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常识选择题

2022-08-16 综合 86阅读 投稿:指流砂

1.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竞赛题

1、春秋时代,以★★★的出现为标志,表明社会生产力获得显著的发展。

文化空前发展,诞生了孔子、老子等伟大的思想家;天文历法、数学及医学等科技领域也取得了许多新成就。A:春秋五霸B:反战性质的弭兵运动C:铁器、牛耕答:C:铁器、牛耕2、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的地位没有受到严重冲击过,在五四之后,虽然很多人很多次主张打倒孔家店,但似乎效果也不怎么理想。

关于孔子的生平,最可信的当然是《史记·孔子世家》,关于孔子的思想,最能直接体现的恐怕也便是《论语》。我们讨论传统文化,从孔子和《论语》开始是比较恰当的,虽然我个人认为《周易》是比较早而且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们的思想传统。

A:在《论语》编辑成册以前B:在五四之前C:在文革期间答:B:在五四之前3、据《史记》记载: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起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

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A:周游列国B:从事教育C:在地方参政答:B:从事教育4、孔子“三十而立”,开始收徒讲学,如颜路、曾点、子路、子贡、颜渊等。

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声名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普及。

A:学在官府B:因材施教C:苏湖教法答:A:学在官府5、东汉班固(32--92),字孟坚,他学习《史记》的体制,著成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共100篇,叙述了自汉高祖6年至王莽地皇4年230年的断代历史。

从文学价值上讲,它不及《史记》,但其中也不乏许多成功的传记作品,如《霍光传》、《苏武传》等。一般来说班固不象司马迁那样于行文叙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而只是单纯地评述事实与人物的言行,但也能明确地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张禹传》,只通过张禹自己的言行和生活表现他虚伪狡诈、贪财图位的丑恶形象。《苏武传》是可与《史记》名篇媲美的一篇,它通过许多具体生动的描写,突出了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的语言严密工整,倾向排偶,又喜用古字,重词藻,尚典雅。这与《史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A:《汉书》B:《外戚传》C:《朱买臣传》答:A:《汉书》6、多年以来,中国重要的史书★★★告诉人们,东汉时期蔡伦开始造纸。由于★★★作者对这一事件的记录非常明确,而且★★★在当时和历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地位,所以在没有其它历史文献为证的情况下,后人认定,是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目前,敦煌出土的大批古纸似乎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明: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纸。这些古纸主要用麻织物和很细的丝织物制作,用于书写文件、信件及包裹物品。

A:《史记》B:《后汉书》C:《通典》答:B:《后汉书》7、玄宗在位三十年后,改元天宝。经过开元时代的长期升平,玄宗开始纵情声色,无心政事,李林甫、杨国忠先后弄权,唐朝的国运开始由盛而衰。

而★★★是唐之国势由巅峰滑落的转折点。A:“安史之乱”B:“三藩之乱”C:“藩镇割据”答:A:“安史之乱”8、杨贵妃 (719~756)唐代蒲州永乐人(陕西华阴县人)。

通晓音律,能歌善舞。天宝四年(745)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

后安史之乱,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杨贵妃与★★★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A:杨贵妃与西施、王昭君、貂婵B:杨贵妃与西施、杜十娘、貂婵C:杨贵妃与西施、杜十娘、李师师答:A:杨贵妃与西施、王昭君、貂婵9、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到长安,要求和亲。元帝许。

有个宫女叫王嫱(音qiang),号昭君,长得美丽,有见识。自愿到匈奴去和亲。

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长期定居在匈奴。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

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没有发生战争。昭君的死年和死地,史书没有记载。

A:六百多年B:六十多年C:三百多年答:B:六十多年10、被形容过着酒池肉林的奢侈生活,实行“炮烙之刑”的峻法暴政的是★★★A. 夏桀B. 商纣王C. 秦始皇D. 隋炀帝答:B. 商纣王11、我国奴隶制的瓦解时期是★★★A. 西周B. 春秋C. 战国D. 秦汉答:B. 春秋12、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思想家是★★★A. 墨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D. 韩非子13、中医沿用的四诊法来自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A. 扁鹊B. 张仲景C. 孙思邈D. 李时珍答:A. 扁鹊14、不是发生在楚汉之争的成语为★★★A. 十里埋伏、四面楚歌B.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C.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D.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答:B.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15、促使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的最主要原因是★★★A. 隋亡之鉴B. 从谏如流C. 善于用人D. 励精图治答:A. 隋亡之鉴16、元朝最大的港口是★★★B. 泉州C. 明州D. 厦门答:B. 泉州17、向朱元璋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谋士是★★★A. 李善长B. 刘基C. 朱升D. 胡惟庸答:C. 朱升18、丝绸之路指汉代从中国到西方的交通大道,因大量中国丝和丝织品多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这条道路虽然主要是★★★,但中国和亚欧各国的政治往来、文化交流也都依赖这条通道。

2.有关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测试题1.称杜甫为杜工部, 称左光斗为左忠毅公,称陆游为陆放翁 ,分别是以 、、来称呼人。

2."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在称别人的父亲时,敬词有令父、等;称自己的母亲时,谦词有家母、等。

3.古代男子年20行" ",女子年15行" ",以示成年,这时才能取" "。4."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

"这是一幅写给 岁老人的寿联。5.古代兄弟之间用" "表示排行。

" "表示最大," "表示最小。6.我国古代对人的称谓有一些特殊的标志,如"从"表示 关系,"先"表示 。

7.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三种: 、、。"淳熙丙申至日"采用的是 。

8.我国古代把农历每月初一叫" ",十五叫" ",月末一天叫" "。9.古人说"点卯"的"卯"相当于现在上午 时到 时。

10.农历清明前的四个节气依次为 、、、。11.1998年是农历戊寅年,按传统说法是属虎人的本命年;据此推算,2000年是农历 年,是属 人的本命年。

12.古人把从黄昏到第二天拂晓分为 更。其中"三更"大致相当于地支纪时法的 时,也就是现在的 时到 时。

13.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指的是 、、、、五种物质。14.中国隋唐以后的官职实行 "三省六部制", "六部"是指: 部、部、部、部、部、部,各部的长官均为 。

"六部"中主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的是 。15.古代授官叫 、,降官贬官叫 、。

16.汉代郡的长官称 ,隋唐州的长官称 ,宋代州的长官称 ,明代府的长官称 。17.古代中国曾分置九州,居于九州之首的是 州," "是今河北省的简称。

18.按东、西、南、北、中的顺序,写出"五岳"的名称: 、、、、。19."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一句中的"白下"指的是: 。

20.河南省的洛阳位于洛河之 ,湖北省的汉阳位于汉水之 ,陕西省的华阴位于 之北。21.成语"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是 、、。

22.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炼石补天、衔石填海的神话人物依次是: 、、。23.我国古代礼仪,宴席的四面座位,以 为最尊,其次是 ,再次是 ,最下位是 。

24.我国古代造字有"六书"之说,"六书"是指 、、、、、。25.古代有"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的说法,句中的"四库"指的是 、、、。

26.古代的节日大多伴有一些民俗活动,如元宵节 ,清明节 ,重阳节 。27.旧时文人的四大雅趣是 、、、。

28."岁寒三友"指的是 、、。29.我国古代五声音阶由低到高排列,依次是 、、、、。

30."入则孝,出则悌。""孝"指善事 ,"悌"指善事 。

31.我国古代的十大古曲是: 、、、、、、、、、。古代文化常识测验题参考答案1.官职 谥号 号 2.令尊 家慈 3.冠礼 笄礼 字 4.141 5.伯仲叔季 伯 季 6.堂房亲属 已去世 7.王公年次记年法 帝王年号记年法 干支记年法 年号干支合用记年法 8.朔 望 晦 9.五 七 10.立春 雨水 惊蜇春风 11.庚辰 龙 12.五 子 前天晚上11点 第二天凌晨1点 13.金 木水 火 土 14.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尚书 吏部 15.拜 除 谪 左迁16.太守 刺史 知州 知府 17.冀 冀 18.泰山 华山 衡山 恒山 嵩山19.南京 20.北 北 华山 21.儒教 佛教 道教 22.盘古 女娲 精卫 23.坐西朝东 坐北朝南 坐南朝北 坐东朝西 24.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假借 25.经 史 子 集 26.观灯 踏青扫墓 登高赏菊 27.琴棋书画 28.松竹梅 29.宫 商 角 徵 羽 30.父母 兄长 31.高山流水 广陵散 平沙落雁 梅花三弄 十面埋伏 夕阳箫鼓 渔樵问答 胡茄十八拍 汉宫秋月 阳春白雪。

3.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竞赛题目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竞赛题1、春秋时代,以★★★的出现为标志,表明社会生产力获得显著的发展。

文化空前发展,诞生了孔子、老子等伟大的思想家;天文历法、数学及医学等科技领域也取得了许多新成就。 A:春秋五霸 B:反战性质的弭兵运动 C:铁器、牛耕 答:C:铁器、牛耕 2、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的地位没有受到严重冲击过,在五四之后,虽然很多人很多次主张打倒孔家店,但似乎效果也不怎么理想。

关于孔子的生平,最可信的当然是《史记•孔子世家》,关于孔子的思想,最能直接体现的恐怕也便是《论语》。我们讨论传统文化,从孔子和《论语》开始是比较恰当的,虽然我个人认为《周易》是比较早而且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们的思想传统。

A:在《论语》编辑成册以前 B:在五四之前 C:在文革期间 答:B:在五四之前 3、据《史记》记载: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起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

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A:周游列国 B:从事教育 C:在地方参政 答:B:从事教育 4、孔子“三十而立”,开始收徒讲学,如颜路、曾点、子路、子贡、颜渊等。

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声名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普及。

A:学在官府 B:因材施教 C:苏湖教法 答:A:学在官府 5、东汉班固(32--92),字孟坚,他学习《史记》的体制,著成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共100篇,叙述了自汉高祖6年至王莽地皇4年230年的断代历史。

从文学价值上讲,它不及《史记》,但其中也不乏许多成功的传记作品,如《霍光传》、《苏武传》等。一般来说班固不象司马迁那样于行文叙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而只是单纯地评述事实与人物的言行,但也能明确地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张禹传》,只通过张禹自己的言行和生活表现他虚伪狡诈、贪财图位的丑恶形象。《苏武传》是可与《史记》名篇媲美的一篇,它通过许多具体生动的描写,突出了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的语言严密工整,倾向排偶,又喜用古字,重词藻,尚典雅。这与《史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A:《汉书》 B:《外戚传》 C:《朱买臣传》 答:A:《汉书》 6、多年以来,中国重要的史书★★★告诉人们,东汉时期蔡伦开始造纸。由于★★★作者对这一事件的记录非常明确,而且★★★在当时和历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地位,所以在没有其它历史文献为证的情况下,后人认定,是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目前,敦煌出土的大批古纸似乎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明: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纸。这些古纸主要用麻织物和很细的丝织物制作,用于书写文件、信件及包裹物品。

A:《史记》 B:《后汉书》 C:《通典》 答:B:《后汉书》 7、玄宗在位三十年后,改元天宝。经过开元时代的长期升平,玄宗开始纵情声色,无心政事,李林甫、杨国忠先后弄权,唐朝的国运开始由盛而衰。

而★★★是唐之国势由巅峰滑落的转折点。 A:“安史之乱” B:“三藩之乱” C:“藩镇割据” 答:A:“安史之乱” 8、杨贵妃 (719~756)唐代蒲州永乐人(陕西华阴县人)。

通晓音律,能歌善舞。天宝四年(745)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

后安史之乱,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杨贵妃与★★★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A:杨贵妃与西施、王昭君、貂婵 B:杨贵妃与西施、杜十娘、貂婵 C:杨贵妃与西施、杜十娘、李师师 答:A:杨贵妃与西施、王昭君、貂婵 9、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到长安,要求和亲。元帝许。

有个宫女叫王嫱(音qiang),号昭君,长得美丽,有见识。自愿到匈奴去和亲。

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长期定居在匈奴。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

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没有发生战争。昭君的死年和死地,史书没有记载。

A:六百多年 B:六十多年 C:三百多年 答:B:六十多年 10、被形容过着酒池肉林的奢侈生活,实行“炮烙之刑”的峻法暴政的是★★★ A. 夏桀 B. 商纣王 C. 秦始皇 D. 隋炀帝 答:B. 商纣王 11、我国奴隶制的瓦解时期是★★★ A. 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D. 秦汉 答:B. 春秋 12、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思想家是★★★ A. 墨子 B. 孟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答:D. 韩非子 13、中医沿用的四诊法来自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 A. 扁鹊 B. 张仲景 C. 孙思邈 D. 李时珍 答:A. 扁鹊 14、不是发生在楚汉之争的成语为★★★ A. 十里埋伏、四面楚歌 B.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C.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D.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答:B.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15、促使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隋亡之鉴 B. 从谏如流 C. 善于用人 D. 励精图治 答:A. 隋亡之鉴 16、元朝最大的港口是★★★ B. 泉州 C. 明州 D. 厦门 答:B. 泉州 17、向朱元璋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谋士是★★★ A. 李善长 B. 刘基 C. 朱升 D. 胡惟庸 答:C. 朱升 18、丝绸之路指汉代从中国到西方的交通大道,因大量中国丝和丝织品多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这条道路虽然主。

4.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竞赛题目

1,c 2.a 原始社会时期实行禅让制 3.B4.D 5.A 6.B 《齐民要术>贾思勰 、《神灭论》南北朝南梁儒家学者范缜的无神论作品 、《水经注》郦道元 7.B 8.C 9.C 鸦片战争前,中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出超 10.A 11.B 12.D 13.C 14.A 15.A 16.B17.C 18.D 19.B20.C 21.1300年 22.7次 23.驻藏大臣 24.《南京条约》 25.1860 26.京师同文馆 27.邓世昌 28.南京 29.1965—1978 30.庄遮东 31.东方一号 32.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33.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4.1999.12.135.松江 泉州36.鸭绿江 600037.请前38.同盟会39.五四40。

1920 上海 陈独秀。

5.高考历史常考哪些历史常识题

满意答案 你好、我也是选修历史的文科生。

2012考中日建交、尼克松访华、82年宪法、民国建立等等、还有今年是大选年、考欧美政治制度也有可能~ 我是09届江苏的,就拿我们那一届高考来说吧。09年的高考尘埃落地,全国二卷历史高考试题犹如当头棒喝,震惊了全国师生及家长。

紧接着全国痛骂二卷的声音铺天盖地,就是那些不用全国二卷的地方也加入了声讨队伍,甚至有人把出题老师的名字放在网上供人有的放矢的谩骂。学不学一样,教不教相同,尤其是一些平时功夫下足了,成绩优秀的学生,与那些平时不怎么读书,上网、玩游戏的学生成绩差不多,觉得实在不公平,怒火熊熊。

高考从大纲版向课程版转型之际,高考试题在逐年变化。07年有了较大的变化,但因为当时试题偏离主干知识,师生不满之余,没有做更深入的研究。

08年有了更大的变化,比如第12题就是一个信号。师生已经注意到了,只是没想到会有整体性的调整,以为还会是渐进式的变化,尤其高三的师生根本不敢做太多的变动。

结果09年做了干脆彻底的调整,让师生、家长无法承受。那么09年试题的特点有哪些呢? 第一,09年高考全国二卷试题确实有偏、冷、怪之嫌。

1、试题内容忽略了学科具体知识。统揽试卷,试题几乎全部是根据试题给出的材料有效信息,自求教材没有的结论,只有第15、19、21题,算是与教材有隐性联系。

以往试题如果给出的材料是依托教材的新材料,试题答案是自求教材没有的结论,如果给出的是与教材脱钩的材料,试题答案与教材内容有隐性联系。但今年的试题所给材料是与教材脱钩的新材料,试题答案是自求教材没有的结论。

09年的历史考纲与08年相比一字不差,没有变化。以为在向新课程转型时期,会保持稳定性。

实际上是因为今年试卷不依据考纲所列考试范围出题,所以没用也就不用变。 2、试题立意缺乏人文关怀,没有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无法实现高考测试的选拔功能。

如第39题与学不学历史无关,只要学过初中语文课文《隆中对》,作答就可与学过三年高中历史学生的答案相媲美。再如第37题所给材料是没有依托教材的新材料,背景是20世纪初教材没有涉及的思想领域,内容是学生读不懂的古文,考查的是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分析、比较、评价等多种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中学生既要翻译又要组织答案,实在难以做到。

中学历史课程是国民教育的基础课程,中学历史教育不同于大学的“专业化”的历史教育,应该尽力避免中学历史教育的“专业化、学术化、成人化”的倾向。从整体来看,试题显然是把中学生当作大学生来对待,不从实际出发,测试过于“专业化、学术化、成人化”,所以缺乏区分度,不能实现高考测试的选拔功能。

3、试题形式刻板、不活泼,构思不精,有故作高深莫测之嫌。试题大部分是文字性材料,且主观性试题所给材料全部是文言文,其他客观性试题表述专业化、学术化、成人化非常浓厚,仅第14题、15题用了一幅图、一个表格作为点缀。

整体来看,试卷板着面孔、冷冰冰的样子。试卷缺乏时代感,第39题考查三国时魏蜀吴的关系,让这种特点尤为突出。

第37题试图体现热点“国学热”,但因为背景是20世纪初,材料是学生读不懂的古文,隐性涉及当今社会对“国学”的看法和认识,所以其时代感就大打折扣。试题构思不精,欠缺严密。

如第37题,所给材料过于突兀,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果在试题给出材料前先介绍一下邓适其人,学生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就容易读懂材料,也就易于作答。

总的来说,全国二卷历史难得让师生绝望。那么,为什么命题中心会以全国二卷做这么干脆彻底的调整呢?是不是仅仅因为这些专家脱离实际,脱离中学教学呢?我分析这实际上是高考命题组有意为之,全国二卷相对全国一卷来说适用于边疆相对落后地区,如黑龙江、吉林、云南、贵州、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和西藏,历年相对简单,但今年是过分的难。

是因为命题组就是想从这些考生成绩相对差些、人数相对少些的地方入手,进行根本性的变化,通过这种根本性的变化来改变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内容和形式,具有很强的导向性。 第二,09年高考二卷试题强烈的导向性 1、高考测试力图摆脱教材的束缚。

全国二卷历史到底是怎么调整的呢?仔细解读09年高考试题,你会发现这种调整实质是脱离现行某一教材。这种调整几乎贯穿了整个试卷,只有21题、22题、37题(1)、(2)问的部分与老教材有一定的隐性联系。

脱离教材的实质是教材职能的变化,教材的职能也许很多,但我认为过去教材最实用的职能就是考试,教材既是考试依据也是考试目标,也就是高考考查的是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熟读了教材、理解了教材,考试就没问题了。

试题的难度体现在对教材内容进行问法上或思维上的转化,所以过去我们老是担心出题人会在问法上为难学生,绝不担心超出教材范围。教材就是考试的工具。

但是当前高中新课程历史教材有四个版本,新课程高考试题不可能依据某一教材、某一版本,只能在《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范围内命制。摆脱教材、版本的束缚是高考从大纲版向课程版转型的必然结果。

2、测。

6.历史选择题有哪几类

1.最佳型选择题(程度型选择题) 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维能力。

特点是题肢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最突出”、“根本”、“主导”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

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类型。 解题方法: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住“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

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因果型选择题 此类题目,旨在考查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泪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

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

解题方法: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

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

3.否定型选择题(逆向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

4.推理型选择题 推理选择题是指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考生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

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可采用推演法,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等。

因此,考生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5.排序型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如时间先后等,其形式有序号式或非序号式两种。

解题方法:巧解此类题可以获得事半功倍之效。采用首尾结合法,首先找出打头的历史事件的序号,找出备选项的代码;再找出结束事件的序号,结合首尾序号,选择备选项符合顺序排列的那一个。

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他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6.组合型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于中列出三组或四组以上的历史事物,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

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于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多项选择题取消后,该类选择题有增多的趋势。 解题方法: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

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依此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委字列竖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7.比较型选择题 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解题方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

8.材料型选择题(情境型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

解题方法:解答材料解析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它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通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

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9.概念型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其在题干中多提出一个基本概念,选项则多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或解释。选项多是立足于对历史概念内在规律和本质的把握。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目,主要从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进行把握,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定量、定性分析,正确地界定历史概念。同时,在平时要加强对历史概念的学习,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

10.图画型选择题 图片型选择题主要以历史文物、人物、事件、漫画的图片为主,形式多样新颖,角度独特,不仅提供了生动灵活的试题意境,使试卷出现了图文并茂的效果,而且为考生答题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和直观印象,综合性地考查了多种能力。图片型选择题,既能考查学生的历史读图能力,也有利于考查学生处理图片资料的处理能力。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目,把图片和题干进行仔细准确的“对照”。在仔细读图和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把两者的有效信息相对照,联系教材内容,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很容易就可得出正确结论,就一定能够顺利选出正确的答案。

7.文史知识试题

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近代哪一著名人士的豪言?( )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宋教仁 D谭嗣同 2、张艺谋的电影中最有震撼力的是《活着》。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这个场景应该是在20世纪: ( ) A二十年代末 B三四十年代 C 五十年代 D七十年代3、制造“济南惨案”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 A英国 B 日本 C美国 D俄国4、八路军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是( ) A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B晋绥抗日根据地 C山东抗日根据地 D晋冀抗日根据地5、1947年,中共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 ) A《土地革命路线》 B《土地法令》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宅地法》6、下列哪一位思想家的学说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7、率领部队打响东北抗日武装斗争的第一枪,其部队被人们称颂为“孤军御寇,忠勇堪称,为民族争光”的是( ) A蔡廷锴 B 蒋光鼎 C杨靖宇 D马占山8、张艺谋的电影细节都具有历史感。

在电影《我的父亲母亲》里有关于农村小学的情景,在“现实”中,教室黑板上方悬挂的是国旗,在“回忆”(文革时期)中,教室黑板上方悬挂的应该是( ) A毛泽东像 B五星红旗 C马克思像 D孔子像9、全国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时间、会师的地点是( ) A 1935年6月 瑞金 B 1935年10月 吴起镇 C1936年6月 甘孜 D1936年10月 会宁10、1937南京失陷以前,国民政府迁到了( ) A汉口 B 重庆 C昆明 广州11、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投降的时间是 、正式签订投降书的时间是( ) A 8月14日,9月1日 B 8月15日,9月2日 C8月16日,9月9日 D 8月17日,9月10日12、1945年9月9日,将投降书交给中国政府的日本侵略头子是( ) A田中角荣 B 冈村宁次 C 广田弘毅 D 山本五十六13、我国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封建社会的( ) A战争 B 讲和 C 变法 D革命14、孙中山先生讲过一句遗嘱,上句是“革命尚未成功”,下句是( ) A大家仍须努力 B 同志仍须努力 C国民党仍须努力 D人民仍须努力15、1945年,毛泽东到重庆同国民党谈判,10月10日签订了( ) A《会谈纪要》 B停战协定 C共同纲领 D以八项条件为基础的国内和平协定16、率领北平守军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将领是( ) A蒋光鼎 B傅作义 C张治中 D李宗仁17、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韩非 D孙武18、五四运动时期被罢免的三个卖国贼中不包括( ) A曹汝霖 B张作霖 C章宗祥 D 陆宗舆19、粉碎日本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的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淞沪会战20、今天的农历来源于( ) A黄帝时期 B夏朝 C 商朝 D西周2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于 ( ) A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 洋务运动时期 D 戊戌变法时期22、提出“发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的思想家是( )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冯桂芬23、美国学者罗伯特通过比较研究认为:“近代世界赖于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下列“源于中国”且对“近代世界”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发明是:( )A、指南针 B、地动仪 C、内燃机 D、电动机24、18世纪中期,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的是:( ) A、西班牙 B、英国 C、德国 D、美国25、每年的7月14日是下列哪一国家的国庆节?( ) A、土耳其 B、古巴 C、法国 D、美国26、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一次演讲中说:“朋友,是的。

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他指的国家是:( ) A苏联和东欧各国 B日本和西欧各国 C中国 D中东石油国家27、最早进行交通工具革新,制成汽船试航成功的是:( ) A、英国人 B、法国人 C、美国人 D、德国人28、历史上被称为“铁血宰相”的是:( ) A、加富尔 B、俾斯麦 C、加里波第 D、希特勒29、、“五一”国际劳动节起源于1886年美国哪一城市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的斗争?( ) A、纽约 B、华盛顿 C、芝加哥 D、旧金山30、一战中有一被称为“绞肉机” 战役,你知道是哪一次吗?( )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母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31、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 A、法国 B、俄国 C、德国 D、中国32、美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唯一的一位四次连任总统的著名人物,他应该是:( ) A、华盛顿 B、林肯 C、富兰克林?罗斯福 D、尼克松、33、联合国的总部设在:( ) A、美国旧金山 B、瑞士日内瓦 C、美国纽约 D、美国华盛顿34、二战后对德国纳粹战犯进行的审判是在: ( ) A、伦敦 B、纽伦堡 C、柏林 D、巴黎35、下列国家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处于中立国地位的是( ) A芬兰 B荷兰 C波兰 D爱尔兰36、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一部著作是( ) A.《韩非子》 B.《庄子》 C.《孟子》 D.《荀子》37、、“信誓旦旦”一语出自下列哪篇作品( ) A.《兼葭》 B.《离骚》 C.《短歌行》 D.《氓》38、初唐时期力反齐梁诗风,标举“风雅寄兴”和“汉魏风骨”,在复古旗帜下进行诗歌内容革新的著名诗人是( ) A.王勃 B.卢照邻 C.沈。

8.高中历史选择题题型详细的类别

1、最佳选择题 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维能力。

特点是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

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类型。 例: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 A.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 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 解析:新文化运动前期,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仍是封建思想,所以A项可以排除;反对儒家传统道德是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所向,而不是把矛头主要指向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所以排除B项。

C项迷惑性最大,因为揭开传播马克思主义新篇章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功绩之一,但不是主要功绩,排除C项。正是前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才是主要功绩,因此,最佳选项是D项。

答案:D 解题方法: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住“最佳”标准,进行判断。

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因果选择题 此类题目,旨在考查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的或结果等。

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

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 例:武昌起义后,列强由准备武装干涉转为“严守中立”,导致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列强之间利益冲突,争执不下 B.受到“门户开放”政策的约束 C.革命形势的发展超出列强的预料 D.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足以应付局面 解析:本题通过辛亥革命中列强调整对华政策的史实,考查分析历史现象与现象间因果关系及辨别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的能力。

如掌握好史实,ABD项都能排除。 答案:C 解题方法: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

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

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 3、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

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 例: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条件中,不包括 A.没收官僚资本 B.完成土地改革 C.合理调整工商业 D.节减国家机构经费 解析:本题主要从时间上进行判断,没收官僚资本是在解放战争中提出和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实行的,发生在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由此可判断A项是正确答案。

答案:A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4、推理选择题 推理选择题是指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考生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

例:在王安石新法推行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来自 A. 大地主 B.中小地主 C.农民 D.皇室 解析:如果考生掌握了中国封建社会一系列自上而下变法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变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此题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A。 答案:A 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可采用推演法,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等。因此,考生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5、排序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如时间先后等,其形式有序号式或非序号式两种。 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1)议会组建“新模范军”(2)国王宣布讨伐议会(3)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4)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A.2143 B.4213 C3412 D1234 解析:如果考生能记住最先发生的是②国王宣布讨伐议会,可以确定A 两项可能正确,从而排除了BC两项;然后,再分析A对两项的差别,会发现最后的结束事件,A项是③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D项是④查理一世被送上台,据此,可用直接推断法或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A。

答案:A 解题方法:巧解此类题可以获得事半功倍之效。采用首尾结合法,首先找出打头的历史事件的序号,找出备选项的代码;再找出结束事件的序号,结合首尾序号,选择备选项符合顺序排列的那一个。

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他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6、组合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将同类选。

古代史常识选择题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