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懂摄影的进 我有一些摄影常识问题
首先 镜头大体分为广角镜头 微距镜头 还有标头 如果是初学者 建议买一个35——105之间的就可以
关于曝光 就要学习光圈和快门的应用与配合 单就正常曝光的照片来说 光圈小 快门时间要放长 光圈大快门时间相应就短 也就是控制相机光圈的进光量 这里要给你说明光圈大小与光圈f值大小是不一样的 光圈大对应的光圈f值小 光圈小对应的光圈f值就大 二者成反比 光圈大小和景深大小也是密不可分的 光圈大景深小 光圈小景深大 但对于光圈f值来讲 f值越大 景深越大 f值越小 景深越小
其次要拍摄对比鲜明 意境美的照片不单单是一台单反所能做到的 你应该学习一下如何用光 如何构图 摄影就是用光作画 当然好的照片与后期也是分不开的 你可以学习一下后期制作 在网上都有关于photoshop 的教程 还有一些知名的摄影网站 博客 有事没事进去转转 看看 熏陶一下 。
好了 祝你好运 欢迎采纳
2.关于摄影的一些问题
这个问题我昨天给一个bai朋友解释了半天,确实有点抽象,试答如下:
摄影中说的色温一般是指环境光源的色温,对于黄种人的肉眼而言,5500K左右为白光,色温越低光色越偏暖(黄、红),越高月偏冷(蓝、紫)。
而楼主所说的现象也是正确的,在相机上,白平衡(注意“白平衡”这个词,下面会解释)du设置越低,照片越偏蓝,越高则越偏黄,这就要搞清楚白平衡的概念:
白平衡的基本概念是“不管在zhi任何光源下,都能将白色物体还原为白色”。试想,如果在黄色(色温低,设为3000K)的光源下,白色物体会呈现黄色,这时如果相机白平衡设置成5200K的日dao光,拍出来的物体就会偏黄;而如果降低为3000K,那么拍摄出来的白色物体就会被还原成白色(注意,就是比原来偏黄的照片要偏蓝了),因此楼主得出了“色温数值越大即影调越偏暖 数值越小则影回调越偏蓝”的结论。
总的来说,要分清楚的是光源的颜色是色温本身;而相机的白平衡目的却是纠正光源颜色引起的偏色,于是看到相反的拍摄结果也就可以答理解了。
3.本人急需有关摄影的知识竞赛题目`要选择题``谢谢``
佳能的顶级镜头是:
a.D级 b.O级 c.I级 d.L级
属于德国的光学器材品牌是:
a.佳能 b.三星 c.柯达 d.蔡司
镜头上“1:3.5-5.6”含义是:
a.微距是3.5-5.6
b.广角端最大光圈为1:3.5,长焦端最大光圈为1:5.6
c.长焦端最大光圈为1:3.5,广角端最大光圈为1:5.6
d.最大光圈是5.6,最小光圈是3.5
“全画幅”是指镜头转换系数为:
a.0 b.1 c.2 d.3
曾拍摄《饥饿的小女孩》获得“普利兹”新闻摄影奖,却因为受不住舆论对他见死不救的谴责而自杀的摄影师是:
a.艾米.马库斯 b.波格丹尼奇
c.凯文.卡特 d.德利
4.求助..回答关于摄影方面的问题..
据我所知:
1、长焦距压缩空间,虚化背景能力较强,但是会是物体看起来没有立体感。短焦视觉范围宽广。中焦拍人像不错。
2、大口径镜头虚化能力教强。
3、标准镜头指50MM镜头,其视觉范围45度,类似人眼的视界,成像平凡普通,不会有特别夸张的感觉。
4、视觉角度在70-90度为广角,100度为超广角。这些镜头可以在近距离拍摄到更广阔的场景。它具体的特性与用途表现在:景深大,有利于把纵浓度大的被摄物,清晰地表现在画面上;视角大,有利于在狭窄的环境中,拍摄较广阔的场面;景深长,可使纵深景物的近大远小比例强烈,使画面透视感强。其缺点是,影像畸变差较大,尤其在画面的边缘部分,因此在近距离拍摄中应注意变形失真。
5、远摄镜头:指焦距长于、视角小于“标头”的镜头。以全幅135单反相机来说,焦距在200mm,视角在12度左右的镜头称为“远摄镜头”,焦距在300mm以上,视角在8度左右的镜头称为“超远摄镜头”。
远摄镜头的特点:a. 景深小,容易获得主体清晰,背景虚化的画面效果。b. 视角小,能够获得远处主体较大的画面且不干扰被摄对象。广泛地用于户外野生动物的拍摄。 c. 压缩了画面透视的纵身感,拉近了前后景的距离。 d. 影像畸变较小,广泛地用于人像摄影。
6、变焦镜头的种类:
a. 手动对焦和自动对焦。根据对焦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变焦镜头分为手动变焦镜头和自动变焦镜头。
b. 变焦范围。一般来说,20-40mm的称为广角变焦镜头,35-70mm的称为标准变焦镜头,70-200mm的称为中远变焦镜头,200-500的称为远摄变焦镜头。当然,也有不少镜头囊括了广角至中焦、甚至远摄的范围,如28-200mm,28-300mm等。
c. 变焦倍率。从变焦倍率来看,有2倍(例如35-70mm),3倍(如70-210mm),5倍(28-135mm),7倍(28-200mm),10倍(50-500mm)等。总体来说,变焦范围越大,体积相应较大,画质相对较低,光圈相对稍小。
d. 变焦方式。根据操作的不同,分为推拉式变焦和旋转式变焦两种。推拉式变焦的优点在于使用方便,可以快速从最远端变焦到最近端。缺点在于俯仰拍摄的时候镜头容易滑动。旋转式变焦的优点在于对焦环和变焦环各自独立,转动操作互不干涉。但操作不如推拉简便,尤其是采用“变焦拍摄爆炸效果”时,不如推拉变焦容易实现。
7、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
8、标准光圈值为F1.0、F1.4、F2.0、F2.8、F4、F5.6、F8、F11、F16、F22、F32、F45、F64,每级光圈之间,每小一档就表示光圈的进光量刚好少一半,比如说F4的进光量就是F2.8的一半。
非专业答案,仅供参考。
5.关于摄影方面的基本知识
满意答案好评率:0% 摄影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有纪实风格和艺术写真风格两种。
两者各有所长,互相补充,因此也谈不上谁优谁劣.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拍摄人像的技巧,希望更多的摄影爱好者能用上。拍摄独特人像的7个摄影技巧人是镜头前永远的主题,此篇文章总结了一些实用的摄影技巧。
1.改变视角绝大多数人像照片都是在与眼睛平行的高度拍摄,换一个角度往往能完全改变一张照片的表现力,所以很多摄影老手都会告诉你:不妨站在你能达到的最高点。当然,放低机位也会达到同样的目的。
2.改变模特的眼神人物的眼睛往往是画面中最重要的部分,绝大多数肖像拍摄中模特都注视着镜头,自然而然地引起观看者与被拍摄者的“交流”;这种特殊的“指向性”如果利用得当,有时会获得特别的效果,不过,这种“指向”会直接影响到构图,如果无构图上的必要则切忌牵强,否则产生被拍摄者与摄影者“貌合神离”的感觉。眼神成为了构图的延伸3.打破构图常规打破经典的构图常规(三分法则)不仅仅需要勇气,还需要对场景的理解,如果你需要构成一种强势冲击力的效果,不妨尝试将模特放在画面的边缘。
4.尝试特殊的用光人像中有无数种用光的方式,侧光可以烘托气氛,双闪灯可以突出轮廓,当然还有各种创意光影方式,夜晚拍摄时别忘了B门哦。5.设计特别的动作人像摄影是模特和摄影师共同完成的作品,一张精心策划的照片必然比呆板的拍摄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你可以利用模特的各种动作来构建你的画面,奔跑、跳跃都是非常棒的主题,当然,前提是你要准备好一台具有连拍功能的单反。
6.拍摄模特的局部特写这是以前重复过很过很多很过很多很多遍以至于已经成为经典的技巧了,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真正拍出漂亮的特写照片,原因?参考第1条关于视角的要点。7.拍一组照片传说中的以量取胜可不是简单的连拍,如何从上百张照片里选取几张组成一幅作品是最考验后期编辑功底的事情,每一种排列都能产生特别的意味,答案并不唯一,但是每一个选择都体现了你对构图和故事的理解——这可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问题。
6.关于摄影方面的知识
一张照片只有准确曝光,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曝光不准确会使影像质量受到损害,严重时甚至无法补救。而准确曝光又是以准确测光为前提的。掌握曝光与测光的原理与方法是摄影技术的重要内容。
我们调好光圈和快门速度,按下快门按扭,在快门开启的瞬间,光线通过光圈的光孔使胶片感光,在胶片上形成潜影,这个过程称为曝光。
胶片上得到的曝光量是光照度与光照时间的乘积。即:
曝光量 = 照度(勒克司)*时间(秒)
通过调整光圈和快门能使胶片得到准确的曝光。
一、准确曝光的意义
准确的曝光对影像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密度、清晰度和色彩三个方面:
1、曝光与密度
密度就是胶片冲洗后银粒子的密集程度。曝光过度密度就大,曝光不足密度就小,称为底片的“厚与薄”。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扩印出照片的质量。
密度的大小也影响色彩与反差。
2、曝光与清晰度
曝光过度,会使光线在胶片的乳剂层中散射,导致影像轮廓柔化而不清晰;曝光不足,由于密度太小而无法清晰再现。
3、曝光与色彩
准确的色彩再现需要准确的曝光为前提,曝光过度与不足都将导致影像缺少层次、反差降低和偏色。
曝光过度,色彩清淡,亮部层次和细节丢失;曝光不足,色彩暗淡(不亮),暗部层次和细节丢失。
当然,轻微的曝光过度和不足在照片的后期制作中可以加以弥补,但效果达不到准确曝光的效果。
二、影响曝光量的客观因素
曝光量的确定与很多因素有关,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光线的强弱
摄影的照明主要有自然光(室外、室内)和人造光,具体拍摄时,光线的强弱是变化多端的,对自然光来说,应从以下方面考虑:
①、季节变化(太阳的角度、远近)。
②、时间变化(每日地球自转一周,太阳的角度不同,对地面的照度也不同)。
③、天气变化(晴天、阴天、雨天等)。
④、地理位置,纬度(南方北方),海拔(平地与高原)。
⑤、光位(顺光、侧光、逆光)
对室内自然光的变化就更加复杂,除了受室外光线的影响外,还与房屋的高低,门窗的多少、大小、方向,墙壁的颜色等有关。
对人造光主要考虑光源的多少、功率的大小、距离等,当有自然光和人造光混合时就更复杂。
2、胶片的片速
片速即胶片的感光度,可理解为感光速度,片速高感光速度快,需要的曝光量小,反之然,片速不同需要的曝光量不同。胶片的包装盒上都有一个曝光参考表。
3、互易律失效
互易律是指光照度和曝光时间可以按比例互易(因为是乘积)而曝光量保持不变,如光圈增大一挡,快门时间缩小一挡;或光圈缩小一挡、快门时间增大一挡,其曝光量是不变的。
但是,当曝光时间过长或过短时,互易律就会失效,一般认为曝光时间长于1秒、短于1/1000秒就会出现互易律失效。互易律失效会导致曝光不足,因此要适当增加曝光量(一般是增加1~2挡)。
以上的分析是为了达到准确曝光所必须考虑的,但有时也会根据表现意图有意地进行多曝光或少曝光,这也是一种正确曝光,但是也是以准确曝光为前提的,与曝光不准有本质的区别。
总之,要使胶片达到正确曝光,需要考虑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这确实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因此我们要不断地积累实践经验,提高操作的准确性
7.请教有关摄影的基本知识(高分100)
摄影基础知识详解 胶片/感光传感器 胶片的主要参数是指胶片的感光度,用ISO值来标示(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的简称)。
ISO值越大,胶片感光传感器的感光度越高,越容易暴光。 光圈 相机镜头内有一组重叠的金属叶片,其所围成的孔径大小和开放的时间决定了一次成相的暴光量,也产生了相机的光圈和速度。
在暴光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光圈越大,那么胶片的暴光量就越大。用f/数值来表示。
一般相机的光圈值有f/1.4、f/2、f/2.8、f/4、f/5.6、f/8、f/11、f/16、f/22,光圈值每向上或向下跳一格,暴光量也会相应的加倍或减半。 快门 当然主要是指快门速度。
上面已经提到了,有金属叶片的开放时间来决定。现在很多相机的快门速度都由相机自身的电脑片控制。
在传统相机或一些半专业以上级的相机中,相机的快门速度仍需手动,主要包括以下,由慢而快,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秒,在一些更专业的相机中,还有比这些更长或更短的快门速度设置。同样的,快门速度每向上或向下跳一格,暴光量加倍或减半。
光圈和快门的关系 光圈开得越大,相对的暴光时间就需要越短(特殊条件下的情况不算),有很多种不同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得搭配可以得到相同得暴光值,但暴光效果却未必相同,因为还涉及到景深的问题,在后面再说。具有最大光圈的镜头被称为“快镜头”,因为这种镜头可以搭配比较快的快门速度。
(二)、相机的操作模式 现在的一些数码相机的低档型号,也就是所谓的家庭用型,大都还都是全自动对焦暴光的傻瓜机。中档以上的相机则存在手动模式和半自动模式两种基本的暴光模式。
这和传统的相机基本相同。 手动模式 并非所有的相机都可以。
选择手动模式时,你可以不用理会测光表所提示的组合参数。你可以完全自动的选择光圈和快门值,如何理想的暴光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和个人的喜好,当然也需要自己多加练习。
半自动模式 很多相机都提供至少半自动模式这样一种暴光模式。一般先固定光圈和快门速度中的一项,而让你调整其中的另外一个。
随即就产生了我们常说的光圈优先模式或快门优先模式,两者的区别在于先选定光圈还是先选定快门速度。 情景模式或者叫特殊题材模式 其实这种模式现在很流行,在canon G3、G5,olympu730以上级别等很多中档的所谓半专业级相机中设定了一个旋钮,我们可以采用风景、运动、人物等模式而省略手动的步骤。
其中风景模式一般会考虑到景深问题,运动模式则偏重比较高的快门速度,人像模式会偏重适当的大光圈等,电脑芯片所决定的暴光组合往往要比一些初入门者的决定要理想的多。 (三)景深 有时候可以看到一些照片的主体和背景都很清晰,也看到过只有主体清晰,而周围失焦的照片。
要产生这些效果,就要涉及到景深的问题。 当选择比较快的暴光速度时,通常我们需要采用比较大的光圈,这时景深就会比较短,相片的清晰范围会比较小,有些景象可能就会比较模糊;而如果把快门速度调慢,那么光圈可以调小,这时也有可能会使画面中默写杂乱的你不要的部分显现出来。
因此如何控制景深问题是摄影中的一个初步而又重要的技术。 概念 简单说,景深是相片景象的清晰范围。
理论上说,只有处于对焦平面的物体才是清晰的,但由于肉眼的辨别率,所以一般情况下焦平面前后的一些物体也会表现的很清晰。 景深的相关因素 镜头的焦距 镜头的焦距不同,景深就会产生不同。
长镜头可以产生比较短的景深效果,短镜头可以产生比较长的景深效果。 光圈 一般来说光圈越大,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长。
镜头距离主体的距离 距离主体越近,那么景深就越短。反之亦然。
景深的范围 一般而言,如果使用不是很特殊的镜头,景深的范围可以包括对焦平面前方的1/3和后方的2/3的部分。 (四)构图 现代的高科技可以使对焦,测光,暴光完全由相机的电脑芯片控制,但只有构图还是需要我们自己来完成,电脑在聪明也不能智能化到自己选择景色。
三分法原则 传统的构图原则,在美术上也是几百年的准则了。该原则主张主体不要放在画面的中央。
在这个原则下,我门可以把一张相片分成上下和左右各三等分,然后把摄影的主体放在其中的某个交叉点上。例如当你要拍摄某个特写时,你可以把你最要表现的那部分(人物的眼睛、花朵的花蕊等)放在某个交叉点上。
如果是范围较大的风景照,可以把地平线或海平面置于上1/3或下1/3的位置,主要看你想要表现什么主题。 注意!光圈快门与影像清晰度的关系 摄影最有趣的特征之一,在于它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一个因素总是影响另一因素。
例如就影象清晰度来说,曝光组合的选择就能影响清晰度,当提到影象清晰度时,许多摄影者首先想到的是聚焦。然而,照片之所以不清晰,除了聚焦这一因素外,还有一系列的因素,如被摄体的移动,相机的震动,镜头的污染,景深不够,曝光过度,光渗,显影过度,胶片或镜头上有潮气等等。
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选择曝光组合时,对摄影清晰度有影响的三个因素,即景深、被摄体的运动和相机的震动。对一个具体拍摄对象决定曝光组合时,这三个因素有。
8.谁知道有关摄影的基本知识
摄影基础知识瞬间曝光留下下千姿百态,方寸之间容纳千言万语。
用自己手中的照相机留住一个个美好的瞬间,留下一个个难忘的回忆,是很多校友的美好心愿.为此,一些朋友已经品尝过很多失败和成功的甘苦.但是对更多的朋友来说,摄影似乎还是非常神秘的,可望却不可及。一幅成功的摄影作品需要将摄影技术和艺术完美结合起来。
摄影师应该是个"杂家"。在这块版面上,将向朋友们介绍有关摄影的一些知识。
若朋友们在摄影中遇到问题,可来信告之,我们会有针对性地予以解答。照片上的影像是怎样产生的?凡是拍过照片的朋友都知道,一幅完美照片的诞生,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
影像的形成过程可用下图表示:1. 拍摄曝光首先,摄影人员必须通过相机的镜头将如诗如画的风景、多姿多彩的景物记录在相机内装的胶片上。这一步就是通常所说的拍摄曝光,是摄影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这时的胶片上存在着肉眼看不见的影像被称为"潜影",顾名思义就是"潜在的影像"。2.负片的冲洗拍摄完的胶片必须要经过冲洗加工才能将潜在的影像变成可见影像。
冲洗胶片的工作可由专业冲扩店完成,也可自己来完成。如果使用的是彩色负片,在经过显影、漂白、定影等工序后,可以看到,胶片上留有一个和原景物明暗相反,色彩互补的影像,通常,我们把这个影像叫做"负像"。
带有负像的胶片被称作"底片"。在这里提醒朋友们注意:胶卷是一种不同于画家、作家所用各种纸张的特殊记录材料。
在没有经过冲洗加工之前,这种材料是不能在亮室打开的,这时打开也看不到任何影像。而且,如果此时打开暗盒,会使你的前期拍摄结果毁于一旦!别小看小小的底片,只有它的质量好,照片上的影像才可能好。
冲洗好的底片,一定要保持它的清洁,防止沾上脏物和被划伤。因此,湿底片在干燥时,要凉在清洁的环境中,不能让尘埃粘到胶片上,更不能随便用手或抹布等去捋底片,这样容易在胶片上留下指纹或造成划伤,冲洗好的底片不要裸露在外,应装在专用的底片袋中保存,以免沾上灰尘。
因为一旦底片上有划痕,会在照片上留下为深色条道,底片上有脏物,会在照片上留下相应的白色影像。3.印片或放大看到负像不是摄影的最终目的,要想看到和原景物明暗及色彩一致的影像,还需要通过扩印机的镜头,将小小底片上的负像放大到所要的尺寸,曝光印放在彩色相纸上。
放大时,可以对画面进行裁剪,可以对色彩进行校正,可以多张复制,还可以复制成不同的尺寸。印片后,照相纸上留下的也是肉眼看不见的"潜影"。
4. 相纸的冲洗相纸的冲洗和负片的冲洗方法基本相似,但不完全一样。冲洗之后, 相纸上会出现和原景物明暗一致、色彩相近的彩色影像。
摄影过程涉及到许多具体的技术问题。如拍摄条件的把握、显影条件的控制等等,每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因为它们都会影响画面的质量。
相机的使用和维护相机是高精度的设备,经久耐用、可靠。如果你操作正确并适当保养,相机会很好地为你服务。
但是,如果你不好好对待它,它常常会使你处于很尴尬的境地。因此,在使用相机时,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你的照相机。
以下注意事项希望朋友们予以重视:1.不要尝试用手打开全自动相机的镜头盖。只有在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时,镜头盖会自动打开,开关关闭时,镜头盖会自动关闭。
2.如果相机有日期显示模式,在电池没电之前不要取出电池,因为日期功能需要电池供电以保持连续。3.全自动相机应使用带有DX码的胶片,购买胶片,要确保暗盒上带有DX码标记。
如果装入了无DX码的胶片,感光度将自动设置在某一个数值上,而不管胶片的真实感光度是多少,因而可能引起曝光不正确。4.使用和携带相机时,要十分小心,不要摔、砸相机,避免强烈震动、冲击或挤压。
当在摩托车、汽车、船、飞机等上携带相机时,应使用厚垫子保护它。使用三脚架时,一定要立稳,特别要防止三脚架被踢翻或被大风刮倒。
5.避免将相机放在装有卫生球的衣柜内,或含有能严重损害相机的化学药品的实验室中。应存放在凉爽、干燥通风良好处。
绝不能用诸如涂料稀释剂、酒精或苯清洗相机。6.如果将相机从低温的户外拿到温暖的室内,水气会在相机内外冷凝成水滴。
在带相机进入温暖的室内时,应将相机装在盒子或塑料袋中,使相机的温度逐渐变化。在温差降低后,再打开袋子。
7.一般相机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是40℃—— -10℃,要注意避免相机长时间置于高温、高湿环境中,如夏日的汽车中。8.渗透到相机中的污物、泥土、灰尘、潮气、有害气体或盐水会损坏相机,使它不运行。
在海滨要防止相机与含盐的潮湿空气接触,要防止相机溅上任何液体和雨水。当相机遭雨淋、或接触湿气,应将水擦掉,凉干。
9.更换电池时,应同时更换掉所有旧电池,不能混用不同品牌、不同类型、不同商标的电池,或新旧电池混用。请勿破坏电池、或给电池充电,也不要将电池放在火上烤,因为这样会引起电池漏电、自热、爆炸等。
电池应按指示的正负极装好。10.绝不要尝试拆卸相机。
由于镜头质量对于成像质量的好坏影响很大,但同时它也是最娇嫩的部件之一。所以它的使。
9.摄影新手必须掌握的必要知识有哪些
我也是刚学摄影,接触摄影了两三年,也算了解了一点摄影知识,给你讲讲我的心得吧!下面几点依照重要性排列:
1,“摄影”与“拍照片”这两件事的区别---这是你应该最先搞清楚的问题。这是一个基本概念的问题,想了解摄影,起码要知道“摄影”这件事到底指什么,尤其是,它和我们一般拍照片有什么本质不同。先牢牢在脑海里树立起摄影的目的,然后再学其他。这个基本问题没体会清楚,其他的免谈。
2,摄影作品的灵魂是什么---一张摄影作品,为什么让看到他的人会有所感触?优秀的摄影作品甚至可以带给人心灵的震撼。为什么一般的照片你看了之后没啥感觉或根本没有感觉?是因为它的绚丽色彩?还是因为它巧妙的光线?还是因为摄影师用的相机比你高级?。。其实都不是,一个摄影作品的灵魂是它的主题--也就是说,摄影师想通过这张照片,想向读者传达出什么东西?这可能是一种思想,也可能是一种感悟,或者是一种见解。。。但不管怎样,“明确的主题”正是摄影作品的灵魂。没有主题或目的,摄影就没有灵魂。这个原则也应该时刻牢记。
3,摄影作品的构图---一张摄影作品,你可以看作是一副画,就和油画、国画是一样的。很重要一点是构图。主题你可以选择的不成功,光线也许你处理的不算太好,其他技术细节也许你也没弄好。。但是最最起码,你的构图起码得说得过去吧?说白点,就是这张作品往那一摆,最起码得看起来里面得东西排列的合理,有序,重点突出,看起来比较顺眼吧。练习构图其实方法很多的,比如日常生活中随便见到一个图画,你都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这张图的构图怎么样?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如果是我我能不能想到这样构图?特别是街上的一些广告牌,他们的构图都是很不错的,可以随时留心琢磨琢磨
4,照相机的结构---照相机是怎么成像的?(不用了解技术细节,要知道原理)有那些重要部件?什么是单反相机?单反有那些优点?(很重要)数码相机胶片相机的区别?
5,相机成像的三大关键要素--焦距,光圈,快门(对数码相机同样适用)
什么是焦距?焦距对一张照片的作用?焦距怎么调的?
什么是光圈?光圈对一张照片的影响?光圈怎么调?
什么是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对一张照片的影响?
最后,最重要的:焦距、光圈、快门三者之间的数学关系
呵呵这5个问题了解一下,摄影知识基本就算入门了
其中前两个问题属于宏观的概念问题,也是最重要的两个问题
后3个问题是属于技术细节问题,其中问题3属于长期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学通的,要靠你长期的经验积累和体会,很多专业摄影师仍然在不断地提高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它是值得你永远去琢磨体会的,
问题5应该是最容易让人糊涂的问题,开始有点绕,但是一旦搞清楚了以后就明白了
最后,给你推荐一本书,非常重要!《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中国摄影出版社,李之聪等译,分上下两册,如果只是想做一个业余摄影爱好者,那么只看上册就行了。上册是90元。
上面所说的5个问题,这本书里都有非常经典的讲解。
这本书是我看过的摄影教材里面最好的一本,特点是讲解详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特别适合摄影新手看。据说这本书被称为摄影爱好者必看的第一本书。你去买本吧,值得你永久收藏。
网上也有这本书的电子版下载,但我觉得看电子版效果不好,尤其是书里面很多的照片看不清楚