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古人避讳常识的作用

2022-10-15 综合 86阅读 投稿:久伴

1.中国古代避讳制度的影响

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作者在文章中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这种现象就是避讳,表示作者不敢、不能或不愿直呼其名。

避讳大体可分两类:一是公讳,即国家强令臣民所作的避讳,如避本朝皇帝名、孔子之名等;二是私讳,乃是文人士大夫对其长辈之名所作的避讳。

避讳制度起源于周代,到秦代时,随着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避讳的办法才初步确立。秦始皇名政,于是下令全国改正月为端月;秦始皇的父亲名楚,楚这个字就被改称为荆。汉代律法规定,臣民上书言事若触犯帝王名讳属犯罪。到了晋代,避讳制度日臻严密,在许多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如“授官与本名同宜改”、“山川与庙讳同应改”等等。甚至皇后的名字也在避讳之列,简文帝郑太后名阿春,当时凡有春字的地名都以阳字代替,如富春改为富阳,宜春改为宜阳。晋代人还特别重视家讳,别人言谈中若涉及自己父亲、祖父的名字就得赶快哭泣,对表对父、祖之孝心。《世说新语》中就记载,东晋桓温之子桓玄一日设宴待客,有位宾客嫌酒太凉,要侍者“温一温”,桓玄一听此“温”字,马上痛哭流涕,一直哭到不能出声。由于在言谈中容易触犯别人的家讳,很多人都很重视谱学研究,以免言语不慎触怒他人。

在南北朝时,士大夫都以善避私讳为荣。南朝刘宋太保王弘,精通谱学,能“日对千客,不犯一人之讳”,当时竟被传为美谈。在唐朝,避讳成为政府颁布的法律,不少人因不慎触讳丢官去职,断送仕途。著名诗人李贺的父亲名晋肃,由于“晋”与“进”同音,当时人认为他不能中进士,虽然有韩愈帮忙,专门写了《讳辩》为之辩白,但李贺最终没能参加进士科考试。恶讳(表示深恶痛绝的避讳)也首先在唐朝兴起。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憎恶安禄山之名,改安化郡为顺化郡,广东宝安县也被改为东莞县。宋代是避讳最严的一个朝代,庙讳就达到50个字,科举考试中,举子“举场试卷,小涉疑似,辄不敢用,一或犯之,往往暗行黜落”,失去中榜机会。宋孝宗时,应避讳的文字达到278个,文人士子遣词造句如履薄冰,举步维艰。至于因避讳不敢做某事、担任某官的更是常有。宋司马光被遣出使辽国,但因辽主名耶律德光,司马光只好以同名难避而辞退了这一差使。元朝,由于是少数民族的政权,几乎没有避讳制度了,大臣上书也敢直呼皇帝的大名。清朝统治者嫉恨中原人民视其为外族,除皇帝名之外,胡、夷、虏、狄等字都在避讳之列。乾隆四十二年,江西举子王锡候在《字贯》中触犯了康熙、乾隆帝名讳,满门抄斩,令天下士子心惊胆颤。避讳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三千多年,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彻底废除。

避讳给人们阅读和理解文献、辨别真相带来许多麻烦,甚至产生许多讹误。但如果能掌握它,却可以用来审定古书及文物的时代和识别其真伪,因为造假者图一时之快往往很少顾及避讳问题,前代避了后代的讳,或该避的讳没有避,都可以成为确定其伪品的依据。希望你能够找到答案

2.古代避讳的影响有那些

避讳,不是指今天的对于某些敏感事情的忽略、曲解、删减。

古时的避讳指的是,对于皇帝名字的避讳,书香门第儿子对父亲名字的避讳。而对于皇帝名字的避讳十分严苛,书写皇帝的名字要缺笔。

比如说,康熙皇帝,玄烨,玄字,就要缺笔,省去一点,让人技能看的懂你写的是什么字,也知道你在避讳皇帝的名字。另外,还拿康熙皇帝打比方,他有众多皇子,胤禩、胤禛、胤祥、胤褆等等。

胤禛做了皇帝,兄弟们就要改名字,以免自己的名字中的“胤”字,与皇帝重复,所以我们看青史,1722年以前的胤禩、胤祥、胤褆,也就是1722年以后的允禩、允祥、允褆。避讳,对于今天的人阅读上,有些障碍,对于研究历史不仅没有影响,而且还有一定的考订的作用,比方说一些古书籍,从避讳上就可大致知道出版的年份等等作用。

3.古人为什么要避讳

避讳之名起源于何时呢?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避讳起源于西周,据史料记载,春秋时已有鲁国大夫有关取名六忌的见解,《礼记》中亦有"大夫、士之子不敢与世子同名"等,这都说明当时已经有不少具体的避讳要求了,不过直到战国时,避讳还没有形成过一整套制度。

避讳的要求也不太严格,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也不用回避,甚至名字中有一个字相同也无须回避。 秦汉以后,大一统的政局形成并得到巩固,君主之尊变得无以复加,那时,皇权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君王的名字当然也就不能随便称呼;而在以家庭为基础的宗法社会,尊长的名字也不能轻易书写,凡遇有帝王或尊长之名,就要想方设法避开,这样,“避讳”逐渐就成为我国古代的重要礼俗之一了。

早在先秦古籍《礼记•曲礼上》中,就有“入国问俗,入门问讳”的记载。 秦汉以后,随着皇权和宗法制度的日益加强,避讳也日益严格,甚至被明文写进了法律。

唐朝的法律就规定,直呼皇帝的名字犯“大不敬”罪,不能赦免。这样以来,五花八门的“避讳”有如网罗,兜揽了臣民的全部言论行为,稍有触犯,轻则遭谴,重则罹祸,乃至灭家灭族。

十六国时的前秦国主苻生,是个独眼龙,因此讳“不足”、“不具”、“少”、“无”、“缺”、“伤”、“残”、“毁”、“偏”、“只”等字眼。手下人无意犯了讳,就要受到剁腿、破肚、拉肋、锯颈等种种酷刑。

有一次他叫太医令程延配药时,问及所需人参的好恶与多少,程延回答:“虽小小不具,自可堪用。”这“不具”可是犯了大讳,苻生勃然大怒,先将程延的双眼凿出,再将他杀死。

中国历史上的避讳,从先秦一直避到清末,真可谓源远流长,花样百出。这种避讳,不仅给后人读史造成很多误会、增加了很大麻烦,也闹出了不少使人哭笑不得的笑话。

秦始皇姓嬴名政,讳“正”,在秦朝,凡遇到“正”字全改为“端”字,因此“正月”叫做 “端月”。琅琊台石刻镌有“端平法度”、“端直效忠”,而不说“正平法度”、“正直效忠”。

汉明帝名利庄,讳“庄”字,东汉人就把旧书中的“庄子”改为“严子”,把“庄周”改为“严周”,把“楚庄王”改为“楚严王”。 封建时代,不但对皇帝的名字要避要讳,地方长官、朝廷诸臣的大名也得避 讳,不能直呼其名,连同音字也不能提及,否则就会遭罪。

五代时有个冯道,历朝为相,有一次,他命一个门客讲《道德经》,门客想到书中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连犯冯道的忌,于是就把第一句念作“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古代也有避讳家庭长辈称谓的,林黛玉读"敏"字时皆念作"密",就是避母亲名讳。

再如南朝范晔,因父名"泰",便推辞太子詹事这一官职,因"太"与"泰"同音,犯了他家讳。刘温叟因父名"岳",便终身不听音乐,因"乐"、"岳"同音,犯其家讳,甚至也从不去三山五"岳"游玩。

唐代大诗人李贺,只因父名"晋肃",竟终身失去参加进士考试的机会,因"进士"之"进"与"晋"同音,也犯家讳。照这样看来,诗礼之家最忌用与"饭"、"食"、"水"、"菜"等字同音或形似之字取名,否则后代连吃饭饮水都成问题了。

传说有个叫贾良臣的人,要求家人对自己的名字必须严格避讳。他的儿子很乖巧,一天读到《孟子》里“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就大声朗诵道:“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

气得他老头子干瞪眼。有个学生在私塾里读书,因他父亲名谷,每遇到“谷”字时,也都要改读为“爹”。

如读到《管子•牧民》“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五谷”念成“五爹”。读到刘禹锡《上杜司徒书》“百谷之仰膏雨”,“百谷”念成“百爹”。

同窗听了,取笑他道:“你一会儿‘五爹’,一会儿‘百爹’,到底有多少个爹啊?” 更为有趣的是,古代常州每年元宵要大放花灯,以示歌舞升平。有一任太守名田登,其名与“灯”字谐音,为避此讳,只得将元宵前夕的告示写成“本州照例放火三天”。

结果,老百姓讥之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迂腐地坚持避讳固然闹了不少笑话,不过,巧妙地避讳,也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机智。

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一个名叫阿九的老头子外出赶集去了,恰好有一个自称阿九叔的人登门讨债,儿媳妇对他说:“我公公赶集去了,你有什么事对我说吧。”那人说:“阿九伯欠我九百九十九两银子,叫他九月九日送到我家里,我名叫阿九叔,住在九里湾。”

阿九伯回来后,聪明的儿媳妇巧妙地避开了公公的名字中的“九”,说道:“刚才有人来找您老人家,不知他是四五叔,还是三六伯,他说公公欠他一千少一两银子,叫你重阳节那天,送到他家里,他住在八里湾过去,十里湾过来。”公公听明白了儿媳妇的话意,逢人就夸自己的儿媳妇聪明。

为王者讳,为贤者讳,为长者讳,看来古人避讳的还真不少,在前面提到的那个例子中,“谈”字所以避讳,就是因为唐武宗的名字叫李炎。从他当皇帝那天起,人们说话或写文章,凡遇到有两个火字相重的“炎”字,都要避讳,另选其它字来代替。

于是也就出现了以“谭”代“谈”的怪现象,以至后来“谈”和“谭”也就相通了。 由于避。

4.在古代的避讳制度是怎样的内容

【答案】C【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维护皇权独尊”仅局限于对皇帝名字的避讳,所以A项不正确;从对于避讳制度的解释可以看出“尊老”,但没有任何爱幼的体现,故B项不正确;避讳制度对“凝聚血脉亲缘”没有帮助,故D项不正确;回避制度强调的是幼尊长、少敬老、下级尊重上级、臣下敬重君王,即强化尊卑等级制度,故选C。考点:古代的避讳制度点评:解答此题需要学生了解古代的名字的一些禁忌。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还要知道康熙名玄烨。

考查历史基本常识。

5.古人为什么要避讳

避讳之名起源于何时呢?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避讳起源于西周,据史料记载,春秋时已有鲁国大夫有关取名六忌的见解,《礼记》中亦有"大夫、士之子不敢与世子同名"等,这都说明当时已经有不少具体的避讳要求了,不过直到战国时,避讳还没有形成过一整套制度。

避讳的要求也不太严格,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也不用回避,甚至名字中有一个字相同也无须回避。 秦汉以后,大一统的政局形成并得到巩固,君主之尊变得无以复加,那时,皇权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君王的名字当然也就不能随便称呼;而在以家庭为基础的宗法社会,尊长的名字也不能轻易书写,凡遇有帝王或尊长之名,就要想方设法避开,这样,“避讳”逐渐就成为我国古代的重要礼俗之一了。

早在先秦古籍《礼记•曲礼上》中,就有“入国问俗,入门问讳”的记载。 秦汉以后,随着皇权和宗法制度的日益加强,避讳也日益严格,甚至被明文写进了法律。

唐朝的法律就规定,直呼皇帝的名字犯“大不敬”罪,不能赦免。这样以来,五花八门的“避讳”有如网罗,兜揽了臣民的全部言论行为,稍有触犯,轻则遭谴,重则罹祸,乃至灭家灭族。

十六国时的前秦国主苻生,是个独眼龙,因此讳“不足”、“不具”、“少”、“无”、“缺”、“伤”、“残”、“毁”、“偏”、“只”等字眼。手下人无意犯了讳,就要受到剁腿、破肚、拉肋、锯颈等种种酷刑。

有一次他叫太医令程延配药时,问及所需人参的好恶与多少,程延回答:“虽小小不具,自可堪用。”这“不具”可是犯了大讳,苻生勃然大怒,先将程延的双眼凿出,再将他杀死。

中国历史上的避讳,从先秦一直避到清末,真可谓源远流长,花样百出。这种避讳,不仅给后人读史造成很多误会、增加了很大麻烦,也闹出了不少使人哭笑不得的笑话。

秦始皇姓嬴名政,讳“正”,在秦朝,凡遇到“正”字全改为“端”字,因此“正月”叫做 “端月”。琅琊台石刻镌有“端平法度”、“端直效忠”,而不说“正平法度”、“正直效忠”。

汉明帝名利庄,讳“庄”字,东汉人就把旧书中的“庄子”改为“严子”,把“庄周”改为“严周”,把“楚庄王”改为“楚严王”。 封建时代,不但对皇帝的名字要避要讳,地方长官、朝廷诸臣的大名也得避 讳,不能直呼其名,连同音字也不能提及,否则就会遭罪。

五代时有个冯道,历朝为相,有一次,他命一个门客讲《道德经》,门客想到书中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连犯冯道的忌,于是就把第一句念作“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古代也有避讳家庭长辈称谓的,林黛玉读"敏"字时皆念作"密",就是避母亲名讳。

再如南朝范晔,因父名"泰",便推辞太子詹事这一官职,因"太"与"泰"同音,犯了他家讳。刘温叟因父名"岳",便终身不听音乐,因"乐"、"岳"同音,犯其家讳,甚至也从不去三山五"岳"游玩。

唐代大诗人李贺,只因父名"晋肃",竟终身失去参加进士考试的机会,因"进士"之"进"与"晋"同音,也犯家讳。照这样看来,诗礼之家最忌用与"饭"、"食"、"水"、"菜"等字同音或形似之字取名,否则后代连吃饭饮水都成问题了。

传说有个叫贾良臣的人,要求家人对自己的名字必须严格避讳。他的儿子很乖巧,一天读到《孟子》里“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就大声朗诵道:“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

气得他老头子干瞪眼。有个学生在私塾里读书,因他父亲名谷,每遇到“谷”字时,也都要改读为“爹”。

如读到《管子•牧民》“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五谷”念成“五爹”。读到刘禹锡《上杜司徒书》“百谷之仰膏雨”,“百谷”念成“百爹”。

同窗听了,取笑他道:“你一会儿‘五爹’,一会儿‘百爹’,到底有多少个爹啊?” 更为有趣的是,古代常州每年元宵要大放花灯,以示歌舞升平。有一任太守名田登,其名与“灯”字谐音,为避此讳,只得将元宵前夕的告示写成“本州照例放火三天”。

结果,老百姓讥之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迂腐地坚持避讳固然闹了不少笑话,不过,巧妙地避讳,也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机智。

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一个名叫阿九的老头子外出赶集去了,恰好有一个自称阿九叔的人登门讨债,儿媳妇对他说:“我公公赶集去了,你有什么事对我说吧。”那人说:“阿九伯欠我九百九十九两银子,叫他九月九日送到我家里,我名叫阿九叔,住在九里湾。”

阿九伯回来后,聪明的儿媳妇巧妙地避开了公公的名字中的“九”,说道:“刚才有人来找您老人家,不知他是四五叔,还是三六伯,他说公公欠他一千少一两银子,叫你重阳节那天,送到他家里,他住在八里湾过去,十里湾过来。”公公听明白了儿媳妇的话意,逢人就夸自己的儿媳妇聪明。

为王者讳,为贤者讳,为长者讳,看来古人避讳的还真不少,在前面提到的那个例子中,“谈”字所以避讳,就是因为唐武宗的名字叫李炎。从他当皇帝那天起,人们说话或写文章,凡遇到有两个火字相重的“炎”字,都要避讳,另选其它字来代替。

于是也就出现了以“谭”代“谈”的怪现象,以至后来“谈”和“谭”也就相通了。 由于避。

6.古代的避讳有哪些

避讳是一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避讳大体可分三类:一是国讳,即国家强令臣民所作的避讳,如避本朝皇帝名,也叫“公讳”;二是圣讳,即避圣贤之名,如孔孟之名;三是私讳,即避长辈之名。避讳制度起源于周代,秦代避讳的办法初步确立。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彻底废除。

避讳有严格的规定,但在具体的情况下也有某些特殊的要求。如:皇帝已故五世的祖宗不讳,但也有照讳的。在唐代,人们一直避李世民的讳,五世以后出于保险、尊敬、习惯等人们还照讳不误。

避讳的方法有四种:

改字法:就是把帝王及所尊者之名改用其他同义字或同音字来代替。

空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空而不书,或作“某”,或作“口”。

缺笔法:即对所避之字少写一笔。但少写的一笔在什么地方是有严格规定的。

改音法:就是读书时遇到讳字,应改变声调或读别的字音。

7.中国古代避讳文化知多少

~以下内容转自知乎~ 一般来说,避讳这种事,在宋以前,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严的过程的。

中间也有一些波折,有时候松弛一下,有时候重视一下。但总体来说,是越来越严的。

先以东汉为例。东汉和西汉,是避讳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看起来很废话是吧?其实不是。

因为这两汉带来了一个对皇帝姓名的避讳要求,即所谓的“讳训”。例如:刘邦,邦字应改为国,《说文》里说,“邦,国也”。

再比如刘恒,恒字应改位常,《说文》里说,“恒,常也”。再比如刘彻,彻字应改为通,《说文》里说,“彻,通也”。

这是西汉的例子。我们再看东汉的例子:刘秀,秀则改为茂,这是因为《广雅》里解释“秀,茂也”。

刘庄,庄改为严。改为严有个出处,《论语》的“为政篇”集解里有“庄,严也”。

不少人因此改姓,连庄子被汉人所称,也要改名严子。连带“老庄”都要改为“老严”。

(项羽名籍,他活跃的时期,就有人为了避这个籍字,而把姓改成席。) 因为两汉君主太多,所以我们不一一列举了。

说了这些例子,不难知道,所谓的避讳是一件多么大的事情。要知道,在封建的独裁体制中,这种行为本身就体现了封建制度的专制性。

一个字,只许一个人用,在当时那种识字率相当低的情况下,是对有资格识字的人,即那些可能成为统治阶级及帮凶的那些人,炫耀封建独裁者的无上权威的良好工具。《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是东汉中晚期的人,但即使是到了他那个时期,他在他的书里,写“秀”字条,依然只能写“上讳”。

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里加了篆字的那个“秀”字,是后人改上去的。但是,是不是有这些规定,就一定严格执行了呢?大家都知道,专制政权也好,还是什么其他政权也好,都是力图将各种社会生活控制在手里的。

统治者们都很清楚,只有控制住社会,他们的统治才会稳固。社会生活的发展,往往是无法得到全面的控制的。

在各种权力的之间,往往有相当大的空间,可供人们自由发挥。而事实上,只要统治阶级中有了某种特权,这种特权就一定会慢慢扩散开来,从皇帝开始,逐步蔓延到皇族,从皇族甚至蔓延到后族(外戚),从死去的独裁者的名字避讳蔓延到活着的独裁者的名字也要避讳。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避讳的范围越来越大,一方面是社会生活的逐步发展,两者就造成了矛盾。结果就是出现了各种例外的情况,不避讳的情况了。

有一种认识,认为单名的趋势在两汉时期非常明显和避讳有关,因为相比较双名,单名避讳更容易一些。例如,汉宣帝原始双名“病己”,元康二年就为了避免大家犯讳,而改单名为询。

双名变单名,有不少人怀疑是西汉末王莽规定的(“中国不得有二名”)。但事实上可能王莽只是针对这个发展趋势做了明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单名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重名,对各种大姓而言,都是如此。) 还有一种避开避讳的情况,就是引用古代文献。

古代文献往往诞生在当代乃至当朝以前,今天的避讳古代还没有。在引用古代文献的时候,当事人会尽量修改符合今天的要求,但挂一漏万总是有的。

至于到底是不是挂一漏万,那得去问当事人自己。

当然,对照的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前朝的避讳,今朝不必再讳。例如东汉学者著作,写西汉事,往往就不避讳了。

出现这些情况,就充分说明,封建的专制体制的注意力永远是注意当下的,对之前之后往往不太重视,而这也就带来了“管得住口,管不住笔”的问题了。当然,对比汉代这种字还比较好认,单名也比较好改的时代。

宋代的避讳,那叫一个装逼。众所周知,南北朝时期,五胡乱中华,之后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人口逐步汉化,大部分人改名改姓都是无所谓避忌怎么方便怎么来的(贵族相对比较注意)。

单名逐步被双名取代,就是这个时期的发生的事情。之后又是隋唐五代,到入宋之后,避讳讲究就彻底走上了一个高峰。

随便举个例子,宋太祖赵匡胤俗称赵大,其名应避匡、胤二字。他弟弟本名赵匡义,俗称“赵二,他就是后来的宋太宗。

为避其兄的名讳,于是连个匡字都保不住,改名叫“光义”,这就是赵光义这个名字的由来。弟弟都保不住名字,何谈其他,来几个冷知识:庐山当时名匡庐山,因此避讳宋太祖,于是改名庐山。

搞宋代史的人都知道的定国军,其实是从匡国军改来的。廖匡图这种人名,也要改名为光图。

(蒙古和北方学者文化素养比较差,编纂《宋史》看见文献就往上抄抄抄抄抄,管你什么廖匡图还是廖光图。于是《宋史》里既有廖匡图诗集,又有廖光图诗,其实这两个名字是一个人。)

而且还不仅仅是这个字,字体类似的框、眶、筐等十七个字,胤字连同笔画类似的三十七个字,也给一概避了。大家想想,门框不能写门框,眼眶不能写眼眶,连竹筐都不能叫竹筐了!这日子过得下去么?这些避讳的字,对宋代社会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是一件非常没有必要,也毫无意义的事情。

其实,想想今天我们的各种屏蔽字,逼得大家把老司机改成老阿訇,把开车改成讲经,把福利改成古兰经。原文传送门。

了解古人避讳常识的作用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