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字小知识
汉字的由来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苍颉是皇帝的史官,他长着跟龙一样的面貌,四只炯炯有神的眼睛。
他特别喜欢观察身边和周围的事物,他也非常爱动脑筋或者是想问题。他每天抬头观察天上星星的变化,看乌龟背上的花纹、雀鸟羽毛的色彩和山川起伏的样子和形象,经常在自己的手上描画事物的形体和特征。
久而久之就创造丁文字。苍颉在创造文字的时候,上天下起鱼点一样的粟米,怕人们光顾写字。
将来人们饿肚子。 鬼在黑夜里偷偷的哭泣,龙也藏躲起来,是因为怕文字把他们的丑恶行为记录起来,昭告天下,使他们遗臭万年。
这就是文字的由来。一个伟大的苍颉,我特别佩服他。
文字 历史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
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
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
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
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其中颜体和柳体的笔顿高耸,已经略具横细竖粗的一些特征。
到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又从宋体演变为笔画横细竖粗、字形方正的明体。原来那时民间流行一种横划很细而竖划特别粗壮、字形扁扁的洪武体,像职官的衔牌、灯笼、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采用这种字体。
以后,一些刻书工人在模仿洪武体刻书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非颜非欧的肤廓体。特别是由于这种字体的笔形横平竖直,雕刻起来的确感到容易,它与篆、隶、真、草四体有所不同,别创一格,读起来清新悦目,因此被日益广泛地使用,成为16世纪以来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体,仍称宋体,也叫铅字体。
汉字的起源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
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
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
2.关于汉字的小知识
1、汉字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者,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的官方文字。
东亚诸国都在一定程度上自行创制汉字。在非汉语体系中,日本人自行简化汉字并制定了日本新字体;而历史上曾使用过汉字的越南、朝鲜、蒙古等国,现今已废弃汉字。
2、刻划说:郭沫若先生立足于半坡陶符与殷商甲骨文的比较考察,认为早期的文字可以从结构上分为“刻划”和“图画”两大系统,“刻划系统是结绳、契木的演进,为数不多,从半坡和姜寨发现的刻划符号来看,有的是数字,有的是单字。许多现代学者认为它已有固定的音形义,当为汉字之源头 。
3、金文是指铸刻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始于殷商时期。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4、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大多数汉字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的。六书是汉字构字的基本原理。在《周礼》中就提到了六书,
只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到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5、汉字是汉语的书写文字,每个字代表一个音节。中国大陆现今以普通话作为标准读音,普通话的音节由一个声母、一个韵母及声调确定,实际用到1300多个音节。
由于汉字数目庞大,因而有明显的同音字现象;同时还有同一字多音的情形,称为多音字。这一情况在汉语各种方言中是普遍存在的。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汉字
百度百科-〇(汉字)
3.汉字小知识(急需)
一.字谜相传北宋时,著名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学家苏东坡到妹夫家走亲戚。
妹夫秦少游举办酒席,宴会上举杯祝酒,顺口吟出一首绝句诗,其实这是一则字谜:“我有一物生得巧,半边鳞甲半边毛,半边离水难活命,半边入水命难保。”苏东坡一听,微笑着说:“我有一物两边旁,一边好吃一边香,一边上山吃青草,一边入海把身藏。”
这时,文思敏捷的苏小妹脱口而出:“我有一物生得奇,半身生双翅,半身长四蹄。长蹄跑不快,长翅飞不起。”
他们三人说的都是同一个字 谜底是 鲜二.歇后语外甥打灯笼----- 照旧(舅)打破沙锅------ 问(纹)到底小葱拌豆腐----- 一清(青)二白> 三.汉字起源汉字起源于生殖崇拜文化,发明于阴爻阳爻编码的太极文化,创造于绘画、结绳、契刻、编贝等。汉字是象形文字。
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依据相关的事物、文字的写法和读音进行变化。而不是象大多数西方文字那样只是来自于发音。
例如:「自」最早是「鼻子」的意思。「自」在甲骨文里写作一道鼻梁,两个鼻孔,明显像人的鼻子。
后来鼻梁缩短了,鼻孔靠拢了,鼻子底部变成一横画了,后来,字形跟鼻子的区别越来越大。正因这个变化,这个字慢慢引申为自己、自身、自家、亲自等意思,而「鼻子」这个意思用法却越来越少。
於是,人们在已经不像鼻子的「自」的下边加一个声旁「畀」,写成「鼻」。四.大祸“马虎”的来历:宋代时京城有一个画家,作画往往随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画的究竟是什么。
一次,他刚画好一个虎头,碰上有人来请他画马,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来人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他答:“马马虎虎!”来人不要,他便将画挂在厅堂。
大儿子见了问他画里是什么,他说是虎,次儿子问他却说是马。 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人家的马当老虎射死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赔钱。
他的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却以为是马想去骑,结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画家悲痛万分,把画烧了,还写了一首诗自责:“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长子依图射死马,次子依图喂了虎。
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从此,“马虎”这个词就流传开了。
4.汉字的知识
汉字基础知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汉字的一般常识
(1)汉字的造字法
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但严格说来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
(2)汉字的形体及其演变
每个汉字都是一个独立的 形体, 构成汉字形体的最小单位是笔画。 汉字的基本笔画是由点和成演变而成的八种笔画:点、竖、撇、捺、提、折、钩。
汉字产生都是几千年,形体在不断地演变。主要经历了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到现在使用的简化字这样一个过程。
2、正确书写汉字
(1)注意字休的规范化
(2)不写错别字
3、熟悉汉字的偏旁,部首,笔画和笔顺的知识, 掌握查字典的方法。
4、汉字中形声字形旁与声旁的六种配合方式
(1)左形右声 (2)右形左声 (3)上形下声 (4)下形上声 (5)内形外声 (6)外形内声
5.汉字的知识
汉字基础知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汉字的一般常识 (1)汉字的造字法 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但严格说来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
(2)汉字的形体及其演变 每个汉字都是一个独立的 形体, 构成汉字形体的最小单位是笔画。 汉字的基本笔画是由点和成演变而成的八种笔画:点、竖、撇、捺、提、折、钩。
汉字产生都是几千年,形体在不断地演变。主要经历了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到现在使用的简化字这样一个过程。
2、正确书写汉字 (1)注意字休的规范化 (2)不写错别字 3、熟悉汉字的偏旁,部首,笔画和笔顺的知识, 掌握查字典的方法。 4、汉字中形声字形旁与声旁的六种配合方式 (1)左形右声 (2)右形左声 (3)上形下声 (4)下形上声 (5)内形外声 (6)外形内声。
6.汉字所有知识
汉字是中华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但承载了我们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也是从古到今人们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
由汉字衍生出来的书法艺术,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但是,汉字,是怎么造出来的? 研究汉字的起源问题,在国内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先秦传说造字者为仓颉,《旬子·解蔽》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吕氏春秋》记载:“奚仲作车,仓颉作书”。
相传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是古代整理文字的一个代表人。《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
史学家徐旭认为,文字的出现,应与仓颉有关。那时制定历法需要文字记载,制定神谕也需要行文,因此,仓颉应是颛顼部族人。
他“生于斯,葬于斯”,故造书台北有仓颉陵墓。他所处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6世纪。
据此推测,四、五千年前,我国的文字就比较成熟了。 到了现代,有人在承认仓颉的同时又扩大了造字者的队伍。
比如鲁迅先生,他认为“。
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是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了,史官一采集,就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来由,恐怕逃不出这例子。”
《鲁迅.门外文谈》。也就是说,汉字当然不可能是仓颉一个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许许多多的像仓颉这样的人慢慢丰富起来的,仓颉只不过在这些人当中比较重要、起的作用比较大而已。
我们所重视的不是到底是不是仓颉造的汉字,而是造字这件事本身的意义。汉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历史走进了由文字记载的时代,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件大事,对后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仓颉造字 仓颉,姓侯刚,号史皇氏,黄帝时史官,汉字创始人,被尊为“造字圣人”。今南乐县城西北35华里吴村有仓颉陵、仓颉庙和造书台,史学家认为仓颉生于斯,葬于斯。
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在此以前,人们结绳记事,即大 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
后又发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号作为记事。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渐进,事情繁杂,名物繁多,用结和刻木的方法,远不能适应需要。
这就有创造文字的迫切要求。黄帝时是上古发明创造较多的时期,那时不仅发明了养蚕,还发明了舟、车、弓驽、镜子和煮饭的锅与甑等,在这些发明创造影响下,仓颉也决心创造出一种文字来。
传说仓颉;四目重瞳,非常聪明,有一年,仓颉到南方巡狩,登上一座阳虚之山(现在陕西省雒南县),临于玄扈洛?之水,忽然看见一支大龟,龟背上面有许多青色花纹。仓颉看了觉得稀奇,就取来细细研究。
他看来看去,发现龟背上的花纹竟是有意义可通的。他想花纹既能表示意义,如果定下一个规则,岂不是人人都可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幺? 仓颉日思夜想,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号拼凑成几段,拿给人看,经他解说,倒也看得明白。仓颉把这种符号叫作"字"。
仓颉造字成功,发生了怪事,那一天白日竟然下粟如雨,晚上听到鬼哭魂嚎。为什幺下粟如雨呢?因为仓颉造成了文字,可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自然值得庆贺。
但鬼为什幺要哭呢?有人说,因为有了文字,民智日开,民德日离,欺伪狡诈、争夺杀戮由此而生,天下从此永无太平日子,连鬼也不得安宁,所以鬼要哭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 有一次,仓颉就是从这些绳结记录的史书给黄帝提供的史实出了差错,致使黄帝在和炎帝的边境谈判中失利。
事后,仓颉愧而辞官云游天下,遍访录史记事的好办法。三年后他回到故乡白水杨武村,独居深沟“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整理得到的各种素材,创造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
他给这些符号起了个名字,就叫做字。 仓颉的字都是依照万物的形状造出来的。
譬如:日字是照着太阳红圆红圆的模样勾的;月字是仿着月牙儿的形状描的;人字是端详着人的侧影画的……仓颉首创文字的事后来被黄帝知道了,他大为感动,乃赐仓姓。其意是君上一人,人上一君。
再后来,上天知道了这件事,下了一场谷子雨奖励仓颉。这便是人间谷雨节的由来。
从白水县城出发,沿渭(南)清(涧)公路下洛河,然后再改走白(水)洛(川)公路。吉普车在高原的沟岔间跑了一个小时左右,才来到了仓颉庙所在的史官村。
这座已有1800余年历史的仓颉庙已被国务院正式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仓颉陵在吴村西侧,与仓颉庙西东相望,是一个高五米的大土丘。
陵墓以下有仰韶至龙山时期的古文化遗存。陵前翁仲,石狮俱存,并建有石坊,上书“仓颉”二字。
仓颉庙,始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现存碑刻记载,“历汉唐以来,未尝稍替”。
如今看到的仓颉庙是明清时的建筑,占地约两千七百平方米,座北朝南,有石望柱一对,雕刻精美雅致;山门、二门皆为硬山式建筑,拜殿、正殿和寝阁大方美观。还有明代名人篆额题联和仓颉夫妇的石雕。
庙内碑刻林立,松柏苍翠,杨柳依依,楼台亭阁鳞次栉比,整个建筑雄伟壮观 记录汉语的文字。
7.什么是中文基础知识
什么是中文基础知识现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教学课时:6课时。
二、教学重点:现代汉语基础知识三、一般知识概况:现代汉语是由汉语而得名,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用语。现代汉语的主要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大部分。
语音----语言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人类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常要借助声音体现出来,这种语言的声音叫语音,通常被喻为物质的外壳。词汇----词汇又叫语汇,是一种语言或一个人所使用的词和短语的总和。
它是全部使用中的词语的总和,包括了所有的词,通常被喻为建筑的材料。语法----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共同理解,共同接受,共同遵守的语言组合的法则,是词的变法规则及联词成句的规则的综合。
如果说语言是工具和武器,那么,语法则是检验说话或作文的尺度。四、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
1.汉字的性质----音、形、义的统一体,总属表意系统。鲁迅先生说:“识别一字,口诵耳闻其声,目察其形,心通其意,三神俱用,一字之功乃全。”
这说明,真正识别一个汉字,必须从它的读音、字形和意义三方面去掌握,缺少哪一个方面都是不完全的。目前,高考语文试卷第一大题的前三小题,考察的就是这三项内容。
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应加大这方面的力度,在认知新字的同时,注意补正自己积累的旧字,以备高考和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之用。例:“赅”,音gāi,左形右声,义:完备,全。
覆”,音fù,上形下声,义有三项:①盖住。②底朝上翻过来。
③同“复”。2.汉字的发展演变:汉字属表意系统的文字,是用表意体系的符号表示汉语里的词或语素的,一个汉字通常表示汉语里的一个词或一个语素,这就形成了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的特点。
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状的字,所以又叫方块字、非拼音文字。汉字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变化,其演变过程是: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又称钟鼎文)秦秋大篆----秦代小篆(又称秦篆)汉代隶书----魏晋及今天的草书、楷书、行书。
金文(钟鼎文),战国之前,称铜为金。《荆轲刺秦王》中提到樊将军时,有“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句,正确译文应该是“秦王用一千斤铜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购取他的头”。
隶书分两种:①秦隶(古隶) ②汉隶草书分两种:①章草(隶书草写体) ②今草(晋以后的草书)楷书又叫正书、真书,产生于东汉末年。甲骨文到秦代小篆,统称“古文字”。
汉代隶书到草书、楷书、行书,统称“今文字”。通常,人们把“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
3.汉字的造字法----六书。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把汉字的造字结构分为六种,简称六书。
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①象形,许慎曰:“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语出,日月是也”,也就是用线条来描画实物形状特征的造字方法。
如“日”、“月”、“目”、“水”这几个字,就是用线条画的太阳、月亮、人的眼睛和水流。象形字是独体字,无论笔画多少,如“舞”、“鱼”、“龙”都是囫囵一个字,不能再加分析。
这种字,许慎共归纳364字,占4%。试卷中常见的象形字:(1)人体类:人、女、夫、心、手、牙、毛、目、耳、舌、身、面、鬼、舞、大、尸、口、欠、臣、首。
(2)动物类:犬、牛、羊、虫、肉、羽、贝、角、虎、兔、马、鸟、鱼、鹿、象、飞、鼠、燕、龙、龟(3)植物类:木、禾、米、竹、瓜、耒、韭、桑、齐(4)服饰、器物类:刀、匕、丁、力、儿、几、巾、弓、户、片、瓦、戈、立、册、矛、矢、衣、舟、网、车、鼎(5)天文地理类:山、川、土、云、气、井、火、丘、永、行②指事,许慎曰:“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也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此基础上附加指事性笔画的造字方法。这种字,许慎共归纳125字,占1.1%。
(1)象征性符号:上、下、合、乎、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2)附加指事性笔画:刃、寸、元、丹、曰、尺、甘、本、末、朱、血③会意,许慎曰:“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抦,武信是也”,就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起来,从它们之间的关系中体现新义的造字方法。会意字是合体字,分为两类:一类是同体会意,即用两个相同的字组成,如“从”、“双”;一类是异体会意,即用两个不同的字组成,如“休”、“囚”。
这种字,许慎共归纳1167字,占12%。试卷中常见的会意字:从、众、双、棘、晶、淼、比、出、森、林、磊、突、友、男、妇、牧、苗、武、采、明、谷、灾、召、幼、美、甜、利、何、吹、尾、吠、决、劣、尖、坐、见、初、删、矗④形声,许慎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就是由表意符号和表音符号组合成字的造字方法。
如“秧”表意符号为“禾”,表音符号为“央”,组成一个新字,植物幼苗的意思。这种字,许慎归纳6797字,占82%。
形声字有八种结构方式:(1)左形右声:哼(从口,亨声)河(从水,可声)祥(从示,羊声)肌(从肉,几声)(2)右形左声:领(从页,。
8.现代汉语知识要点
一、基本知识及重点难点的掌握 1、基本知识的把握。
《现代汉语》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研究体系有自己的基本知识结构,因此,作为学习效果的检测内容,对学习者来说这些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是必要的。每一章都有相关知识点,同学们可以结合《考试大纲》仔细揣摩、领会。
这里仅就"语音"一章作一例说。 首先,要分析语音现象,语音的物理、生理和社会这三大属性是最基本的,而进一步学习和分析语音现象,音素及其分类也是必须掌握的;其次,要分析和把握现代汉语语音,其最自然的语音单位音节及其结构构成是重要的,接着要进一步了解声母、韵母及声调的特征和初成,并在此基础上掌握音节的拼写规则;最后,我们还要掌握语音在实际运用中产生的临时变化现象即语流音变如轻声、变调、儿化等。
2、难点、重点的掌握。由于本门课程的特殊性,要求考生在这一步学习中,不能有任何偏废,必须逐个地攻克堡垒。
当然,我们还要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准确地掌握相关难点和重点,从而增强应试效果。下面分章说明:"语音"章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本章有这样几个重点,也是难点:①调值与调类的联系和区别。
首先要了解两者的联系,其次要把握两者之间的区别。②声母的特征。
我们可以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去掌握,这是考试的一个重点。务必对每一个声母的特征有准确的了解。
⑦韵母的分类与特征。其中单元音韵母的特征和复元音韵母的结构分类是难点,另外,四呼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
④音变中轻声的性质、上声的变调及儿化的拼法以及字母和音素(音位)的关系等。"词汇"章重点理解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⑦语素的性质、类型及其与音节、汉字的关系。②词语的构造方式。
这里注意单纯词的形式、合成词的类型。③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尤其是第二、第四两种类型。
④多义词的意义构成、反义词的类型及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关系。⑤同义词的区别。
⑧基本词汇的特征、外来词的类型、术语义与普通义的区别、成语与惯用语的区别以及语素、字、词的联系和区别等。"语法"章本章在考核中占总量的三分之一强,对考生来说,是全书的难点和重点。
在本章内,除基本知识外,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这是考生必须掌握的。①词类划分的依据及其结果,每类词的关键特征,以及在特征上有同异关系的词类的区别如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动词与形容词、形容词与副词、区别词与形容词、介词与连词、助词与语气词(指"的"、"了")等②句法结构部分内容较多、较难,务必弄通。
如句法结构的关系类型与功能类型、复杂句法结构的层次分析,定语与状语的确定,宾语与补语的区别等。③句型划分的标准及结果,主谓谓语句的类型,在常见句式中重点把握存现句、兼语句和把字句的特征,复句要求能用化线法对多重复句进行分析。
④语气部分主要掌握疑问句。⑤句子变化共有三种形式,其中"倒装"和"紧缩"是必须掌握的。
⑥多义和歧义的区别以及多义的三种类型是难点。多义是针对句法结构而言的静态可能意义状态,是正常的句法现象,而歧义是针对句子来说的动态现实理解结果,是应该避免的。
"修辞"章我们从这样两个角度把握课本内容。①一、二节为规范修辞,即以正确、简洁、规范等为表达目的的修辞活动,因此,主要了解色彩词语的使用以及词语、句子的加工和调整等内容,在"句式的选用"中尤其注意长、短句的适用语境和效果分析。
②三、四节为超规范修辞,即以生动、形象等特殊表达效果为目的的修辞活动,因此,常用修辞格的定义、结构及效果的掌握是必需的,另外也要注意某些有同异关系的辞相比较,如借代与借喻、比拟与比喻、顶真与回环、排比与反复、排比与对偶等。"文字"章本章内容较零散,由于古汉语课也要涉及,故考核的比重不大,约为百分之十,且限以常识性了解。
如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主要以古文字为主)、汉字的特点以及多音字和多音多义字的识别、汉字的构造方式(以前四种定义为主)。另外,汉字规范化(以汉字简化方式为主)、标准化等内容也是重点。
最后,需强调的是,考核中往往有"改病句"题,课本中似乎没有设专节讲,但稍加留意会发现,在每一章内都有相关内容,有的在正文中,有的则在练习中,这就需要我们加以归纳。一般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剖析造成病句的原因:首先是词语上的,如词语色彩误用、生造词等;其次是语法上的,如词性误用、词语(成分)搭配和关联词使用不当、成分残缺等问题;第三,修辞上的,如成分、句子的语序不当、语义歧解、表达不周密、前后不照应等问题。
二、考试须注意的问题掌握了课本内容,如果能了解一些本课程考核及应答中的特点,无疑对提高成绩是很重要的。下面,我们结合考核题型对此作简单介绍。
1、填空题。这类题在内容上关系到每章的基本知识点,共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要求考生完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所填内容是该句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
一般来说,这种题目是识记类知识,如概念的定义、对象的属性、分类等;另外一种要求运用基本理论对材。
9.语文基础知识
我想说的学习语文不是1,2天事加油啊 九年级上基础础知识大整合--lygfx 一、生字注音 【重要注音】分(fèn)外妖娆(ráo) 成吉思汗(hán) 数(shǔ)风流 喑(yīn)哑 襁(qiǎng)褓(bǎo) 颤(chàn)动 旁骛(wù) 亵(xiè)渎 强聒(guō)不舍 污蔑(miè) 深邃(suì) 睿(ruì)智 恪(kè)尽职守 舐(shì)犊(dú) 重蹈覆辙(zhé) 灰烬(jìn) 涕泗(sì)横流 廓(kuò)然无累 气吞斗(dǒu)牛 忐(tǎn)忑(tè) 繁衍(yǎn) 无与伦(lún)比 怒不可遏(è) 寒噤(jìn) 鄙(bǐ)夷 嗤(chī)笑 恣(zì)睢(suī) 戳(chuō)穿 栈(zhàn)桥 拮(jié)据(jū) 煞(shà)白 褴(lán)褛(lǚ) 阔绰(chuò) 撇(piě)嘴 发窘(jiǒng) 抽噎(yē) 恍(huǎng)惚(hū) 棱(léng)角 斩钉截(jié)铁 根深蒂(dì)固 孜孜(zī)不倦 汲(jí)取 锲(qìè)而不舍 不言而喻(yù) 持之以恒(héng) 彷(páng)徨(huáng) 诘(jié)难 味同嚼(jiáo)蜡 吹毛求疵(cī) 狡黠(xiá) 狂妄(wàng)自大 咬文嚼(jiáo)字 豁(huò)然贯通 开卷(juàn)有益 省(xǐng)悟 祈(qí)祷(dǎo) 尴(gān)尬(gà) 面面厮觑(qù) 恃(shì)才放旷 缀(chuò)耕 鸿鹄(hú) 陈胜王(wàng) 间(jiàn)令 忿恚(huì) 被(pī)坚 社稷(jì) 怫(fú)然 徒跣(xiǎn) 以头抢(qiāng)地 造诣(yì) 存恤(xù)归咎 (jiù) 【练习】l.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数风流人物______ 披蓑衣______ 稍xùn______风骚 冻jiāng______ 2、雨,被诗人fù( )予了生命的灵性;她是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xīxī( )沥沥、mián mián( )密密的雨点是她探访大地的yīn( )勤脚步。 3、下边多音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①和:和(hé)颜悦色、随声附和(hè) ②折:千回百折(zhé)、折(shé)本生意 b、①差:鬼使神差(cāi)、参差(chī)不齐 ②塞:边塞(sài)风光、敷衍塞(sāi)责 c、①间:挑拨离间(jiàn)、一刹那间(jiān) ②行:千里行(xíng)军、买卖行(háng)情 d、①强:身强(qiáng)体壮、性格倔强(jiàng) ②落:落(luò)井下石、丢三落(là)四 4、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强迫 勉强 强人所难 强词夺理 b、和谐 温和 和颜悦色 曲高和寡 c、角色 号角 群雄角逐 崭露头角 d、给予 供给 给以帮助 自给自足 5、下列词浯中,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a.行:照看行李 五行缺土 b.晕:黄晕的光 银色晕圈 c.绰:这样阔绰 —个绰号 d.间:又何间焉 危难之间 6、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断章取义 重蹈覆辙 不二法门 良师益友 b. 亵读 媚上欺下 浩翰无际 化为乌有 c. 不屈不挠 克尽职守 恼羞成怒 忐忑不安 d. 廓然无累 废勤忘食 无与伦比 怒不可遏 7、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
莫明其妙 ( ) 不加思索 ( ) 费寝忘食( ) 再接再励 ( ) 变本加利 ( ) 掩旗息鼓 ( ) 别出新裁( ) 谈笑风声 ( ) 流光溢采 ( ) 沤心沥血 ( ) 不言而谕 ( ) 大相经庭 ( ) 8、对下列词语中加点的错别字,改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豪不利己 “豪”改为“毫” b.妙手隅得 “隅”改为“偶” c.不屑置辫 “辫”改为“辨” d.潜兹暗长 “兹”改为“滋” 二、词语解释 【重要词语】1、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断,截取;章,篇章。
2、不二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3、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一点不分心。
4、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5、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孜孜,勤勉。 6、不言而喻:不用说就明白。
喻,明白。 7、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8、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9、吹毛求疵:指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10、恃才放旷: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
【练习】1、下面句中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这两天没事,出来消遣一下。 你这是跟人合作吗?简直是消遣人。
b、耍把戏卖艺的,有几个不骗人! 你这种把戏胡弄谁?我才不信。 c、这人很好处,不爱斤斤计较。
他很大度,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d、他这人不大规矩,老喜欢捉弄人。
任何事都要讲规矩,不能蛮干。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在这些时候,我们可以附和(追随别人)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
b、“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表示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道,不耽搁)走了。 c、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形容超出一般,失常)地开始了。
d、您懂得法律,您讲的话也很有道理,不愧是法律界的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
10.有什么关于汉字的知识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华夏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才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楷书。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有学者认为汉字是维系中国南北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亦有学者将汉字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汉字,来源于中华民族的汉族,是使用人口最多和流传范围最大的一种文字。
汉字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众多分歧。新中国成立,在20世纪5 楷体 0年代,组织专门机构对汉字的形音义进行了规范,俗称“简化字”(50年代以前的汉字俗称“繁体字”),并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普及推广,在这些工具书上并列简化汉字和繁(异)体字。
目前,简化字在中国大陆使用,港澳台等地区仍使用“繁体字”。 汉字是非拼音文字,在写法上,和拼音文字明显不同,即使在中国的邻国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汉字”为例: 简化字:汉字 繁体字:汉字 拼音:hàn zì 日本语:汉字(かんじ) 吴语:汉字(hoe zy) 朝鲜文(韩文):한자 (han ja) 越南文:Ti?ng Trung Qu?c 英文: Chinese character 德文:chinesische Schrift 俄文:Китайский 法文:Chinois 波兰文:Chiński 丹麦文:Kinesisk 菲律宾文:Intsik 葡萄牙文:Chinês 希腊文:Κιν?ζικα 意大利文:Carattere Cinese 印尼文:Cina 匈牙利语:kínai írásjegy 芬兰语:Kiinalainen merkki特点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
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
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
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汉字往往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美的享受。
现今文字中,唯有汉字是我们祖先直接创造的。梵文字母传说是天神大梵天创造并授予人类,其他文字却都是从其他民族借用的。
梵文字母用来拼写古代的梵文及现代的印度诸多的语言和尼泊尔语。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阿拉伯字母被称为世界三大字母体系。
英语、法语、意大利语等使用拉丁字母,可见是从拉丁字母借用的;俄语、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语等使用基里尔字母(或斯拉夫字母),是希腊字母改造而成的;拉丁字母也是希腊字母改造而形成的。阿拉伯字母的祖先——阿拉马字母(Aramaic)及希腊字母的祖先——迦南(Canaanite)字母也不是他们祖先直接创造的,而是借用了小方闪米特人(Semites)的文字(小方闪米特字母)改造而成的。
这种字母借用了苏美尔人(Sume)的钉头文字,经过改造而成的。钉头文字是苏美尔人创造的,圣书文字是埃及人创造的,汉字是中国人创造的,中国少数民族创造的水书,它们都不是拼音文字。
现在四者之中只剩下汉字和水书,其他两者都已经消亡了。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大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