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弘微文言常识

2023-02-13 综合 86阅读 投稿:最末

1.文言文《梁书.萧琛传》的文言知识

一 原文重点。

萧琛,字彦瑜,兰陵人。琛年数岁,从伯惠开抚其背曰:“必兴吾宗。”琛少而朗悟,有纵横才辩。起家齐太学博士。时王俭当朝,琛年少,未为俭所识,负其才气,欲候俭。时俭宴于乐游苑,琛乃著虎皮靴,策桃枝杖,直造俭坐,俭与语,大悦。俭为丹阳尹,辟为主簿,举为南徐州秀才,累迁司徒记室。永明九年,魏始通好。时魏遣李道固来使,齐帝宴之。琛

于御筵举酒劝道固,道固不受,曰:“公庭无私礼,不容受劝。”琛徐答曰:“《诗》所谓‘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座者皆服,道固乃受琛酒。东昏①初嗣立,时议以无庙见之典,琛议据《周颂·烈文》、《闽予》皆为即位朝庙之典,于是从之。梁台建,为御史中丞。始琛在宣城,有北僧南度,惟赉一葫芦,中有《汉书序传》。僧曰:“三辅旧老相传,以为班固真本。”琛固求得之其书多有异今者而纸墨亦古文字多如龙举之例非隶非篆琛甚秘之及是行也以书饷鄱阳王范范乃献于东宫迁吴兴太守。郡有项羽庙,甚有灵验,遂于郡厅事安施床幕为神座,

公私请祷,前后二千石②皆于厅拜祠,而避居他室。琛至,徙神还庙,处之不疑。又禁杀牛解祀,以脯代肉。琛频莅大郡,不治产业,有阙则取,不以为嫌。琛常言:“少壮三好,音律、书、酒。年长以来,二事都废,惟书籍不衰。”而琛性通脱,常自解灶,事毕馂③余,必陶然致醉。中大通元年,为晋陵太守。以疾自解,改授金紫光禄大夫。卒,年五十二。遗令诸子,与妻同坟异藏,祭以蔬菜,葬日止车十乘,事存率素。乘舆临哭甚哀。诏赠本官,加云麾将军。谥曰平子。

二 翻译重点。

萧琛,字彦瑜,兰陵人。萧琛几岁时,堂伯萧惠开抚摸他的背说:“(这孩子)必定能振兴我们的家族。”萧 琛小时候颖悟聪敏,有奔放的辩才。初任职齐太学博士。当时王俭在朝中掌握重权,萧琛年轻,不为王俭所赏识,萧琛依仗着自己的才气,想要看望问候王俭。一 次,王俭在乐游苑设宴,萧琛就穿着虎皮靴子,拄着桃枝拐杖,径直走到王俭的座位前,王俭和他交谈,非常高兴。王俭担任丹阳尹,征召萧琛为主簿,又推举他为 南徐州秀才,萧琛屡次经升迁任司徒记室。永明九年,北魏开始与齐建交友好,当时北魏派遣李道固作为使者来齐,齐帝设宴招待他。萧琛在筵席上举杯对李道固劝 酒,李道固不接受,说:“公庭上没有私人礼节,所以我不能接受您劝这杯酒。”萧琛慢慢地回答说:“《诗经》中有这样的说法‘雨点洒到公田里,同时私田也跟 随承受雨点的恩惠’。”在座的人都佩服萧琛的口才,李道固于是接受了萧琛的劝酒。东昏侯继承皇位后,当时议论认为没有入庙拜见的典章制度,萧琛建议依据 《周颂·烈文》、《闵予》都是即位拜见宗庙的典章制度,于是听从了他的建议。

2.求 管仲列传 文言常识总结

词类活用

•1.富国强兵 使动 : 使……富 使……强

•2.管仲既任政相齐: 名作动 做宰相

•3.管仲因而信之 :使动 使……守信用

•4.然孔子小之 :意动 以……为小,轻视

•5.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羞 意动 以……为羞

耻 意动 以……为耻

•6.贵轻重 : 以……为贵

特殊句式

•判断句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倒装句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岂管仲之谓乎?

•分财利多自与。

•被动句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管仲囚焉。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省略句

•不以(之)为言。

•齐桓公以(之)霸。

难句翻译指点

1、管仲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其为不肖,知其不遭时也。

翻译指点:见逐于君,“于”表被动;以其为不肖,以,动词,解释成“认为”。

参考译文:管仲曾三次作官,三次被国君辞退,鲍叔不认为他没才能,知道他背时(没有遇到好的时运)。

2、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翻译指点:关键是“信”,要理解为使动用法。

参考译文:桓公想背弃和鲁国曹沫订立的盟约,管仲趁此引导说服桓公坚守信约,诸侯因此归附齐国。

3、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翻译指点:顺,要理解成顺导;匡,匡正;还要注意整个句子的通顺。

参考译文:顺导君上的美德,匡正君上的错误,所以君臣上下能亲密相处啊。

四、品味佳段(朗读)

从内容(写了那些内容)、感情(表达什么感情)、语言(语言表达有何特点)、传记写作几个角度赏析课文第二段(“管仲曰……知我者鲍子也”)。

•从内容上看,是管仲对自己与鲍叔牙多年深交的回顾,从经商、谋事、出仕、作战、事君五个方面写鲍叔牙对自己的深知和理解,突出强调了鲍叔牙的大度和“知已”。

•从感情上看,“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十分动情,饱含着对鲍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知己之人、知遇之情的难能可贵。

•从语言上看,连用五个句式相近的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列叙自己在不同领域与鲍叔牙交往的事实,真切而又有层次感地展现了二人的友谊和感情,热情地赞美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五个“知”字的重复出现,更加凸显鲍叔真为管仲之知音。

•从传记写作上看,司马迁用较多文字引述管仲的表白,一是对上段“鲍叔知其贤”“鲍叔终善遇之”内容的具体印证,二是借以交代,管仲早期的坎坷生涯为其后来任政相齐时的“顺民心”、善于从实际情况出发处理问题打下了坚实的人生阅历基础。

五、思考、拓展(讨论法)

1、从这篇传记看,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主客观)

主观因素:

有“上下相亲”“顺民心”的施政指导思想;

有“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的施政才能。

客观因素

•1、朋友知己之情。

•《管仲列传》中所阐扬的“知己”主题,呈现在友朋相知。•管鲍之交——表示知心朋友,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成语)

•2、君臣知遇之恩。

•《管仲列传》中所阐扬的“知己”主题,呈现在君臣之间的遇合。

•风云际会——比喻有才能之士遭逢时会;也比喻君臣际遇。 (成语)

2、《管仲列传》中可以窥探到司马迁的怎样的感情?

司马迁详叙管仲与鲍叔的交游情谊、点染鲍叔与管仲能知能用,以此礼赞友朋相知的知己之情。

无人知己的寂寞,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个人感喟,使得司马迁为管仲立传时,对于齐桓公任人唯贤,不觉神往。

3、你心目中的管仲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他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人他能算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3.纪昌学射的文言文常识

①字音

彀(gòu)弓 偃(yǎn卧 倒眦( zì) 牦(máo) 牖(yǒu)

高蹈拊膺(fǔ yīng)

②重点词语

实词:彀弓:张弓,拉开弓。 瞬:眨眼 眦:眼眶。

偃卧:仰面躺着。 虽:即使。 著:明显。

虚词:⑴以:以目承牵挺:用。 以告飞卫:把。

以睹余物:用来。 乃以燕角之弧:用。

⑵而:彀弓而兽伏鸟下:表顺接。 而巧过其师:表转折。

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表转折。 亚学视而后可:表顺接。

南面而望之:表修饰。 贯虱之心而悬不绝:表转折。

⑶之:古之善射者:助词,的。 射之:代词,指虱子。

贯虱之心而悬不绝:助词,的。 得之:代词,指射箭的要领。

4.与朱元思书 文言常识

三、语音 缥(piǎo)碧 无碍(ài)负势竞(jìng )上 泠泠(líng)作响 嘤嘤(yīng )成韵 鸢(yuān)飞戾( lì )天 互相轩(xuān )邈(miǎo ) 四、通假字 1、有时见日 见同现,显现,显露。

2、窥欲忘反 “反”同“返”、返回 五、古今异义词 六、词类活用 七、一词多义 蝉则千转不穷。(尽,完 ) ①. 欲穷其林。

(走完 ) 猿则百叫无绝( 停止 ) ②.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消失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至 ) ③. 果如鹤唳云端。( 叫 ) 八、重点词语解释 1、风烟俱净 风烟:指烟雾。

俱:都 2、天山共色 共色:同样的颜色。 3、一百许里 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

4、天下独绝 独绝:; 绝独一无二,到了极点。 经久不绝:停。

5、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6、急湍甚箭 急湍:急流的水 7、皆生寒树 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8、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

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 9、互相轩邈 轩邈:轩,高;邈,远。

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10、泠泠作响 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

11、好(友好或美丽)鸟相鸣:互相和鸣 12、鸢飞戾天者 戾天:到天上;戾,至 13、望峰息心 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14、经纶世务者 经伦:筹划、治理。

15、窥欲忘反 忘反:流连忘返; 16、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 17、在昼犹昏 犹:好像,如同。

18、疏条交映 交映:互相掩映。 19、水皆缥碧 缥碧:青白色。

20、嘤嘤成韵 韵:和谐声音。

5.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 文言知识

[原文]杨子过宋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

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

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韩非子·说林》[译文]杨子从宋国经过,住在旅店里。

店老板有两个妾,长得丑的地位高,长得美的地位低。杨子问这其中的原因,店老板回答说:“漂亮的人自认为漂亮,我并不觉得她漂亮;丑的人自认为丑,我并不觉得她丑。”

杨子对学生说:“实行贤德而去掉自认为贤德的思想,到哪里不会受到赞美呢?”。

6.艾子之邻人的文言知识

恶,读作wū,解释为“何”、“怎么”。上文“恶为屠”意为为什么要宰杀。这一义项,在现代汉语中已不用,所以要特别注意。

艾子,是《艾子杂说》的作者苏轼虚构的人物。

艾子之邻人是中国的古文,属于文言文。

7.钴钼谭西文言知识

作品注释 (1)钴鉧(gǔ mǔ)潭:潭名。钴鉧,熨斗。潭的形状像熨斗。故名。 (2)西山:山名。在今湖南零陵县西。寻:通“循”,沿着。道:这里是行走的意思。步:指跨一步的距离。沿着山口向西北走两百步。 (3)潭:原选本无,据中华书局版《柳河东集》补。 (4)湍(tuān):急流。浚(jùn):深水。而:连接两个词,起并列作用。鱼梁:用石砌成的拦截水流、中开缺口以便捕鱼的堰。正当水深流急的地方是一道坝。 (5)焉:用于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一下。 (6)突怒:形容石头突出隆起。偃蹇(yǎnjiǎn):形容石头高耸的姿态。 (7)而:连接先后两个动作,起顺承作用。 (8)殆:几乎,差不多。 (9)嵚(qīn)然:倾斜。相累,相互重叠,彼此挤压。 (10)冲(chòng)然:向上或向前的样子。角列:争取排到前面去。一说,像兽角那样排列。 (11)罴(pí):人熊。 (12)不能:不足,不满,不到。 (13)笼:等于说包笼,包罗。 (14)货:卖,出售。不售:卖不出去。 (15)怜:爱惜。售之:买进它。这里的“售”是买的意思。 (16)更:轮番,一次又一次。器用:器具,工具。异:同刈(yì)割。 (17)其中:小丘的当中。以:同“而”,起顺承作用。 (18)举:全。熙熙然:和悦的样子。回巧:呈现巧妙的姿态。技:指景物姿态的各自的特点。 (19)效:效力,尽力贡献。兹:此,这。 (20)清泠(líng):形容景色清凉明澈。谋:这里是接触的意思。 (21)瀯瀯(yíng yíng):象声词,像水回旋的声音。 (22)匝(zā)旬:满十天。匝,周。旬,十天为一旬。 (23)虽:即使,纵使,就是。好(hào)事:爱好山水。 (24)或:或许,只怕,可能。焉:表示估量语气。 (25)胜:指优美的景色。沣(fēng):水名。流经长安(今陕西西安市)。镐:地名。在今西安市西南。鄠(hù):地名,在今陕西户县北。杜:地名。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南。沣:镐、鄠、杜,都是在当时京都长安附近的豪门贵族聚居的地主。 (26)是州,这个州。指永州。 (27)陋:鄙视,轻视。 (28)连岁:多年,接连几年。 (29)其:岂,难道。遭遇:遇合,运气。 (30)所以:用来……的。所,助词,以,介词。“所”先与介词“以”相结合,然后再与动词“贺”(包括它后面的宾语)组成名词性的词组,表示祝贺这小土山运气的手段。[2]作品译文 找得西山后的第八天,循着山口向西北走两百步,又发现了钴鉧潭。离潭西二十五步,正当水深流急的地方是一道坝。坝顶上有一座小丘,上面长着竹子和树木。小丘上的石头拔地而起曲折起伏,破土而出,争奇斗怪的,几乎多得数不清。那些嶒崚重叠相负而下的,好像牛马俯身在小溪里喝水;那些高耸突出,如兽角斜列往上冲的,好象熊罴在登山。这小丘小得不足一亩,简直可以把它装在笼子里提走。 我打听它的主人是谁,有人说:“这是唐家不要的地方,想出售而没人买。”问它的价钱,说:“只要四百文。”我很喜欢它,就买了下来。李深源、元克己这时和我一起游览,他们都非常高兴,以为是出乎意料的收获。我们就轮流拿起镰刀、锄头,铲去杂草,砍掉那些乱七八糟的树,点起一把大火把它们烧掉。好看的树木竹子显露出来了,奇峭的石头也呈现出来了。站在其中眺望,只见四面的高山,天上的浮云,潺潺的溪流,飞禽走兽的遨游,全都自然融洽地呈巧献技,表演在这小丘之下。枕石席地而卧,清澈明净的溪水使我眼目舒适,潺潺的水声分外悦耳,那悠远寥廓恬静幽深的境界使人心旷神怡。不满十天就得到二处风景胜地,即使古代爱好山水的人士,也许没有到过这地方哩。 唉!凭着这小丘优美的景色,如果把它放到京都附近的沣、镐、鄠、杜等地,那么,喜欢游览观赏的人士争先恐后地来买它的,每天增加重价恐怕更加买不到。如今被抛弃在这荒僻的永州,连农民、渔夫走过也瞧不上眼,售价只有四百文钱,一连几年也卖不出去。而我和深源、克己独独为了得到它而高兴,这个小丘难道真的有遇合或不遇合吗?我把这篇文章写在石碑上,用来祝贺这小丘的遇合。[1]

你的题目错了,是

钴鉧潭西小丘记

要不要原文??

8.荆轲刺秦王中的古文知识

战国末期人,人称庆卿,据说本是齐国庆氏的后裔,后迁居卫国,始改姓荆。

他喜好读书击剑,曾向卫元君游说,不为所用。秦王政六年(前241),秦取卫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作为秦东郡的治所,将卫元君迁至野王(今河南泌阳),成为秦的附庸。

荆轲于是到四方游历,结识了许多豪杰志士。在榆次,他与盖聂讨论剑法,话不投机,盖聂怒目而视,他就扬长而去。

在邯郸,他与鲁句践弈棋赌博,争棋路,鲁句践对他加以呵斥,他仍是不予计较,悄然离去。随后,荆轲来到燕国,与当地的狗屠夫和擅长击筑的高渐离交上了朋友。

荆轲喜好喝酒,整天与狗屠夫、高渐离一起在街市喝酒,然后,高渐离击筑,他和着乐声唱歌,唱着唱着就哭起来了。

9.孟子两章中的文言常识整理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畎quǎn亩 傅说yuè 胶鬲gé 拂bì士

2.解释下面加点词。

(1)委而去之 委:放弃。去:离开。

(2)寡助之至 至:极点。

(3)天下顺之 顺:归顺,服从。

(4)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任用,选拔。

(5)苦其心志 苦:使……苦恼。

(6)人恒过 恒:常常。

(7)而后作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8)而后喻 喻:明白,了解。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亲戚畔之 畔通叛 解释为背叛

(2)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 解释为增加

(3)衡于虑 衡通横 解释为梗塞,不顺

(4)人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 解释为辅佐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提出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3)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作战就一定胜利。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到这样的人身上。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增加他尚未具备的才干。

(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人们才会懂得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第二段。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

2.《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两章》重点字词、重点句子、文学常识全面概括了本课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包括重点字词、重点句子、文学常识等部分,这些知识点在考试中出现的机率比较大。如果您对即将要来的语文考试没有把握,且不知道从何复习时,初中语文知识点总将是您不二的选择。

10.文言文常识:禁中

禁中:

1、禁令所及范围之内。《墨子·号令》:“有匿不言人所挟藏在禁中者断。”

2、指帝王所居宫内。《史记·秦始皇本纪》:“于是二世常居禁中,与高决诸事。”《汉书·孔光传》:“上于是召丞相翟方进、御史大夫光……皆引入禁中,议中山、定陶王谁宜为嗣者。”汉蔡邕《独断》卷上:“汉天子正号曰皇帝……所居曰禁中,后曰省中。”汉蔡邕《独断》卷上:“禁中者,门户有禁,非侍御者不得入,故曰禁中。”唐王昌龄《萧驸马宅花烛》诗:“青鸾飞入合欢宫,紫凤衔花出禁中。”《新唐书·柳芳传》:“芳始谪时,高力士亦贬巫州,因从力士质开元、天宝及禁中事,具识本末。”清昭连《啸亭杂录·癸酉之变》:“大内太监多河间诸县人,有刘金、刘得才等,其家即素习邪教者,选入禁中,遂与茶房太监杨进忠等传教。”

谢弘微文言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