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政治常识答案6

2021-11-16 综合 86阅读 投稿:梦渐醒

1.高手帮忙

☆ ☆ 答案:b、马斯特里赫特 --------------1991年12月10日 ,欧共体首脑会议在荷兰小城马斯特里赫特召开,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包括《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条约》和《欧洲政治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 ☆ ☆ 答案:c、第四点计划--------------通过所谓“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的“第四点计划”支持亲美独裁政权,推行新殖民主义。☆ ☆ ☆ 答案:c、中产阶级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最大的变化是新中间阶层的兴起和“中产阶级”的扩大。

☆ ☆ ☆ 答案:c、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是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体制。

☆ ☆ ☆ 答案:c、罗马俱乐部--------------本书是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组织、著名的罗马俱乐部给世界的第一个报告,给人类社会的传统发展模式敲响了第一声警钟,从而掀起了世界性的环境保护热潮。

2.政治经济常识

一、对投资和消费关系的概念性认识

内需包括国内消费与投资。马克思指出,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这是我们正确认识投资与消费关系的理论基石。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投资与消费的关系:第一,二者互相依存、互为条件。投资与消费是密不可分的。消费创造出投资的动力和新的投资者,是投资的最终完成和最后检验,是投资的目的;投资则创造出消费的内容、方式和手段。第二,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在短缺经济阶段,生产能力不足,商品供不应求,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经济增长的主导方面。而在买方市场基本形成的情况下,生产能力过剩,商品供大于求,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经济增长的主导方面。第三,二者互为增减关系。在出口已定的条件下,在国内需求结构中,消费的比重扩大了,投资的比重就要缩小;反之,投资的比重扩大了,消费的比重就要缩小。第四,二者互为统一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扩大消费,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扩大投资、发展生产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二)高投资,低消费影响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

投资多体现在工业和房地产的发展上,消费多体现在第三产业里。投资率长期偏高,加上投资结构的不合理,还会导致另一个结构性问题,就是第三产业增长滞后于第二产业。2008年,贾汪区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6.3%,而第三产业增长率为14.2%。在今年前三季度,受金融危机以及一系列扩内需政策的共同作用,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4.8%,而第三产业为13.0%。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明显滞后于第二产业,使得三次产业结构呈现出愈加不合理的趋势,不仅影响到总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还会影响到其它各类型、各层次结构问题的调整,最终将影响全区宏观经济总体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第三产业增长的滞后也意味着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对于通过扩大居民对服务消费的需求来拉动国内消费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也是不利的。

(三)高投资,低消费失衡的影响因素增多。

1、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对促进消费增长的不利影响可能增加。

投资率过高、消费率偏低是我国当前一个突出的结构性问题,这与收入分配政策紧密相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经济活力提高和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倾向。2008年,贾汪区城乡居民基尼系数为0.43(全国为0.51),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且呈拉大之势。从城乡不同人群看,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收入比分别为1:0.12和1:0.27,从数值不难看出,贫富收入差距悬殊很大,而贫富所占人数的比例悬殊也很大。这表明,没有一定的收入支撑,很大一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还只能长期“潜伏”。这种新情况值得高度关注,并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否则,将会影响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正常升级,甚至危害社会稳定。

2、体制性弊端可能导致投资过度扩张和经济大幅波动。

目前,我国投融资领域存在的体制性问题仍然很多。主要是产权关系不清、风险责任不明、投融资约束机制不健全,银行借贷受政府干预现象仍有发生;地方财政收入严重依赖投资产业后的回报,受政绩和地方财税收入的影响,各级政府部门对投资参与过多。在此体制、机制背景下,随着经济发展加快,特别是重化工业、城市建设活动的增加,很可能导致投资的过度扩张和较大起落。这一状况对于提高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非常不利。

(四)用科学发展观消除投资与消费失衡的结构障碍。

首先,发展要具有前瞻性、科学性,消除投资中的无效增长成分,避免重复和盲目投资,对目前已经出现投资过热的行业在准入以及税收等方面进行政策控制,同时采用经济手段,在过热行业实行扶优扶强的策略,加快大企业的技术进步,通过重组兼并消除过剩和重复建设。

其次,要调整使用国家投资的结构和方向,将其重点放在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环境等民生方面。促进居民扩大消费的公共设施领域和城市化建设方面,比如加强小城镇和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以降低消费综合成本。

第三,要把经济发展的宏观目标由紧盯GDP转到就业目标上来,通过繁荣活跃三产增加就业岗位来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增强他们的消费能力。

3.高考政治经济常识怎么答

我是上海的.如果你不是上海的话就不知道有没有用了前言 我们的经济生活1、经济生活的四环节?其中什么是起点和基础?2、以经济建设中心的必要性。

3、怎样坚持以经济建设中心?4、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5、如何理解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6、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将是什么样的情景呢?7、2020年我国经济建设的具体目标。8、上海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唯一的出路是什么?9、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具有“经济眼光”的现代青年人。

第一课 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1、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2、简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3、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何为联结性要素/不可再生性要素/企业家才能?4、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是什么?5、简答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含义及其两者关系。

6、我国为什么要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7、GDP代表什么?其含义是什么?8、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什么?9、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目的怎样才能真正实现?10、社会积累的含义、渠道和作用分别是什么?11、什么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2、我国当前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课 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1、个人总收入作了哪些扣除,才能成为可供人们用于消费的收入?2、哪些因素影响人们决定消费和储蓄的比例?3、什么是适度消费?4、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归根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5、简述适度消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6、简答生活质量与消费水平的关系。

7、简答什么是我们当前所提倡的艰苦奋斗?现阶段我们提倡艰苦奋斗的现实意义是什么?8、什么是消费结构?消费结构的分类。9、什么是恩格尔定律?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

恩格尔系数可以反映什么经济现象?10、简答消费结构从低层次的消费结构向高层次的消费结构转化的趋势的主要表现。11、什么是合理消费?12、消费弹性归根到底是由什么决定?13、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4、为什么要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15、为什么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16、消费者与经营者相比处于弱势地位的体现。

17、消费者依法享有哪些权益?18、我国法律规定了哪些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的途径?第三课 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1、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包括哪些具体行业?2、什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两个基本部门?3、为什么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4、简答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5、第三产业的含义。

6、第三产业的作用。7、简述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

8、我国怎样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9、简述社会产业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10、我国现阶段劳动就业的良好机遇。

11、劳动者要正确解决择业问题,应考虑哪些方面?12、新型劳动者和创业者必备的基本素质有哪些?13、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14、什么是劳动合同制度?15、什么是劳动合同?16、劳动争议有哪几种处理方式?第四课 国家财政与依法纳税1、什么是国家财政?2、国家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方式。

3、财政赤字的含义及其弥补方法。4、什么是国家预算和决算?5、国家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关系。

6、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的关系。7、国家安排财政收支的原则。

8、财政的作用。9、增加财政收入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10、税收的含义、税收的基本特征。

11、税收制度的三要素及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分别是什么?12、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主要税种有哪些?13、我国税收的本质是什么?14、我国税收的作用。15、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

16、为什么我们要依法纳税?17、公民怎样做到依法诚信纳税?第五课 金融服务与投资理财1、什么是金融活动?2、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具有哪些功能?3、简答货币演变的过程。4、纸币与铸币(金属货币)相比具有哪些优点?5、什么是货币的借贷活动?双方当事人是一种什么关系?6、什么叫金本位制?什么叫纸币本位制? 7、利率的定义。

利率的计算公式。8、中央银行的地位。

9、我国中央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区别。10、我国的中央银行叫什么?其主要任务?11、现代银行体系的构成。

1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有哪些?13、理财的首选目标是生财,对吗?为什么?14、保险的含义及其职能。15、债券与股票的区别与联系。

16、以增值为目的的主要理财方式有哪些?17、投资理财应当综合考虑哪些因素?遵循哪些原则?第六课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3、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主要体现。4、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5、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6、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

7、为什么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8、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具体形式。9、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形式、政策。

10、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含义。11、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12、外资经济的形式及其作用。1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14、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分配制度。15、。

按劳分配的含义、性。

4.政治经济常识

一、对投资和消费关系的概念性认识内需包括国内消费与投资。

马克思指出,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这是我们正确认识投资与消费关系的理论基石。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投资与消费的关系:第一,二者互相依存、互为条件。投资与消费是密不可分的。

消费创造出投资的动力和新的投资者,是投资的最终完成和最后检验,是投资的目的;投资则创造出消费的内容、方式和手段。第二,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在短缺经济阶段,生产能力不足,商品供不应求,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经济增长的主导方面。而在买方市场基本形成的情况下,生产能力过剩,商品供大于求,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经济增长的主导方面。

第三,二者互为增减关系。在出口已定的条件下,在国内需求结构中,消费的比重扩大了,投资的比重就要缩小;反之,投资的比重扩大了,消费的比重就要缩小。

第四,二者互为统一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扩大消费,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扩大投资、发展生产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二)高投资,低消费影响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投资多体现在工业和房地产的发展上,消费多体现在第三产业里。

投资率长期偏高,加上投资结构的不合理,还会导致另一个结构性问题,就是第三产业增长滞后于第二产业。2008年,贾汪区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6.3%,而第三产业增长率为14.2%。

在今年前三季度,受金融危机以及一系列扩内需政策的共同作用,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4.8%,而第三产业为13.0%。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明显滞后于第二产业,使得三次产业结构呈现出愈加不合理的趋势,不仅影响到总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还会影响到其它各类型、各层次结构问题的调整,最终将影响全区宏观经济总体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第三产业增长的滞后也意味着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对于通过扩大居民对服务消费的需求来拉动国内消费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也是不利的。(三)高投资,低消费失衡的影响因素增多。

1、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对促进消费增长的不利影响可能增加。 投资率过高、消费率偏低是我国当前一个突出的结构性问题,这与收入分配政策紧密相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经济活力提高和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倾向。2008年,贾汪区城乡居民基尼系数为0.43(全国为0.51),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且呈拉大之势。

从城乡不同人群看,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收入比分别为1:0.12和1:0.27,从数值不难看出,贫富收入差距悬殊很大,而贫富所占人数的比例悬殊也很大。这表明,没有一定的收入支撑,很大一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还只能长期“潜伏”。

这种新情况值得高度关注,并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否则,将会影响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正常升级,甚至危害社会稳定。2、体制性弊端可能导致投资过度扩张和经济大幅波动。

目前,我国投融资领域存在的体制性问题仍然很多。主要是产权关系不清、风险责任不明、投融资约束机制不健全,银行借贷受政府干预现象仍有发生;地方财政收入严重依赖投资产业后的回报,受政绩和地方财税收入的影响,各级政府部门对投资参与过多。

在此体制、机制背景下,随着经济发展加快,特别是重化工业、城市建设活动的增加,很可能导致投资的过度扩张和较大起落。这一状况对于提高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非常不利。

(四)用科学发展观消除投资与消费失衡的结构障碍。首先,发展要具有前瞻性、科学性,消除投资中的无效增长成分,避免重复和盲目投资,对目前已经出现投资过热的行业在准入以及税收等方面进行政策控制,同时采用经济手段,在过热行业实行扶优扶强的策略,加快大企业的技术进步,通过重组兼并消除过剩和重复建设。

其次,要调整使用国家投资的结构和方向,将其重点放在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环境等民生方面。促进居民扩大消费的公共设施领域和城市化建设方面,比如加强小城镇和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以降低消费综合成本。

第三,要把经济发展的宏观目标由紧盯GDP转到就业目标上来,通过繁荣活跃三产增加就业岗位来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增强他们的消费能力。

5.100分求高三政治常识,经济常识,哲学常识

辩证法:1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2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 3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4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5认识和利用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6坚持矛盾的分析方法7具体问题具体分析8内因和外因 9量变和质变 10事物发展的趋势 1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辩证唯物主义:1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2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3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4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5认识是不断深化 扩展 向前推移的 6创造性思维与合理想象 7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8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深化认识发展认识。

6.政治经济学常识

高考政治主干知识归纳总结(经济学常识) 总起来不少 一本书那⒈商品和商品经济 本部分是整个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由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三部分内容组成。

商品包括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货币包括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纸币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规律包括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 把握商品概念还要注意物品和商品转换的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于交换。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除了要准确把握它们的定义外,还要明确它们与商品的关系,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商品的非本质属性,因此,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物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因此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价值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的对立表现在:含义不同;同商品的关系不同,在交换过程中二者必须分离,不能兼得,商品生产者要实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要获得使用价值,必须让渡价值;它们的统一表现在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这部分内容在高考中主要是考查使用价值、价值、商品三者之间的关系,另外,当前企业要面向市场、重视产品质量,其经济学依据也在这里。

商品的价值量涉及三对概念之间的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量和商品价值总量。这三对关系是复习时的重点和难点,因此一定要彻底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不同类型的题目加以巩固。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如同商品、价值等概念,都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对于货币的职能,重点把握两个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要把握:为什么;表现形式,价格和交换价值的区别,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流通手段要把握:商品流通:表现形式,支付手段与流通手段的区别。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需要储备的学科知识包括现象、原因、影响、对策以及纸币的发行规律等。 关于价值规律,重点把握价值、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区分决定和影响作用的不同,还需要把握其与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交易原则之间的内在联系。

此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内容。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实施“走出去战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经济结构调整等热点问题都与价值规律的作用有直接关系。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本部分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两部分内容组成,具体包括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的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市场经济 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把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需要区分公有制与所有制、公有与国有、主导与主体三对概念,虽都是一字之差,含义却大不相同。

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有重大创新,需要予以特别关注。其中,我国的分配制度也根据十六大精神有所更新: (1)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2)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对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要掌握其各点是什么、为什么,这对于我们观察市场经济中的现象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因此要能够记忆、理解和应用,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以后, 对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认识和把握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国家宏观调控要掌握的内容主要是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国家宏观调控的任务和手段。

教材对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进行了修改,复习时学生也要注意。 3.企业和经营者 本部分由企业是巾-场的主体和企业的经营者两部分组成,具体包括企业及其作用、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国有 企业经营者的地位、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关于企业这一知识点,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容易在企业和市场主体的关系上出现偏差: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都是市场主体,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不要误 解为只有企业才是市场主体;正确理解企业法人和法人代表,不要把法人代表误认为“法人”。 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不同点和共同点,股票价格的公式在教材中虽然是以小字出现的,也要认真阅读,弄清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

要侧重从国企改革的角度去把握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包括改革的重要性、方向、方针、改革进程发展的情况等。另外,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务院机构改革专门设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对它的主要职责要有所了解。

在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上,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去把握;宏观上需要进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微观上除了教材所说一靠技术、二靠管理以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如 扩大规模、面向市场、名牌战略、搞好服务、正当竞争、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

经济与政治常识答案6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