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普及博物馆常识

2022-12-19 综合 86阅读 投稿:栀夏

1.浅谈博物馆如何发挥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作用

它为研究、教育、娱乐的目的而把人类与环境的见证物为公众所收藏、研究、传播、展示。

其中,博物馆讲解员是传播文化知识的宣传员,是博物馆与观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对展览进行解说是讲解员最基本、最主要的日常工作,讲解员形象代表着一个馆,一次成功的讲解就会给这个馆带来荣誉,因此作为讲解员不仅要有责任感和荣誉感,还要具备一定的讲解技能。

讲解技能是一门综合学问的学科,如何全面掌握好讲解技能是提高讲解员水平的最基本要求,提高讲解水平,是每位讲解员员工作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自身的讲解实践经验,在这里浅谈自身的体会,有不到之处还望方家指证:。

2.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博物馆资源

一提到教育人们立即想到的就是学校:大学、中学、小学甚至是幼儿园,这些都是人们心中受教育的地方,但是人们长期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又非常有意义的社会教育场所——博物馆。

博物馆作为一个为社会和发展服务的向大众开放的非盈利性的永久机构,其最终目标是面向观众,而当前的一些博物馆在收藏、研究方面很重视,在陈列、观众、社会教育的方面就比较轻视了,这种观念下就形成了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淡化。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重视这一重要“教育机构”。

一、免费开放形势下的博物馆教育 博物馆作为收藏、保管、研究、展示、传播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的场所,如何利用馆藏资源更好地服务大众,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认知与教育的功能,长期以来一直是博物馆坚持不懈的追求。免费开放的到来,使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显得更加突出。

从目前情况看,根据参观目的来分析,博物馆观众主要有以下两类:第一类是有组织性的学习,包括科学研究;第二类是非组织性的观光休闲。以上两类观众在参观总人数中约各占一半。

前者可称之为学习型,其中以学生占多数,传统的做法是一直将学生群体作为博物馆教育的主要对象,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事实也证明,博物馆一直是青少年学习的第二课堂。后者,即第二类非组织性的观众,其大部分是因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要求有更好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主要是指成年人,以市民和游客为主。

免费开放后,相比之下,后者的人数有了大幅度的上升,不少先行免费开放的博物馆表明,参观人数与以前相比有了数倍的增长,其中增长最多的就是当地的市民,相信他们今后会继续把博物馆当作娱乐休闲的一个好去处而经常光顾的。另外,还有一部分游客包括民工也将会越来越多,尤其是节假日,民工因收入有限一般不愿去花钱消费,但又渴望更好的了解所在的城市和增加自己的知识与素养,免费开放后,作为保存文化记忆、提供文化认同的场所——博物馆,必然会受到他们的热烈欢迎。

因此,这些第二类非组织性的市民和游客观众将会成为免费开放后最直接最大的受益者。据相关的统计看,第二类观众在参观的总人数上占绝对优势,并呈上升趋势。

对博物馆而言,合理有效地利用馆藏资源,让第二类观众更好地享受其基本的文化权益,使博物馆成为集娱乐休闲、艺术品位、知识与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场所,成为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素养的前沿阵地,是博物馆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对第二类观众而言,休闲教育、审美教育和终身教育最能体现博物馆教育的特色。

由于博物馆集中了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代表着优雅的品位和高贵的档次,是艺术和美的殿堂,也正因为此,难以被一般的公众理解和欣赏。但单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已满足不了公众的需要,他们更渴望如何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博物馆应在美学教育上多花点心思,引导观众如何去欣赏美的东西,鼓励他们鉴赏艺术品和提高对艺术品的认识水平,拉近高雅艺术与普通观众的距离,也只有观众懂得了如何参观并利用博物馆提高审美情趣和激发美的创造力,才能使他们对博物馆保持长久的兴趣,养成定期来参观学习的习惯,免费开放也才能真正起到提高国民素质的作用。

国外博物馆在这方面做得较好,不少观众已在潜意识中养成了去博物馆的习惯,如许多人参观卢浮宫,就是直奔其三大镇馆之宝(米罗的维纳斯、蒙娜丽莎、沙摩特拉的胜利女神)而去的,而这三大镇馆之宝无疑也是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其本身的艺术文化魅力早已超越了博物馆本身。 加强博物馆的休闲、审美和终身教育的功能,使博物馆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起到强大的推波助澜作用,进而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和赢得更多的观众,是免费开放的必然要求和目的所在。

二、博物馆教育要服务社区 发展教育仅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数以亿计的公民进行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教育。我国部分地区近年来兴起的社区教育顺应了时代发展需要,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也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新热点、新时尚。

有资料说:国外的社区教育最早的模式应算丹麦教育家柯隆威创办的“民众高等学校”。之后,各国又相继涌现出一些各具特征的组织形式,如美国芝加哥大学首任校长威廉·雷尼创建的“初级学校”(后发展成“社区学院”),日本的“公民馆”和“发展终生学(教育)体系”。

法国的“耶勒斯教育文化中心”,意大利的“家庭招待所”等等。 博物馆是以实物标本为基础,通过陈列展览进行形象直观的社会教育机构,是传播历史和科学知识,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博物馆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必须重视社会教育,博物馆这种特有形象的直观的教育,是其它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 如果说博物馆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博物馆必须重视社会教育,那么,博物馆教育在社会教育中的立足点不可小视。

面对社区教育所派生出的社区文化、社区体育、社区服务等,形成了较有影响的“小政府,大社会”。而博物馆、纪念馆(国家级和风景区内的博物馆除外)。

3.博物馆的资料

上海昆虫博物馆总面积2000平方米,各类展教设备近2万件,设计新颖、创意独到、内容丰富,以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贯穿展馆。展示手段包括丰富的标本、生动的图片和精彩的文字说明,展厅结构包括序厅、昆虫生命、昆虫世界、昆虫与人类关系、昆虫文化等展厅,以及多媒体播放室、触摸屏知识问答游戏区和互动实验室等特色功能区。

上海昆虫博物馆系统地介绍了昆虫的起源、演化、形态特征、生活习性、昆虫家族、中国昆虫区系以及昆虫种类的多样性,展示了昆虫文化,包括昆虫邮票、火花、书签、风筝、蝶翅画、各种昆虫典故等。许多市民无法见到的珍贵昆虫在博物馆中亮相,平时无法看见的小昆虫,在展馆中凭借专用工具,人们得以识其真容。漫步在昆虫文化厅的鸣虫文化区域,你会体验到我国二千年来鸣虫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还能看到各种散发着浓浓历史气息的各类鸣虫饲养器具。

昆虫是人们最熟悉的一类生物,为青少年学生所喜闻乐见,但对如何捕捉、制作、观察标本等专业知识,多数人不太熟悉。为提高青少年的兴趣,增强科学传播的效果,上海昆虫博物馆特别设置了互动实验室,配有40台体视显微镜和一批人工气候箱,并定期举办昆虫专题讲座,让青少年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

上海昆虫博物馆坐落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枫林科学园区内,其前身是建于1868年的上海震旦博物院, 1953年归属中国科学院。目前,该馆收藏昆虫标本100余万号,保藏着一大批濒危珍稀及检疫性昆虫标本,是我国大型专业的昆虫博物馆之一,并成为“上海市科学教育普及基地”、“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技活动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2004年被列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十项科普实事工程之一。

4.为什么年轻人正在成为博物馆的主要观众

原文在这里 我有限的记忆里,第一次参观博物馆的经历绝对称不上愉快:那是一次小学组织的 " 爱国主义教育 " 集体活动,不知道是因为老师 " 不准喧哗打闹 " 的训诫还是那个高大、昏暗建筑物里散发出的令人惶恐的气味,一群混世魔王般的小孩只敢排着队,默读着指示上难懂的字句,悄悄地走过货架一般的展柜。

走着走着,远处传来女孩儿们的尖叫和大人的训斥 —— 当我们参观到那里时才发现,眼前是泡在匣子里的烈士人头。而现在,博物馆在我脑海里挺 cult 的形象早已被拥挤的场景代替。

在见识过苏州博物馆整条街呈贪吃蛇状的排队观众时,2011 年这条 "湖北博物馆排长队免费参观" 的报道看起来也太大惊小怪了;当我还在为国家博物馆去年的中法建交 50 周年特展上长枪短炮的观众们为抢占拍摄雷诺阿名画的最佳位置时剑拔弩张的样子感到震惊时,今年故宫博物院的 " 石渠宝笈 ",一个不允许拍照的特展就刷爆了我的朋友圈:分享全程攻略的、表示 " 排队排到腿肿但看到清明上河图的一瞬间幸福感满满!" 的,甚至还出现了 " 故宫跑 " 一词,专门用来形容为了观众为抢占排队先机,一路从午门狂奔到武英殿的情形。尽管在不少人的眼里, " 博物 " 、" 文物 " 、" 历史 " 依然是盘着手串、守在家里看鉴宝节目的中年人专属名词,可无论从朋友圈的照片还是实打实的数据来看, " 去博物馆 " 这事的确已经成了 " 青年文化 " —— 根据 2009 年韩爱霞发布的论文《我国博物馆旅游创新开发模式研究》中的调查数据显示,随着博物馆观众的增多(仅 2014 年全国博物馆观众已达到 8.3 亿人次,2013 年的数据是 6 亿),博物馆观众也越来越年轻了:18 至 30 岁的观众占了全体观众的 83%;青年学生越发成为博物馆观众的主体。

在全体观众中,有 51% 是学生。*** 除了那些本身对历史就有喜好的人外,很多人去博物馆的一大原因,是因为这种深入探索至少会让你看起来像个深刻的人。

随着不少博物馆的职能从 " 反正这些东西是搞研究用的你们爱看不看 " 转变为 " 这个展览可能会对你有启发 ", 更用心的展品陈列、更美观的布展、更符合年轻人需求的解说词,甚至仅仅是个便捷的语音导览器,都会让年轻人觉得:嗯,这地儿适合我。博物馆与旅游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 " 趁着年轻到这个世界去看看 " 变为实际时,路上的他们在宣传着 " 深度旅行 " 的指南影响下,想看到的世界可要比旅游景点们深太多了。所谓 " 深度、有文化内涵 " 的旅行,最直接最方便的方式,也就是逛逛当地的博物馆 —— 那里是你能最快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风土、甚至文化事业发展水平的地方。

就这样,一个个吵着要看世界的孩子们纷纷变成了 " 博物馆控 "。他们中的每一个都会在聊天时告诉你:" 无论去哪儿,当地的博物馆必须得去。

" 甚至还会因为感兴趣的博物馆而去规划一次旅行。而另一方面," 博物馆爱好者 " 的身份也许会让你在社交网络上更受欢迎 —— 在一个同城博物馆爱好者的 QQ 群里,一个叫哲璨的 " 博物馆爱好者 " 就这么跟我说: " 其实一开始就是装 X 去的,拍了些觉得还不错的照片,加了些自己的感受发到朋友圈里,结果那天收到了不少 ‘没想到你这么有思想’ 或者 ‘生活真充实’ 的赞扬。

结果后来再去,就是真的喜欢上博物馆了。" 图片来源 和许多新兴的生活方式一样,新媒体在 " 去博物馆 " 这件事上发挥的作用也不能忽视。

《够了!朕想静静》、《朕生平不负人——雍正帝与年羹尧相爱相杀的郎舅故事》、《从前有个皇帝他不好好读书,然后他就死了》…。 这些看上去经常会出现在你朋友圈的文章,的的确确来自故官文化服务中心的微信平台 " 故宫淘宝 " 。

而且会让战战兢兢在微博上打软广的段子手们自愧不如的是,这些其实在为故宫的文化创意商品打广告的 " 硬广 " 们每一篇都有十万以上的阅读量。在界面新闻对 @故宫淘宝 的 采访 中," 主页君 " 表示:" 换个方法讲故事,其实也是大势所趋。

我们现在的文章,虽然形式上更时尚,但内容上丝毫不敢有半点敷衍。发布出来的微信专题,看上去像段子,实际上是以正史为依据。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年轻人对故宫文化中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产生兴趣,从而吸引他们了解传统文化、历史知识。" 在看上去很繁荣的 " 新媒体时代 " 中,努力与年轻人互动的博物馆远不止故宫博物院一个 —— " 卖萌文物大赏 " 、" 每日知识竞猜 " 、借热门话题营销,或是直接占领年轻人的手机 —— 一位以博物馆文物为拍摄题材的摄影师 @动脉影 在跟我谈到他为武汉市博物馆的 app 进行图片拍摄的故事时说:" 联系上我时,他们强调,不想只做那种脸谱化的文物图 —— 要有艺术感的、图录上看不到的那种。

合作很顺利,因为他们的想法也很符合我的审美。" 除了社交媒体上的满足感和花样百出的官方宣传," 仪式感 " 也是年轻人去博物馆的一大因素 —— 无论是决定吃煲仔饭而不是米线,还是听起来高深不少的 " 耕读 " 、" 琴鹤 " ,只要不是满足最基本生理需求的事,即使听起来再没用也是仪式感。

而我们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正是。

青少年普及博物馆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