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几条饮食卫生的常识
不要空腹喝牛奶,饭前便后要洗手。
一、合理膳食,保证必要的营养供给,不暴饮暴食,不挑食,不要边走边吃饭、边吃饭边谈笑,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 二、注意饮食卫生。
不随意购买、食用劣质食品和三无食品(无产地、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不吃腐烂变质和受污染的食品和饮料;不到校外不具备基本卫生条件的摊点饮食、购买食品;不吃零食,不喝生水;少吃油炸、烟熏、烧烤及防腐剂、色素含量高的食品;生吃水果、蔬菜要洗净,不随便吃野菜、野果;不吃半熟的肉和无卫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鱼片、生荸荠,防止食物中毒或感染疾病。特别注意预防残留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肉类加工成品中含有)、过潮海鲜中毒、黄曲霉素中毒(如腐烂变坏的花生仁)、发芽马铃薯中毒、白果、杏仁、桃仁等生果仁中毒、鲜黄花菜中毒、毒蘑菇中毒、河豚中毒、部分食物混合食用中毒。
三、讲究个人与环境卫生。要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和便后洗手的习惯;饭前饭后要洗刷餐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壳、纸屑杂物;不共用卫生洁具和餐具;要在学校餐厅就餐;从家里带来的食品不要久存,食品、餐具要放置在干燥、洁净处,并做到防尘、防蝇、防鼠、防腐;经常清理宿舍及就餐处的卫生,并开窗通风。
预防“非典”、流感、人感染高致性病禽流感、病毒性肝炎、肠道传染病、肺结核等传染病。 五、严禁酗酒、抽烟、吸毒。
四、加强体育锻炼,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应及时告知学校及相关教师。
生病时一定到正规医院看病,服药的种类、剂量及注意事项要遵从医生的处方和嘱托,以防药物中毒。
2.几条饮食卫生常识
人体必需的七种营养素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纤维素和水。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这些营养素,也就是说,人的身体就是靠摄入这些营养素、通过化合、分解从而合成了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同时供给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切物质。当人体缺乏某种营养素时,生命活动的正常性就会受到影响,出现消瘦、虚弱、抵抗力下降、功能障碍、疾病乃至死亡等各种表现。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养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的良好饮食习惯,使我们能够获得全面而均衡的营养。
一日三餐巧安排,早餐不吃不可
日三餐的合理安排直接与健康密切相关。合理的安排是:早餐应占全日总热量的25%-30%,午餐应占40%,晚餐占30%-35%,早餐应供给充足的蛋白质,一定量的脂肪,午餐应供给充足的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晚餐以精为好,除了要有蛋白质、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以外,还应避免吃得过饱或进食大量脂质食物。
预防食物中毒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吃变质、腐烂的食品;
2、不吃被有害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品;
3、不生吃海鲜、河鲜、肉类等;
4、生、熟食品应分开放置;
5、切过生食的菜刀、菜板不能用来切熟食;
6、不食用病死的禽畜肉;
7、不吃毒磨菇、河豚鱼、生的四季豆、发芽土豆、霉变甘蔗等。
食物安全十原则
--------------------------------------------------------------------------------
1、要选购安全食品;
2、食品要烧熟煮透;
3、烹调好立即进食;
4、小心贮存熟食品;
5、再加热的食品要彻底;
6、防止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7、保持厨房用具清洁;
8、加工食物前要洗手;
9、防止昆虫类动物污染食品。
10、使用清洁水
3.饮食卫生小常识
原发布者:longxiaoye9
小学生饮食安全常识1.不随便吃野菜、野果。2.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3.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以及三无食品饮品(无产地、无生产日期、无保质 期)。4.不喝生水。不食用过期食品和饮料。5.不要到卫生条件较差的地方进餐。6.不生吃海鲜、河鲜、肉类等。7.不食用病死的禽畜肉。8.生吃瓜果要洗净。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9.不吃陌生人递送的食物及饮品。10.在吃饮各种食品前,要对饮食品进行一闻二看三品,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饮食。小学生安全常识——饮食卫生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有一些不卫生的饮食习惯和行为,但很多人对此尚未重视起来,这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病从口入”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注意: 1、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2、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3、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4、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
4.饮食卫生常识有什么
1、预防蛔虫病和蛲虫病要做到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削皮。
2、一个星期只能吃四颗蛋.吃太多.对身体不好
3、鸡屁股含有致癌物, 不要吃
4、喝豆浆时不要加鸡蛋及糖. 也不要喝太多
5、空腹时不要吃蕃茄,
6、早上醒来.先喝一杯水. 预防结石
7、睡前三小时不要吃东西. 会胖
8、少喝奶茶. 因为高热量.高油.没有营养价值可言.
9、刚出炉的面包 不宜马上食用
10、白天多喝水. 晚上少喝水
11、多油脂的食物少吃.因 为得花5~7小时去消化,并使脑中血液集中到肠胃.易昏昏欲睡
12、下午五点后.大餐少少吃, 因为五点后身体不需那么多能量
5.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一、造成食物中毒的危害因素 1、食品本身有害有毒:如毒草、莽草、发芽的马铃薯、木薯、苦杏仁、河豚鱼、湟鱼、毒蚌等。
2、食品被有害有毒物污染,如化学毒物、有害生物污染。 3、不卫生的设备,容器或用具。
4、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5、使用了腐败变质的原料。
6、剩余食物未重新加热。 7、误用有毒有害物。
8、不适当的贮存。 9、食品加工烹调不当。
10、个人卫生素质差。 二、食物中毒分类 1、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1)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常伴有发热,其潜伏期相对于化学性的较大。
(2)真菌毒素与真菌食品中毒,特点:中毒发生主要通过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物中的真菌毒素;没有传染性和免疫性,真菌毒素,一般都是小分子化学物,对机体不产生抗体;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中毒往往有较明确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2、化学性食物中毒,特点:发病与进食时间,食用量有关;;发病快,潜伏期短,多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常有群体性,病人有相同的临床表现;中毒程度严重,病程长,发病充及死亡率高;季节性和地区性均不明显,中毒食物无特异性;剩余食品、呕吐物、血和尿等样品中可以检测出有关化学毒物;误食混有强毒的化学物质或食入被有毒化学物污染的食物;临床表现因毒性物质不同而多样化,一般不伴有发热。
三、禁止采购的食品 1、腐败变质、油质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司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 2、未经曾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3、超过保质期或者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 4、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四、为什么说剩菜应彻底加热后才能食用 各种剩菜应尽早放入冰箱冷藏,再食用时应彻底加热,这是消除微生物的最好办法,剩菜在贮存时微生物也许已经生长繁殖,因为适宜的贮存仅能减慢微生物的生长,并不能杀灭它们。
所以剩菜应尽量当餐食用。彻底加热是指食品所有部位的温度至少达到70℃以上。
通常情况下,这样可保证食品卫生质量。 但是新鲜蔬菜最好不隔夜、隔餐食用。
各种叶菜尤其如此,如白菜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吃剩的白菜经过一夜后,由于细菌的作用,无毒的硝酸盐会转化为剧毒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使人体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等中毒症状,亚硝盐还是一种致癌物质。
五、为什么说有些手部不良的习惯动作具有潜在危险性 我们双手有很多的小动作是不自觉而又经常重复的。如擦鼻子、抓弄头发、挠胡子、触摸口部、抓痒,这些动作若与做饮菜连在一起,有相互污染的风险。
历史上曾发生过由于这些动作导致疾病流行的事件。我们在制作食品时应避免这些小动作,若发觉有这些动作应立即洗手,不要怕麻烦。
集体食堂、宾馆、饭店等尤其如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防止疾病流行,确保吃的卫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六、为什么应避免用手去直接接触熟食和其他随时可吃的食物 手上有大量的细菌,尽管在接触食品前进行了洗后,但不可能全部洗掉。
熟食和其他随时可吃的食物大多不再加热处理,一旦污染了细菌,细菌会随这些食物进入人体,引起食物中毒。 如果这一定要用手处理食物,应该戴手套(如果食物是已包好或需要再煮的可不用戴手套)。
戴手套要注意以下要求: 1、当手套破损了,被污染了或因任何理由脱下来后,这些手套一律应弃掉。 2、在处理生和熟食之间要更换手套。
3、手套要经常更换(至少每小时一次)。 4、用过后的手套不能再用。
七、为什么烹调方法不当,可产生多种致癌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烹调方法不当,会产生多种致癌因素。 1、动物肉、鱼类等动物蛋白,火候超度,容易产生致癌物氨甲基衍生物,所以动物禽畜肉类、鱼肉类,不可爆炒,烧焦后更不宜吃。
2、高温加热或油炸食品,可产生致癌的多环芳烃物,因此应少食或不食油炸食品。 3、新鲜蔬菜洗切后搁置时间过长会产生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因此蔬菜应现洗、现切、现炒、现吃,这样既避免产生亚硝酸盐产生,也减少了营养素的损失,特别是水溶性维生素的损失。
4、严禁用煤、原油、木柴等燃料熏制食品,否则会产生致癌物3.4苯并芘,对人体有害。 八、为什么会出现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首先应有中毒的食物,并且该食物中带有足够剂量的致病因子,具备了这两条,即可引起食物中毒。
经分析,引起食物中毒常见的有十大因素: 1、不适当地冷藏食物(冷藏温度不够); 2、在室温下贮藏食物(室温在危险温度带范围内); 3、过早地准备食物(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 4、不适当地冷却食物(冷却时间过长); 5、不适当地加热食物(加热不彻底或低温长时间加热); 6、内务管理不善(偶然的污染事故); 7、交叉污染(卫生制度不健全,个人卫生习惯不良); 8、不适当地解冻食物(在室温条件下解冻); 9、食品加工或制作人员有感染并且有不良卫生习惯; 。
6.健康、饮食、卫生知识
1. 正确洗手,是饮食安全的第一步。 人人饭前便后正确洗手,病菌不入口。“ 湿 、擦、搓、捧、干”五步洗手法:湿 ,在水龙头下把手淋 湿 ; 擦 , 擦 上肥皂或洗手液; 搓 ,两手心、手背、手指至指尖都要彻底揉 搓 ; 捧 ,用清水将双手洗净,关水前先 捧 水将水龙头冲洗 干 净; 干 ,用 干 净纸巾或烘 干 机将手烘 干。
2. 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疾病远离我。
3.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
4.购买眼睛、鳞片明亮有光泽、肉质有弹性、无腥臭味的鱼;呈粉红色具弹性的肉;绝不买头、脚部以及尾扇部变黑、头部快脱落的虾。
5.买回家中的食物,应分类分区贮放;烹调时,生、熟食分开处理,保持餐具与食器清洁。
6.禽畜类食物先除去内脏、清洗,并依每餐份量个别包装存放冰箱;蔬菜去污、除烂叶,不以一般报纸(可用白纸)包裹置冰箱内,防油墨食入体内有碍健康。
7.冰箱内最多只可存放60—70%的食物,维护良好空气循环,并应定期除霜。 冰箱不能长期保存食品,因为冰箱内的低温环境只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速度,不能杀灭细菌,贮存时间过长仍会引起食品腐败变质。
8.准备适量烹调食材,充分煮熟,当餐食用。可食之剩肴加盖冷藏;欲食用时需回热至少65度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