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供养基本常识

2022-05-29 综合 86阅读 投稿:与你

1.佛教里面常说供养,什么是供养

供养,又称供施、供给、供,是对佛、法、僧三宝进行心物两方面的供奉而予以资养的行为,是佛具或供物的基本行为。

《十地经论》卷三谈到供养的种类时说:“供养有三,一为利养供养,衣服卧具等之谓也。二为恭敬供养,香花幡等之谓也。

三为行供养,修行信戒行等之谓也。 ”狭义的供养系指利养供养与恭敬供养等物质方面的供养。

但心行的供养是使物的供养真正具有意义的关键所在。《苏悉地羯罗经》卷下就讲,若无涂香、烧香、花及饮食可献,但诵本色真言,及献手印,表示得不到供物,但纳真心。

之后,献以阏伽,以其真心之故,速满其愿。 除此之外,有四种供养,诸部所同,用于一切场合。

一谓合掌,二以阏伽,三用真言及慕捺罗(印契),四但运心,宜随此善品来供养。又在平时供养中,莫过于运心,如世尊所说诸法行中,以心为其首,若能诚心供养者,则满一切愿。

利养供养的主要内容是善男信女供给僧众必需品,亦即《四分律》等所指的“衣针铜、尼师坛(坐具)及饮食器”。 而和法器关系尤为密切的是恭敬供养。

所谓恭敬供养,是邀请在家人所信仰的佛陀或修行者,而供以饮食或诸庄严具,有一部分与利养供养重合,但因供养对象不同,故而供养的性质也不同。像佛陀这样有资格接受恭敬供养的圣者称为“应供”,而利养供养对于一般僧众也是适合的。

关于“应供”的定义,《大乘义章》云:“在外国名为阿罗汉,称此为应供。如来诸过悉已断尽,福田清净,当受供养,故名应供。”

有关供养物,则包括供养佛陀生身的“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在佛殿上供养的这些显然只具有象征性意义。另外还有供养法身的“幡、盖、花、香”等四事(《佛本行集经》第一)。

同时,也有将两种四事合并而列举的“华、香、璎珞、抹香、涂香、烧香、绘盖、幢幡、衣服、伎乐”。 恭敬供养的内容是从“悬缯、燃灯、散华、烧香”(《无量寿经》卷下),进一步定形而成“涂香、花、烧香、饮食、燃灯”(《苏悉地羯罗经》卷下)。

《大日经疏》又对这些供物予以教理上的解释,认为涂香是净之义,如世间的涂香能清垢秽、息除热恼。今行者以虚空之阏伽(即水)来洗涤菩提心中百六十种戏论之垢,以住无为戒。

涂之,能除灭生死之热恼,得清凉之性,故曰涂香。所谓花,乃生于慈悲之义,亦即此净心的种子在大悲胎藏中万行开敷,庄严菩提树,故曰花。

烧香是至遍法界之义,天之树王开敷时,如香气,逆风、顺风自然遍布。菩提之香亦然,随一一功德,为慧火而焚,为解脱之风而吹,随着悲愿力而转自在,普熏一切,故曰烧香。

饮食是无上之甘露,不生不死之味也,若此果德成熟,进而服用其无上之味时,即名为入证,故说为食。 所谓灯是如来之光明破暗之义,系指至果地时,心障尽转,无尽之慧普照众生,故曰灯。

同样,在密教中则举出六种基本供养具即“阏伽、涂香、华鬘、烧香、饮食、灯明”,将此六种各分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波罗蜜。或将“嬉、鬘、歌、舞、香、华、灯、涂”八种神格化,各自附于曼荼罗的相应位置上。

2.佛教十大供养是哪些

十种供养,据法华经法师品之说,有花、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等十种供养。

梵语pu^jana^,巴利语同。又作供、供施、供给、打供。

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供养初以身体行为为主,后亦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故有身份供养、心分供养之分。

据遗教经论载,饮食、衣服、汤药等,属身份供养;不共心供养、无厌足心供养、等分心供养等,属心分供养。 盖初期教团所受之供养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为主,称为四事供养。

施予佛、塔庙、佛像、教法、比丘(尼)、僧团之房舍与土地为僧团经济之重要来源。 所行之供养除财供养外,尚有法供养,如以恭敬供养、赞叹供养、礼拜供养等精神之崇敬态度亦称供养。

密教则有涂香以洗清罪业、除去烦恼之说,并有供养仪轨(供养法式)之制定。初时甚而有以塔、庙作为祭祀对象之供养,称塔供养,至后世,一般对死者亦行塔供养,亦有以其他供物作为回向之情形。

总括供养物之种类、供养方法与供养对象等,有各种不同之分类:(一)二种供养,据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之说,有:(1)法供养,指善于听闻大乘正法,或广或略。(2)财供养,指饮食等四事供养。

据大日经供养法疏说,有:(1)理供养,指以证入真实之理为供养。 (2)事供养,指供养香花等。

(二)三种供养,据普贤行愿品疏之说,有:(1)财供养,指供以世间之财宝、香花等之供养。(2)法供养,指起菩提心,而行自利、利他之二利。

(3)观行供养,指行周遍含融观、事事无碍观等华严观行供养。十地经论卷三说,有:(1)利养供养,指衣服、卧具等。

(2)恭敬供养,指香花、幡盖等。(3)行供养,指修行信行、戒行等之供养。

(三)三业供养,法华文句卷三之一载,有身、口、意三业供养,即:(1)身业供养,身至诚礼敬诸佛菩萨。(2)口业供养,口发言称美诸佛菩萨功德。

(3) 意业供养,端心正意,想念诸佛菩萨相好庄严。 (四)四种供养,(1)据大日经义释卷十一之说,有香花、合掌、慈悲、运心等四种供养。

(2)据理趣释卷下之说,有菩提心供养、资粮供养、法供养、羯磨供养等四种瑜伽教之供养。(五)四事供养,(1)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三之说,有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等四种供养。

(2)据无量寿经卷下之说,有悬缯、燃灯、散花、烧香等四种供养。(3)据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三之说,有饮食、衣服、汤药、房舍等四种供养。

(六)五种供养,据苏悉地羯啰经卷下之说,有涂香(持戒)、花鬘(布施)、烧香(精进)、饮食(禅定)、燃灯(智慧)等五种供养;另加阏伽(净水,忍辱),即为六种供养。 (七)十种供养,据法华经法师品之说,有花、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等十种供养。

另据大藏法数之说,将缯盖、幢幡合并为幡盖,而加入合掌,成为十供养。若据菩萨地持经卷七所举之十种,则为:身供养、支提供养、现前供养、不现前供养、自作供养、他作供养、财物供养、胜供养、不染污供养、至处道供养等。

此外,佛前之供物称佛供,神前之供物称神供。供养梵天、帝释天、功德欢喜天等,则称供天或天供。

供于亡者,称追善供养。专供饿鬼者,称饿鬼供养。

庆祝佛像开光者,称开眼供养。供养经者,称开题供养,又称经供养、一切经供养、书写供养,如书写维摩经而供养之,称维摩经供养。

叩钟庆祝者,称钟供养。又就佛法僧三宝而言,供养佛,称佛供养、供佛;供养法,称法供养、行供养;供养僧,称僧供养、僧供。

其中,招请百僧,设斋以供养者,称百僧供养、百僧供;招请千僧,设斋以供养者,称千僧供养,或称千僧斋、千僧供、千僧会;传说此种供养之功德无量。 又供养之施主,称供养主。

供养众僧,亦称供众、供赡。记载供养意义之讽诵文,称供养文。

为供养求福所造之佛像,称供养佛。以灯明供养佛像、塔庙,则称供灯。

于日本,在书写经典之后,以之供养、宣讲,称为供讲。 〔佛藏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下、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佛本行集经卷一供养品、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五、大日经卷五秘密漫荼罗品、供养仪式、大智度论卷九十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着不坏假名论卷上、法华经玄赞卷二本、梵网菩萨戒本疏卷二、大日经疏卷八、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三、释氏要览卷中、禅苑清规卷一赴粥饭法、卷三藏主、大明三藏法数卷七〕(参阅‘四种供养’1803)。

3.谁知道佛教的供奉对象

佛教的供奉对象当然是释迦牟尼佛.

但如果你进入寺院,可能会有很多殿,那里供奉了不同的佛、菩萨~

四大天王、弥勒菩萨

三身佛: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释迦牟尼佛

三世佛:中间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释迦牟尼佛,两边分别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左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佛,两边分别是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右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两边是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三世佛的另一说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佛:中间是现在佛:释迦牟尼佛;东边是过去佛:迦叶佛;西边是未来佛:弥勒佛。

但在民间,佛教的供奉最多的要数阿弥陀佛、观音菩萨了,自宋以降,就“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了~

还有没说到了,如果有时间可参阅周叔迦 《佛教基本知识》等佛教入门书~

希望能有所帮助~

4.佛菩萨像的供奉须知是怎样的内容

家庭供奉佛菩萨圣像,不需太多、太杂、太乱。

可以一佛代表万佛,以一菩萨代表一切佛菩萨。一般的家庭多半是供奉观音菩萨、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任择其一即可。

如果已经有了佛与菩萨的圣像,则置佛像在正中或后上方,菩萨像在两侧或在前下方,务必要使佛突出,以显其尊贵。 圣像的大小尺寸,应该和佛坛、佛堂的空间位置比例相称,不可太大或太小。

请了佛菩萨的圣像之后,一般人大多崇尚举行开光仪式。以佛教的观点而言,开光仪式并不一定是必须之举。

因为佛菩萨像只是用来当作修行的工具,佛菩萨的感应便在,而以圣像作为致敬的对象,若无圣像,便无可作为礼拜、供养和恭敬的对象。 通过类此的修行后,便能得到修行的利益和佛菩萨的感应;但最重要的是在于信心、虔敬心、恭敬心的感发,不在于圣像本身。

所以,圣像是否开光并不重要,只要以虔诚心、恭敬心将圣像安置供奉,然后以香、花、水果等供品供养,日日不辍,使其保持新鲜、整齐、清洁,就能显出圣像所在的神圣气氛,借此以引发修行者的道心。

5.向各位师兄请教一个佛教常识

凡事素食都可以供佛,但是不是供佛的必须品,一般初一、十五才供养食物,平时有水,水果,香,灯和鲜花就很好,没有条件只供养清水就很好。佛无所求,我们供佛是表达对佛这位老师的恭敬,也是通过供品的表法意义提醒自己修行。按照过午不食的规矩,午时以后不应该再供佛。

关键是要有一颗至诚恳切的恭敬心,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供佛的水果得是新鲜的自己喜欢吃的水果,第二必须用清水洗干净,第三必须在果盘里摆放整齐让人一看就感觉很庄严能生出欢喜心,第四水果饮食等供佛的时候可以观想并念诵【此食色香味,上供十方佛,中奉诸贤圣,下及六道品,等施无差别,随愿皆饱满,令今施者得,无量波罗蜜,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

6.佛教请问“供养”的定义

梵语pu^jana^,巴利语同。

又作供、供施、供给、打供。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

供养初以身体行为为主,后亦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故有身份供养、心分供养之分。据遗教经论载,饮食、衣服、汤药等,属身份供养;不共心供养、无厌足心供养、等分心供养等,属心分供养。

盖初期教团所受之供养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为主,称为四事供养。施予佛、塔庙、佛像、教法、比丘(尼)、僧团之房舍与土地为僧团经济之重要来源。

所行之供养除财供养外,尚有法供养,如以恭敬供养、赞叹供养、礼拜供养等精神之崇敬态度亦称供养。 密教则有涂香以洗清罪业、除去烦恼之说,并有供养仪轨(供养法式)之制定。

初时甚而有以塔、庙作为祭祀对象之供养,称塔供养,至后世,一般对死者亦行塔供养,亦有以其他供物作为回向之情形。 总括供养物之种类、供养方法与供养对象等,有各种不同之分类:(一)二种供养,据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之说,有:(1)法供养,指善于听闻大乘正法,或广或略。

(2)财供养,指饮食等四事供养。据大日经供养法疏说,有:(1)理供养,指以证入真实之理为供养。

(2)事供养,指供养香花等。(二)三种供养,据普贤行愿品疏之说,有:(1)财供养,指供以世间之财宝、香花等之供养。

(2)法供养,指起菩提心,而行自利、利他之二利。 (3)观行供养,指行周遍含融观、事事无碍观等华严观行供养。

十地经论卷三说,有:(1)利养供养,指衣服、卧具等。(2)恭敬供养,指香花、幡盖等。

(3)行供养,指修行信行、戒行等之供养。(三)三业供养,法华文句卷三之一载,有身、口、意三业供养,即:(1)身业供养,身至诚礼敬诸佛菩萨。

(2)口业供养,口发言称美诸佛菩萨功德。(3) 意业供养,端心正意,想念诸佛菩萨相好庄严。

(四)四种供养,(1)据大日经义释卷十一之说,有香花、合掌、慈悲、运心等四种供养。(2)据理趣释卷下之说,有菩提心供养、资粮供养、法供养、羯磨供养等四种瑜伽教之供养。

(五)四事供养,(1)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三之说,有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等四种供养。(2)据无量寿经卷下之说,有悬缯、燃灯、散花、烧香等四种供养。

(3)据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三之说,有饮食、衣服、汤药、房舍等四种供养。(六)五种供养,据苏悉地羯啰经卷下之说,有涂香(持戒)、花鬘(布施)、烧香(精进)、饮食(禅定)、燃灯(智慧)等五种供养;另加阏伽(净水,忍辱),即为六种供养。

(七)十种供养,据法华经法师品之说,有花、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等十种供养。 另据大藏法数之说,将缯盖、幢幡合并为幡盖,而加入合掌,成为十供养。

若据菩萨地持经卷七所举之十种,则为:身供养、支提供养、现前供养、不现前供养、自作供养、他作供养、财物供养、胜供养、不染污供养、至处道供养等。

佛教供养基本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