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课文文体常识

2023-02-26 综合 86阅读 投稿:祭奠

1.新闻两则的文学常识

《新闻两则》知识要点 一、文学常识 1、作者介绍: 作者毛泽东,字润之,湖南韶山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人民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气势雄浑,意境阔大,描绘出中国革命的壮丽图景。

他的讲话稿收录在《毛泽东选集》(共五卷)中,他的诗词收录在《毛泽东诗词集》中,他撰写的新闻消息,收录在《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中。 2、关于新闻的知识: 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评述四类。

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新闻一般包括五个部分:标题、导语、主题、结构、背景。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两者是辅助部分。 新闻的特点:真实准确、迅速及时、简明扼要。

新闻的写法:以叙述为主,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二、基础字词归纳 歼灭(jian mie) 溃退(kui tui) 星宿(xing xiu) 阻遏(zu e) 管辖(guan xia) 绥靖(sui jing) 要塞(yao sai) 锐不可当(rui bu ke dang) 抵港(di gang) 绶带(shou dai) 督战(du zhan) 芜湖(wu hu) 瑰宝(gui bao) 襄阳(xiang yang) 杜聿明(du yu ming) 高屋建瓴(gao wu jian ling) 三、词语解释 高屋建瓴:在屋顶上把瓶子里的水往下倒。

形容居高临下,无法阻挡的有利形势。建:倾倒;瓴:盛水的瓶子。

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壮大。磅礴:盛大的样子。

瑰宝:特别珍贵的东西。 击溃:被打垮而后退。

阻遏:阻止。 歼灭:消灭。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要塞:边界上的险要地方。

四、文章中心归纳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通过报道我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战况,表现了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节节胜利,所向无敌,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议的反动本质及士气低落,不堪一击的军情。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应了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五、相关精华诗句背诵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康。

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2.有关新闻的文体知识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二、新闻的结构:1.标题2.导语(副标题):是一句话或一段话,是新闻当中最有价值最核心的事实概括3.主体:是对导语的展开补充4.背景:是新闻的历史情况和坏境条件5.结语:是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具有启发与激励性的语言三、需要注意事项:①精心拟定标题。标题要能准确地反映消息报道的主要事实和中心意思,给人以启示。

标题要力求简洁、概括、凝炼,以精炼的文字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使人一目了然。②导语明确。

要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写出消息的主要事实,一般告诉读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单位)、什么事以及事情的经过或结果。③主体部分要具体充实,用事实说话,不能虚构或夸张。

消息的记叙不要求详尽地展开事件的情节或细节,只是简明扼要、精炼概括地记叙事实的轮廓和梗概。主体部分还必须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内容充实、生动形象。

④有时可根据情况省略导语或背景或结语。

3.新闻的文体知识有哪些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二、新闻的结构:

1.标题

2.导语(副标题):是一句话或一段话,是新闻当中最有价值最核心的事实概括

3.主体:是对导语的展开补充

4.背景:是新闻的历史情况和坏境条件

5.结语:是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具有启发与激励性的语言

三、需要注意事项:

①精心拟定标题。标题要能准确地反映消息报道的主要事实和中心意思,给人以启示。标题要力求简洁、概括、凝炼,以精炼的文字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使人一目了然。

②导语明确。要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写出消息的主要事实,一般告诉读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单位)、什么事以及事情的经过或结果。

③主体部分要具体充实,用事实说话,不能虚构或夸张。消息的记叙不要求详尽地展开事件的情节或细节,只是简明扼要、精炼概括地记叙事实的轮廓和梗概。主体部分还必须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内容充实、生动形象。

④有时可根据情况省略导语或背景或结语。

语文书第一课第一题也有

4.新闻两则 预习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结构。 3、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4、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学习准备: 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走进新闻。

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或者出现了一个有意义的新事物,如果我们要尽快地把它告诉尽可能多的人,可以采用怎样的办法呢? (报纸上、电视上或者广播里发布消息。)是啊,在现代社会里,新闻在传播信息方面起着巨大作用。

“新闻”这个名称,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消息(新闻)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四条。

一是事实说话。正如陆定一同志所说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二是迅速及时。迅速,是指它能很快地向读者(或听众、观众)传播;及时,是指快而得当,适合需要。

三是高潮在前。写消息时,通常把最主要、最新鲜、人们最关心的事实写在前面,把比较次要的内容写在后面,形成所谓“倒金字塔”式的结构。

四是简明扼要。简明,就是既简洁又明白;扼要,就是准确地把握住事物的主要之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就充分体现了上述特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由毛泽东亲自撰写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

走进新闻——新闻有哪些特点和要素? 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新闻的要素:即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基本结构: 标题:是整篇新闻的眼睛,具有简明、概括的特点。它可以是只有一个主标题,也可以是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包括:主标题、引题、副标题。 导语: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新闻的基本事实或主题,给读者以总体印象。

主体:是主要部分,对导语中已披露的新闻要素作进一步的阐释和拓展。 括号内的部分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

此“电头”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时间精确到“时”,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

二、新闻朗读,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要求读准字音,并努力读出文章的感情和气势。) 2、根据新闻的结构特点,理清文章的层次及新闻的要素。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主体:20日夜起,—————————课文最后。 第一层:(20日夜起——已度过三十万大军):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人数。

第二层:(21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并加以评价。 第三层;(汤恩伯认为——结束):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三、合作探究,画画地图。 画画地图:分别将西路军、中路军、东路军已占领的地方用红色标线,向前进发点用箭头标出。

(可画在课本上的地图上) 四、角色体验,变换阅读。 1.当当播音员 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怎样读这则新闻。

2.当当军事家 如果你来当军事家,你应该向观众介绍哪些方面的情况。 3.当当主持人 如果你来当主持人,你将怎样设计导播语、采访问题、结束语。

五、语言品味,学习提高。 ♂看谁读得好,讲得好。

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体会新闻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 1、语言的准确、概括。

(所谓准确,就是要准确反映事实。) ①例如“九江(不含)”一词,准确表明当时九江尚未解放的状况,避免了歧义。

又如“我东路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精确到日到时。 ②再如“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准确表现了我军指挥部运筹帷幄,指战员胸有成竹的状况。

③还有全文最后,就分别用了“歼灭”及“击溃”(不是笼统地说“消灭”或说“打垮”)“占领”并“控制”(后者比前者又进了一步,江阴要塞已为我所用),对长江是“封锁”(不准船只自由通航),对铁路则用“切断”(堵住了敌人从铁路逃跑的退路)。这些动词用得非常准确,这就有助于“真实”地反映战况,又能恰切表明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

④ “突破”准确表现了战斗过程;(“越过”的对象是静态的,) “渡至”,准确表现了水战进军的特点;(“到达”,泛,) “24小时内”,时限明确,(“共”,时限不明,一般化,)“即已”,准确表现了神速特点。(“现在”,时界相对模糊,)“至发电时止”,时界更为确切; “余部”,军事术语,准确得体,(“剩下的”。

新闻两则课文文体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