制造企业规模普遍很小,即使所谓“特大型”和“大型”企业规模也不大。
2、长期以来我国重大工程项目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和制造分属不同部门,严重地影响了国内技术装备成套供应体制和能力的形成。 3、国内金融业参与装备制造业的投资、组合的渠道受到众多限制和约束,难以通过资本市场解决装备制造业的改组。
(二) 技术结构不合理 1、自主开发能力低。由于企业规模小,研究开发能力薄弱,致使自主开发能力差,技术创新能力低。
高新技术装备和重大技术装备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借助引进外国的技术。 2、企业还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我国不仅研究开发经费和人员少,同时分布极不合理。研究开发经费和人员主要集中于研究机构和大学,企业还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
3、设计和制造技术能力不强。现代化的设计以综合和系统的观点,从市场、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寻找最佳的结合点,集合材料、工艺、控制、系统、工程等方面,开发设计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产品,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
我国装备制造业受人才、技术、投资、设计开发条件等方面的制约,设计和制造技术能力普遍不高。 4、产品结构不合理。
我国长期处于短缺经济状态,许多产品严重供应不足。我国装备制造业也多致力于铺摊子,扩大生产能力,而对提高企业素质很少关注,传统和大路货产品生产能力猛增,致使不少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供过于求,企业效益不好。
与此同时,重大技术装备和高新产品生产能力又严重短缺,致使国外机电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在国内市场上的份额已达30%。除为基础产业提供的重大技术装。
2.安全生产小常识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雅雅妞1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1.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安全生产理念:以人为本,安全发展。3.安全生产的目的是:防止和减少事故,甚至不发生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
4.安全生产事故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职业病的事件。5.隐患是可能导致事故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缺陷。
6.事故致因理论。轨迹交叉论:由于管理缺陷致使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危险状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轨迹交叉就会造成事故。
能量转换论:能量发生异常和意外的释放,转移到人体上并超过人的承受能力,使人体受到伤害,造成事故。7.没有隐患就不会发生事故,排查治理隐患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
员工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向车间或者公司有关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立即处理。8.通常所说的“三违”是: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9.安全隐患治理“五到位”:措施、责任、资金、时限、预案“五到位”。10.“四不伤害”是指: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我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11.每年6月份为全国安全生产月。12.事故调查处理“四不放过”:原因未查清不放过,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13.安全生产完全可以做到零事故。没有消除不了的隐患,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
14.“五同时”是指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要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
3.安全生产小常识
AQ156--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知识挂图
AQ156-01-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知识挂图 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AQ156-02-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知识挂图 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概念
AQ156-03-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知识挂图 安全生产的方针与原则
AQ156-04-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知识挂图 安全生产的杀手:三违现象
AQ156-05-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知识挂图 常见不安全行为
AQ156-06-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知识挂图 作业安全基本守则
4.机械设备作业人员应熟悉哪些安全技术知识
1)按要求着装。敞开的衣服必须扣好、袖口扎紧、长发要塞在帽子内,切记在有转动部分的机器设备上工作时,绝不能戴手套。
2)机器运转时,禁止用手调整或测量工件,应停机测量,并把刀架移到安全位置。
3)工件和刀具装卡要牢固,禁止用手触摸机器的旋转部件。
4)保证作业必要的安全空间,机器开始运转时,严格实行规定的信号。
5)清理辊轴、切刀等接近危险部位杂物的作业,应使用夹具(如搭钩、铁刷等)切勿用手拉。
6)禁止把工具、量具、卡具和工件放在机器或变速箱上,防止落下伤人。
7)停机进行清扫、加油、检查和维修保养等作业时,须锁定该机器的启动装置,并挂警示标志;
8)感到有危险时,立即操作紧急停车键。
5.车间的安全知识有哪些
原发布者:house挚爱妍心
1、工作时请穿好工作服、佩戴好厂牌,不得穿凉鞋、拖鞋、高跟鞋、背心、裙子和露膝盖的裤子进入车间,打线班若是长发要戴帽子或发网。 2、严禁在车间内嬉戏、打闹,严禁在车间穿梭。 3、认真佩带和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4、必须严格遵守危险性作业的安全要求。
5、严禁在车间吸烟、动火。 6、严禁在上岗前和工作时间饮酒。 7、上下班时,严禁在楼道拥挤。 8、工作期间要精神集中,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9、及时搬走或移开阻碍
6.装卸搬运工作业安全常识有哪些
(1)单人搬运时,要注意腿曲、腰部前倾,多发挥腿部力量;
双人抬运时,扛子上肩要同起同落;多人抬运时,要有专人喊号子,同时起落,抬运中步伐一致。
(2)用手推车搬运货物,注意平稳,掌握重心,不得猛跑或撒把溜放。前后车距,平地时不小于2m,下坡时不小于10m。
(3)用汽车装运货物,在车辆停稳后方可进行,货物要按次序堆放平稳整齐。在斜坡地面停车,要将车轮填塞住。
(4)装运有扬尘的垃圾要撒水湿润,装运白灰、水泥等粉状材料要戴口罩。
(5)装运化学危险品(如炸药、氧气瓶、乙炔气瓶等)和有毒物品时,要按安全交底的要求进行作业,并由熟练工人进行。作业中要轻拿轻放,互不碰撞,防止激烈振动。要按规定穿工作服,戴口罩和手套
7.“人,装备,制度”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在安全生产活动中,所谓“人装备”在我的理解角度应该是
1. 安全文化的装备:在企业大环境中形成人人注重安全的企业文化,从上到下每个人都重视安全生产。安全文化的气息渗透到每个角落,成为企业文化的认同。
2. 安全技能的装备:注重各种岗位人员技能素质的培养,通过培训、训练、专门学习,掌握各岗位作业人员必要的安全技能,有效防止冒险作业、操作失误等引发事故。
3. 安全意识的装备: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每个职工时刻记住安全,人人、事事、处处、时时,以安全为目标,以安全为切入点。不存在任何的侥幸心态,人人自律。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如果老板给力支持,这样做工伤事故率应该相当的低。。.
8.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知识,阐述国家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
重要性及原因: 1、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必然成为带动整个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2、把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和发展是走上创新驱动、内在增长轨道的必然选择,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重点举措。3、我国面对全球竞争加剧,环境资源约束日趋严峻和高级人才短缺等挑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以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来推动整个装备制造业的振兴,更有效地为各领域新兴产业提供装备和服务的保障。
需解决问题: 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突破口,转变发展方式是当务之急。 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普遍存在的问题:1、解决过度依赖要素投入、经济效率不高问题。
依赖资源和资金的大规模投入的粗放发展方式,是导致一般产品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形成某些领域的恶性竞争,这样下去不仅是效率问题,而且是扰乱市场秩序、严重阻碍高端产品发展的关键问题。2、由于要素大量投入,也导致了区域结构趋同化,盲目追求GDP和地方财政增长,加剧区域内重复投资和产能过剩现象,甚至加剧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大企业集团不强,缺乏配套的专特精小企业。 制造能力强、研发能力弱;依赖引进技术多、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少; 生产产值高、工业增加值低;单机制造能力强、系统集成能力弱。
因此,必须通过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的改善,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来解决大企业集团的竞争能力。技术创新体系亟待改善: 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体系构成: 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产业化 由此可见,只有以企业为主体的后段是不够的。 从上述的构造表明基础共性技术是不可缺少的,我国科研院所体制改革使基础共性技术的研发削弱甚至缺位,已产生明显的不利于整体创新的影响。
目前,利用转制研究院所重建基础与共性技术研究的公共服务平台已刻不容缓,否则会影响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整个战略进程。 落实政策: 政府各部门要将国务院颁布的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各项政策,真正落实、合力执行。
对于振兴装备制造业及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政府已颁布的政策可以说是给予了足够的支持,目前的问题是按照统一的目标大家合力执行。 这些政策文件是:《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问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2009-2011年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调整强调的是发展质量,振兴突出的是提升水平,要加深理解。高端装备制造发展: 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期间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总的思路是这样考虑的。
面向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做强做大,加快发展航空装备和未经应用产业。提升轨道交通装备水平,培育和发展海洋功能装备,把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到2015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基本满足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需要。发展目标 1、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若干高端装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团和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专业化生产企业,建成若干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高端装备制造急需区。
2、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初步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高端装备技术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产品和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领军人才。3、基础配套能力显著提升。
高端装备所需的关键零部件、基础件达到50%,关键自动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用零部件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重点发展方向: 高端装备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他六个领域的重要支撑。
比如新能源装备、新材料装备、高效节能环保装备、电子信息装备、新能源汽车生产线等等,考虑到各规划之间的衔接,按照决定明显的高端装备制造的重点方向,十二五期间,重点选择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航空装备、海洋装备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集中力量加快推进。 1、航空装备方面,以市场为主线,组织航空研发、产业化、市场服务发展,大力发展系列支线飞机,重点突破发动机关键技术和装备,空中管理系统和先进发展能力,建立有持续发展能力的航空飞机。
2、卫星产业发展,卫星以建立我国自主的安全可靠长期稳定运行的空间基础设施以及应用服务体系为核心,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空间基础设施发展规划,重点加强航天运输系统应用卫星系统、卫星地面系统和卫星应用系统建设,大力发生卫星综合应用的产业链,加快我国空间设施的卫星产业的快速发展。 3、轨道交通方面,要围绕高速、重点、快捷三个方向,重点发展大型工程、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掌握系统集成和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关键零部件制度化水平,形成制度创新体系和现代化产业集群,满足我国轨道交通建设需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
4、海洋工程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