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烛之武退秦师的文学常识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当然,也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字数近二十万,超过《春秋》本文十倍)。
《春秋》和《左传》原本各自成书,到晋代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始把两书合在一起。 《左传》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述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
作者在选材、描写和评论时,往往带有自己的褒贬和爱憎。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许多大小历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
《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编辑本段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 “越国以鄙远”)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
、“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quē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本文:阙秦) 5、微 ① 没有 ②细小,轻微(同现义) ③衰败 国势衰微。 4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
见微知著(成语) ⑥假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编辑本段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 5、之 ①公从之 (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 (的) ③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编辑本段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军是驻扎的意思,同下文“秦军”)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编辑本段通假字 ①今老已,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编辑本段古今异义 ①行李。
2.一些简单的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
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 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
.. 17. 史学双璧:史记 资治通鉴
18.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
19.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 杜牧
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 郭沫若
21.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 三代:夏 商 周
23. 《春秋》三传: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24. 三王:夏禹 商汤 周公
25. 三山:蓬莱 方丈 瀛洲
26. 三教:儒 释 道
27. 三公:周时,司马 司徒 司空
西汉,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 太傅 太保
28. 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
31. 岁寒三友:松 竹 梅
32. 三辅:左冯翊 右扶风 京兆尹
33.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 殿试三鼎甲:状元 榜眼 探花
35.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 中医 中国画
36. 三言: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冯梦龙)
3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 仪礼 礼记
38.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39. 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40.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41.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 动摇 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 秋收 残冬
42. 巴金“爱情”三部曲:雾 雨 电
“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43.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 战国策
45.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6.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7.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9.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50.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3.与《烛之武退秦师》有关的文学常识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当然,也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字数近二十万,超过《春秋》本文十倍)。
《春秋》和《左传》原本各自成书,到晋代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始把两书合在一起。 《左传》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述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
作者在选材、描写和评论时,往往带有自己的褒贬和爱憎。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许多大小历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
《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编辑本段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 “越国以鄙远”)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
、“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quē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本文:阙秦) 5、微 ① 没有 ②细小,轻微(同现义) ③衰败 国势衰微。 4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
见微知著(成语) ⑥假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编辑本段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 5、之 ①公从之 (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 (的) ③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编辑本段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军是驻扎的意思,同下文“秦军”)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编辑本段通假字 ①今老已,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编辑本段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
4.烛之武退秦师的文学常识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也精于刻画人物。
其笔下人物形象,往往是寥寥几句,就能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朱彝尊在《经文考》中称“其记言文渊懿美茂,而生气勃勃,后此亦殆未有其比”,这是对其文学成就,尤其是人物塑造成就的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
从《烛之武退秦师》中我们亦可窥其一斑。在这篇文章中,中心人物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最终化解了郑国的危机,充分表现了其胆、识、言诸方面的特点,历来受到人们的好评。
就是其中的次要人物郑伯、秦伯、晋侯,虽然着墨不多,却也是有言有行有情,形象鲜明生动丰富,显示了作者精湛的人物描写艺术。先来看看郑伯,这位即将亡国的君主,在文中的表现主要是“一从”、“一曰”。
当秦、晋两国气势汹汹地围攻郑国之时,郑国可谓危矣,形势对于郑国实在是差到了极点。郑国的出路,大致来说只有三条:要么抗争到底;要么屈膝投降;要么化解危机。
很显然,以郑国目前的实力,与秦、晋两个大国抗争,无疑是以卵击石,郑国势必会因此而走上亡国之路,这是郑伯所不愿看到的;屈膝投降的结果或可保有相当的利益,最差无非是亡国,但这种结果是极不可靠的,郑伯没有主动权,所以他也不会接受;而想办法化解危机,既可避免一场劫难,又可维护国家利益,同时也掌握了事情的主动权,应该是最佳的选择。这样一来,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谁来化解这一天大的难题?显然郑国大臣之中无人能够负起此重任,所以在秦、晋围攻的危急时刻,郑伯没有任何行动,而当佚之狐荐烛之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时,他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
就在事情即将顺利解决的时候,作者利用烛之武的牢骚形成了一次波澜,使文章曲折引人而不呆板。烛之武面对郑伯的重托,却大谈自己至老不能被用,如今更是“无能为力也已”,满腹牢骚且不愿受命。
尴尬之中的郑伯没有放弃,而是首先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
这番自责,可谓动之以情,令烛之武为之语塞,对其牢骚情绪也是一个至好的抚慰。然后又晓之以理:“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郑伯完全站在烛之武利益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同烛之武后来站在秦伯场劝其退师的说辞可谓有同工异曲之妙。郑伯“之曰”,短短二十六个字,终使烛之武“许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也展现了一位善于纳谏、勇于自责、精于言辞的君主形象。
再看秦伯,他在这场危机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可以说战与不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听烛之武之言则和;拒烛之武之言则战。在这里,作者没有写其言,因为他是烛之武说服的对象,如写其言,一则会有喧宾夺主之嫌,二则也会使行文繁琐不简。
所以作者用了“说(悦)”、“盟”、“使”、“还”四个动词来写秦伯,一是反衬烛之武劝说之效果,二是揭示秦伯决策之过程。为什么会有这个决策?虽然他先与晋围郑,后与郑盟,但这并不是说明秦伯是一个朝三暮四的君主,因为秦伯的决策,完全是站在秦国的利益角度来考虑的,这也是秦国以后能够统一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与晋围郑,是为了向外扩张的需要,当他认识到这样做只会增强晋国的实力,而秦不会获取什么好处时,立即决定与郑盟。这样一来,反面形成了秦、郑围晋的有利形势,对秦国今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并且“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使晋侯不敢击郑,“乃还”。秦伯之决策,使秦、郑之盟非常牢固,而秦、晋之盟也就自然瓦解了。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烛之武出使之功效。我们看到,作者笔下之秦伯,是一个善于决策、善谋利益的君主形象。
最后来看晋侯。郑国这场危机,就是由他发起的。
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向外扩张,争夺专霸权,秦伯在这场危机中很大程度上也是被晋侯所利用了。如果事情按照他的预料发展,那么此次事件的最大利益获得者,无疑就是晋侯,但是偏偏中途杀出了个烛之武,偏偏中途秦伯就改变了决策,于是事情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到手的利益不翼而飞;强大的联盟土崩瓦解;弱小的敌人有了坚强的后盾。
晋侯无疑成了这起事件的最大失败者。这时候,事情又起了波澜:“子犯请击之(秦)”,这是对背盟者最好的警告。
秦、晋关系顿时紧张起来。如果“击之”,会有什么后果,晋侯是很清楚的:击秦,则郑必助秦。
以一国之力而与秦、郑作战,即使取胜,也会损兵折将、元气大伤,从而丧失争霸的实力与机会,何况胜算的把握并不是很大,结果只能是一败再败。所以晋侯以“不仁”、“不知”、“不武”三个理由明智地拒绝了,避免了晋国遭受更大的失败。
既表现了一个君主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又显示了成霸业者应有的隐忍不发的胸怀和随机应变的谋略。作者正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为我们展示了三个性格各异的君主形象,这是作者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之处,也是每一个决策者应该学习、借鉴的,那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地衡量利弊,及时地作出判断、果断地作出决策,来维护自己最大的利益。
5.与《烛之武退秦师》有关的文学常识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当然,也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字数近二十万,超过《春秋》本文十倍)。
《春秋》和《左传》原本各自成书,到晋代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始把两书合在一起。 《左传》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述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
作者在选材、描写和评论时,往往带有自己的褒贬和爱憎。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许多大小历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
《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编辑本段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 “越国以鄙远”)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
、“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quē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本文:阙秦) 5、微 ① 没有 ②细小,轻微(同现义) ③衰败 国势衰微。 4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
见微知著(成语) ⑥假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编辑本段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 5、之 ①公从之 (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 (的) ③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编辑本段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军是驻扎的意思,同下文“秦军”)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编辑本段通假字 ①今老已,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编辑本段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
6.《烛之武退秦师》里的特殊句翻译有哪些
1. 特殊句式
判断句:邻之厚,君之薄也。
翻译: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
翻译:用散乱来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宾语前置句:夫晋何厌之有?
翻译::那晋国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介宾短语后置句: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翻译: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伯说
以其无礼于晋
翻译:因为它(郑国)对晋国无礼
省略主语:许之
翻译:答应了
省略宾语:敢以烦执事
翻译: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呢?
2. 词类活用
⑴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军是驻扎的意思,同下文“秦军”)
⑵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灭亡,动词使动用法)
⑶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厚,变雄厚;薄,变薄弱)
⑷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指郑国)
⑸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状语 朝,在早上;夕,在晚上)
⑹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 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西”方位名词作形容词,西边的;前一个“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后一个“封”,仍为名词,疆界。)
⑺与郑人盟(名词活用作动词,结盟)
⑻因人之力而敝之(形容词做动词,损害)
⑼共其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缺少的东西)
⑽阙秦以利晋(使动用法.使。..获利)
⑾且贰于楚也(数词活用做动词,从属二主)
⑿夜缒而出(名词做状语;在夜晚)
⒀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退却)
⒁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名词作状语) (形容词作动词, 扩张,延伸)
⒂君亦无所害(动词用作名词,害处)
⒃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用作名词,恩惠,好处)
⒄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减少)
3. 通假字
1.无能为也已(已,同“矣”,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秦伯说 (说,通“悦”,赞同,高兴)
4.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5.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知足,满足)
1. 《烛之武退秦师》载于《左传·僖公三十年》,题目为后人所加。内容讲述公元前630年,秦、晋借口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与楚国亲近,而合攻郑国,在自己的国家(郑国)危难面前,烛之武前往敌国交涉,于强秦面前,其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终于使秦国从郑国退兵。
2. 《烛之武退秦师》是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该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是《左传》乃至中国文学史一篇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