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 三国演义 的基本常识
如:桃园三结义: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民生困苦。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幽州太守刘炎出榜招兵。刘备,关于,张飞都去看招兵榜文。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拯救百姓之心,一见如故。张飞拉他们到自家庄后的桃园,摆上祭品,焚香礼拜,对天盟誓,结拜为兄弟。
关羽温酒斩华雄:
袁绍率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虎牢关守将华雄斩杀链军数将。关羽请缨,袁术,袁绍看不起只是一名弓箭手的关羽。曹操提出让关羽出战。关羽立下军令状,曹操酾热酒一杯,关羽道:酒且斟下,某去便来。众将只听外面鼓声震天,正欲探听,关羽已掷华雄首级于中军地上,此时其酒尚温。
2.《三国演义》基本常识
。
../ 《三国演义》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共1191人,其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汉、三国、晋的皇裔、后妃、宦官等128人,其他176人。 汉章帝以来,东汉政府一直处于宦官集团与外戚集团的权力斗争,这两大集团力量的互相斗争,形成了东汉独特的政治局面;权力每次交接,无不伴随大规模的杀戮,严重削弱了东汉帝国的势力。
公元184年,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以张角三兄弟为首的、规模空前的农民起义;东汉政府为了镇压黄巾起义,一方面放权到洲牧、太守,一方面默认并支持地主阶层组织私人武装,对抗起义军。经过近一年的较量,基本上把黄巾军镇压下来。
但是经过黄巾起义,东汉政府已经遥遥欲坠,加上权力下放到洲、郡一级和容许地主阶层拥有私人武装;各洲牧、太守纷纷拥兵自重,地方豪强为了共同利益,形成利益共同体,并推举德高望重或有能力的当坞帅,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 公元189年,灵帝亡,刘辩即位;宦官和外戚展开新一轮权力争夺,为了在权力争夺中取得决定性胜利,何进听取袁绍建议,征调四方猛将、英雄豪杰率兵入京,造成董卓乱政;地方势力借口讨伐董卓,纷纷招兵买马,后王允计杀董卓,西凉军阀再度把持政权,并互相拼杀;而各地军阀为了抢夺地盘,纷纷兵刃相交,乱世正式来临。
公元196年,盘踞衮州的曹操击败吕布,听取部下的意见,推行屯田,并西迎献帝,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政治优势,其后击败刘备、袁术、吕布等,占有衮、司隶和徐州、青州的一部分;河北的袁绍也攻克易京,彻底消灭军阀公孙瓒,占据了翼州、幽州、并州、青州的绝大部分,成为最大的割据势力;江东的孙策先后打败许贡、王郎等人,占有会稽、丹阳、吴郡等地,在江东立稳了阵脚。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焉、刘璋父子也成为军阀中的有力竞争者。
公元200年,袁绍挑选10万精锐步兵,骑兵万余,南下与青少年好友曹操争锋,曹操先后击杀袁绍勇将颜良、文丑后勒兵官渡;袁绍在正面战场无法撕开曹操防线,同时在青州、并州和曹操后方汝南开展第二战场,先后被曹操采取相应措施一一瓦解。后曹操放火烧掉袁绍屯放于乌巢的军粮等军用物资;袁绍大将张合、高览投降曹操,袁军士气全无,曹操乘机发动大反攻,杀万余,俘虏7万余。
其后袁绍一蹶不振,二子争位,曹操加以利用,公元207年,曹操远征乌丸,出其不意,大胜,平定了北方,一举成为最强大的军阀。江东孙策准备在曹操和袁绍决战时偷袭许昌,不料正在加紧策划的时候给刺客刺杀,伤重身亡,其弟孙权即位,加强了对南方发展的力度。
公元208年,荆州牧刘表病死,幼子刘琮在地方豪强蒯良、蒯越兄弟和舅舅蔡瑁的支持下当上了荆州牧;寄居刘表的刘备和江东孙权也加紧抢夺荆州;曹操知道刘表死亡后,马上率领精锐骑兵5000,轻装简备,日夜兼程,南下抢夺荆州;并于长坂击溃南逃的刘备;刘琮投降,曹操拘有荆州大部分。孙权、刘备为了对抗曹操,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曹操,208年11月,曹操率领14、5万大军,水陆并进,进军赤壁,与孙刘联军对持。
周瑜用黄盖计,大烧曹操连环船,加上曹军水土不服,大败而归,荆州所受降的水军全部死亡或者投降。曹操失去了水军和部分的嫡系部队,急剧上升势头受到严重打击,从此致力于北方。
赤壁之战后期,周瑜与曹仁在南郡展开激烈争夺,刘备乘机抢夺了荆州南部四郡,并派关羽北上攻打襄阳,被守将乐进击败;经过一年的争夺,曹仁不得不奉命撤回襄阳,彻底失去了南下的据点;同时,孙权从合肥方向进攻也被曹军挫败。 公元211年,刘备听取谋士庞统、诸葛亮的建议,留关羽镇守荆州,自己带领大军借口抵抗张鲁,入川谋取益州;经过3年的争夺,终于夺取了益州。
从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公元214,曹操借口进攻张鲁,挑拨关中割据势力马超、韩遂等公开作反;曹操乘机消灭关中势力并一举攻下割据汉中的张鲁;刘备恐惧曹操乘机攻击成都,马上向孙权退步。
公元218年,刘备在攻取三巴后,亲自带领主力部队北上争夺汉中,击杀汉中守将夏侯渊;曹操不得不亲自到汉中前线指挥作战,无法挽回败局,不得不退出汉中,也失去了进军益州的据点,三国势力达到了平衡,鼎立局面正式出现。 公元219年,关羽受刘备胜利胜利攻取汉中的鼓舞,出兵进攻襄阳,遇上山洪爆发,水淹曹军于禁所督7支救兵,包围襄阳、樊城;曹操马上派遣徐晃领军救援曹仁,同时和孙权达成短暂同盟,徐晃于襄阳城外击败关羽;孙权以吕蒙为都督,偷袭南郡,并利用政治手段来巩固在荆州的统治,擒杀企图逃走的关羽;彻底粉碎了刘备利用南郡为据点北上攻取襄阳并乘机进军中原的战略。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曹丕即位,同年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229年,孙权进位称帝,国号吴;三国才正式出现。 公元222年,刘备遣将军吴班、陈式督水军进入夷陵地区,锁江东西岸;自己带领步兵主力,准备夺回南郡。
孙权求和不成,任命陆逊为都督,领50000大军,横兵夷陵,阻挡刘备大军,并利用刘备补给线长远的优势;刘备求战不成,士气日益衰减,加上天气炎热,放松戒备;陆逊利用这一有利形势,先是。
3.关于三国演义的基本常识
有赤壁之战,周瑜打黄盖,使用苦肉计,是曹操放松了警惕性,然后又假借投降名义接近曹操船只,然后再将早已放了易燃物品的船只点着,因曹操军大多不会游泳,所以用链子连着,就这样一船接着一船的烧,使曹操丧失几万大军,这就是所谓的“一战定三分“的最重要的战争。
再将往后一点的:一次司马懿领几十万大军兵临之诸葛亮城下,诸葛亮率领的几员文官都让诸葛亮逃跑,可诸葛亮说谁再说逃跑军法处置(当时那是死罪),所以文官都不说了,后诸葛亮上城楼,弹起琴来,司马懿以为城中必有伏兵,就领几十万大军撤退,诸葛亮实现命令的几员大将假装乘胜追击,将司马懿大军赶出几十里。 还有就是著名的关羽手提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
更有赵云,一人闯进十几万的大军里,背着刘备的儿子,也就是刘禅,一手拿龙胆枪,一手拿青釭剑,下骑“的卢”马左右开工,杀了曹军几千兵,一百多名武将,两百多名副将,三天三夜没合眼,连在小坡上看的曹操都为之惊叹:“刘备居然有如此猛将。爱将!爱将啊!”并下令生擒,就这样赵云乘曹军不敢太厉害打时,乘的卢马冲破重围,然后背着刘备的儿子逃回蜀国,连鲁莽的张飞见了也夸赵云说:“赵云,好样的!”后张飞打后阵,大吼一声,吓走曹军几十万大军。
后有刘备娶孙尚香,诸葛亮用三锦囊,不中周瑜恶计,刘备顺利娶回孙尚香。 还有。
(很多很多,不过重要得多写出来了) (顺序未排列)。
4.三国演义的文学常识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以人物为载体形象地衍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智、信、勇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三国演义》通过魏、蜀、吴三国的故事,揭示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发展规律。
《三国演义》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5.关于三国演义的一点小常识
周瑜大。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父母早死,为避战乱,随叔父到荆州,后在南阳隆中(今湖北襄樊西)隐居十年,观察天下形势。后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辅助。他向刘备提出联吴抗曹、据有荆益、三分天下的大计,史称隆中对策。赤壁之战前夕,他亲往江东联络孙吴,结成联盟,一战打败曹操。他又帮助建立蜀汉政权。刘备征吴失败后,於临死前在白帝城将自己的孩子及复兴汉室的大业托付给他。从此,诸葛亮负起管治蜀汉及兴复汉室的重担。他重新与孙吴修好,又平定南方的叛乱,并屡次北伐曹魏,以致积劳成疾,在公元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他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
周瑜(175-210),字公瑾,东吴四英将第一位,庐江舒城人。幼年与孙策相识,结为生死之交。后孙策脱离袁术自立后,周瑜主动投奔孙策。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战争中起到了谋士和武将的双重作用,用计谋收服了太史慈。孙策平定江东后,周瑜任水军都督。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继位后,也十分信任周瑜。208年,孙权西征黄祖,周瑜立下了大功。208年,曹操南下,目标直指江东,孙权战和未定。周瑜及时从鄱阳湖赶回,正确分析了曹操远来的种种弊端,使孙权决定与曹操一战。周瑜身为水军大都督,用火攻之计大破曹操,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周瑜攻打南郡时中毒箭,但还是拼死取下了南郡。随后周瑜割长江南岸给刘备,但刘备至京口见孙权,要求得到整个荆州,孙权同意,因此周瑜只得退往柴桑郡养伤,在生病期间周瑜提醒孙权要提防刘备。210年,周瑜领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时箭伤发作,英年早逝,年仅36岁。孙权闻讯后,立即素服迎接周瑜灵柩回柴桑。
6.关于《三国演义》的文学常识 帮帮忙吖
《三国演义》
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双股剑的刘备,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和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例如: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空城计。
7.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深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 三顾茅庐 故事: 刘备三请诸葛亮;
成语: 身在曹营心在汉 故事: 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
8.“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 煮酒论英雄 。
9.下面的一幅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六出祁山 东和: 东和孙吴 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
七擒: 七擒孟获 北拒: 北拒曹魏 排八阵:摆设八阵图
7.《三国演义》基本常识
三国鼎立三国地图在荆州的刘备,受到益州之主刘璋邀请,入蜀帮助刘璋防守张鲁、曹操的入侵,刘备口头答应,但入蜀后不断收买人心,双方最终在212年决裂,刘备调兵直指成都的刘璋,虽然其间军师庞统中流矢死,但仍于214年成功逼使刘璋投降,刘备成功入主益州,留下关羽防卫荆州。
同时,曹操曾南下攻击孙权,最后双方撤退。215年,曹操快速地得到汉中,而同时孙刘两家开始争夺荆州拥有权而发生战斗,两军对垒。
但刘备得悉曹操得汉中,危害蜀地安全,便和孙权平分荆州,回师益州,但双方关系经已恶化。216年曹操就任魏王,一年后,刘备进攻汉中,而曹操内部有守将叛乱,孙权也偷袭合肥,汉中成功落入刘备之手,曹操虽曾挥军要夺回,但都不成功。
219年,刘备自封汉中王。同年,关羽率荆州军北上攻魏,但主战、刚接鲁肃之位的吕蒙突袭荆州,并擒杀关羽。
220年,曹操死,曹丕登位,并逼汉献帝禅让,建国号魏;而于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孙权向魏称臣,而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同年,刘备以报关羽之仇为名东征孙权,孙权派出接替吕蒙的陆逊迎战。
结果刘备惨败,不久病死于白帝城(详见夷陵之战)。223年,刘禅登位,蜀吴再度结盟,最终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229年,吴王孙权称帝,建立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