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对联基本常识
基本规则:
1、字数相等
“字数相等”包含三层意思:上下联相对应的词组字数相等;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字数相等;上联总字数和下联总字数相等。
2、内容相关
对联上下联内容应有关联。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
3、“词性相当”是对联的语法要素,其含义是:上下联相对应的每个字、词的词性应属于同一类别。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如“春来眼际,喜上眉梢”两句话共同表达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
4、平仄相谐
“平仄”的概念:“平”指普通话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如“妈、麻”,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指普通话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骂”,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
“平仄相谐”就是声调相互协调,以便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音韵感。“平仄相谐”是对联的声律要素。
扩展资料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能成对偶就行。
下面举例以见一斑: 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上联的"祖国"、"山河"和下联的"人民"、"岁月"都是名词,上联的末字"壮"和下联的末字"新",都是形容词,上下相对,平仄协调,内容与形式都与上述的五条规律符合。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_对对联
2.对联基本知识,对联大全
1 对联的格式 精巧玲珑的对联,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习惯,而且在群众广泛运用的基础上还有一种统一点要求,固定的格式。
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是我国民间文化遗产中讲究较多、要求较严的一种特殊文体。从格式上看,它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中间有两个门框和一个门楣道特点相应地由三部分组成: 上联:第一句,也叫出句; 下联:第二句,也称对句; 横额:也叫横批或横披。
上、下联是对联的主体,有和壁之妙,缺一不可。 另外,对联主实际运用中,上、下联文字不管多长,一般都没有标点,这也是格式上的一种特殊讲究。
但也有例外。 对联的类型 从反映的内容和使用的场合来看,对联可以分为: 春联: 以除旧迎新,言明志向,充满豪情,展望未来为主要内容,专门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因时效性较强,人们就称为春联。
如:春满长征路,花繁民主枝。 楹联: 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需要,过去常在官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联语,统称为楹联。
例如,一九七九年,杭州"岳庙"修复一新,当代著名词人兼书法家赵扑初,化用岳飞《满江红》词意,为重新塑好的岳飞巨像两边的大柱上,精心撰写了一幅古为今用、气魄宏伟大新楹联: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头望;收拾山河酬状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婚联: 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那天选用或编写的能够表达热烈气氛的对联称春联。
如:并蒂新开幸福花,同心永结富裕果。 挽联: 为了评价先人的生平业绩,抒发后人诚挚的怀念之情,在追悼会或纪念会上所用的对联,谓之挽联。
如悼念敬爱的周总理的一幅挽联:心血劳干革命事业似巍巍泰山震环宇,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 寿联: 当老人喜过生日,子女为了表达对长辈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益寿、福满家门为主要内容,精心书写一些吉祥的词语,或贴在门上,或挂在厅堂,这样的对联就叫寿联。
一九四一年时马老马寅初六十寿辰大会,周恩来、懂必武和邓颖超联名赠送了一幅寿联: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做伴支床有龟。 对联的要求 对联,如果是五字或七字式,那就与五言、七言律诗中的颔联(三、四句)或腹联 (五、六句)完全相同。
对联作为一种独立成文的文学体裁,它的主要要求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所谓"对",就是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所谓"联",就是上下文的内容要互相照应,紧密联系。
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机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才能很好地说明一个问题,表现一件事物,或阐清一个道理。具体说来,对联 的要求是: 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上下联词组要相同;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
上下联词性要相同;所谓词性,是指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上联的词性和下联的词性,按照词的先后位置,既要相同,又要相对。
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上下联句法要一致;句法,就是语句构成的方法。
一幅对联中,上联是由几个字组成的一共有几个音节的顿读法,下联也必须相同。 上下联平仄要相调;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
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例如: -云带钟声穿树去- (平仄平平平仄仄) -月移塔影过江来- (仄平仄仄仄平平)。
另外,古诗的音节主要有两种,一是两字一顿,叫"双音步",一是一字一顿,叫"单音步"。双音步的平仄以第二字为主,第一字可不严格要求,对联也可如此。
例如: -窗含西岭千秋雪- (-平-仄-平仄) -门泊东吴万里船- (-仄-平-仄平) 上联中的"窗"和下联中的"门"是平对平,"西"与"东"是仄对仄。 上下联内容要相关;如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过这样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 写春联的要求 春联既是根据我国古代骈体文衍生出来的一种新文体,又是借鉴了我国诗歌传统的文学形式。
它与古代的骈体文和诗歌不同,是一种特有形式的独立文体。尽管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往往就是绝妙的对联,但只有在它们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
它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形式上成对成双,两联彼此相“对”,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副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
具体要求如下: 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
对联大全 : 志在千里胜勇者无畏搏勇往无前 一勤天下无难事日忍堂中有太和 李争三春题金榜鹏举万里展鸿图学海扬帆 金猴方启岁俊鸟又催春 宏伟大业平地起无限商机乘风来 羊年瑞气展宏图猴岁祥云创家业 门迎福路有鸿福店有财神发大财 长空载誉喜羚羊大地回春乐神猴 玉羊雄风生意隆金猴盛世财源广 玉羊雄风生意隆金猴盛世财源广 敦品学勇求新良骥始昭千。
3.对联基础知识
对联基础知识一、对联的起源与发展(一)对联概述对联俗称“对子”,简称“对”、“联”;别称“联对”、“联语”、“联句”;雅称“楹联”、“楹贴”、“贴子”、“偶句”、“应对”、“对语”等等,是有独立意义的对偶句。
对联的历史悠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传统的实用文体。与诗的单位叫“首”,文的单位叫“篇”的道理一样,对联的单位叫“副”,古人用“幅”。
对联由两个等量字句组成,前一部分叫上联,也叫上支、上比、出句或叫对公、对首。后一部分叫下联,,也叫下支、下比、对句或叫对母、对尾。
上下句合称一联,为全联缺一不可。楹联是传统的格律文学,具有格律性、典型性。
凡不符合联律基本要求的作品就不应称其为楹联。对联的字数与“言”有相应的关系。
字数是上下联字数之和,其中和之半为“言”。比如传统春联“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是八字四言联,居室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是十字五言联;“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是十四字七言联。
与对联最密切的是横批,也叫“横联”、“横额”。横批贴在两个对联中间上面,一般是四个字的。
它的作用是把上下联的中心思想概括出来,有总结和点化作用。 (二)对联的起源与形成对联与包括骈赋、唐诗、宋词、元曲、民间韵律性文学等在内的其它文学体裁、语言、文论术语之间,既有互相包容,渗透、扶翼的共性,又有自己的规律、定则。
1、对偶修辞手法孕育了对联对联区别于其它文体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就在于它的上下联,从字数、句式、内容、到平仄、韵律等,全用对偶。因此,要探索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就不能不首先涉及到对偶。
对偶是汉语修辞格之一。对偶是“对仗”和“骈偶”两个词的演化综合。
对仗是诗词曲联中语句的一种对偶形式。“对仗”缘于古代宫中卫队的行列仪仗队。
这种仪仗队是两两相对地排列的,其队形、人数、服饰、旗号等都整齐对称排列,所以叫“对仗”;骈偶的“骈”是指两匹马并驾齐驱,“偶”指两个人结合在一起。合成“骈偶”,也是成双成对的意思。
对偶和对仗二者疏密有间,宽严有别,对仗忌重字,对偶不忌。对偶这种修辞手法,在我国古代诗文中,很早就被人们所运用,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文学作品中就出现了。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瞧·采薇》)。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到了两汉时期,一种叫做“赋”的半诗半文的文学体裁发展起来,对偶的修辞手法得到了广泛、自觉的运用。
到魏晋时期,赋体作品又逐渐趋向骈体化,产生了“骈体文”。对偶修辞方法的发展和成熟,不仅对于丰富、发展汉语言文字艺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可以说,正是这种艺术手法,孕育了唐代的律诗和以后的对联这两种艺术形式。
从整个文学艺术史和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来看,对联这种文学艺术形式同整个汉语言艺术是密切相联的。它是随着我国汉语言文字艺术中对偶修辞手法的产生、发展、完善才应运而生的,是从对偶修辞手法中脱胎出来的一种独立别致的文体。
可以说,对联是对偶修辞手法的成熟化、典型化、文体化的产物。2、桃符习俗直接产生了对联对偶修辞手法孕育了对联,但是,对偶并不等于对联。
对偶要转变为对联,还必须具备外在的形式。这种使对联获得独立的外在形式,是我国古代一种民族习俗——挂“桃符”。
因此,对联始于古时的“桃符”,即对联源于春联,春联始于桃符。“桃符”又称“仙木”。
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原人民在旧历辞旧迎新之际,用两块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样,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旁,意在驱邪祛鬼,祈福避祸。根据神话故事《山海经》等书记载,相传在东海度朔山有一棵弯屈伸展三千里的大桃树,它的枝丫一直伸向东北的鬼门,山洞里的鬼神都要由此出入。
桃树下有两位神将把守,名叫神荼、郁垒。他们一旦发现有害人的恶鬼,就用苇索捆住送去喂虎,使人们得以安居乐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这种悬挂桃符习俗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最初写二神名字或者描画图象,到后来有人在桃木板上写除祸祈福的吉祥话,进而发展到写两句对偶的诗句。
于是便产生了所谓“桃符诗句”,即“楹贴”。这种题桃符的楹贴,便是对联的雏形。
最早的一副楹帖,即春联的出现,根据史料记载,是在五代时期。《宋史·西蜀孟氏世家》载:公元964年,孟昶(919—965)命学士辛寅逊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后蜀主孟昶所题的这副楹贴,就目前来讲,被公认为是第一副春联。至此,对偶的修辞手法,便“分娩”出春联这种独立的文体。
及至宋代,对联创作已蔚然成风。象苏轼、朱熹、黄庭坚这样的名流大家,也有不少对联作品传世。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102 1—1086)在《元日》诗中描写了人们张贴春联的情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元、明时期,宫廷、宦门、寺庙、佛门已经出现了铭刻于木柱上。
4.经典七言对联,七言楹联
一池翠影游鱼乐;三径红香舞蝶忙。 一帘风雨王维画;四壁云山杜甫诗。
一帘花影云拖地;半户书声月在天。 一庭花发来知己;万卷书开是古人。
一庭花影三更月;千里松阴百道泉。 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图画即江山。
万顷洪波闲眉界;九秋鹤举健精神。 万岫烟云迷岭外;千重紫气锁山头。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万卷图书天禄上;四时云物月华中。
扩展资料: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对联
5.对联基本知识,对联大全
1 对联的格式 精巧玲珑的对联,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习惯,而且在群众广泛运用的基础上还有一种统一点要求,固定的格式。
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是我国民间文化遗产中讲究较多、要求较严的一种特殊文体。从格式上看,它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中间有两个门框和一个门楣道特点相应地由三部分组成: 上联:第一句,也叫出句; 下联:第二句,也称对句; 横额:也叫横批或横披。
上、下联是对联的主体,有和壁之妙,缺一不可。 另外,对联主实际运用中,上、下联文字不管多长,一般都没有标点,这也是格式上的一种特殊讲究。
但也有例外。 对联的类型 从反映的内容和使用的场合来看,对联可以分为: 春联: 以除旧迎新,言明志向,充满豪情,展望未来为主要内容,专门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因时效性较强,人们就称为春联。
如:春满长征路,花繁民主枝。 楹联: 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需要,过去常在官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联语,统称为楹联。
例如,一九七九年,杭州"岳庙"修复一新,当代著名词人兼书法家赵扑初,化用岳飞《满江红》词意,为重新塑好的岳飞巨像两边的大柱上,精心撰写了一幅古为今用、气魄宏伟大新楹联: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头望;收拾山河酬状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婚联: 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那天选用或编写的能够表达热烈气氛的对联称春联。
如:并蒂新开幸福花,同心永结富裕果。 挽联: 为了评价先人的生平业绩,抒发后人诚挚的怀念之情,在追悼会或纪念会上所用的对联,谓之挽联。
如悼念敬爱的周总理的一幅挽联:心血劳干革命事业似巍巍泰山震环宇,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 寿联: 当老人喜过生日,子女为了表达对长辈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益寿、福满家门为主要内容,精心书写一些吉祥的词语,或贴在门上,或挂在厅堂,这样的对联就叫寿联。
一九四一年时马老马寅初六十寿辰大会,周恩来、懂必武和邓颖超联名赠送了一幅寿联: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做伴支床有龟。 对联的要求 对联,如果是五字或七字式,那就与五言、七言律诗中的颔联(三、四句)或腹联(五、六句)完全相同。
对联作为一种独立成文的文学体裁,它的主要要求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所谓"对",就是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所谓"联",就是上下文的内容要互相照应,紧密联系。
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机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才能很好地说明一个问题,表现一件事物,或阐清一个道理。具体说来,对联 的要求是: 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上下联词组要相同;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
上下联词性要相同;所谓词性,是指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上联的词性和下联的词性,按照词的先后位置,既要相同,又要相对。
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上下联句法要一致;句法,就是语句构成的方法。
一幅对联中,上联是由几个字组成的一共有几个音节的顿读法,下联也必须相同。 上下联平仄要相调;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
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例如: -云带钟声穿树去- (平仄平平平仄仄) -月移塔影过江来- (仄平仄仄仄平平)。
另外,古诗的音节主要有两种,一是两字一顿,叫"双音步",一是一字一顿,叫"单音步"。双音步的平仄以第二字为主,第一字可不严格要求,对联也可如此。
例如: -窗含西岭千秋雪- (-平-仄-平仄) -门泊东吴万里船- (-仄-平-仄平) 上联中的"窗"和下联中的"门"是平对平,"西"与"东"是仄对仄。 上下联内容要相关;如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过这样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 写春联的要求 春联既是根据我国古代骈体文衍生出来的一种新文体,又是借鉴了我国诗歌传统的文学形式。
它与古代的骈体文和诗歌不同,是一种特有形式的独立文体。尽管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往往就是绝妙的对联,但只有在它们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
它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形式上成对成双,两联彼此相“对”,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副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
具体要求如下: 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
对联大全 : 志在千里胜勇者无畏搏勇往无前一勤天下无难事日忍堂中有太和李争三春题金榜鹏举万里展鸿图学海扬帆金猴方启岁俊鸟又催春宏伟大业平地起无限商机乘风来羊年瑞气展宏图猴岁祥云创家业门迎福路有鸿福店有财神发大财长空载誉喜羚羊大地回春乐神猴玉羊雄风生意隆金猴盛世财源广玉羊雄风生意隆金猴盛世财源广敦品学勇求新良骥始昭千里志识。
6.对联基础知识
对联基础知识一、对联的起源与发展(一)对联概述对联俗称“对子”,简称“对”、“联”;别称“联对”、“联语”、“联句”;雅称“楹联”、“楹贴”、“贴子”、“偶句”、“应对”、“对语”等等,是有独立意义的对偶句。
对联的历史悠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传统的实用文体。与诗的单位叫“首”,文的单位叫“篇”的道理一样,对联的单位叫“副”,古人用“幅”。
对联由两个等量字句组成,前一部分叫上联,也叫上支、上比、出句或叫对公、对首。后一部分叫下联,,也叫下支、下比、对句或叫对母、对尾。
上下句合称一联,为全联缺一不可。楹联是传统的格律文学,具有格律性、典型性。
凡不符合联律基本要求的作品就不应称其为楹联。对联的字数与“言”有相应的关系。
字数是上下联字数之和,其中和之半为“言”。比如传统春联“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是八字四言联,居室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是十字五言联;“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是十四字七言联。
与对联最密切的是横批,也叫“横联”、“横额”。横批贴在两个对联中间上面,一般是四个字的。
它的作用是把上下联的中心思想概括出来,有总结和点化作用。 (二)对联的起源与形成对联与包括骈赋、唐诗、宋词、元曲、民间韵律性文学等在内的其它文学体裁、语言、文论术语之间,既有互相包容,渗透、扶翼的共性,又有自己的规律、定则。
1、对偶修辞手法孕育了对联对联区别于其它文体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就在于它的上下联,从字数、句式、内容、到平仄、韵律等,全用对偶。因此,要探索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就不能不首先涉及到对偶。
对偶是汉语修辞格之一。对偶是“对仗”和“骈偶”两个词的演化综合。
对仗是诗词曲联中语句的一种对偶形式。“对仗”缘于古代宫中卫队的行列仪仗队。
这种仪仗队是两两相对地排列的,其队形、人数、服饰、旗号等都整齐对称排列,所以叫“对仗”;骈偶的“骈”是指两匹马并驾齐驱,“偶”指两个人结合在一起。合成“骈偶”,也是成双成对的意思。
对偶和对仗二者疏密有间,宽严有别,对仗忌重字,对偶不忌。对偶这种修辞手法,在我国古代诗文中,很早就被人们所运用,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文学作品中就出现了。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瞧·采薇》)。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到了两汉时期,一种叫做“赋”的半诗半文的文学体裁发展起来,对偶的修辞手法得到了广泛、自觉的运用。
到魏晋时期,赋体作品又逐渐趋向骈体化,产生了“骈体文”。对偶修辞方法的发展和成熟,不仅对于丰富、发展汉语言文字艺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可以说,正是这种艺术手法,孕育了唐代的律诗和以后的对联这两种艺术形式。
从整个文学艺术史和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来看,对联这种文学艺术形式同整个汉语言艺术是密切相联的。它是随着我国汉语言文字艺术中对偶修辞手法的产生、发展、完善才应运而生的,是从对偶修辞手法中脱胎出来的一种独立别致的文体。
可以说,对联是对偶修辞手法的成熟化、典型化、文体化的产物。2、桃符习俗直接产生了对联对偶修辞手法孕育了对联,但是,对偶并不等于对联。
对偶要转变为对联,还必须具备外在的形式。这种使对联获得独立的外在形式,是我国古代一种民族习俗——挂“桃符”。
因此,对联始于古时的“桃符”,即对联源于春联,春联始于桃符。“桃符”又称“仙木”。
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原人民在旧历辞旧迎新之际,用两块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样,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旁,意在驱邪祛鬼,祈福避祸。根据神话故事《山海经》等书记载,相传在东海度朔山有一棵弯屈伸展三千里的大桃树,它的枝丫一直伸向东北的鬼门,山洞里的鬼神都要由此出入。
桃树下有两位神将把守,名叫神荼、郁垒。他们一旦发现有害人的恶鬼,就用苇索捆住送去喂虎,使人们得以安居乐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这种悬挂桃符习俗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最初写二神名字或者描画图象,到后来有人在桃木板上写除祸祈福的吉祥话,进而发展到写两句对偶的诗句。
于是便产生了所谓“桃符诗句”,即“楹贴”。这种题桃符的楹贴,便是对联的雏形。
最早的一副楹帖,即春联的出现,根据史料记载,是在五代时期。《宋史·西蜀孟氏世家》载:公元964年,孟昶(919—965)命学士辛寅逊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后蜀主孟昶所题的这副楹贴,就目前来讲,被公认为是第一副春联。至此,对偶的修辞手法,便“分娩”出春联这种独立的文体。
及至宋代,对联创作已蔚然成风。象苏轼、朱熹、黄庭坚这样的名流大家,也有不少对联作品传世。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102 1—1086)在《元日》诗中描写了人们张贴春联的情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元、明时期,宫廷、宦门、寺庙、佛门已经出现了铭刻。
7.对联有什么常识
对联又称楹联,起源于桃符,是一种对偶文学,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严格区分大小词类相对,可见称“对联起源律诗”是根本的错误。传统对联的对仗要比所谓的诗对联工整。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
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的对联。
对联 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8.对联基本常识1
对联基本常识对联,亦称“楹联”,常称“对子”、“门联”、“门对”,它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很高的文学艺术的应用价值和欣赏价值。
一、对联的效用对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从古到今,人们在新春佳节、婚丧嫁娶、乔迁住宅、庆贺祝寿等庆典活动中,都要张贴对联,宣柒气氛。对联,从它的应用价值来说,有着特有的功能和作用。
对联像号角,催人振奋;像清洗剂,净化人的心灵;像美妙的歌舞,创造吉祥的气氛;像诗歌图画,吸引人们欣赏;像情感的黏合剂,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增进友谊,启迪智慧;像警钟、利箭,抨击黑暗,抑恶扬善。例如,辛亥革命时期湖南的黄兴,在武昌起义一周年的纪念会上,奋笔直书:百折不回,十七次铁血精神,始有去年今日;一笔勾尽,四千年帝王历史,才成民主共和。
这是歌颂辛亥革命的佳联,至今还传为美谈。又如在教师节期间,有人写道:做红烛为后代点燃智慧烈火,化甘露浇桃李催放理想鲜花。
显然这是尊师重教,赞扬师德师风的对联。2005年春联欢晚会,为喧柒盛世迎春的热闹气氛,安排了新春对联专题节目,以各个省市的特色为题,进行联对,如吉林与辽宁贯对:吉林:车轮飞转 东西南北追风去辽宁:钢水奔腾 春夏秋冬入眼来河北:万里长城 山海关 龙头为首河南:独门绝技 少林寺 天不无双北京:三海九门 京华迎奥运上海:一江两岸 世博靓申城这些对联寓意深远,同时为当年的春晚添姿添色。
再如在抑恶扬善,扶正劫邪方面,也有其独特的功能,如北宋时期的奸臣秦桧墓前有这样一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奸臣人从宋后羞为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些对联能使人们爱憎分明,伸张正义,贬斥邪恶,弘扬美德。总之,对联这种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其作用体现在方方面面,在喧柒气氛,传播智慧,陶冶心灵都有其独特的功能。
二、对联的结构及张贴方法(1)对联的结构一般由上联、下联和横批三个部分构成。上联是出句;下联是对句,横批与上、下联紧密相连,高度概括,集中体现上、下联的思想。
比如有两幅对联: 遍地牛羊六畜旺 自力更生创千秋伟业满山花果四季香 励精图治开万代宏基横幅是:春光明媚 横幅是:奋发图强(2)对联的张贴。张贴对联的口诀是:“人朝门立,右手为上,左手为下”。
意指对联的出句(上联)贴在人的右手边,即门的左边;对联的对句(下联)贴在人的左手边,即门的右边。因为古代文体行文是竖排,是从右至左行文的。
现代文体是横排,是从左至右行文,1/4对联是竖写,要遵循古代文体的规则,所以要右至左张贴。三、对联的基本规则对联的基本规则,或基本法则,基本要求,概括地说,是八个字:“对仗工整,平仄协 调。”
(1)对仗工整。对仗工整的要求是四点:一是上下联的字数相等。
一幅对联出句字数的多少没有统一的规定,可以是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六字、七字,甚至几十个字都可以,但两边的字数必须相等,决不能一多一少,否则就不叫对联。二是两边的词性相对。
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量词对量词、介词对介词、„„。三是两边的句式结构相同。
如主谓桔构式、动宾结构式、复句结构式等,上下联的句式结构必须相同,不能更改。如有一对联:人生不满君今满世人难逢我竟逢这是一位年逢百岁的老人写的一幅对联,从字数来讲,是七言句,两边都是7个字,字数相等;从词性来看,“人生”与“世上”、“君”与“我”都是名词,“不”与“难”是副词、“满”与“逢”是动词(满可作形容词,也可作动词,这里作动词用),可见两边的词性相同;再从句式结构来看,上下联都是用两个句子压缩而成的,用通俗的话来说:上联是:人生是不容易满百岁的,您今天却满百岁了;下联是:世上很碰到百岁人,我却碰到了。
上下联都是将两个分句,运用转折关系组合成一个复句,是包含转折关系的复句相对,且两个分句的句型也是一致的。(2)平仄协调。
平仄协调是对联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即平声对仄音,仄声对平音;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对联有平起式和仄起式两种情形,例如七言句,平起式为: 仄起式为:上联: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上联: 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 仄仄|平平|仄平平。
下联: 平平|仄仄|仄平平。仍以(1)中的对联为例,上联: 人生不满君今满下联: 世人难逢我竟逢从平仄来分析,这是一幅平起式对联,上联的声韵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的声韵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
对联的平仄协调还有一条重要规则,那就是:不论是平起式还是仄起式,上联的句脚必须为仄音,下联的句脚务必为平音。四、汉语音韵平仄区分(1)何谓平仄? 要了解平仄,首先要从声调谈起。
所谓声调,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因素。
古代汉语有四种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按传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