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族政策常识
什么是民族政策?
是指国家和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规定等的总和。从世界范围来看,民族政策的实质和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前者如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政策;后者如种族隔离、种族歧视政策等。
从内容来看,有政策原则和政策措施之分。民族政策原则一般是指在民族工作的全局中必须遵循的大政方针,如我国实行的民族平等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等;具体的民族政策措施,通常是对涉及民族问题的某一方面而做出的具体的规定。
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实际上是有关少数民族的政策。它是党和政府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客观实际制定的,其本质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行为准则,是我国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3)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4)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
(5)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政策;
(6)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
(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8)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9)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
(10)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
2.民族政策常识有哪些
一、民族平等政策 1.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
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各民族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2.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 (1)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不论大小,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 (2)民族平等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解决民族问题、处理好民族关系的一个总原则。
3.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 (1)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一律平等,具有同等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②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③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保护;④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 4.我国民族平等的特征 我国的民族平等具有权利的广泛性、权利的真实性、权利的彻底性、权利的完整性、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等特征。
5.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民族团结政策 1.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相互尊重、平等互助、友好合作、和谐相处。
它是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另一个总原则。 2.党和国家的民族团结政策 民族团结作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3.各民族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团结的意义) (1)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
(2)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 (3)各民族的团结合作,不仅推动了本民族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4.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之间的关系? ①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 ②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也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最终目的。 5、应当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政府方面: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②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犯罪分子,维护民族团结。
④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开放的心态,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珍惜、保护各民族优秀文化。
公民(青少年)方面: ①要热爱祖国的民族大家庭,自觉拥护我国的民族政策; ②要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③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以实际行动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光荣义务:④积极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三、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1.地位: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 2.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3)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这一实际情况出发,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据人口的多少和分布范围的大小,设立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三级民族自治地方,最大限度地保证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充分行使自治权,以实现民族平等。 3.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的推行 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的推行经历了实践、确立和发展完善三个阶段。
(1)实践阶段。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成立了一些自治政权,进行了具体的实践。
1947年5月1日,诞生了中国第一个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 (2)确立阶段。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义制定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宣布了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平等的原则,这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的指导原则和法律基础。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又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
3.关于民族的知识的小常识
民族知识小常识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指马克思主义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的看法和基本 观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就 是无产阶级的民族观,是无 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民族纲 领和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
民族乡民族乡是在少数民 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的乡级行 政区域。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 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 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它不是单 纯的民族自治,也不是一般的地方自治,而是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结 合起来的制度,所以叫民族区域自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 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 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各民族区域自治 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4.民族常识第一课教案
第三课时 1、认真阅读资料卡中的内容,然后与同学说一说我国有多少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资料: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让他们自己管理本民族的事物。现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还设立了1173个民族乡。我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2、指名说一说:我国有多少个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3、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指名学生在黑板上连一连。 板书:内蒙古自治区 乌鲁木齐 广西壮族自治区 呼和浩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南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拉萨 西藏自治区 银川 4、指导学生找一找 教材第六页:下面的地图展示了部分民族在我国各地的分布情况,找一找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是哪些,在地图上分别标出五个自治区。 在教材上的地图上填完后,在教师出示的地图上让学生指着说一说。第四课时1、做一做 动手做一张自治区拼图,可以请其他同学评价和欣赏,还可以和同学比赛,看谁拼得又快又好! (1)材料:透明薄纸、纸板、彩色笔、尺子、剪刀、铅笔 (2)步骤: 将透明薄纸覆在中国地图上,把地图上各地区的轮廓画下来; 然后将透明纸覆在纸板上,用铅笔在透明纸上沿着刚才画的轮廓,再次用力地刻画一遍,这样地图的痕迹就会留在纸板上了。 在纸板上画出中国地图上的五个自治区,还可以画出其他地区。然后给这些地区涂上不同的颜色,要记住,相邻的地区不可涂相同的颜色。用剪刀把不同的区域小心地剪下来,一个漂亮的拼图就做成了!2、课外拓展(1)小调查同学们,你的家乡居住着哪些民族?这些民族有哪些特色的生活习俗?向你周围的人(父母、邻居、居委等)了解一下,并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在资料卡上。(2)小制作请同学们找相关的资料,了解某民族的基本情况或习惯,并制作一张该民族的精美卡片。在同学之间交流并展览。第一课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掌握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并记住主要分布在哪些省自治区。2、让学生知道我国的5个自治区及首府所在地,能说出自治州、自治县(族)、民族乡的数目。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民族常识》的第一课——多民族的大家庭。(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一)56个民族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根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共有11.31亿人口,现在也称12亿。世界上大约有53亿人口,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也就是说,世界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在我们的民族大家庭中,汉族人口最多,他们占中华民族人口的大多数,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约10.39亿人,占据了整个中华民族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共有9120多万人,仅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因为这55个民族的人口相对于汉民族来说数量很少,我国习惯上把他们统称为少数民族。1、认识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⑴请同学们看彩色图,我们来辨认一下55个少数民族。⑵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熟悉这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我们编了一首顺口溜,下面就请同学们看幻灯片。2、在各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生活在广西的壮族,这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总人口有1555万人。(二)少数民族的居住分布状况少数民族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虽小,但他们居住的地方却很辽阔。(三)国家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制政策。三、总结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友爱,保卫祖国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1—
第二课 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教学要求: 1、让学生了解我国东北、北方、西北及西南地区各主要有哪些少数民族。 2、了解各族人民为开发祖国边疆和共同抵御外来侵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思考:①我们中国共有多少个民族?②其中多少个少数民族? ③这些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祖国哪些地区?今天,我们学习《民族常识》的第二课——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二、讲授新课:(一)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二)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三)西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四)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三、总结课文,深化认识四、总结: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少一个也不行。希望同学们继承他们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盛。
5.初三政治关于民族政策常识的题
(1)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2)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民族平等 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3)民族平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体现社会文明状态的一重要标志,也体现了民主和人权的平等。
创建和谐社会,就要促进各族团结,保持民族差异性和民族平等,如此才能使民族团结与进步。
各民族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就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6.学习《民族政策常识的好处》
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开创了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我们建立了新中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翻身解放;引导各族人民共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确认五十六个民族成份,实现了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了空前的民族大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民族自治地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生产力,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历史性飞跃;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社会文化事业,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密切了党同少数民族群众的联系。新中国成立近六十年来,不管面对什么样的风险和考验,我国始终保持了民族团结、政治安定、社会稳定。
党的民族政策,既全面考虑了我们这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事实,又全面考虑了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在发展水平和文化风俗上存在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基本事实;既深刻总结了我国历史上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也积极借鉴了世界上一些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既保持基本原则、基本理念的稳定性、一贯性,又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充实、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因而具有历史和现实的科学依据,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我们党的民族政策,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处理民族问题的智慧和心血,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民族工作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严格执行民族政策,直接关系到党在少数民族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直接影响到党的民族工作的成败,直接决定着民族之间的信任和团结。历史经验证明,我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只有在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前提下,才能得以真正搞好和切实加强;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也只有在搞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凡是民族政策执行得好的时候,民族关系就健康发展,民族团结就不断巩固;凡是民族政策执行得不好的时候,民族关系就遭遇波折,民族团结就受到破坏。
7.关于民族的知识的小常识
民族知识小常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指马克思主义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的看法和基本 观点。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就 是无产阶级的民族观,是无 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民族纲 领和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民族乡民族乡是在少数民 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的乡级行 政区域。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 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 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它不是单 纯的民族自治,也不是一般的地方自治,而是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结 合起来的制度,所以叫民族区域自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 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 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各民族区域自治 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8.民族理论常识
1、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平等是基石,团结是主线,互助是保障,和谐是本质。
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认识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维护祖国的统一,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方针,对贯彻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执行改革、开放、搞活的基本国策,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都起着深远的影响。
3、宗教是很早就有的,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被人们推崇,起到稳定社会的效果。宗教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也是无法革除宗教之举,也有助于团结信教群众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再有就是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都信教,维护我国民族关系,团结各民族,维护国家安定!
4、1社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
2祖国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民族共同开拓;
3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4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保卫祖国边疆;
5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5、1思想上增强民族团结意识,珍惜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并付诸行动。
2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3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9.民族理论常识
根据教育部、国家民委印发的《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我国将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分数的15%。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会议要求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专项教育。小学要在三、四年级开设《中华大家庭》课程,五、六年级开设《民族常识》课程;初中要在一、二年级开设《民族政策常识》课程,普通高中一、二年级要开设《民族理论常识》课程,中等职业学校要开设《民族理论常识实践教育》课程。
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民族理论政策常识一、单项选择题1、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民族产生于: ( )A、原始社会末至阶级社会初 B、奴隶社会末封建社会初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初期2、同一民族的人们世代居住、繁衍发展的地域、即: ( )A、共同经济生活 B、共同地域 C、共同语言 D、共同心里素质3、在民族的基本特征中,是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的是: ( )A、共同经济生活 B、共同地域 C、共同语言 D、共同心里素质4、我们通常所说的某个民族在经济上的传统产业的特点是指 ( )A、共同心里素质 B、共同地域 C、共同语言 D、共同经济生活5、民族间相互区别的一个心里标志是 ( )A、共同经济生活 B、共同地域 C、共同语言 D、共同心里素质6、共同经济生活是共同地域的可靠 ,是把民族结成一个统一整体的 , 是民族形成发展的 。
( )A、条件、基础 、纽带 B、基础、物质纽带、决定性条件C、前提、基础 、纽带 D、基础 、前提 、纽带7、中华民族大家庭共有: ( ?)A55个民族 B、56个民族 C、50个民族 D、52个民族8、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A、大杂居 B、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C、混居 D、游动居住9、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是: ( )A、内蒙古 B、西藏 C、新疆 D、青海10、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领导大沽口战役胜利的蒙古族将领是 ( ?)A、裕谦 B、僧格林沁 C、马本斋 D、僧一行11、中国第一个用解析法研究圆周率的科学家是 (? )A、祖冲之 B、明安图 C、鲁明善 D、忽思慧12、与《农桑辑要》王祯的《农书》并列为元代三大农书的是 (??)A、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 B、忽思慧的《饮食善要》C、《突厥语大词典》 D、扎马鲁丁的《万年历》13、在多民族国家里民族问题的根源在于 (??)A、民族矛盾 B、民族差别 C、民族仇恨 D、民族平等14、民族平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是 (??)A、民族平等 B、语言平等 C、习俗平等 D、男女平等1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础是: ( )A、建立民族自地方 B、设立民族自治机关 C、行使民族自治权利 D、实行民族自治条例16、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是: ( )A、建立民族自地方 B、设立民族自治机关 C、行使民族自治权利 D、培养和使用民族干部17、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标志是: ( )A、建立民族自地方 B、设立民族自治机关 C、行使民族自治权利 D、实行民族自治条例18、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 )A、建立民族自地方 B、设立民族自治机关 C、行使民族自治权利 D、实行民族自治条例19、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是由我国的: ( )A、地域情况决定的 B、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C、民族成分复杂决定的 D、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20、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居中国 (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21、“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媒”指的是: ( )A、内蒙古 B、新疆 C、西藏 D、青海22、内蒙古自治区全区耕地面积8000万亩,人均耕地3.6亩居中国: (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23、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 ( )A、1949年5月1日 B、1947年5月1日 C、1950年5月1日 D、1952年5月1日24、被誉为“纤维宝石王国”之称的是 ( )A、青海 B、新疆 C、西藏 D、内蒙古25、内蒙古地区的矿藏在全国各省区中位居第一的有 ( )A、煤 B、黄金 C、稀土 D、铝土二 、不定项选择题1、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它的基本特征有 (??)A、共同经济生活 B、共同地域 C、共同语言 D、共同心里素质2、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 (??)A、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B、共同构成了民族 C、并不是每个民族都同时具备的 D、也并不一定均衡显现3、我国民族地区的显著特点是 (??)A、地广人稀 B、资源丰富 C、地处边疆 D、人口稠密4、著名的蒙古族三大历史著作是 (??)A、《蒙古秘史》 B、《蒙古黄金史》 C、《蒙古源流》 D、《蒙古传记》5、被誉为我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的是 (??)A、藏族的《格萨尔王传》 B、维吾尔族的《褔乐智慧》 C、蒙古族的《江格尔》 D、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6、民族问题 (??)A、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 B、又包括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C、也包括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问题 D、是敌我矛盾问题7、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有 (??)A、长期性 B、复杂性 C、重要性 D、国际性8、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主要宗教有 (??)A、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