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教案教学设计 课堂
《虞美人》李煜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学习目标】:1、掌握有关词的知识点以及李煜的有关文学常识。
2、了解李煜借江水表达愁情的手法。3、背诵全词。
【学习重点】:了解李煜借江水表达愁情的手法。【学习难点】:感受李煜的愁情之源。
【预习案】:1.知识链接——文学常识 (1)、词兴于,盛于,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为、、等。
(2)、“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
可以分上下两段,叫“片”或“阕”。(3)、词按字数分为、、。
字数在58字以内的是,在59至90字的是,在91字以上的是。(4)、宋词有和。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和。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 、。
(5)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乌夜啼》等词。
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2、背景资料 李煜的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以描写宫廷逸乐生活为主,风情绮丽,清靡婉转。
后期词则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与晚唐以来的香艳词风颇见异趣。
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的艺术手段,在词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预习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疑难问题,请记录下来。
【探究案】:课堂合作探究与展示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2、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把握本词所表达的情感。2.掌握本词的表现手法。
【学习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把握作者的情感。【知识链接】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北宋婉约派词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有“词家之冠”、“词中老杜”之称。
一生在仕途上不得意,几度奔波于地方州县,因此羁旅愁思是他创作的主要题材,在其它作品中词人一再以“京华倦客”自称,可见他早已淡薄功名而魂系故乡。【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1.解释下列字词 溽暑 侵晓窥檐语 清圆2.翻译下列句子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3.初读诗歌,整体感知。上片的景中出现了哪些主要意象?这些主要意象构成了哪些画面?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二、合作探究 “五月渔郎相忆否?”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何特别之处?你能举出我们学过的类似诗句吗?课堂教学设计 备课人 授课时间 课题 《虞美人》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诵读并背诵诗歌 2. 赏析重点词句,把握艺术技巧。
过程与方法 以课堂为阵地,提升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探究拓 展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词作的艺术魅力及其艺术价值。
重难点 把握重点词句的内涵,把握艺术技巧。教学设计 一、《虞美人》歌曲导入(1分钟) 二、走近作者李煜。
(3分钟) 1.学生朗读写作背景(配乐) 公元974年冬天,宋军的铁骑踏破了美丽的南唐国都金陵。李煜肉袒负荆,出城跪降。
随后在宋兵的一片辱骂声中,一路呜咽,被驱北上。最后被囚禁在汴京。
在他过完41岁生日的七夕之夜,面对一轮皎洁的明月,远眺他那永远无法再见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遏止这三年囚徒生涯所积累的愁结,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虞美人》。
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 2.教师简介作者生平与成就。三、展示学习目标,播放朗诵视频(2分钟) 四、学生自由练习朗诵,展示朗诵成果,师生点评。
(4分钟) 五、鉴赏探究(25分钟) (一)词作整体把握 (二)分组讨论探究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是对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着这屈辱生活的延续,何时是头啊?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什么?(即作者怀念的是什么) 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 更是对欢乐、自由的向往,对尊严的期盼,对生存安全感的需要。
3.“只是朱颜改”,改变的仅仅是“朱颜”吗?4.“问君能有几多愁”,作者的愁有哪些? 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家之苦5.这首词运用了哪些手法?10、11 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 比喻 夸张 借代 设问 对比 (三)名句赏析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本句把无形的愁思赋在有形的流水上,江水奔腾流淌,一泻千里,如愁思的多;江水昼夜不停,。
2.8上语文1至20课文学常识
高一语文必修二文学常识整理第一单元1、朱自清: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长诗《毁灭》奠定了他在诗坛的地位,同年发表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展现出了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其后陆续发表诗与散文集《踪迹》,散文《背影》、《春》,游记《欧游杂记》。2、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工人形象的作品之一。代表作有第一部小说集《沉沦》小说《迟桂花》等。
3、陆蠡:现代散文家、革命家、翻译家。著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
译著有俄国屠格涅夫的《罗亭》、英国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第二单元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记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故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
“风”为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音乐;“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乐歌。2、屈原:名平,字原。
战国时期楚国人,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楚辞》收录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辑。《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3、《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作于东汉末年。选自南朝陈徐陵编选的《玉台新咏》(《玉台新咏》成书于南朝梁年间)。
4、《涉江采芙蓉》:选自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文选》。《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最早见于《文选》。
5、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诗人。
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
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慷慨悲凉,是建安文学的共同基调。
代表作《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等。6、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
东晋末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开创了田园诗体系。
代表作:《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闲情赋》、《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第三单元1、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有“书圣”之称。世称“王右军”、“王会稽”。
与其子王献之并称“二王”。2、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词人、诗人。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代表作:《赤壁赋》《石钟山记》《饮湖上初晴后雨》《念奴娇·赤壁怀古》3、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代表作:《读孟尝君传》、《游褒禅山记》、《伤仲永》、,《泊船瓜洲》、《元日》、《梅花》、《登飞来峰》。第四单元1、蔡元培:现代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
担任北京大学校长。2、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1963年8月28日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3、恩格斯: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
3.七上1到15课文学常识
七年级上第1课 在山的那一边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痴chī想 诱yòu惑 喧xuān腾点拨:不要把“诱”误读成xiù。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huàn) 幻想 (shùn) 瞬间 (níng)凝成3.解词。(1)隐秘:隐蔽,不外露。
(2)一瞬间:一眨眼之间。4.诗中的“山”指的是困难、挫折,“海”指的是理想、信念。
二、重点句子1.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2.——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三、文学常识1.《在山的那边》的作者是王家新2.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诗歌分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三种,《在山的那边》属于哲理诗。第2课 走一步 再走一步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啜chuò泣 纳罕hǎn 峭qiào壁 目眩xuàn颤chàn抖 闷mēn热 屡lǚ次。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训(jiè) 诫 瘦骨(lín xún) 嶙峋小心(yìyì) 翼翼 (sǒng) 耸立3.解词。(1) 纳罕:惊奇,诧异。
(2) 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二、重点句子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 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点拨:本句是主旨句,含义深刻。)三、文学常识《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
第三课蝉 收敛liǎn 零落 聒聒 guō卑beī微 一丝不苟gǒu 宽恕shù第3课 生命 生命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擎天撼hàn地 糟蹋zāo tà 庸碌lù 小憩qì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āo) 骚扰 (gū) 辜负3.解词。(1) 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
(2) 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3) 庸碌:形容人平庸,没有作为。
(4) 应许:答应。二、重点句子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三、文学常识《生命 生命》的作者是台湾(地名)女作家杏林子,她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第4课 紫藤萝瀑布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瀑pù布 迸bèng溅 忍俊不禁jīn盘虬qiú卧龙 伶仃líng dīng 绽zhàn放穗suì 伫zhù立 仙露琼浆qióng 沉浸jìn2.解词。(1)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2)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二、重点句子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三、文学常识1.《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是当代 (时代)女作家宗璞。2.散文按表达方式分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第5课 童趣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童稚zhì 拟nǐ作 藐miǎo小 鹤唳lì 怡yí然 土砾lì 壑hè 癞lài虾há蟆ma2.解释下面的词。
(1)项为之强 项:颈,脖颈。(2)徐喷以烟 徐:慢慢地。
(3)鹤唳云端 唳:鸟鸣。(4)以土砾凸者为丘 砾:瓦砾、小石块。
(5)以丛草为林 林:树林。(6)兴正浓 兴:兴趣。
(7)方出神 方:正。(8)驱之别院 驱:赶。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项为之强 强通僵 解释为僵硬4.本课中有的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请写出两至三个。
并解释其现在的意思(1)成语:明察秋毫 意思是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形容视力极佳。(2)成语:怡然自得 意思是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3)成语:庞然大物 意思是形容形体大而笨重的东西。二、重点句子1.用原文填空。
(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2)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点拨:注意“藐”“壑”等字笔画较多。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见到极小的东西,必定细细去观察它的纹路,所以常常得到事物之外的趣味。
(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夏日的蚊子声音像雷鸣,我自己把它比作成群的仙鹤在天空飞翔。
(3)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想象之中,心情愉悦,自觉是一种满足。
(4)见二虫斗草间。看见两只虫子在草丛间相斗。
三、重点段请默写《童趣》一文中作者叙述童年趣事“观蚊如鹤”一段。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是清(朝代)文学家沈复。2.《童趣》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叙事散文,在文中作者叙述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驱蛤蟆等童年趣事。
第6课 理想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脊jǐ粱 船舶bó 载zài着倔强jué jiàng 鬓bìn发 洗濯zhuó寂寥liáo 玷diàn污 扒pá窃2.解释下列词语。
(1) 玷污;弄脏(多用于比喻)。(2) 可望不可即:只能够望见不能够接近。
3.用恰当的动词填空。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二、重点句子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理想》的作。
4.初中语文课堂问题设计有哪些策略
一、设计背景 虽然当今课堂教学日新月异,教法纷呈,可师古法外却难尽如人意。
究其根本原因是:以往的课堂教学方法着重于一个“教”字而不是落在一个“学”字上,着重于“教”字即已经踏入了某种误区。教学的重心应当落在“学”字上,惟有如此,教育才能得到良性的持续发展。
教学的根本之处就是要让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如幼儿学步时大人要敢于放手,幼儿要乐于举步,无畏跌摔;似碧海初航时探索者勇于劈波斩浪无惧危险。其次是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学习并善于学习,如学步初时的牵引护持,似初航时的海图后援。
诸种学业中一国的母语是所有阅读理解的基础,是所有学科思维的根本所在。因此我们必须承认语文是人类文明传承的基石,是民族文化延续的桥梁。
而课堂教学设计就是营造这一平台的重要环节。 二、设计创意 1、本人以为语文课堂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作为最终目标:表达能力可分为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
口头表达是基础,书面表达是上层建筑,但这种关系是螺旋梯进式的。在日常生活中口头表达占主体,口头表达充许更多错误的存在。
社会生活中书面表达占主体,书面表达更注重表达的规范性(即语法要求)。 2、就我们教学实际来讲,学习接触的教材绝大多数是书面表达的东西。
我们必须面对的事情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来理解这些书面文章。阅读和理解书面文章就必须要明白该阅读些什么 ,如何理解,从哪里进行理解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必须提供给学生一种方法(即学习模式)。
我们学生和老师是在同一课堂中的,那么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模式:即适合学生学也适合老师教的模式,让学和教的人都明白该学些什么,该教些什么,明白如何学,如何教。 3、这种既适合学生学又适合老师教的模式,其实更为注重学生的学,老师只是起监督辅导和道德引导作用。
为了区别于常见的教学模式暂且将其称之为“学海导航”。 4、“学海导航”就是体现自主合作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淡化教师的“教”强化学生的“学”,“教”变得模糊,却更强调教师的教学和知识素养,“学”显得建构化,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三、设计目标 教学应当充分应用校园环境的压力和学生希望获得成功的欲望来调动他们更大的积极性和求知兴趣。
学海导航无法包办一切,恰恰相反,它只是给出一个大致方向,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去查阅资料并开动大脑和合作探究,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希望通过这种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养成学生研究问题,积极合作的好习惯。
四、活动内容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绝对的主体,教学过程按“学海导航”分为四大部分:夯实基础、文本再现、文本探究、拓疆远航。根据不同的课文体裁进行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来完成,只在必要时才由教师加以指导。
前三部分是要求学生大部分把握并理解,第四部分是提升拓展,一般情况下只要求学生能把握其中一、二点即可。 五、实施步骤、操作要点及工具 (一)、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口头交流分享即可) A:文本来源(作者及作品); B:作者生平和代表作; C:作家的文学地位(后人对他的评价)。
D:背景:文本有关知识点补充说明(写作动机、地理概貌、风俗人情、民间艺术等)。 要点:以上四点可以整合在一起成为一段介绍文字,可作为开场白(说话练习)。
2、生字词把握:(板书出生字词、多音字、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 A:生字词的音:找出生字词(或疑难字)并注音--注意多音字或通假字。 B:疑难字词的形和义:把握这些字词的结构和释义--注意一词多意、词类活用或古今异义词。
要点: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学习利用工具书并掌握新词汇。 (二)、文本再现(板书出文章主旨及段落内容) 1、阐述或明确文章主要内容(简单的几句话); 2、文本的具体内容 A:写了哪些事(事件、情节、论据或科普知识点); B:写了哪些人(神态、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等); C:写了哪些环境(景物、社会和物体) D:写了哪些场面(人、事、物活动的地方,要注意细节); E:作者表明了哪些观点或者是什么立场。
3、作品思路:将文章分段(层),概括段意,明确文章体裁。 要点:整体把握文本主要内容,能概括段意并明确文章主旨,对于古文要能复述。
(三)、文本探究(板书出表达手法、修辞及其相关语句,或佳词妙句并解析) (1)、文本的表达技巧: 1、文本的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议论、说明。 其中描写、抒情是重点。
2、文本的表现手法(即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 A: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 B: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C: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D: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3、文本的材料安排:主与次、详与略、繁与简。
4、文本的结构:承上启下、悬念、照应、铺垫等。 5、修辞手法(佳词妙句):比喻、借代、拟人。
5.如何整合阅读教学目标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为了实现这样的理念,我国第一次提出了三维课程目标观,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学科的功能和目标。由此可见,三维目标的落实是课改理念得到落实的关键所在。
而阅读教学目标是语文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阅读教学活动顺利展开的指南。就阅读教学而言,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突破口来落实三维教学目标,那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落实它,又兼顾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特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一、三维目标整合的顾此失彼现象级问题 (一)三维目标表述泛化,其中任何一个目标都不是特定文本、特定课堂的特定目标,而是对任何文本、任何课堂都适用的“普遍”目标。
如: 《蜀道难》学习目标1.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以及相关文学常识。2.结合课文下面注释,掌握基本字面的音形义,宏观把握文意,结合诗歌内容诵读 提示,激情展示。
3.赏析诗歌的内容及艺术特色,背诵全诗。4.感受并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二)形式上是三维目标,但实际上只有知识目标,连能力目标很少顾及。如:《琵琶行》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景及歌行体、互文等相关文学常识。
2.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诗前小序及第一段,概括其主要内容和作用。3.通过诵读诗歌,感悟诗歌的语言美,理清全文脉络。
4.掌握音乐段描写的方法。(三)三维目标不能融为一体,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能融入知识、能力、过程、方法目标中,不能表现为知识、能力、方法和过程。
如: 《台阶》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尴尬、烦躁、微不足道、大庭广众”等词语。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表现主题的方法。
3、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过程与方法目标:1、把握课文的叙述角度,体悟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2、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3、明白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学习文中父亲勤劳、质朴……又有所追求的品质。2、深入了解、认识自己的父亲,理解父亲。
二、阅读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本质 三维目标,是三个目标,目标的三个侧面,还是三重目标?其实,三维目标是目标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由三个维度构成一个完整的目标,有三个维度才完整,三维一体,相互支撑与制约。能力和知识绑在一块,要求语文教学不能只把文本大卸八块就行,卸了要能重装,整体认知文本,更要能运用已经卸下来的零件组装别的文本,灵活运用,这就是能力。
过程与方法,则要求得更多。用过程匡正方法,就要求方法不仅与知识结合在一起,还要与能力结合在一起,不仅与能力结合在一起,还要与学生的反应、课堂的节奏、师生的互动结合在一起。
方法,不仅是认知与掌握知识的方法,而且是运用知识获得能力的方法,更是师生如何阅读与解读文本、获得知识、生成能力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进一步形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基本原则与境界。
什么是知识和能力?除了以前的固有的看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与方法中,更应充分考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为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是一个人本主义范式的课程构架,更因为语文课程本身就是一个人本课程,既然以人为本,就离不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如此,我们在阅读和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就要更加关注文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背景,更加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文本的驱动与组织作用,更要关注师生现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背景与文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互动关系,更要关注通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互动,产生语文教学过程、方法、能力上的良性驱动,进而建构或者有助于建构师生人生健康发展所需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素养。在操作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隐为文本的思想感情,外化为学生的课堂反应,前者可以归入知识与能力目标,后者可以归入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备课、说课和评课时不必单独立项,除非教师针对文本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需要特别强调某一相当突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
而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课堂教学一直关注和设计的重要目标,如此一来,新的三维目标与原来的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价就连贯起来了,操作上没有“额外”的负担,理念上守正出新。三、阅读教学中三维目标整合的操作要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如何融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阅读教学中三维目标整合的操作难点。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在阅读教学中的再现和再创造 再现和再创造知识和能力目标是语文教育的根本目标 。但是语文课程不是纯知识性 、理论性的课程。
基础知识分布于每一篇阅读文本中,已有的知识积累会在新的阅读活动中再现。教师没有必要每次都重复学生早已拥有的知识积累,而新的知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